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歷史網(wǎng) > 歷史人物 > 近代歷史人物 > 愛國詩人 >

關于徐志摩的經(jīng)歷介紹有哪些

時間: 學康0 分享

  徐志摩不僅是一名散文家,更是一名愛國詩人,你知道徐志摩這個人物嗎?他有怎樣的經(jīng)歷?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nèi)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愛國詩人徐志摩是誰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mdash;1931年11月19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寧市, 現(xiàn)代詩人、散文家。

  徐志摩原名章,字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jīng)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1915年畢業(yè)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讀于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yè),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jīng)濟系。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

  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教授。

  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

  愛國詩人徐志摩求學經(jīng)歷

  1908年在家塾讀書,進入硤石開智學堂,從師張樹森,從而打下了古文根底,成績總是全班第一。

  1910 年,徐志摩滿十四歲時,離開了家鄉(xiāng),來到杭州,經(jīng)表叔沈鈞儒介紹,考入杭州府中學堂(1913年改稱浙江一中,現(xiàn)浙江省杭州高級中學和杭州第四中學前身),與郁達夫、厲麟似同班。他愛好文學,并在校刊《友聲》第一期上發(fā)表論文《論小說與社會之關系》,認為小說裨益于社會,宜竭力提倡之,這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同時,他對科學也有興味。并發(fā)表了《鐳錠與地球之歷史》等文。

  1915年夏,徐志摩畢業(yè)于浙江一中,接著考入上海浸信會學院暨神學院(滬江大學前身,現(xiàn)為上海理工大學),同年十月,由家庭包辦,與上海寶山縣羅店巨富張潤之之女張幼儀結婚。

  1916年秋,生性好動的徐志摩并沒有安心念完浸信會學院的課程,離滬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學(天津大學)的預科攻讀法科。

  1917年,北洋大學法科并入北京大學,徐志摩也隨著轉入北大就讀。在北方上大學的兩年里,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內(nèi)容,他的思想注入了新的因素。在校期間,他不僅鉆研法學,而且攻讀日文、法文及政治學,并涉獵中外文學,這又燃起他對文學的興趣。這一時期他廣交朋友,結識名流,由張君勱、張公權的介紹,拜梁啟超為老師,還舉行了隆重的拜師大禮。梁啟超對徐志摩的一生影響是大的,他在徐志摩的心目中的地位是舉足輕重的。徐梁雖系密切的師徒關系,但他們二人的思想差別還是存在的,已經(jīng)接受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自由思想的徐志摩,他不顧一切,舍命追求他的理想的人生,他要爭取婚姻戀愛自由。

  他在北方上大學時期,親身感受了軍閥混戰(zhàn)的場景,目睹屠殺無辜的慘象。他厭惡社會,決計到國外留學,尋求改變現(xiàn)實中國的藥方,實行他心中的理想中的革命。

  1918年,徐志摩離開北大,同年8月14日從上海啟程赴美國學習銀行學。留學第一年,進的是美國烏斯特的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而后他進歷史系,選讀社會學,經(jīng)濟學,歷史學等課程,以期自己將來做一個中國的漢密爾頓。入學十個月即告畢業(yè),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但他并不以此為滿足,當年即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jīng)濟系。徐志摩也因此獲得了廣泛的哲學思想和政治學的種種知識。

  1919年五四革命運動的浪潮波及到在美國的中國留學生群中,徐志摩也為愛國心所驅使,參加了當?shù)亓魧W生所組織的愛國活動,經(jīng)常閱讀《新青年》、《新潮》等雜志,同時,他的學習興趣,逐漸由政治轉向文學,因而得了文學碩士學位。

  1920年徐志摩已在美國待了兩年,但他對美國資本主義社會資產(chǎn)階級掠奪的瘋狂性、貪婪性,講求物質(zhì)利欲卻感到厭倦,他又受到英國哲學家羅素的吸引,終于擺脫了哥倫比亞的博士銜的引誘,買舟橫渡大西洋,不料羅素個人生活發(fā)生意外的變故,致使他不曾達到跟隨羅素從學的夙愿,結果在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里混了半年,正感著悶想換路走的時候,這時,他結識了林長民及其女兒林徽因,并由于林長民介紹,認識了英國作家高斯華綏middot;狄更生。

  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紹和推薦,徐志摩以特別生的資格進了康橋大學(現(xiàn)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研究政治經(jīng)濟學。在劍橋兩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開始創(chuàng)作新詩。

  1921年-1922年,徐志摩在英國也住了兩年,他在康橋接受資產(chǎn)階級的貴族教育,接受了吸煙的文化,他喜與英國名士交往,他廣泛地涉獵了世界上各種名家名作,也接觸了各種思潮流派,在這個時期,孕育了他的政治觀念和社會理想,胚胎了他的自我意識mdash;mdash;理想主義,他自己要成為一個不可教訓的個人主義者。 康橋的環(huán)境,不僅促成并形成了他的社會觀和人生觀,同時,也觸發(fā)了他創(chuàng)作的意念。他開始翻譯文學著作,他翻譯了英國作家曼殊斐兒的幾個短篇,德國福溝的小說《渦堤孩》,法國中古時的一篇故事《吳嘉讓與倪阿蘭》,意大利作家丹農(nóng)雪烏的《死城》和伏爾泰的《贛第德》。同時,他寫了許多詩,他的心靈革命的怒潮,盡沖瀉在你(指康橋)嫵媚河中的兩岸(徐志摩:《康橋再會吧》)最為經(jīng)典。他崇拜的偶像不再是美國的漢密爾頓,而是英國的雪萊和拜倫,他換路走入詩人的行列。

  愛國詩人徐志摩的文學歷程

  1922年返國后在報刊上發(fā)表大量詩文。

  1923年春,徐志摩在北京辦起了俱樂部,編戲演戲,逢年過節(jié)舉行年會、燈會,也有吟詩作畫,徐志摩出于對印度詩人泰戈爾一本詩集《新月》的興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同年加入文學研究會。

  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chuàng)辦《現(xiàn)代詩評》周刊,任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翻譯。

  1925 年以前,徐志摩自己除了作詩以外,還聯(lián)絡新月社成員從事戲劇活動。10月,徐志摩接編《晨報副刊》,同年任北京大學教授,赴歐洲,游歷蘇、德、意、法等國。

  1926年4月1日,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這時,聞一多已由美國回國并參加了《詩鐫》的編撰工作。除第三、四兩期由聞一多和第五期由饒孟侃負責編輯外,其全各期均由徐志摩主編。發(fā)表的《詩刊弁言》和《詩刊放假》也是徐志摩執(zhí)筆?!对婄潯返淖迦伺τ谥袊赂衤稍姷膭?chuàng)作和關于詩藝的探討,所以《晨報詩刊》的創(chuàng)辦,標志著詩歌流派mdash;mdash;新月詩派的形成。同年與陸小曼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7] 教授。創(chuàng)辦《新月》雜志。

  1927年春,新月社一些成員由于政治形勢的變化及其它種種原因,紛紛聚集到上海。此時,徐志摩也與陸小曼結婚并移居上海。徐志摩四處訪友,奔走聯(lián)絡,與聞一多、胡適、邵洵美、梁實秋、余上沆、張禹九等在上海環(huán)龍路環(huán)龍別墅辦了新月書店,由胡適任董事長,余上沆任經(jīng)理,后由張禹九接任。同年,徐志摩也出國游歷英、美、日、印等國。

  1928年3月,徐志摩一邊在光華大學,東吳大學,大夏大學等校擔任教授工作,一邊又創(chuàng)辦了《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別康橋》,初載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號,署名徐志摩?!缎略隆芬还渤隹木硭氖?。

  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為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

  1931年1月20日,徐志摩與陳夢家、邵詢美、方瑋德等又辦了一個《詩刊》季刊,徐志摩被推選為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出了四期。

  危機。

2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