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內(nèi)容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之一,諸葛亮曾經(jīng)使用過,那么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是怎樣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希望對你有幫助!
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
說到空城計,就不得不先提下馬謖。話說當日馬謖受諸葛亮之命,鎮(zhèn)守蜀國要地街亭。諸葛亮本來十分信任馬謖,認為其是難得一見的良將,然而馬謖卻過分輕敵,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打敗馬謖的司馬懿并沒有淺嘗輒止,而是繼續(xù)揮師前進,沒有給蜀軍留一絲喘氣之力。此時屬下來報,諸葛孔明此時正在西城。司馬懿聽后仰天長笑不止,孔明啊孔明,你今日死期已至,哈哈哈哈,看我如何取你狗命。
司馬懿對副官說道,傳令下去,所有兵馬加快速度。
不消片刻,魏軍十萬人馬已經(jīng)行至西城城下。但眼前的一幕卻讓司馬懿驚呆了。他本以為諸葛亮此時正在號集手下布防工事,滿城應該一副御敵的狀態(tài)。
眼前的事實是西城面前空無一人,無任何防御措施。遠遠望去,諸葛亮正悠悠然坐于城墻之上。旁邊立有兩個書童,一個手持拂塵,正在幫諸葛亮拂琴。
副官見狀,喜出望外:將軍,此時不攻,更待何時?我們殺了諸葛亮一個措手不及。
司馬懿一臉陰沉,默默說道:不急。
副官不解:將軍此話何意?現(xiàn)在城中無一守軍,末將沖上去,定能活捉他諸葛孔明。
司馬懿說道,他諸葛孔明何等聰慧狡詐之人,我十萬大軍壓境,他怎么會如此束手就擒?
將軍意思是其中有詐?
必然有詐!
末將先率一隊人馬過去刺探個究竟,將軍稍后。
萬萬不可,孔明能如此安坐城上,城下定有機關(guān)重重,城門之后必然伏有重兵。
副官聽后面露駭色。
司馬懿又沉思良久,最后調(diào)轉(zhuǎn)馬頭,喊道:撤!
正所謂機關(guān)算進太聰明,城內(nèi)確實守軍甚缺,諸葛亮故意虛張聲勢,卻不想司馬懿正好中計,實在讓人又嘆又奇!嘆的是司馬懿大好戰(zhàn)機沒有把握,奇的是空城計真乃千古神計。
關(guān)于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人物,又稱孔明。此人足智多謀,是偉大的文學家、書法家和政治家等。他為蜀漢可謂盡心盡力,直接把自己一生奉獻給國家。在他的一生中,傳奇故事很多,聰明的他為國家謀得了許多勝利。
七擒孟獲中,他放了又抓,抓了又放南方酋長孟獲,使孟獲徹底服氣。除此之外,他還在劉備前來邀請時閉門不出,設計考驗劉備。
但諸葛亮只有這么點才能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不但有才,對種西瓜也頗在行。他種的西瓜又甜又大又好吃,曾在襄陽種西瓜,但是有一條規(guī)矩,西瓜能吃,但瓜子不能帶走。去那里的人想拿瓜子但都被拒絕了。諸葛亮小氣嗎?不是,他只是要把瓜子留給當?shù)氐霓r(nóng)民作財富。如此考慮之周全,讓人不得不佩服。
大概諸葛亮跟吃的總很有緣。“大頭菜”也是跟他頗有淵源。諸葛亮一次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跟蘿卜很像的菜,便取名為“大頭菜”。在以后,常作為兵隊的糧食。劉備也甚是喜愛“大頭菜”,可見,跟諸葛亮有關(guān)的糧食也是異常美味吶。
不僅如此,諸葛亮手中的鵝毛扇也是有來由的。相傳諸葛亮的妻子不丑,反倒貌美,聰明伶俐、武藝高強。鵝毛扇便是她與諸葛亮結(jié)婚后拿給他的,聽說里面有黃月英師傅繪的各種計策。諸葛亮很是喜愛那把扇子,都不離手。
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
諸葛亮借東風指的是孫劉聯(lián)軍打敗曹操的戰(zhàn)爭里東風助火攻的故事。建安十三年十一月,曹操率兵南下,準備攻打?qū)O權(quán)。東吳領(lǐng)地有長江之險作為天然屏障,曹操攻打東吳必須過江。
曹軍多是北方騎馬兵士,不擅水戰(zhàn),曹操命人把軍船固定連鎖在一起以防船面搖晃,曹部下有人擔心萬一孫權(quán)用火攻怎么辦,曹操卻說,江南冬天只刮西北風,如果火攻,根據(jù)地理方位只會燒到孫權(quán)他們自己營地,反而更有利于曹軍。
孫劉這邊,東吳大將周瑜嫉妒諸葛亮才能,故意刁難,要求諸葛亮三日內(nèi)籌備十萬只箭。諸葛亮卻使一妙計,利用稻草人夜里行船至曹營附近,曹軍放箭皆落稻草人身上,如此借得十萬只箭。而后周瑜和諸葛亮看到曹操軍船相連皆想到火攻曹軍,可是周瑜卻苦于風向的難題。此時諸葛亮告之周瑜,筑七星壇,作法可借來東風。果然,三日之內(nèi),江面刮起東南大風,大火借勢燒毀曹軍船。曹操大敗,逃回北方。
借東風的故事被廣為流傳,后來還有了一個相關(guān)的歇后語,諸葛亮借東風將計就計,金蟬脫殼。
關(guān)于借東風的真實性爭議頗多,有的認為諸葛亮故弄玄虛的,有的認為諸葛亮善觀天象,料事如神,至于為何神壇作法是為了提高自己在孫權(quán)心中的形象,提升劉備在孫權(quán)心里的地位,為以后聯(lián)合東吳作準備。但為何曹軍不熟悉天文氣象,不懂江南氣候,還有如何借到東風在很多學者心里仍然是一個迷。
猜你感興趣:
諸葛亮空城計的故事內(nèi)容
下一篇:三國諸葛亮的歷史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