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旦陵墓在哪里
唐睿宗橋陵建成于大唐立國近百年的開元盛世,這時國力強盛,社會升平,那么你知道李旦的這座陵墓在哪嗎?今天學習啦小編在這里為大家介紹李旦陵墓的相關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李旦陵墓在哪里
唐睿宗橋陵位于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地處蒲城縣西北約十五公里處的豐山(唐時稱為“橋山”,又稱“蘇愚山”)西南,是唐睿宗李旦的陵寢。橋陵以豐山為陵,在山腹開鑿地宮,并在四周建造陵墻。豐山氣勢雄偉,蜿蜒如巨龍盤峙,登頂南眺,平野遼闊,一望無垠。陵穴高出周圍平地250米左右,四周諸峰環(huán)繞,山勢巍峨,蔚為壯觀。
李旦陵墓簡介
橋陵,又名橋冢。宋沈遘《真宗皇帝忌日醮文》:“伏以荊山之鼎既成,空瞻橋冢;帝所之游不返,孰問鈞天?” 橋陵為唐睿宗李旦之墓,位于陜西蒲城縣城西北15公里的豐山。豐山海拔為751米,這里是峰戀起伏,溝壑縱橫,形成各自獨立的山頭。向南平野遼闊,與秦嶺諸峰遙遙相對,山川壯麗,氣象萬千,豐山據(jù)記載叫金幟山,亦稱金栗山和蘇愚山。當?shù)厝藗円榔湔钩嵊w的天然形勢,稱它為鳳凰山。
橋陵以山為冢,在山腹開鑿地下宮殿,在地面上繞山筑城,四面各開一門,陵園周長約13公里,因建於開元盛世,各種設施十分崇厚。距今已歷經(jīng)1270多年風蝕雨剝,但所保留的40多尊巨大石刻:石華表、石鴕鳥、石馬、石人、石獅等,卻依然眉目清晰,生動自然。石雕排列成行,氣勢磅礴,蔚為壯觀,堪稱盛唐石刻藝術(shù)的露天展覽館。
據(jù)記載,橋陵當時地面建筑除雄偉的九間獻殿外,還有幾座闕樓及下宮、陵署等,幾十年內(nèi)房屋建筑即達140間。陵園設有陵臺令及主文、主樂、主輦、典事等官員23人,陵戶400人,還設有折沖府,專門有官兵負責保衛(wèi)工作。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杜甫由長安至奉承看望家人,除寫成有名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長詩外,還寫有《橋陵詩本十韻因呈縣內(nèi)諸葛官》,詩句有“先帝昔晏駕,茲山朝百靈,崇岡搖籃象設,活野開天庭”,“石門霜露白,玉殿莓苔青。宮女曉知署,祠官朝見星”。詩中對渭南橋陵的建設及官沒宮女供養(yǎng)猶如皇帝生前情況,作了形象的描述。陵園地面建成筑雖憶蕩然不存,然現(xiàn)遺跡,物別是地南面有的石刻群,仍可年出,陵園布局勻稱,加上墻壁的社托,氣勢頗為宏偉。
1988年,橋陵被國務院確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隨著考古和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橋陵地下宮殿之奧秘公之于眾的時候指日可待。
李旦陵墓結(jié)構(gòu)
橋陵因建于開元盛世,所以各種設施規(guī)模也就較大。就陵園來說它包括整個鳳凰山,四面由高大城墻,南墻長2871米,西墻長2836米,北墻東至2433米處為溝壑所斷,距西北角樓約450米,東墻全長2303米,由北向
南至903米,沿山勢向西折進427米,再南至東門,直通東南角遺址。整個平面呈一規(guī)矩的刀把形。占地總面積為85萬平方米。朱色墻身寬1.3米,基寬3米,四周城墻夯土若隱若現(xiàn)。其基室就鑿造于墻中的山腹中,陵墻四周各開一門,即前朱雀、后玄武、東青龍、西白虎(東西門又名東華門、西華門),門前兩側(cè)均有石刻和門闕,陵墻建有角闕,陵墻周長約13公里。朱雀門內(nèi)有獻殿遺址附近,立有《唐睿宗橋陵》石碑,系清朝乾隆時陜西巡撫畢沅隸書。
李旦陵墓歷史
唐睿宗橋陵建成于大唐立國近百年的開元盛世,這時國力強盛,社會升平,在陵墓建筑中都有反映:石刻藝術(shù)造型力求展現(xiàn)富貴氣象的宏大、壯麗,陵墓建制高大宏偉。唐睿宗橋陵的陵墓建造和石刻藝術(shù)是唐代繁盛時期的代表,與乾陵并稱為唐代陵墓石刻藝術(shù)之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個皇帝,高宗李治第八個兒子,武則天的第四個親兒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在位8年,正式執(zhí)政只有兩年半的時間,所以歷史對這個人做出了很公正的評價,雖無建樹,但能洞察形勢,在險惡的政治斗爭中急流勇退,三讓天下,一讓母親武則天,二讓兄長李顯,三讓兒子李隆基,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后人送廟號“睿”。
唐睿宗李旦簡介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朝第五位皇帝,曾用名李旭輪、李輪,李旦為唐高宗李治諸子之中排行第八,母為武則天,李弘、李賢、唐中宗李顯等都是其兄長。他一生兩度登基,兩讓天下。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是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后自行上表請辭,由武太后(武則天)臨朝,被封為皇嗣;第二次在位時間是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月25日-712年9月8日),后退位禪讓于子李隆基(唐玄宗),稱太上皇,居五年去世,享年五十五歲,葬于唐橋陵,廟號唐睿宗,謚號玄真大圣大興皇帝。其代表作品有《戲題畫》、《石淙》、《受禪制》等。
猜你喜歡:
1.唐朝李旦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