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條約簽訂產生的主要危害介紹
《辛丑條約》極大地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辛丑條約簽訂產生的主要危害介紹,希望你喜歡。
辛丑條約簽訂后產生的主要危害
1.巨額的賠款,是列強對中國空前的大規(guī)模勒索;為支付這筆賠款,清政府加緊搜刮人民,使中國人民生活更加貧困,社會經濟更加凋敝。
2.在北京設立的“使館界”,實際上是“國中之國”,是帝國主義策劃侵略中國的大本營。外國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區(qū),使清政府完全處于軍隊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
3.按照條約規(guī)定,清朝官吏嚴厲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斗爭,進一步成為帝國主義幫兇。
4.該設外務部的規(guī)定,便于清政府能夠按照外國侵略者的意旨實行賣國的外交政策。
《辛丑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賠款數目最龐大、主權喪失最嚴重、精神屈辱最深沉,從而給中國人民帶來空前災難的不平等條約。標志著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已甘當“洋人的朝廷”,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它的簽訂,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辛丑條約的付款方式
債券
由清政府發(fā)出五種債券,按分攤數額交給各國收執(zhí),并以關稅、鹽稅和常關稅作為擔保。帝國主義遂將各通商口岸50里內的常關稅也劃歸外國人管理的海關稅務司管理。
額外款
"鎊虧借款"?!缎脸髼l約》規(guī)定,賠款數目雖按銀兩計算,因帝國主義國家的貨幣用金,還須按照白銀市價折合為金幣,這樣虧損很大,這種虧損稱為"鎊虧"(以英國貨幣金鎊為代表)。清政府為籌付這筆額外支出,1905年4月又向匯豐銀行訂借英金一百萬鎊,借款利息五厘,期限20年。
庚款辦學
由于這筆賠款金額過于龐大,經當時駐美公使梁誠跟美方交涉,后來美國退還了部分賠款,應付賠款2444萬,美國將當時尚未付足的1078萬從1909年1月起退還,但強迫清政府必須用于幫助建立赴美留學教育系統(tǒng)。對中國進行精神、文化侵略。最初稱為“清華學堂”,為留美預備學校,即后來清華大學的基礎,成為后來中國最優(yōu)秀的高等學府之一。英國后來也退還了部分賠款。在中國從事傳教、經商30余年的史密斯,曾于1906年向美國總統(tǒng)建議"退還庚款"來培植中國學生。1907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用"退還庚款"來教育中國學生的提案,1909年付諸實施。從1923年起英、法、意、比、荷各帝國主義國家也競相效仿,用此款辦起了大、中、小學,甚至幼兒園。
辛丑條約的還款結果
一戰(zhàn)影響
沒有還完,主要原因有:1.一戰(zhàn)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加入協(xié)約國參戰(zhàn),作為戰(zhàn)勝國,停止對戰(zhàn)敗的德、奧賠款支付;十月革命勝利后,俄國部分的庚款余額,蘇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棄;美、英、日、荷四國部分的庚款余額則改訂償付辦法。 抗戰(zhàn)影響
2.抗日戰(zhàn)爭影響:1937年7月7日,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但中國并未停止支付對日賠款,甚至是在淞滬抗戰(zhàn)爆發(fā)之后,民國政府仍指示相關部門向日本及時足額支付賠款。1937年9月7日梅樂和指示關務署:“當一二八淞護戰(zhàn)之時,善后借款按月應撥日本部分,亦均經按期照付。”直到1937年9月國民政府財政部才命令海關稅務司不再向日本撥付賠款,改由總稅務司在匯豐銀行開立了“備付日本庚款專帳”,按月劃撥入帳,先后有十六個月之久,到1938年底共達52.5萬英鎊。這筆款并未交付日本,最后被海關洋員以退休養(yǎng)老金方式吞沒了。這樣,中國對日本的庚子賠款實際是支付到了1937年8月底,至此,中國對日庚款之余額有1858萬兩,中國對日庚款的實際支付總數計為5736萬海關兩。隨著日本侵略中國的加劇,英美等帝國主義國家與日本在中國的既得利益沖突尖銳化,中國也無力賠款。于是英、美等國于1938年紛紛停止"庚子賠款"。至此,中國共賠款白銀已近6.532億兩,折合銀元近10億元。
辛丑條約簽訂產生的主要危害介紹相關文章:
2.辛丑條約主要內容
辛丑條約簽訂產生的主要危害介紹
上一篇: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大全
下一篇:北京條約的簽訂經過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