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經期肚子疼中藥方
月經不調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婦科疾病,它是由很多原因形成的。我們需要多加重視起來。那么生活中哪些不良習慣導致月經不調呢?宮寒性月經不調該如何調理?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女經期肚子疼中藥方,希望能幫到你。
女經期肚子疼中藥方
月經不調跟4個生活習慣相關
1、作息不規(guī)律。
由于生活或工作的影響,經常熬夜,或者作息時間顛倒,這種不良的作息習慣很容易導致內分泌失常,引發(fā)月經不調。
2、過度減肥。
無節(jié)制地減肥或過量運動會導致身體沒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脂肪,從而影響體內的雌激素的正常合成,出現月經量過少或閉經的情況。
3、情緒因素。
如果長期處于抑郁、焦慮或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中,下丘腦功能會受損,卵巢無法分泌荷爾蒙和排卵,容易導致月經不調。
4、人流手術。
多次人流手術會導致子宮內膜薄,子宮損傷難以修復,甚至造成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癥的情況出現。
月經不調可試試4個調理方法
1、血熱型的月經不調:
經血色紅或有紫塊或深紅,質粘而稠,心胸煩悶,面紅口干,咽干口燥,顏面潮紅,尿黃便結,舌紅苔黃。治宜清熱涼血,可服固經丸、清經散膠囊等。
2、肝郁化熱型的月經不調:
經行不暢,胸脅乳房及小腹脹痛,胸悶不舒,煩躁易怒或善嘆息,噯氣食少,經血色紅或紫,舌邊尖紅,口苦咽干,苔薄黃。治宜疏肝解郁清熱,可服調經止帶丸、逍遙丸、丹梔逍遙丸等。
3、氣虛型的月經不調:
癥見經行先期,或經期延長,量多色淡質清稀,神疲肢軟乏力,心悸氣短,食少便溏,小腹空墜,舌淡苔薄。治宜補氣攝血,可服補中益氣丸、歸脾丸等。
4、血虛型的月經不調:
癥見經期錯后,量少色談,質清稀,頭暈眼花,心悸怔腫,少寐多夢,面色萎黃無華,舌淡少苔。治宜補血益氣,可服婦科調經片、婦寧丸、八珍益母丸、當歸補血膏、八寶坤順丸、十珍香附丸、寧坤至寶丹、加味益母草膏、婦科十味片、安坤贊育丸、參茸白鳳丸等。
3個宮寒性月經不調的調理中藥配方
1、艾附暖宮丸
推薦指數:★★★★★
選用理由:艾附暖宮丸由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黃芪、肉桂、紅花、艾葉、香附等藥材組成,溫經散寒的能力較強,是治療婦科虛寒癥的良藥,屬于女性“子宮虛寒”所致的月經不調癥狀,如痛經、小腹脹痛、宮冷不孕等問題,都可選該藥。
服藥注意:服藥時忌生冷飲食,加強保暖;若同時患感冒,則不宜與感冒藥同服,可感冒痊愈后再服藥。已婚女性若發(fā)生經期延遲時,需排除懷孕或在月經來潮后服用。
用藥禁忌:因實熱證引發(fā)的血瘀痛經、腹痛拒按、月經提前、月經量多、顏色紫等,伴有心中煩熱、口渴、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時,則不能選艾附暖宮丸。
2、溫經湯
推薦指數:★★★★
選用理由:中醫(yī)所說的溫經湯有兩個成方,一個是東漢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記載的方劑,另一個是宋代醫(yī)家陳自明在《婦人良方大全》中提到的溫經湯。
《金匱要略》中的溫經湯是以溫經祛瘀、滋陰養(yǎng)血為基本原則的,與另一個溫經湯相比更偏于溫經補虛,以月經不調及小腹冷痛、月經出血有瘀塊,時而感覺煩熱等癥狀為主治。
《婦人良方大全》中的溫經湯的功效以活血祛瘀止痛為主,主要治療血虛宮寒引發(fā)的月經不調等癥。方藥組成有當歸、芍藥、川芎、人參、桂枝、牡丹皮、甘草、牛膝、莪術等。
服藥注意:雖然兩藥同名,都是治療虛寒癥引發(fā)的月經不調等現象,但在用藥時也有區(qū)別,并非凡屬虛寒證的人都適用。
用藥禁忌:服用該藥物時,需辨證施治,用藥不能僅憑藥名,貿然選擇,需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