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處暑如何養(yǎng)生 處暑養(yǎng)生提示
處暑到來天漸涼,秋高氣爽重陰陽。春困秋乏懶洋洋,睡眠充足保健康。熱在中午早晚涼,注意溫差保無恙。伸個懶腰解秋乏,發(fā)條短信添吉祥。愿心情爽朗!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于處暑如何養(yǎng)生,希望你喜歡。
處暑如何養(yǎng)生
處暑睡好,平衡陰陽
處暑養(yǎng)生的關鍵詞是“睡眠”。這個時期天氣漸漸變冷,人體內的陽氣也隨著自然界中陽氣的收斂而有所下降。如果我們想使體內的陰陽之氣達到平衡,以更好地適應天氣的變化,就必須保證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
關于睡眠對養(yǎng)生的重要性,我國古代的醫(yī)學家早就有所論述,比如《十問》中說:“夫臥非徒生民之事也,舉鳧、雁、肅霜(鹔鹴)、蛇檀(鱔)、魚甲魚、耎(蠕)動之徒,胥(須)食而生者,胥臥而成也……故一昔(夕)不臥,百日不復。”另外我國傳統(tǒng)中醫(yī)學中還有“眠食二者為養(yǎng)生之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等觀點。由此可見,高質量的睡眠,對我們非常重要,睡眠不好,甚至會影響到我們的各項生理功能。
處暑時節(jié),要想有效地調節(jié)體內氣血陰陽的平衡,就要保證夜間0到4點、中午12到13點休息好。因為0到4點的時候,人體代謝功能水平最低,而12到13點,交感神經又最疲乏。另外,老年朋友要特別注意,因為人上了年紀,會有“晝下精,夜不冥”的現象,所以老年人可以困了就睡,睡不著就起來,正如《古今嘉言》所說,老年人宜“遇有睡意則就枕”。
潤肺養(yǎng)腎,相得益彰
中醫(yī)認為:肺屬金,腎屬水,金生水,金于水為母與子,兩者相互滋生相互制約。通俗點解釋就是,肺和腎主要分別影響呼吸代謝和津液代謝。其中腎主水,可升清降濁,蒸騰水液。肺則為水之上源,可宣發(fā)肅降,調通水道。腎肺相輔,維持這體內水液代謝。同時,肺主呼吸,腎主納氣,所以腎肺配合,又完成了人體的呼吸代謝。正是由于腎肺的這種關系,腎精、肺液也是相互制約的,一方受損,另外一方也會被影響。處暑時節(jié),身體消耗的能量非常多,而營養(yǎng)相對缺乏,這時人們就容易腎氣虛,會有氣短畏寒、少語寡語、失眠多夢、疲乏勞累、腿軟腰酸、脫發(fā)早衰等癥狀。因此要及時調理,避免發(fā)展成肺心病、慢性支氣管炎,甚至腫瘤等疾病。
處暑時節(jié),為了避免秋燥給身體帶來各種傷害,我們要調節(jié)日常起居、飲食等方面,通過潤肺養(yǎng)腎,來給自己補養(yǎng)氣血,保持精力旺盛,增強抵抗力。在飲食生可多吃些銀耳、百合、蓮子、蜂蜜、糯米、奶類等清潤食品以及梨等新鮮水果。
處暑養(yǎng)生提示
1、早睡早起解秋乏
處暑節(jié)氣正是處在由熱轉涼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換,此時起居作息也要相應地調整。進入秋季養(yǎng)生,首先調整的就是睡眠時間,早睡早起是人所周之的。
然而,隨著天氣轉涼,很多人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早上賴床不起,白天不愛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
正因為如此,大家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改掉夏季晚睡的習慣,爭取晚上10點前入睡,以比夏天增加1小時睡眠為好,并保證早睡早起。另外,適當午睡也利于化解秋乏。
2、避免過早添衣物
秋季養(yǎng)生小常識提示說,“春捂秋凍”之意,是讓體溫在秋時勿高,以利于收斂陽氣。因為熱往外走之時,必有寒交換進去。但是,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護陽氣。同時,早晚比較涼了,要注意增加衣服。
3、多開窗少開空調
白天只要室溫不高不宜開空調。秋季養(yǎng)生注意事項中指出,秋季盡量多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
室內養(yǎng)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蘭、斑馬葉橡皮樹、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jié)室內空氣,增加氧含量。
綠蘿這類葉大且喜水的植物也可以養(yǎng)在臥室內,使空氣濕度保持在最佳狀態(tài)??蛷d適宜養(yǎng)植常春藤、無花果、豬籠草等。
4、腹部保暖很重要
夜寢應關 好門窗,腹部蓋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風流通使脾胃受涼。依照自然界規(guī)則,秋天陰氣增、陽氣減,對應人體的陽氣也隨著內收,為的就是貯存體內 陽氣。
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下生、養(yǎng)生先養(yǎng)腳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彌散。若防護不當,比如晚上睡覺暴露腹部,或者年輕愛美的女士穿露臍裝,寒氣都很容易通過肚臍侵入人體。如果寒氣直中腸胃,就會發(fā)生急性腹痛腹瀉而嘔吐,如果 天長日久,寒氣逐漸積聚在小腹部位,還會導致泌尿生殖系統(tǒng)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陽痿,女性的痛經、月經不調等。
5、運動“不累”避日曬
不管哪個季節(jié),堅持運動絕對是沒錯的。入秋之后鍛煉的好處在于,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huán)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煉,能促進身體的物質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但對于不同的季節(jié),運動的類型和強度也應該有所調整,秋季的運動可選擇快走、登山、打球等,對于老年人來說,運動要以“不累”為標準。做一些既可促進血 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氣神。體育運動的時間適合選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氣仍然炎熱,因此要避免這個時間段的戶外活動。
6、秋燥傷津宜補水
許多人一到秋天就咳嗽不止,不少患者以為是喉嚨炎癥作祟,自行使用抗生素卻收效甚微?!斑@種情況往往是外燥所致,外燥是由外感燥邪所致,常常會有感冒、咳嗽等征兆發(fā)生?!贝藭r應該多喝水補津液。但有些人白天喝的水已經夠多了,可仍照樣出現嘴干唇裂等明顯的干燥癥狀,怎么辦?”建議:除了多喝開水、淡茶、豆?jié){等飲料以補水外,保持居住環(huán)境的濕度也是潤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家中種些花或養(yǎng)魚,不然的話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或用濕拖把擦地等?,F在還有不少家庭每天都要開幾個小時的空調,本來“秋燥”就不請自來,如果在干燥的空調房中待久了,人體的津液自然會受到更大的損傷,引起皮膚干燥、舌紅少津、毛發(fā)干枯、大便干結、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等癥狀。有條件的家庭可選用空氣加濕器,把空氣的濕度調高,空氣一濕潤,皮膚的感受、呼吸都會比較舒服。
7、養(yǎng)胃祛濕慎貼膘
雖然處暑過后意味著秋天的開始,但氣溫上還沒真正進入秋天,桑拿天、雷雨天氣依然較多,天氣悶熱,因此近期還要注意防暑祛濕,養(yǎng)護脾胃,不要多吃冷飲,以預防胃腸道疾病。因為胃喜濕不喜寒。
經過一個夏天的“煎熬”,很多人脾胃功能相對較弱,食欲感不強,因此飲食上別吃口味太重的食物,也不要暴飲暴食,少吃過涼的食物以及不好消化的食物?,F在仍然很濕熱,比較適合吃健脾祛濕養(yǎng)胃的食物,如赤小豆、薏仁米、蓮子、扁豆、冬瓜,也可以吃些茯苓,如茯苓夾餅等。
很多在夏天里食欲比較差的人,食欲逐漸好轉,因此不知不覺地開始吃點好的——按中國人的習慣,也就是要吃肉;一些中老年人,還講究“貼秋膘”。不過,中醫(yī)專家提醒人們,不要急著貼秋膘。因為此時人的胃腸功能較弱,還沒有調理過來。
這一時期,還是要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多吃蔬菜、水果、谷物、豆類、薯類、食用菌類等食物,少吃高熱量、難消化的肉食。否則,如果吃太多的肉食等高蛋白、高脂肪(尤其是高不飽和脂肪)的食物,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胃腸功能。同時,過多的熱量還容易引起我們發(fā)胖,甚至易導致患高血壓、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