學(xué)習(xí)啦——歷史網(wǎng)>中國歷史>漢朝歷史>

漢高祖劉邦的生平簡介

時間: 衛(wèi)文34 分享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zhàn)略家和指揮家。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高祖劉邦的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劉邦的生平簡介

  劉邦出身農(nóng)家,為人豁達大度, 不事生產(chǎn)。歷任沛縣泗水亭長、 沛公、漢王。秦時因釋放刑徒而亡匿芒碭山中。陳勝起事后不久,集合縣中約3千子弟響應(yīng)起義,攻占沛縣等地,稱沛公, 不久投奔項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guān)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后封為漢王,統(tǒng)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 楚漢戰(zhàn)爭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fā)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lián)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于反敗為勝。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后, 統(tǒng)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劉邦于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登基后一面消滅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 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另一面建章立制并采用休養(yǎng)生息之寬松政策治理天下,讓士兵復(fù)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nóng)抑商, 恢復(fù)殘破的社會經(jīng)濟,穩(wěn)定封建統(tǒng)治秩序。不僅安撫了人民,也促成了漢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礎(chǔ)。 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 開放漢與匈奴之間的關(guān)市,以緩和雙方的關(guān)系。

  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后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 。毛澤東對劉邦的評價是“封建皇帝里邊最厲害的一個”。

  漢高祖劉邦的長陵

  長陵位于陜西省咸陽市東約20公里的窯店鎮(zhèn)三義村北。

  長陵又名“長山”,是漢高祖劉邦的陵墓。劉邦(公元前256~公元前195年),字季,沛縣(今江蘇沛縣)人。秦末率沛縣子弟三千抗秦,后稱帝,建立西漢王朝,是中國第一位“以布衣提三尺有天下”的皇帝。

  長陵的陵址選在咸陽原的最高點,即秦咸陽宮的舊址之上,遠望就像是山峰兀立,氣勢雄偉。南與未央宮隔河相望,北倚九山,涇渭二水橫貫陵區(qū)。在此可俯瞰長安勝景,自古以來就是關(guān)中著名的樞紐要地。1970年~1976年,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長陵進行了全面的勘查,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實物遺存。

  長陵是漢高祖劉邦和皇后呂雉的合葬陵墓,陵園遺址至今尚存。陵園的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1000米,東西寬900米,西墻的正中發(fā)現(xiàn)了一座寬23米的城門遺址。西城墻的地面上至今還保留著一條長600米、寬6米、高3米的夯土遺跡。陵冢位于陵園的南部,高祖陵在西,呂后陵在東,相距約250米左右。高祖的陵冢呈長方形覆斗狀,高32米。在陵園的西北角、西南角、東南角和沿南墻一帶有六處大型的寢殿遺址。

  長陵以東是陪葬墓區(qū),綿延達15里。根據(jù)史書的記載,蕭何、曹參、張耳、田蚡、周勃父子等功臣貴戚大都陪葬于此,唐代詩人唐彥謙有詩云:“長陵高闕此安劉,祔葬累累盡列侯”,這些累累連綿的墳冢,從某種角度再現(xiàn)了漢初文治武功的盛況。(國家文物局)

  劉邦的拜將壇

  拜將壇位于古漢臺西南約200米處。由南北分離的兩座夯土臺筑成。兩臺高各有三米余。面積與古漢臺接近,是當(dāng)年劉邦駐漢臺拜韓信為漢大將軍,舉行隆重的授印儀式時所筑。現(xiàn)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韓信少事項羽未被重用,逃歸劉邦,又未重用,再逃至現(xiàn)留壩縣內(nèi)的樊河邊,夜間水漲不能渡,被蕭何追回。蕭何說服了劉邦,擇良日,設(shè)壇場,拜韓信為大將。

  韓信被拜為大將后,首先統(tǒng)帥三軍“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取了關(guān)中;繼而北征東進,逐鹿中原,百戰(zhàn)百勝,從軍事上輔佐劉邦成就了帝業(yè),建立了西漢王朝。因此,拜將壇是漢王朝的發(fā)祥地,亦是不拘一格重用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的歷史物證。

  南臺下西面屹立一尊高大的石碑,正面上刻“漢大將韓信拜將壇”八個大字,背面刻詩一首:“辜負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yè)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足以看出對于劉邦“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做法,人們是難以接受的。

  南臺下東邊豎一高約2米的碑,是書法家舒同為拜將壇題字。碑背面刻有韓信登壇與劉邦的一段對話,摘自司馬遷的《史記·淮陰侯傳》。北臺亭閣有國民黨愛國將領(lǐng)馮玉祥在漢中期間的題聯(lián):“蓋世勛名三杰并,登壇威望一軍驚。”正是這個拜將壇,把具有軍事才能的韓信推到了楚漢相爭這一軍事大舞臺,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叱咤疆場,所向披靡,助劉邦打下半壁江山。從某種意義說,拜將壇實際上是漢王朝的奠基臺。

  拜將壇始建于公元前206年,是漢高祖劉邦設(shè)壇拜韓信為大將的古遺址,也是劉邦在漢敬祭天地的圣地。

  劉邦在漢中設(shè)壇拜將后,由韓信統(tǒng)帥三軍,僅用了四年半時間,就輔佐劉邦統(tǒng)一全國,成就帝業(yè),建立了西漢王朝。漢人、漢字、漢文化從此發(fā)祥。

  在南北臺之間,“兵仙神帥”碑傳說是明代瑞王朱常浩祭拜韓信,于萬歷四十五年(1617)制立。

  “夜影神碑”(無字碑),立于西側(cè),碑體經(jīng)兩千多年風(fēng)雨剝蝕,形成了神秘的天然石刻圖案,雖其貌不揚,卻歷史悠久。據(jù)史料記載,十二年初,漢高祖臥榻思信,為慰忠魂,欽賜地方上貢朝廷的紅色發(fā)光寶石一方。蕭何奉旨樹此碑,礙于呂后權(quán)威,未刻碑文,僅將碑石置立拜將壇。初立時,碑身夜間發(fā)光現(xiàn)影(碑石含多種礦物質(zhì)),傳韓信魂靈附其碑,消災(zāi)驅(qū)些邪靈驗,故來此祭拜的人很多。

  漢代巨型贔屃,造型粗獷,神態(tài)逼真,乃劉邦修筑拜將壇時的奠基碑座。碑身雖軼失,但千年石龜安然橫臥,守護著將壇。

  安放于拜將壇的世紀大鐘,重達11噸,鑄于公元2000年,是我國西北最大的銅鐘,氣勢壯觀,其聲宏亮。

  拜將壇內(nèi),翠竹蒼柏,四季常青。閱兵場內(nèi)有:“漢大將韓信拜將壇。”與《登壇對》兩通高大的碑石遙相呼應(yīng)。立于西側(cè)的“漢大將韓信”石碑,是民國32年(1943)漢中城防司令祝昭周所立,背面刻詩一首:“辜負孤忠一片丹,未央宮月劍光寒。沛公帝業(yè)今何在,不及淮陰有將壇。”沿石階而上南臺,是劉邦設(shè)壇拜將的原址,當(dāng)年壇高八丈,宏偉壯觀。臺中央是左手握劍、右手托印的“大將韓信”雕像,再現(xiàn)了當(dāng)年“登壇威望一軍驚”的風(fēng)姿。北臺為祭亭,周邊紅條石勒沿,由八根巨型石柱擎起,殿式屋頂,雕梁畫棟,飛檐翹角,造型別致,石柱上鐫刻著歷代名人的題聯(lián)詩作。


猜你喜歡:

1.劉邦的簡介資料介紹

2.漢高祖劉邦是怎么死的

3.四大美人之王昭君的生平簡介

4.漢高祖劉邦陵墓有沒有被盜

5.頡利可汗的人物生平

漢高祖劉邦的生平簡介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 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 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zhàn)略家和指揮家。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漢高祖劉邦的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劉邦的生平簡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漢高祖劉邦為什么要殺韓信
    漢高祖劉邦為什么要殺韓信

    韓信是劉邦的第一開國功臣,劉邦打江山的幾次硬仗基本都是韓信的功勞,。劉邦曾經(jīng)對韓信許諾: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鐵不殺,可嘆的是,劉邦的承

  • 劉邦死前為什么要殺樊噲
    劉邦死前為什么要殺樊噲

    劉邦在臨死之前,曾下令賜死樊噲,他的救命恩人,這是為什么呢?救命恩人不是應(yīng)該涌泉相報的嗎?想知道答案就和小編一起接著往下看。 劉邦死前要殺樊

  • 為什么項羽不殺劉邦
    為什么項羽不殺劉邦

    劉邦并非他最大的敵人,殺劉邦,對項羽來說弊遠大于利,也會嚴重損害自己政治聲望,從此成為天下公敵,自取滅亡。下面是有項羽不殺劉邦原因,歡迎

  • 漢朝蕭何是誰
    漢朝蕭何是誰

    在劉邦建立西漢王朝的過程中,蕭何居功甚偉。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蕭何是劉邦成就霸業(yè)的決定性人物之一。本文是漢朝蕭何個人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55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