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教師節(jié)是什么樣子的
過教師節(jié),感恩辛苦教書育人的每一位老師,下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解答古代的教師節(jié)是什么樣子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漲知識!古人竟把所有節(jié)日都過成了“教師節(jié)”
在我國古時候,很早就形成了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光是對教師的稱謂就有不下十種,如先生、夫子、師父、師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
同樣的,在古代,就算在同一年里,“教師節(jié)”也遠遠不止一個哦。想知道古人怎么過教師節(jié)嗎?一起來看一看吧!
古代教師節(jié)分很多種:特定節(jié)令、塾師生日和孔子誕辰等等,泱泱中華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久矣,從某種角度講,中國的教師節(jié)已有2500多年歷史了。
在古代,不論大小節(jié)日,可以說都是“教師節(jié)”!
在特定的節(jié)令里學生往往會向塾師送銀錢或禮物,這被稱之為“節(jié)儀”。因為節(jié)儀是用來表示對塾師禮敬的,所以也被稱之為“節(jié)敬”。
節(jié)令的確定,主要依照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很多地方,“教師節(jié)”最重視的是三節(jié)兩壽:“三節(jié)”是指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年節(jié),“兩壽”則是指孔子誕辰日和塾師生日。
我國地大物博,風土人情多樣化,不同時代、不同地區(qū)的“節(jié)儀”時間點也有些不太一樣。
例如有的地區(qū)特別重視清明、夏至、端午、七月望、中秋、十月朔、冬至七節(jié),弟子們在這些日子里用禮物表達對老師的尊重;有的家族則在清明、端午、七夕和重陽這四個節(jié)日專門給老師送上節(jié)日賀禮。
那么不同的朝代是怎么度過“教師節(jié)”的呢?
漢代:出現“法定”教師節(jié)雛形
真正的教師節(jié)可以追溯到漢代。到了漢代,“學校”的實體已經產生了。黃宗羲在《與陳乾初論學書》中寫到:漢、晉時期,每年孔子誕辰日這天,皇帝都要率領文武官員去祭拜孔廟。
不僅如此,皇帝還要邀請“老師們”入宮。大家一同會餐,吃好喝好,席間還可以吟詩享樂。在皇帝的帶頭作用下,各地官府也紛紛效仿。因此,“教師節(jié)”這天,除了祭奠孔子,也要“置休經師”、“授束修(干肉)”。
從這個意義上講,當時雖沒有確立孔子誕辰日為教師節(jié),但教師已開始享受節(jié)日休假、會餐、發(fā)福利待遇了。
唐代:“先進教育工作者”可獲500兩獎勵
唐宋時代,依舊沿襲了“祭祀孔子”的大禮。當時的祭典非常隆重。國子監(jiān)、書院以及各地政府也要從本地學校的學長(相當于校長)、學正(相當于教導主任)中選拔成績突出者,報送朝廷,這些“先進教育工作者”最高可獲賞銀500兩。
清代:祭典規(guī)模愈加宏大
到了清代,不但祭典孔子的規(guī)模和范圍愈加宏大,教師的薪酬福利也越來越豐厚了。農歷八月二十七這天,政府將提高各個書院、學府、監(jiān)院教師的薪金,成績卓著者在這天還會“升職”——最高的會授予八品職銜,提升為院長、監(jiān)院、掌教、館師等。
清代許多著名學者如顏元、阮元、惠士奇等就是在那時得到的提拔。
不同時期的尊師重道故事
先秦 儒商始祖子貢:尊師至誠孝道楷模
子貢,孔子杰出弟子。后棄官從商,成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者,商界歷來公認他為“儒商始祖”。公元前479年,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圣人孔子溘然長逝。
孔子死后,眾弟子皆服喪三年,相訣而去,獨有子貢結廬墓旁,守墓六年,足見師徒情深,尊師之誠,實屬中華尊師孝道楷模第一人。后人感念此事,建屋三間,立碑一座,題為“子貢廬墓處”。因子貢為孔墓所植為楷樹,后世便以“楷模”一詞來紀念這位圣徒。
漢代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莊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后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
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進門后,往往拉著老師枯瘦的手,默默垂淚,良久乃去。當朝皇帝對桓榮如此,所以“諸侯、將軍、大夫問疾者,不敢復乘車到門,皆拜床下”?;笜s去世時,明帝還換了衣服,親自臨喪送葬,并將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唐代 唐太宗李世民:教子尊師傳為佳話
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少有的明君,開創(chuàng)了“貞觀之治”唐朝盛世。
李世民懂得國家要興望發(fā)達,長治久安,搞好子女教育非常重要,認為教誡太子諸王是“當今日之急”。因此,他給幾個兒子選擇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的人。而且,一再告誡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
一次,太子的老師李綱因患腳疾,不能行走。怎么辦呢?在封建社會里面,后宮森嚴,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轎后,其它官員不要說坐轎,就是出入也是誠惶誠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并詔令皇太子親自迎老師。后來,唐太宗又叫禮部尚書王圭當他第四個兒子魏王的老師。有一天,他聽到有人反映魏王對老師不尊敬。唐太宗十分生氣,他當著王圭的面批評兒子說:“以后你每次見到王圭,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松。”
從此,魏王見到老師王圭,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由于唐太宗家教很嚴,他的幾個兒子對老師都很尊敬,從不失禮。唐太宗教子尊師也被后人傳為佳話。
宋代 理學家楊時:程門立雪尊師典范
楊時,將樂縣人,四歲入村學習,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著名理學家、教育家程頤為師。
時值冬季的一天,楊時因與學友游酢在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求正解而一起到老師家請教。他們頂著凜冽寒風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yǎng)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fā)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和游酢,只見他們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不知道閱讀完古代這些教師節(jié)的禮節(jié),大家是不是也“漲姿勢”了呢?祝天下老師,節(jié)日快樂!
外國的教師節(jié)和中國的一樣嗎
中國的教師節(jié)在9月10日,世界沒有統(tǒng)一的教師節(jié),教師節(jié)的時間也不固定,外國的教師節(jié)有:
·委內瑞拉——每年1月15日定為教師節(jié)。這天除慶祝大會外,還有向教師獻花等敬師活動。
·泰國——每年1月16日定為教師節(jié)。這天全國學校放假,隆重慶祝。各地的慶祝儀式上,向當年退休和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頒發(fā)獎狀并獻花。
·蘇丹——從1971年2月24日起,全國實行教育改革,將這天定為教師節(jié)。中、小學一律放假一天,以示慶祝和紀念。
·捷克、斯洛伐克——每年3月28日定為教師節(jié)。這天前后的一周之內,全國廣泛而隆重地舉行尊師重教活動。國家向優(yōu)秀教師頒發(fā)勛章或授予榮譽稱號等。
·德國——每年6月12日定為教師節(jié)。各地開展尊師敬師活動。
·匈牙利——每年6月的第一個周一定為教師節(jié)。節(jié)前,國家要召開教師代表大會,表彰和命名一批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有的還頒以重獎。
·朝鮮——為紀念金日成主席1977年9月5日發(fā)表《社會主義教育提綱》,將這天定為教師節(jié)。
·印度——每年9月5日定為教師節(jié),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兒童節(jié)同時定為印度兒童教育工作者的節(jié)日。
·美國——每年9月28日定為教師節(jié)。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國兩院法定通過的。
·前蘇聯——每年10月的第一個周日定為教師節(ji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