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三刀的典故_兩面三刀的典故故事
兩面三刀,成語。用來比喻居心不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出自李行道的《灰闌記》。那么兩面三刀的典故是什么呢?接下來由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韮擅嫒兜牡涔?,希望大家喜歡!
兩面三刀的典故
馬均卿妻子和趙令史同謀,誣告馬均卿的小妾張海棠害死丈夫,并強奪張海棠的兒子。后經(jīng)包拯查明真相,將兒子判歸海棠,在調(diào)查過程中,馬妻竭力為自己辯護,說自己不會玩弄兩面三刀的手法,是一個賢惠的女人。
春秋中期,楚國在南方作大,連年出兵攻打鄭國。此時鄭國已歸附齊國。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齊、魯、宋、陳、鄭、衛(wèi)、許、曹八國主帥,討伐楚國的附庸國蔡國。蔡國失敗?;腹忠园藝畮煿ゴ虺?。楚被迫于召陵(今河南郾城東)議和。在八國之師行將撤兵回國之時,陳國的大夫轅濤涂對鄭國的大夫申侯說,聯(lián)軍回去時要經(jīng)過我們兩國,吃穿住用都要我們兩國承擔,倘若叫軍隊沿海邊撤,經(jīng)莒國和徐國回去,這樣一則可以向這些國家炫耀武力,二則可以減輕我們兩國的負擔,你看怎樣?鄭國大夫申侯說:“好!好!這的確是個好主意,你就對齊王說罷!”于是,轅濤涂就向齊桓公說了走東路可以炫耀武力的建議。齊桓公采納了這個建議,就要下令走東路撤軍時,申侯跑去見齊桓公說:“聯(lián)軍長時間在外飽經(jīng)雨露風霜作戰(zhàn),已相當疲累了,若是繞道東行,萬一路上受到什么阻攔,那就苦了聯(lián)軍。轅濤涂這個人自顧自己利益,不顧聯(lián)軍利益,請桓公三思。”齊桓公一聽,以為申侯是為聯(lián)軍著想,生氣地說,濤涂這小子險些誤了大事,讓把濤涂抓起來,同時命令鄭文公獎賞申侯,叫把鄭國在北邊的一個戰(zhàn)略要地“虎牢”賞給申侯。鄭文公雖心中不滿,也不得不屈從于齊桓公。
不久,聯(lián)軍回到自己國家,轅濤涂也被釋放回國。他咽不下這口氣,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之身,來到申侯的封邑“虎牢”。轅濤涂看過“虎牢”之后說,如果能在這里修建一座“美城”,就更壯觀了,并答應請諸侯來幫助修建。申侯是個很貪心的人,真的在這里修建了一座富麗堂皇的宮城。這一下轅濤涂抓住了把柄,向鄭文公說申侯在此圖謀不軌。鄭文公本來就對申侯的為人不滿,聽了濤涂的話如同火上澆油,立即下令將申侯抓起來,把他殺掉!
兩面三刀解析
[釋義] 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用兩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語出] 元·李行道《灰闌記》二折:“豈知他有兩派手法。”
[正音] 三;不能讀作“shān”。
[辨形] 兩;不能寫作“二”。
[近義] 表里不一 陽奉陰違 口是心非
[反義] 忠誠老實 實事求是 表里如一
[用法] 多用于形容陰險的人。一般作賓語、謂語、定語。
[結(jié)構(gòu)] 聯(lián)合式。
[辨析] ~和“陽奉陰違”都有當面一套;背地一套的意思。但“陽奉陰違”是表面順從、答應;背地違背的意思。指的是表里不一;無害人傷人之心。多指對領(lǐng)導或長輩;而~指的是耍兩面手法;陰險;居心不良。在背地施展陰謀手段;有害人之心。
[例句] 這人平時總是陰陽怪氣、~的;你要留個心眼;以免上當。
[英譯] double…faced tactics
兩面三刀造句
1、像他這種人慣于顛倒黑白,兩面三刀,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他的說詞。
2、本月初泄露的一份白宮報告譴責盟友巴基斯坦兩面三刀,稱其避免“卷入與阿富汗塔利班或北瓦濟里斯坦的基地組織軍隊直接交戰(zhàn)的軍事行動。”
3、埃塞俄比亞和肯尼亞政府在對饑荒的反應上尤為兩面三刀。
4、你這“兩面三刀”的東西,我不稀罕。
5、李委員用兩面三刀的手法,把政敵全打倒了。
6、在亞洲,談論的主題是“隨大流”小國在大國的庇護下尋求安全;還有“對沖”就像簽保險單一樣締結(jié)同盟,以防兩面三刀。
7、即使對朝鮮長期的盟友北京方面來說,也早就對金正日兩面三刀的行為失去了耐心,而且可能愿意采取更加強硬的政策。
8、他不只言行不一,更是兩面三刀,暗中陷害競爭對手。
9、我們應該坦誠相見,不要玩弄兩面三刀的奸詐計謀。
10、老王為人兩面三刀,你可要小心提防。
11、到目前為止,仍未有證據(jù)表明三軍情報局在玩兩面三刀。
猜你喜歡:
1.兩面三刀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