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皇后和多爾袞是什么關(guān)系
孝莊是清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太后,她的情感歷史更是撲朔迷離,引人猜想。很多人都很好奇她和多爾袞之間的關(guān)系,那么今天就來看看孝莊皇后和多爾袞到底是什么關(guān)系。
孝莊皇后和多爾袞的關(guān)系
說起孝莊的事跡,無論野史、正史都有了很多的記載和傳說,被歷史的塵埃遮蓋,她許多傳奇性的故事也顯得撲朔迷離起來,比如她是否與多爾袞相戀于青梅竹馬,她是否曾經(jīng)乳名叫“玉兒”,她是否在尊為太后時下嫁了多爾袞等等……
不管如何,后人們根據(jù)史料記載,剝開歷史的迷霧,還是能清楚地看到她的偉大、隱忍、果敢和大義。
莊妃“奇夢”之后誕下福臨
皇太極稱帝前,生有五位皇子:長子豪格,公元1609年生,封肅親王,其母是繼妃海西女真烏拉部的烏拉納喇氏。次子洛格,公元1611年生,11歲死。三子格博會,公元1611年生,7歲死。四子葉布舒,公元1627年生,封鋪國公,其母是庶妃顏札氏。五子碩塞,公元1629年生,封承澤裕親王,其母是側(cè)妃海西女真葉赫部葉赫納喇氏。稱帝時冊封的五宮后妃都未生子,而且,從公元1628年到公元1637年中間,九年無皇子出世,僅有八位皇女降生。不僅皇帝、后妃,乃至整個宮廷都期盼著天賜麟兒。
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七月八日,東宮大福晉海蘭珠生下一子,皇八子的誕生,讓年已45歲的皇太極興奮不已。這一年,他連得三位皇子,唯獨皇八子是有名號的皇妃所生。遺憾的是好景不長,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二十八日,皇八子患天花夭折。
永福宮莊妃其時正身懷六甲,而且妊娠已11個月,超過預(yù)產(chǎn)期。她先有三女,當(dāng)然渴望能生皇子?;拾俗拥呢餐觯瑹o形中增加了對她的壓力。果真能生皇子既可以撫慰皇帝內(nèi)心的創(chuàng)痛,又能彌補由于皇八子之死帶來的姑侄三人都無子的缺憾。
在皇八子去世的第三天,即正月三十日晚上八時左右,皇九子福臨也就是后來的順治帝,呱呱墜地。
小福臨的一聲啼哭,劃破了籠罩在盛京皇宮上空的烏云,人們奔走相告,臉上展現(xiàn)出寬慰的笑容。皇太極應(yīng)當(dāng)欣賞自己的圣明:用“永福”命名次西宮。莊妃真是一顆福星,這顆福星重新照亮了他的心,讓整個皇宮感受到“福”的來臨。所以,為皇九子取名“福臨”。
傳說福臨誕生的前夕,莊妃夢見一位神人抱一男孩交給她,說:“這是統(tǒng)一天下之主。”莊妃接過孩子放在膝上,那人便不見了。如此種種,無非是制造輿論,讓天下人承認(rèn):皇九子不是凡人,是真龍?zhí)熳印?/p>
孝莊下嫁多爾袞?捕風(fēng)捉影的“太后下嫁”
順治五年(公元1648年)十一月,多爾袞擅改“皇叔父攝政王”為“皇父攝政王”,這也是孝莊太后下嫁傳說出現(xiàn)的源頭。攝政王而又冠以皇父,中國古代歷朝無此先例,一時“民間議論紛起”。人們由皇“父”聯(lián)想到皇“母”,皇“父”是攝政王,皇“母”是孝莊太后,猜測想必是攝政王與孝莊太后成婚了。
前輩學(xué)者孟森先生,在《太后下嫁考實》一文中傳述了這種情況,他說:“清世雖不敢言朝廷所諱言之事,然謂清世祖之太后下嫁攝政王,則無南北,無老幼,無男女,凡愛述故老傳說者,無不能言之。求其明文則無有也。”
孟森先生認(rèn)為,皇父之稱,猶如古代“尚父”、“仲父”,都是皇帝對臣下的尊稱,并不能指為太后下嫁的確據(jù)。如周文王稱呂望(姜子牙)為尚父,意為可尊尚的父輩。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乃事之如父之意??傊?,“尚父”、“仲父”之稱,并非真的成了父親,都是國君對勞苦功高重臣的尊稱。多爾袞之稱“皇父”,當(dāng)屬此例。
“太后下嫁說”最早出自從事抗清斗爭的張煌言寫的太后下嫁詩
據(jù)史書載,清朝于順治十年(公元1653年)修建慈寧宮。孝莊太后是這年才搬進去的,時年已經(jīng)42歲。如果在慈寧宮大辦婚事,必須在順治十年后。但多爾袞已于順治七年十二月病死,皇太后下嫁誰呢?
“春官昨進新儀注”,是說禮部進呈結(jié)婚的禮儀程序,后來演繹成這個草擬太后下嫁儀注的禮部尚書便是錢謙益。而至今未見當(dāng)時禮部有什么太后下嫁的新儀注。錢謙益曾做過南明弘光小朝廷的禮部尚書。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時,錢謙益降清,翌年五月,被清廷任命為禮部侍郎兼管秘書院事,充明史館副總裁。至六月,以病退休。順治五年冬多爾袞稱皇父攝政王時,錢謙益早已返回原籍,說他以禮部尚書領(lǐng)銜奏事太后大婚,實為子虛烏有。
張煌言的詩,有鮮明的政治色彩,是南明與清朝對抗在文學(xué)領(lǐng)域的延伸。言及歷史,無事實根據(jù),任意評說,極不可取,更不可信。
孝莊輔佐兒子削弱議政王會議權(quán)勢
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十二日,也就是攝政王多爾袞病死一個多月后,福臨舉行親政典禮。順治帝親政時14歲,少年天子,難以肩負(fù)起治理這么大一個國家的重任。指導(dǎo)他、輔佐他的責(zé)任,首先就落在孝莊太后身上。順治在會議前后或遇到難題必請教母親,重要奏折也要批呈母后閱覽。對于需要皇太后輔佐皇帝掌理朝政一事,朝廷上下已形成共識。為了便于皇太后過問國事,特將內(nèi)三院衙署移到紫禁城內(nèi)。這時的內(nèi)三院大學(xué)士有范文程、剛林、寧完我、馮銓、洪承疇等人。
時戰(zhàn)爭還在進行,鞏固北方、統(tǒng)一南方,都要靠八旗勁旅。諸王或領(lǐng)一旗,或領(lǐng)若干牛錄,屬下滿、蒙、漢軍,人數(shù)多者達(dá)數(shù)萬,少者也上千。他們在戰(zhàn)場上立功,在朝廷有權(quán)。皇帝親政后要依靠他們,于是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quán)力就比較大、管事寬,有時甚至不把年輕的皇帝放在眼里,順治帝的諭旨也曾遭到否決。
順治八年二月初五,議政王大臣等議處大臣羅什、博爾惠等五人之罪,其中羅什、博爾惠論死,籍沒其家,其他三人開除宗室為民。順治帝認(rèn)為處理過重,要求諸王重議羅什、博爾惠是否可免死,可是眾議政王不同意,皇帝只得服從眾人的意見。
遇到這種情況,年輕的皇帝難免心煩,不時要發(fā)火。這時,他的母后就幫他解決難題。首先勸皇帝要忍耐,適當(dāng)作些妥協(xié)讓步,以求得諸王對皇帝的支持。與此同時,皇太后還要幫助皇帝策劃削弱議政王會議權(quán)勢的措施。
孝莊皇后清算老相好多爾袞的隱情
順治六年年底,多爾袞成為“皇父攝政王”剛滿一年,他的王妃就去世了。一個月后,順治七年正月,多爾袞納娶了肅親王豪格的夫人。當(dāng)時,豪格死去不到兩年。多爾袞死后,在漢族士大夫——甚至今天文人的筆下掀起了一陣喧囂。核心意思是指責(zé)多爾袞用這種方式,繼續(xù)報復(fù)已經(jīng)死去一年多的豪格。孰不知,這個指責(zé)可能仍然是驢唇不對馬嘴。
實際上,在盛行多種婚姻制度的蒙古人和滿洲人看來,這種彼此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婚姻既考慮到了經(jīng)濟利益,又照顧到了未亡人的生活寄托,是再好、再正常不過的了。他們不理解的倒可能是漢族人——什么三從四德!什么貞節(jié)牌坊!自己給自己的生活找了那么多麻煩和苦難,怎么還能自我感覺這么好?
當(dāng)年,三貝勒莽古爾泰死后,他的妻子分別由侄子豪格與岳托娶去做了夫人;努爾哈赤的第十個兒子德格類死后,其妻子又嫁給了德格類的弟弟阿濟格;豪格死后,除了十四叔多爾袞迎娶了他的一位夫人之外,他的另外一位夫人則嫁給了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這些堂堂正正地記載在清代官方史書中的,只不過是一種與漢民族農(nóng)耕文化具有重大差異的文化現(xiàn)象而已。那些在孔孟之道熏染下,既缺少人文情懷,又缺少對異質(zhì)文化研究了解的漢族士大夫們,喋喋不休地用三從四德之類貨色去評判別人,實在是令人討厭。事實上,多爾袞在這里報復(fù)的恐怕不是已經(jīng)死去的豪格,而是做給活著的孝莊皇太后看的。
我們無法知道多爾袞的這個舉動,對孝莊皇太后有些什么樣的心理影響。從常識和常情推測,她恐怕很難感覺愉快。如果她與多爾袞之間有夫妻之實,“皇父攝政王”又使二人有了夫妻之名,多爾袞卻還要再娶豪格夫人為妻,顯然對她的皇太后之尊是一種蔑視和傷害。假如多爾袞和她之間不是事實上的夫妻,她只是想通過“皇父攝政王”這個頭銜給多爾袞這匹野馬套上一個籠頭的話,她就勢必會在此舉中,感受到多爾袞深切的不滿與敵意。因此,無論如何,有了這樣一件事,多爾袞身后就很難不受到清算了。孝莊皇太后也自然可以在這種清算中,保持住自己心理上的平衡與滿足。
多爾袞死后,對他的清算表面上是由順治皇帝發(fā)動的。其實,當(dāng)時福臨剛滿十三周歲,顯然可以將孝莊皇太后看成是幕后主使人。清算的兇狠程度,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一般的憎惡與報復(fù)。在到那時為止的大清朝歷史上,針對自己人,似乎還沒有如此兇殘過。何況還是像多爾袞這樣,對大清朝立過蓋世功勛的人。對死人的過度摧殘與侮辱,大體表現(xiàn)了這對皇家母子令人不齒的卑怯和變態(tài)。仔細(xì)翻檢當(dāng)日的史料,很難找到福臨與孝莊皇太后如此痛恨多爾袞的充足理由。因此,除皇家的個人感受之外,其中,大約有這位皇太后很深切的政治考慮在。這種考慮,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成是,多爾袞在為自己生前的某些不恰當(dāng)做法付出代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濟爾哈朗和豪格的不公正待遇。
濟爾哈朗是努爾哈赤同胞弟弟舒爾哈齊的第六子,從小由努爾哈赤撫養(yǎng)長大,他是多爾袞的堂哥,比多爾袞大十三歲左右。從史書記載上看,他很早就跟隨努爾哈赤沖殺在戰(zhàn)場上,立下過許多顯赫的戰(zhàn)功。因此,深受努爾哈赤與皇太極兩代汗王的賞識,是努爾哈赤時期共柄國政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也是皇太極時代四大親王之一。按照名次,他在四大親王中還排列在多爾袞前面。
盡管擁有崇高的軍功、威望和地位,但可能受父親舒爾哈齊與哥哥阿敏命運的影響,濟爾哈朗為人很是低調(diào),遠(yuǎn)不像阿敏那樣鋒芒畢露。因此,福臨繼位以后,他主動要求將自己排在多爾袞前面的名次放到多爾袞之下,并要求諸王大臣商討國事時,只報告多爾袞即可,不必報告自己。遷都北京后,他還率領(lǐng)諸王大臣主動要求在禮儀上,大幅度提高多爾袞的待遇。他做得應(yīng)該算是足夠了。然而,多爾袞為了滿足多鐸的要求,還是不肯放過他。當(dāng)時,多爾袞的王府壯麗不亞于皇宮,卻以濟爾哈朗的王府超標(biāo)為由,罷黜了他的輔政王,換上了多鐸。這種仗勢欺人、公然行私的行徑實在太過乖張,不可能不引起濟爾哈朗的痛恨,也不可能不引發(fā)人們的不平。
多爾袞對于豪格的處置,近乎喪心病狂,充滿了不祥的氣息。因此,盡管我們找不到多爾袞謀奪皇位的確鑿證據(jù),但這些排斥異己的舉動,的確讓人具有足夠的理由感到不安。多爾袞的哥哥阿濟格和弟弟多鐸,可能特別希望多爾袞能夠登上皇位。按照努爾哈赤生前制定的汗王推舉制度,他們的愿望并非毫無道理。可惜,斗轉(zhuǎn)星移,時勢早已不是當(dāng)年的模樣。他們的驕橫和兩白旗的威勢,除了有效加深人們的恐懼與憤怒之外,令人對多爾袞的生前身后很難產(chǎn)生什么更加樂觀的想像。
這一切,都是在小皇帝和孝莊皇太后眼皮底下發(fā)生的,人們完全有理由認(rèn)為是皇太后縱容和支持了多爾袞兄弟。事實上,為了福臨的皇位,孝莊皇太后確實在很長一個時間段里,無條件地支持著多爾袞,直到他成為“皇父攝政王”為止。因此,對于多爾袞所做的一切,皇太后不可能不面臨人們疑慮的目光,從而陷入尷尬。她只有有效地將自己打扮成多爾袞跋扈和野心的受害者,方才可能擺脫這種尷尬。
順治五年,代善老病而死。順治六年,輔政豫親王多鐸死于天花。順治七年,多爾袞病死。努爾哈赤時期的八大和碩貝勒只剩下了濟爾哈朗與阿濟格,皇太極的四大親王則只剩下了一個濟爾哈朗。
面對阿濟格的桀驁不馴,面對兩白旗將士失去最高統(tǒng)帥的惶恐,面對多爾袞留下的諸多不平與動蕩不安,只有濟爾哈朗具有足夠的威望與能力擺平這一切,只有濟爾哈朗能夠讓孝莊皇太后母子擺脫尷尬的局面。這應(yīng)該是孝莊皇太后迅速起用濟爾哈朗,殺死地位崇高卻不得人心的阿濟格,并將一切惡行統(tǒng)統(tǒng)堆到多爾袞頭上、嚴(yán)酷對待死后多爾袞的唯一原因。在這個意義上說,時年同樣三十九歲的孝莊皇太后,其心計與無情,遠(yuǎn)在多爾袞之上。在她的老辣、深沉、陰狠面前,多爾袞簡直就像是個混沌初開的毛頭小伙子。
十年后,孝莊皇太后的兒子順治皇帝死時,他的遺詔是在孝莊皇太后的一手主持下定稿并布告天下的。在這篇遺詔中,用皇帝的口吻,列舉了福臨自己生前的十四項罪過,基本可以看成是一份皇帝的罪己詔。
這位皇太后真夠可以的。當(dāng)年,為了兒子和自己的地位,她不惜降尊紆貴、自貶身價以取媚于多爾袞。多爾袞死后,為了兒子的皇位和擺脫自己的尷尬,她以中國歷史上只有針對不共戴天的仇人才會采用的手段,清算了對她們母子恩德大于天的多爾袞。后來,在和福臨鬧得形同冰炭、幾乎反目為仇的情勢下,又在他死后,用兒子的口吻清算了自己的親生兒子……當(dāng)一種政治文化讓一位情人和母親只能用這種方式行事的話,也真是夠令人不寒而栗的。只有乖戾而沒有人性的皇家傳統(tǒng),才會造就出如此乖戾而沒有人性的政治動物,讓人夫復(fù)何言?
平心而論,這樣的遭際,對于孝莊皇太后來說,也應(yīng)是足夠慘痛。兒子死的這一年,她年近五十。按照當(dāng)時的標(biāo)準(zhǔn),已經(jīng)是一位老婦人。這種心路歷程,可能促使她特別細(xì)心地呵護教養(yǎng)孫子玄燁,并終于培養(yǎng)出了一位足夠出色的康熙皇帝。假如不是這樣的話,孝莊皇太后在歷史上會是什么樣的一個形象,恐怕就很難說了。
猜你感興趣:
孝莊皇后和多爾袞是什么關(guān)系
上一篇:古代皇后洞房怎么伺候皇上
下一篇:孝莊皇太后和多爾袞是青梅竹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