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課前演講素材
語文課課前演講素材
語文課前演講是很有意義的一個課堂環(huán)節(jié),它很好的體現(xiàn)了生本課堂的理念。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語文課課前演講素材,希望能幫到你喲。
語文課課前演講素材篇一
春天的夜晚,淡月朧紗,娉娉婷婷。有風拂過臉頰,掠起了額前幾縷碎發(fā)。月光如水,平靜柔和。一把古樸的木梳靜靜的躺在我的手中,有一種古色古香的味道,而思緒,早已在風中遠揚。
那時,我大概五六歲,住在鄉(xiāng)下外婆家。那是一間古老的小屋,窗子很小,光線不足,屋內(nèi)顯得很暗,就連那把木梳也染上了小屋灰暗的顏色。兒時的我覺得這把木梳一點也不好看。
那時的我還是一頭長發(fā),外婆會在每天清晨幫我梳頭。外婆用來給我梳頭的就是那把舊梳子,梳子上已有三四個缺口,就像外婆那一口七零八落的牙齒。
外婆從屋里搬出一把椅子,我搬了一個小凳子跟在外婆身后。外婆坐了下來,我便將凳子放在外婆跟前,披散著一頭凌亂的長發(fā),坐在外婆跟前,向后靠了靠。外婆就開始給我梳頭了,從頭頂一下一下的往下梳,很有節(jié)奏。
上小學了,我便不住在外婆家了,也很少有機會去看望外婆。
有一次,我在放學的路上碰到了一位賣梳子的老奶奶。她佝僂著身子,頭發(fā)凌亂,很可憐。我摸出口袋里所剩無幾的零花錢,買了一把梳子,一來是出于對老奶奶的同情,二來是因為我想起了外婆,也想起了那把該“退休”的破木梳。我想把這把木梳送給外婆。
那個星期天,我去了外婆家。小屋一點也沒有變,依舊顯得昏暗。那把木梳除了有多了兩個缺口外也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就像外婆只是比先前多了些白發(fā)卻依然泛著慈祥的笑。我把梳子給外婆時,外婆笑了,口里卻說:“我現(xiàn)在用不著,那把舊梳子還能用,挺好!”
暑假時,我又去了一趟外婆家。這時的外婆顯得愈發(fā)的蒼白了,頭發(fā)也從花白變成了雪白。稀稀疏疏的,凌亂極了。
進入小屋,我竟然有看見了那把熟悉的舊梳子,就是六年前外婆用來給我梳頭的那把。不知怎的,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涌遍全身。我伸手拿起那把梳子,它如今已經(jīng)面目全非了,只剩寥寥無幾的幾根梳齒突兀的立著。
“你送我的那把梳子我至今未用,還藏著呢。還是喜歡這把舊梳子,畢竟用了十多年了,丟了還真的舍不得。”不知何時,外婆早已含笑站在我的身旁。
“外婆,讓我也替你梳一次頭吧!”我轉(zhuǎn)過頭,巧笑嫣然的望著外婆。
外婆先是一愣,隨后高興的點了點頭。就像七年前那樣,只是被梳頭者和執(zhí)梳者的角色早已在時光的河流中悄然轉(zhuǎn)換。外婆啊!外婆!兒時,給我梳頭的總是你,如今,孫女終于可以給你梳頭了。我含笑看著外婆從屋子里搬出了椅子,她坐了下來,椅子便跟隨著“嘎吱”響了一下,她嘆了口氣。
金色的夕陽灑在她布滿皺紋的臉上,我看見了陽光沿著她的皺紋在流淌。外婆看起來格外安詳。我摘下外婆頭頂上的帽子,用那把參差不齊的木梳給外婆梳頭,一下一下,很有節(jié)奏。
忽然,一陣微風吹來,滿頭的銀發(fā)便隨風飄起來。透過發(fā)隙,我看見了七彩的陽光,完美的沒有一絲瑕疵。
我連忙拿梳子去梳被風吹亂的銀發(fā),銀發(fā)纏住了梳子,越纏越緊,似乎銀發(fā)與木梳之間纏繞著特殊的情感。
猛然間,我似乎明白了外婆為什么舍不得扔掉這把梳子的原因了。因為這把梳子梳過我的頭發(fā),也梳過外婆的頭發(fā),與它纏著的哪是頭發(fā)呀!分明是那連綿的愛呀!
風靜了,外婆的頭發(fā)也垂了下來。取下梳子,模糊間,我發(fā)現(xiàn)在夕陽照耀下這把梳子竟閃著太陽的金光。
從回憶中驚醒,才發(fā)覺把木梳握得太緊,手上已有了數(shù)齒印,在充滿無限眷戀的眼神中,無比溫柔的撫上了木梳。
語文課課前演講素材篇二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揚中華美德,孝身邊父母》!
同學們,當你坐在明亮的教室中聆聽老師講課時,當你坐在餐桌前吃著美味的飯菜時,當你吃著可口的冰淇淋,嚼著香噴噴的雞翅時,你可曾想到這一切的幸福都愿自于父母,你可曾想到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今天的你,父母要付出多少心血?你是否想過有一天要用你的努力來回報他們呢?
我們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而禮儀之首便是尊敬父母孝順父母。“人之初,性本善”相信大家都讀過《三字經(jīng)》,里面有一則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漢代有個叫黃香的孩子,他九歲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寒冬臘月,他為父母熱暖被窩再挑燈夜讀;炎炎夏日,父親在外納涼,他就在父親的身旁搖著扇子驅(qū)趕蚊蟲。他對父親說:“父親養(yǎng)育之恩孩兒應(yīng)當終身相報。”長大后黃香當了官,遇上災年,他拿出自己的俸祿救濟災民。同學們!黃香如果沒有對父親的摯愛,又怎么會有對黎民百姓的愛呢?!-
曾聽過一個苦孩子求學的故事:家境十分貧寒的他,父親早逝,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學畢業(yè)后還堅持要讀研究生,逼著母親要錢,母親只得去賣血……這個故事讓我的心情很沉重,我認為這是一個自私的孩子,他的成長,需要母親的鮮血去澆灌!還有一件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事:一位同學在家一直嬌生慣養(yǎng),一次,媽媽因生病耽誤了做飯,他竟然大發(fā)雷霆。媽媽躺在病床上淚水漣漣,傷心不已。同學們,這位媽媽當時是多么痛心啊!自己對孩子的拳拳愛心換來了什么呢?大家請想一想:一個母親都無法摯愛的人,還能指望他愛誰呢?如果世界上人人都這樣喪失了愛心的話,老人將流落街頭,孩子將被遺棄荒野……那將是一副副多么可怕的場景啊!-
人們常說:“百善孝為先”。烏鴉尚懂得反哺,羔羊懂得跪乳,我們做人更應(yīng)該感謝父母!父母之愛,深如大海。正是有了父母一天天的養(yǎng)育,我們才沐浴在愛的陽光下,才使我們能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體味人生,享受人生。兒女有了快樂,最快樂的就是父母;兒女有了煩惱,最牽掛的也是父母。所以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愛他們!從古至今,孝敬父母都是一個人必須遵守的道德底線。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許下過“孝”的宏愿,希望長大后為父母掙大錢,讓父母享清福??墒牵蠹沂欠裼嬎氵^,在我們成長的旅途中,我們讓母親流過多少淚,讓父親生過多少氣呢?時間在無情地流逝,父母會一天天老去。“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同學們,“父母呼,應(yīng)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用一言一行來溫暖父母,用一舉一動來孝敬父母:父母下班了,幫他們接過包,為他們遞上一杯清茶;學習之余,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wù);當自己犯了錯,父母批評教育自己時耐心傾聽,不要再嫌父母嘮叨……只要你胸懷一顆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你回報父母的機會真是太多太多。
同學們,讓我們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生一世牢記父母的恩情吧!我愛我的父母,愿普天下的子女都熱愛自己的父母!
我的演講結(jié)束了,謝謝大家!
語文課課前演講素材篇三
畢業(yè)生有兩種:一種是圓的,一種是有棱角的。
看到一則關(guān)于教育的趣聞。有一年,中國一個訪問團去美國考察初級教育,回國后,訪問團的報告中有這樣的描述:學生不分品德優(yōu)劣、能力高低;小學二年級學生仍然不識字;孩子們重視音體美教育,輕視數(shù)理化教育;課堂紀律不好,學生無視老師的存在。這個參訪團的結(jié)論是:美國的初級教育非常糟糕。
同一年,美國也派考察團來中國,他們也有考察后的感想:中國小學生上課紀律很好,手放在背后,除非老師發(fā)問,學生不敢講話;中國學生回家還需做作業(yè);以分數(shù)排列優(yōu)劣。美國考察團認為,中國學生的成績是最好的,中國的科學文化也許會在20年內(nèi)趕超美國。
但30多年過去了,兩個參訪團的結(jié)論都是錯誤的。被人不看好的美國式教育越來越被人推崇,而被人看好的中國式教育卻越來越受人詬病。
這則趣聞事實上是一個關(guān)于教育的“天問”,教育到底是什么?瑞吉歐學前教育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始人馬拉古茲有一首詩《其實有一百》里面寫道:“兒童,是有一百種組成的。兒童,有一百種語言……一百個世界……但是被偷走了九十九個。”他的觀點非常明確,孩子其實不是屬于你們的,而是屬于世界的。你不能占有他們,而應(yīng)該由他們自由自在地成長。馬拉古茲的教育觀點非常鮮明,教育不僅僅是知識教育,而是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最后才是知識教育。
而我們的教育,知識被看成最為重要的東西,似乎有了“知識教育”,人適應(yīng)社會的能力、人性的教育、勞動技能、實踐技能等等,都可以一并解決了。事實上,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有一份調(diào)查報告顯示,現(xiàn)在80%的孩子不會洗衣、做飯、做家務(wù)。在我國18歲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約有17%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突出表現(xiàn)為人際關(guān)系、情緒穩(wěn)定性和學習適應(yīng)方面的問題。不少人難以應(yīng)對逆境,在受到打擊或者不如意時,有的竟然選擇自殺。這就是應(yīng)試教育的悲劇。
我認識一位父親,他給5歲的女兒一個小布包,里面裝有一張寫有電話號碼的紙片、一部手機、20塊錢,然后讓她自己去幼兒園。最初一段時間,他每天跟在女兒后面。后來,這女孩就自己上幼兒園了。很多人都在背后說:“天下哪有這樣不負責任的父親?”但沒有人看到,這是一種與眾不同的教育。
美國一位名叫安妮·斯通的母親寫了這樣一封信:“我的孩子上學了,我把他交給你——世界。請你輕輕挽起他的手,告訴他應(yīng)知之事。讓他知道,每有惡人之地,必有英雄所在;每有奸詐之人,必有義士;每有敵人,必有朋友在旁相助。告訴他為成功可以付出百倍精力和智慧,但不可以出賣靈魂。告訴他讀書雖然重要,但也要欣賞這大自然賜予的美麗景色……世界啊,你要給孩子堅強、信念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我很喜歡這段文字。
有這樣一個孩子,他搬了一架梯子想取下掉在屋頂上的球,但是沒有人為他扶住梯子,孩子黯然神傷。孩子的父親來了,他對孩子說:“孩子,你上去吧,我在這里扶住梯子。”孩子爬得很高,他從來沒有想到自己可以爬得那樣高。這位父親名叫洛克菲勒。孩子下來時,他告訴孩子:“其實,梯子很安全,我自始至終沒有扶過梯子。”每個孩子的生活里都有這樣一架梯子,許多孩子都為了等待那個扶梯人而徘徊不前。其實,孩子一個人也可以爬得更高。
你把孩子交給世界,也許孩子會更強大。
猜你感興趣:
6.語文課前演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