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熱門句子 > 經(jīng)典語錄 > 名人經(jīng)典語錄 > 長征毛澤東詩詞

長征毛澤東詩詞

時間: 炳劍632 分享

長征毛澤東詩詞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紅一方面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zhàn)略大轉(zhuǎn)移,退出中央根據(jù)地進行長征。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1935年10月

  【譯詩】

  紅軍豈畏懼遠征的艱辛,

  千山萬水化區(qū)區(qū)小事不足道來。

  五座大山蜿蜒蕩起細小的波浪,

  高峻的烏蒙山也如腳下流動的泥丸,

  金沙江的水波拍打著溫暖的懸崖,

  大渡河上橫跨了寒冷的鐵索橋。

  最是歡喜岷山的千里白雪,

  三軍將士過了此處都笑逐顏開。

  【賞析】

  長征如此偉大復(fù)雜的題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濃縮了它的景觀,其中包括了多少驚險,多少曲折,多少悲壯,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詩人就長征的題材寫過《憶秦娥·婁山關(guān)》、《十六字令三首》、《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這些詩都是寫一景一地,并以此來表達心情,著重在于側(cè)寫。而這首《長征》,從題目就可看出,是寫整個長征的經(jīng)過與感受,詩人從正面挺身而出,運酣暢之筆朝四面八方抒寫,景致轉(zhuǎn)換向前,一首八行七律擔當了二萬五千里,擔當了一個龐大的包羅萬象的主題。

  如今“長征”這個詞語已成了我們?nèi)粘I钪蓄l頻使用的一個詞語(含有豐富的引伸意義),它是毛主席畢身提倡的一個主題——繼續(xù)革命的主題。那就是“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要不停步,要前進,前進,更前進。即便在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的草創(chuàng)時期,就曾提出出自“長征”的一個口號:黨中央號召全國人民,尤其是全國青年爭當“新長征的突擊手”,它的意義是重大的。猶如詩人毛澤東在奪取江山后也說過類似的話,萬里長征只邁開了第一步,同志們?nèi)沃囟肋h。打了江山還要建設(shè)江山,這些都真正形同長征。而且在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中,長征也比喻一個人應(yīng)一生奮斗,自強不息,沖鋒不止,直到生命的盡頭。再推而廣之于全人類,任何一個人的一生不正好就是各自的一場長征嗎?由此可以想見這個詞語的幅射面,及博大豐富的意義了。在我們中國更是如此,不僅有“新長征的突擊手”,還有任何新的領(lǐng)導(dǎo)人出來都要提出新時期及新時期的任務(wù),而新時期就意味著新長征,新長征就是指新奮斗。

  我在此僅舉一真實的例子,說明“長征”在我們生活中所形成的一個新的文化語境的魅力。那是1988年初春,我同重慶的一個好朋友李光來往密切,據(jù)他說,他的父親是楊尚昆過世的夫人李伯釗的哥哥。因此楊尚昆來重慶時(當時他任國家主席),李光作為親威拜見了長輩。當他對我談起此事時,他說(形象是堅定傲氣的):“他們(指楊尚昆及老一輩革命家)是老紅軍,經(jīng)歷過二萬五千里長征。而我們(指他自己)都正在經(jīng)歷新長征,靠自己在新時期闖出一條路來。”的確李光當時正轟轟烈烈地開辦公司,同時也是一個抒情的吉它手和藝術(shù)歌曲的熱愛者,他對美有一種感受和向往,當他想把這種感受與向往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時候,不禁脫口說出了“我是新長征的突擊手”。

  讓我們再慢一點進入《七律·長征》這首詩具體的美境吧,讓我們重溫一遍詩人自己對長征之美的解釋:“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qū)二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曾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chǎn)。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nèi)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么廣大的民眾怎么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nèi),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jié)果而告結(jié)束。”(引自毛澤東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

14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