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jié)如何種樹介紹
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植樹活動。然而與此同時,也有不少消息說,由于缺乏相關知識,每年植樹活動中能夠成活的樹很少,即使是有專業(yè)人員負責后期維護,栽種過程是否科學合理也是成活與否的關鍵因素。那么,我們應該怎樣種樹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點擊獲取"植樹節(jié)"相關內容↓↓↓
如何種樹?
在華北地區(qū),3月中旬至4月下旬為種樹的最佳時段,最好選在陰天和降雨前進行。種植時,在確定好樹坑的位置后,可根據(jù)樹種根系情況或土球大小以及土壤情況決定樹坑的規(guī)格,一般應比根幅范圍或土球大,直徑應加寬40—100厘米,深度增加20—40厘米。
樹坑的好壞對栽植質量和日后的生長發(fā)育有很大影響,因此要格外注意。樹坑以圓柱形最好,以樹干為圓心畫圈,沿圈邊向下垂直挖掘,直到達到規(guī)定深度,要保持上下垂直,大小一致,切忌挖成上大下小的錐形或鍋底形,否則栽植踩實時會使根系劈裂、拳曲或上翹,造成不舒展而影響樹木的生長。
挖坑時注意把表土和底土分開放置,并按相應位置回填。如果是堅實的上壤或建筑垃圾土則應該加大樹坑的直徑,并將坑底的土挖松;土質不好的應過篩或全部換土。在新填平和新堆土上挖坑時,應先在樹坑附近適當夯實,挖好后的坑底也適當踩實,以防栽完澆水后土塌樹斜。
栽植時,一人扶正苗木,一人填土,填一部分踩實一遍(若粘土不可重踩),直到填滿后再踩實一次,填好的土要與原根頸痕相平或略高3—5厘米。
栽后應立即灌水,無雨天不要超過一晝夜就應澆上頭遍水。水一定要澆透,使土壤吸足水分,有助于根系與土壤密接,才能確保成活。
相關閱讀:植樹作用
1 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
植樹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蓋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會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毀壞,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極大。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須植樹造林,因為樹木有像樹冠那樣龐大的根系,能像巨手一般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的水分,又被樹根不斷地吸收蓄存。具統(tǒng)計,一畝樹林比無林地區(qū)多蓄水20噸呢。
2 植樹造林能防風固沙
風沙所到之處,田園會被埋葬,城市會變成廢墟。要抵御風沙的襲擊,必須造防護林,以減弱風的力量。風一旦遇上防護林,速度要減弱70% ~80%。如果相隔一定的距離,并行排列許多林帶,再種上草,這樣風能刮起的沙礫也就減少了。
3 植樹造林可為人類凈化空氣
我們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氣,吸出二氧化碳,樹正好相反,它的葉子在陽光照耀下不斷進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釋放出氧氣。據(jù)統(tǒng)計,一畝樹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釋放出49公斤氧氣,足可供65個成年人呼吸用。
4 植樹造林能清除污染
樹木能粘附空氣中的塵埃而使空氣清潔、新鮮。科學測試表明:一畝樹林一個月可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塵埃20噸~60噸。一畝松柏林兩晝夜能分泌2千克殺菌素,可殺死肺結核、傷寒、白喉、痢疾等病菌。
5 植樹造林能降低噪聲污染
道路兩旁栽樹可以降低噪音,多種多樣的樹型、花果和翠綠的枝葉可以美化環(huán)境,為人們學習、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環(huán)境。
6 植樹造林提供了許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
在吃的方面,有各種香甜鮮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葉;還有滋補身體的冬青樹上的女貞子,鮮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銀杏等珍貴藥材。在用的方面,搞建筑,開采煤炭,交通運輸,制造車輛、船舶、尺機,修建橋梁、碼頭,造紙等都需要木材。
植樹節(jié)的由來和意義
1、來歷:
我國的植樹節(jié)是3月12號。
中國古代雖有勸民植樹的說法,但由國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規(guī)定植樹節(jié)日則是現(xiàn)代的事。
3、12號這天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jié),一是從植樹的季節(jié)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1883年僅只有18歲的孫中山,千里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于成材。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
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的計劃。
1924、,他在廣州一次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方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guī)模的森林。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并囯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中國的植樹節(jié)由林學家韓安、凌道揚等倡議設立。19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將植樹節(jié)改為3月12日。
1981、夏天,四川、陜西等地發(fā)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根據(jù)鄧小平同志的倡議,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
1990、3月12日,郵電部又發(fā)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
如今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污染的`加劇,資源的過渡開發(fā),如果我們的家園已經(jīng)干瘡百孔,所以植樹節(jié)的意義越發(fā)重要,建立生態(tài)文明的意識和觀念,植樹造林,修復生態(tài)、增加森林資源,建設美麗中國。
2、意義:
中國設立中國植樹節(jié)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護森林,增種樹木。
每一棵大樹的生長都對人類社會有相當大的積極作用。國外曾有學者對樹的生態(tài)價值進行過計算:一棵50年樹齡的樹,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吸收有毒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涵養(yǎng)水源價值37500美元;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除去花、果實和木材價值,總計創(chuàng)值約196000美元。
成群的樹林能對生態(tài)系統(tǒng)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一公頃林地與裸地相比,至少可以多儲水3000立方米。1萬畝森林的蓄水能力相當于造價千余萬元、蓄水量達100萬立方米的水庫。
有專家預測,假如地球上失去了森林,約有450萬個生物物種將不復存在,陸地上90%的淡水將白白流入大海,人類面臨嚴重水荒。森林的喪失更會使許多地區(qū)風速增加60%~80%,因風災而喪生的人可達數(shù)億。
在城市,行道樹同樣可對人類社會作出有益貢獻。一棵樹一年可以貯存一輛汽車行駛16公里所排放的污染物。很多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如1公頃柳杉林每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60千克,其他如臭椿、夾竹桃、銀杏、梧桐等都有吸收二氧化硫的功能。
植樹節(jié)如何種樹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