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習(xí)啦——歷史網(wǎng)>歷史百科>歷史百科知識>

清初大臣寧完我生平簡介

時間: 衛(wèi)文34 分享

  寧完我(1593—1665年),字公甫,清初大臣。清太祖天命年間,寧完我投誠了后金,與腐朽的明王朝劃清了界限。接著寧完我又跟從清軍攻克了大凌河并招撫察哈爾,因功被授為世職備御。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初大臣寧完我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寧完我生平簡介

  寧完我出生于一五九三年,遼寧人,清代初期的大臣,后來因為某種原因做了漢奸,他可以說是我國最早期的漢奸。在明朝末期,寧完我向后金投降,剛開始是為貝勒做事,后來皇太極不知是從哪里聽說寧完我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不管是在歷史還是在為官上他都有非常有特點的想法和新思路,所以皇太極在再三思量之后決定將他招進宮。那么寧完我生平簡介中是怎樣詳細的介紹這一人物的呢?

  寧完我生平簡介中介紹到,寧完我在進宮之后還為皇帝推薦了很多的有識之士,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在后來幫助過他的人。一年之后也就是天聰三年的時候,清軍拿下了永平,這一年里寧完我和另外幾個人一起到達當?shù)貫榈木褪前矒崦裥?。隨后他又跟隨清軍攻克了更多的地方,所以在這之后他被賦予了備御的稱號。要知道這在當時一個普通的邊民想要到達這個位置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一六五四年的時候?qū)幫晡冶患臃獬蔀榱颂犹?,兩年之后又加封少傅兼太子太保。又兩年之后他以自己年紀已經(jīng)很大了,在很多的決策上可能會失誤為緣由,向皇上提出了辭官,并得到皇上的準許。四年之后的正月康熙皇帝因為考慮到寧完我的一生為朝廷做了非常多的貢獻,所以特地為他的孩子在朝廷中謀了一個職位。三年之后四月的一天里寧完我去世,雍正六年,皇上因為念及他的功勞還為他的孫子加封了職位。從他的后代的待遇來看,不難推測出寧完我的一生為朝廷作了非常多的貢獻。

  寧完我的成就

  寧完我是我國清代初期的一位大臣,出生在一五九三年的遼寧,后來因為某種原因做了漢奸。但是他的一生還是為朝廷做出了非常多的貢獻的,其中寧完我的成就主要表現(xiàn)在完善了當時的官吏制度。

  天聰五年也就是一六三一年,寧完我一心為了朝廷,遇見不正確的事情敢于說出口,所以他曾經(jīng)為皇上提意見說要以顏色的分類來代表官員的上下級關(guān)系,他說:“從古至今皇室之所以會設(shè)置這么多的官職并不是因為皇室喜歡鋪張浪費,而是因為怕在處理很多事情上會因為一些私心導(dǎo)致決策的不公平,所以才會設(shè)置這么多的官職。因為當時的很多官職都是由滿族人和漢族人一同擔(dān)任的,但是由于當時滿族人不懂漢族的語言,漢族人也不懂滿族的語言,所以難免有一方被怠慢,這樣大多數(shù)的漢官都會因此懈怠,導(dǎo)致他們的積極性再沒有以前那么高了,這樣是不能夠招來更多的賢良之士的。”

  為了克服這一類的問題寧完我向皇上提出了這個請求,在聽完寧完我的陳述之后,皇上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值得做的事情,所以即刻命令下面人去安排這件事,這才有了后來人們所知道的官員衣服顏色種類的不同。除了向皇上建議按衣服的顏色劃分官職之外,他還向皇上諫言要將舉薦人和被舉薦人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將會大大提高被舉薦人的質(zhì)量。以上兩點就是寧完我的主要成就。

  寧完我完善官制

  天聰五年(1631年)七月,后金設(shè)置六部,下令儒臣之中有賜號“榜式”的仍然保留舊稱,其余的改稱“筆帖式”。寧完我遇事敢言,曾經(jīng)上疏請求定官制,分服色。十二月,寧完我上疏:“自古以來國家設(shè)官定職,并非是帝王喜好鋪張。實在是怕處理國事的時候亂了綱紀,故而設(shè)置六部分別進行管理;又害怕六部處事的時候發(fā)生偏私,所以設(shè)置六科進行監(jiān)察;還要啟發(fā)帝王的心智,所以設(shè)置館臣;又怕底下的事情被蒙蔽,故而設(shè)置通政一職。這些事要同時辦理,缺一不可。此外還要設(shè)置言官,糾正帝王官員的過失。這是此古以來帝王明目達聰?shù)拿卦E所在。就像明朝綱紀敗壞,并不是因為最初的制度不合適,而是他們的君主是非不分啊。如今我們的‘筆帖式’,在明朝稱之為‘書房’,朝廷怎么能僅設(shè)置書房呢?那里官員和讀書人雜居而處,名分等級也沒有規(guī)定下來。朝廷如果不設(shè)置通政一職,那么下情就會擁塞,那怎么能做到勵精圖治?如果制定了服制,區(qū)別滿、漢官員。漢官不通滿語,大多因此而受到滿官的怠慢,導(dǎo)致他們的積極性受挫,這樣怎么能招來遠方的賢德之人呢?所以臣才主張設(shè)置朝廷官員的服色。”寧完我的上疏遞進之后,皇太極認為非常正確,命朝廷將他建議的內(nèi)容依次施行。

  天聰六年(1632年)正月,寧完我上疏說:“去年自從在大凌河班師而歸之后,大汗就想要今年向明朝大舉進兵,大汗對我至誠懇切,推心置腹,就如家人父子一般。臣敢不殫精竭慮,全都使用出心智嗎。臣聽說千里而戰(zhàn),雖勝亦敗。近年以來將士貪墨墮落的習(xí)氣,大體是始于先帝太祖之時,現(xiàn)在應(yīng)該矯正這一習(xí)氣。如果大軍分軍駐防,那就萬難調(diào)停了,即使是諸葛亮再生,也無能為力。況且現(xiàn)在明軍虎視眈眈,就怕背信棄義的祖大壽,率領(lǐng)寧、錦疲敗的軍隊,在百里之外等待時機,這不是杞人憂天,而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啊。”

  同年三月,皇太極決定率軍討伐察哈爾,而寧完我以為大凌河的降兵想要逃跑,應(yīng)該先圖山海關(guān),回軍的時候攻克錦州,于是上疏進諫。四月,后金軍向西越過大興安嶺,逼近都勒河,偵察到林丹汗將要向西逃走。寧完我與同值文館的范文程、馬國柱一起上疏重申以前的建議:“大軍已度過大興安嶺,察哈爾望風(fēng)而走,大汗的威名已經(jīng)遠揚到異地?,F(xiàn)在我們應(yīng)該暫時停止西征,轉(zhuǎn)而向南攻打明朝。如果大汗憐惜士卒勞苦,不能長驅(qū)直入,僅僅攜帶截獲的奴隸、女人和金銀而歸。那么大事去矣!昔者遼左之誤,諉諸先帝;永平之失,諉諸二貝勒。今更將誰諉?信蓋天下,然后能服天下。臣等為上籌之,以為當令從軍蒙古,每人擇頭人三二輩,挾從者十馀人,從上南入,馀悉遣還部。然后嚴我法度,昭告有眾,師行所經(jīng),戒殺戒掠,務(wù)種德樹仁,宏我后來之路。今此出師,諸軍士賣牛買馬,典衣置裝,離家益遠,見財而不取,軍心怠矣,取則又蹈覆轍。上豈不曰‘我厲禁取財,其孰敢違’?上耳目所及,或不敢犯;耳目所不及,孰能保者?無問蒙古部長,及諸貝勒,稍稍擾民,怨歸於上,此上所當深思者也。與其以長驅(qū)疲憊之兵入宣、大,孰若留精銳有馀之力取山海。臣等明知失上旨,但既見及此,不容箝口也。”是時上已決用兵於宣、大,五月,上駐歸化城,召寧完我等計事。寧完我等疏論機宜,語詳文程傳。翌日,上諭蒙古諸部及諸貝勒申軍律,蓋采寧完我等前疏所陳也。

  天聰七年(1633年)正月,寧完我疏言:“近日朝鮮交益疏,南朝和未定,沈城不可以常都,兵事不可以久緩,機會不可以再失。漢高祖屢敗,何為而帝?項羽橫行天下,何為而亡?袁紹擁河北之眾,何為而敗?昭烈屢遘困難,何為而終霸?無他,能用謀不能用謀,能乘機不能乘機而已。夫天下大器也,可以智取,不可以力爭。臣請以棋喻,能者戰(zhàn)守攻取,素熟於胸中,百局而百不負。至於取天下,是何等事,而可以草草僥幸耶?自古君臣相需,先帝時,達拉哈轄五大臣,知有上不知有人,知有國不知有家,故先帝以數(shù)十人起,克成大業(yè)。上今環(huán)觀國中,如五大臣者有幾人耶?每侍上治事,不聞諫諍,但有唯阿;惟務(wù)茍且,不肯任勞怨。於國何利?於上何益?釣餌激勸,振刷轉(zhuǎn)移,臣望上於旦暮間也。古人有言:‘騏驥之局促,不如駑馬之安步;孟賁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雖有堯、舜之智,吟而不言,不如喑啞之指揮。’此言貴能行之。臣謹昧死上言,惟上裁擇。”

  寧完我他所獻替,如論譯書,謂:“自金史外,當兼譯孝經(jīng)、學(xué)、庸、論、孟、通鑒諸籍。”論試士,謂:“我國貪惰之俗,牢不可破,不當祗以筆舌取人,試前宜刷陋習(xí),試后宜察素行。且六部中,滿、漢官吏及大凌河將備,當悉令入試,既可覘此等人才調(diào),且令此等人皆自科目出,庶同貴此途不相冰炭也。”論六部治事,謂:“六部本循明制,漢承政皆墨守大明會典,宜參酌彼此,殫心竭思,就今日規(guī)模,別立會典。務(wù)去因循之習(xí),漸就中國之制度,庶異日既得中原,不至於自擾。昔漢繼秦而王,蕭何任造律,叔孫通任制禮。彼猶是人也,前無所因,尚能造律制禮;今既有成法,乃不能通其變,則又何也?六部漢承政宜人置一通事,上亦宜以譯者侍左右,俾時召對,毋使以不通滿語自諉。”寧完我疏屢上,上每采其議。寧完我又嘗疏薦李率泰、陳錦,皆至大用。惟論用兵,力主自寧、錦直攻山海,不原出宣、大;孔有德、耿仲明降時,寧完我疏言當收其兵入烏真超哈,繼又言有德、仲明暴戾無才,其兵多礦徒,食盡且為盜:皆未當上旨。

  天聰九年(1635年)二月,范文程上言薦舉太濫,舉主雖不連坐,亦當議罰。寧完我亦疏請功罪皆當并議,略言:“皇太極令官民皆得薦舉,本欲得才以任事,乃無知者假此幸進,兩部已四五十人,其濫可見。當行連坐法,所舉得人,舉主同其賞;所舉失人,舉主同其罪;如有末路改節(jié),許舉主自陳,貸其罪。如采此法,臣度不三日,請罷舉者十當八九;其有留者,不問皆真才矣。”皇太極聽取了他的建議。

  寧完我久預(yù)機務(wù),遇事敢言,累進世職二等甲喇章京,襲六次,賜莊田、奴仆,上骎骎倚任,顧喜酒縱博。初從上伐明,命助守永平,以博為禮部參政李伯龍及游擊佟整所劾,上為誡諭,宥之。天聰十年(1636年)二月,復(fù)坐與大凌河降將甲喇章京劉士英博,為士英奴所訐,削世職,盡奪所賜,仍令給事薩哈廉家。是年改元崇德,以文館為內(nèi)三院,希福、文程、承先皆為大學(xué)士,寧完我以罪廢,不得與。


猜你喜歡:

1.清代名臣鄂爾泰生平簡介

2.清朝大臣姚啟圣生平簡介

3.宋朝大臣杜充的生平簡介

4.明朝大臣楊憲的生平簡介

5.后晉大臣桑維翰的生平簡介

清初大臣寧完我生平簡介

寧完我(15931665年),字公甫,清初大臣。清太祖天命年間,寧完我投誠了后金,與腐朽的明王朝劃清了界限。接著寧完我又跟從清軍攻克了大凌河并招撫察哈爾,因功被授為世職備御。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初大臣寧完我生平簡介,希望大家喜歡! 寧完我生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 清代大臣徐乾學(xué)生平簡介
    清代大臣徐乾學(xué)生平簡介

    徐乾學(xué)(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號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學(xué)者、藏書家。江蘇昆山人,顧炎武外甥,與弟元文、秉義皆官貴文名,人稱昆山三徐。

  • 晚清大臣沈葆楨生平簡介
    晚清大臣沈葆楨生平簡介

    沈葆楨,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 晚清時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國近代造船、航運、海軍建設(shè)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

  • 清朝大臣朱珪的生平簡介
    清朝大臣朱珪的生平簡介

    朱珪(17311807年),字石君,號南崖,晚號盤陀老人。與其兄朱筠,時稱二朱。17歲殿試為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侍讀學(xué)士。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

  • 宋朝大臣杜充的生平簡介
    宋朝大臣杜充的生平簡介

    杜充,字公美,兩宋之際大臣、宰相。建炎二年,代為東京留守。但杜充害怕和金軍打仗,先是全部放棄了抗金起義不斷的河北各地,以致河北所有起義都

5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