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屈原的生平簡介個人背景資料
屈原,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屈原的生平簡介,供大家參閱!
屈原簡介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 。約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國丹陽,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他出身于楚宗室貴族,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志,志向遠大。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者,開辟了“香草美人”的傳統(tǒng)。屈原的出現(xiàn),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chuàng)的新時代。
屈原還是楚國重要的政治家,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吳起之后,在楚國另一個主張變法的就是屈原。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lián)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后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于汨羅江,以身殉國 。統(tǒng)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會通過決議,確定屈原為當年紀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他創(chuàng)作的《楚辭》是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與《詩經》中的“國風”并稱“風騷” ,對后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屈原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周顯王二十九年(公元前340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國丹陽,到來年的正月初七日,屈原兩歲,居樂平里。
周顯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屈原居樂平里。屈原自幼嗜書成癖,讀書多而雜,“石洞讀書”與“巴山野老授經”當在這一年的時間。
周顯王四十年,(公元前329年),居樂平里。屈原雖出身貴族,但因自幼生活在民眾之中,加以家庭的良好影響,故而十分同情貧窮的百姓,從這時起,小小年紀便做了許多體恤民眾的好事,博得了眾口一詞的贊譽。
初露才華
周顯王四十八年(公元前321年),秦軍犯境,屈原組織樂平里的青年奮力抗擊,他一方面居高臨下地對青年們進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種戰(zhàn)術,機智果敢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一展其非凡才華。
周慎靚王元年(公元前320年),仲春三月,屈原應懷王之召出山進京,這一年他在鄂渚為縣丞。
周慎靚王二年(公元前319年),升任楚懷王左徒。這一年的深秋,屈原首次使齊。
周慎靚王三年(公元前318年),忙于楚之內政外交工作。五國聯(lián)兵攻秦,屈原隨軍而前。
任職高位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識(zhi,四聲),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
關于屈原所任楚懷王左徒一職,古今學者多有解釋,現(xiàn)擇其要者而舉之:
1、張守節(jié)說:左徒是左右拾遺之類的官。唐·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屈原列傳》說:“左徒蓋今左右拾遺之類?!钡珦?jù)近現(xiàn)代學者褚斌杰、趙逵夫等人考證,認為后世的拾遺實為言官,可以上書言事而無實權,唐代的拾遺官階只是“從八品上”,同《史記》中的所述屈原所從事的政治活動不相稱。陸侃如《屈原評傳》說:“左徒是左右拾遺之類的官,僅次于令尹。”
2、林庚說:左徒是太傅之類的官。林庚《民族詩人屈原傳》所附《四注·說左徒》一文中,在引《史記》關于春申君為楚之親信,任左徒再升令尹的記述后說:“左徒所以說是宮廷的親信,因為是親信,所以侍從太子,其情形大約如賈誼之為‘長沙王傅’,秦因此也稱黃歇為‘太子之傅’?!?/p>
3、游國恩說:左徒是令尹的副職。游國恩在《屈原》一書中說,據(jù)《史記·楚世家》:“考烈王以左徒為令尹,封以吳,號春申君?!币虼苏J為左徒之職似乎僅次于地位最高的令尹,也許就是令尹的副職。
4、趙逵夫說:左徒是行人。趙逵夫在《屈原與他的時代》中有《左徒·征尹·行人·辭賦》一文。在該文中,他從出土的文物及相關資料進行考證,認為“徒”、“尹”二字是雙聲假借。并舉《離騷》“濟沅湘以南征”,《九歌》“駕飛龍兮北征”,又引《爾雅·釋者》:“征,行也?!闭f“征尹”之取義,同于中原國家所謂“行人”,是指負責外交的官員。
5、湯炳正說:左徒是左登徒。湯炳正在《屈賦新探·左徒與登徒》一文中認為,曾侯乙墓出土的竹簡上記載的官職有“左登徒”、“右登徒”字是古代典籍中“升”字的通假字,“升”字古音跟“登”字完全相同,并且互相通假,因此,“左徒”是“左登徒”的省稱,在楚國朝廷上屬于大夫級別。同時,湯炳正也對“左徒”的職掌進行了說明,認為“左徒”雖兼管內政、外交,但從《屈原列傳》,尤其是《春申君列傳》的記述來看,他們的主要活動都在外交方面。如屈原的幾次使齊及其與張儀的斗爭等方面都可以證實。
6、聶石樵說:左徒是僅次于宰相的官。聶石樵《屈原論稿》說:“令尹就是宰相,可見左徒是僅次于宰相的官?!闭舶蔡┰凇肚芬粫姓J為:“我們根據(jù)后來春申君、黃歇以左徒為令尹,就可以看出,左徒在當時是一個僅次于令尹(宰相)的高官?!辈⒄f:“左徒升級就可以做令尹?!?/p>
7、姚小鷗說:左徒是太仆之類的官。姚小鷗在《〈離騷〉“先路”與屈原早期經歷的再認識》一文中,考證《離騷》“來吾道夫先路”的“路”就是“輅”,是楚王的乘輿,與下文“恐皇輿之敗績”相合。進而考證了“左徒”的職掌,認為“左徒”是相當于后世“太仆”一類的官職。姚小鷗所說的“太仆”,據(jù)《周禮·太仆》載:“太仆,掌王正之服位,出入王之大命。掌諸侯之復逆?!睘榇?,姚小鷗說:“《周禮》中‘太仆’一職為下大夫,其爵位并不高,但職掌甚為重要。”并認為“左徒之職約與《周禮》中的‘太仆’相當”。
8、王一軍說:左徒即楚懷王左司徒。王一軍在《屈原左徒即左司徒考》(《現(xiàn)代語文》2010年第8期)中指出司馬遷《史記》中的屈原為楚懷王左徒即左司徒之略寫。根據(jù)《屈平列傳》中的相關記述,屈原所任職務即起草憲令接遇賓客應對諸侯與《周官書》所規(guī)定的大小司徒職守相近。楚人尚右,故右司徒為正,左司徒為副,所以楚君以左右司徒以取代《周官書》的大小司徒之名稱。
變法改革
周慎靚王四年(公元前317年),忙于變法改革,制訂并出臺各種法令。
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316年),繼續(xù)進行變法改革,與舊貴族和一切頑固勢力進行斗爭。
周慎靚王六年(公元前315年),深入進行變法改革,民心沸騰;楚之形勢大變,舊貴族面臨著覆滅的命運。
讒而見疏
周赧王元年(公元前314年),屈原因上官大夫之讒而見疏,被罷黜左徒之官,任三閭大夫之職。
周赧王二年(公元前313年),屈原第一次流放漢北地區(qū)(今河南西峽、淅川、內鄉(xiāng)一帶)。為了打破楚、齊聯(lián)盟,秦國派張儀賄賂楚國權貴寵臣,又欺騙楚王說:“楚國如果能和齊國絕交,秦國愿意獻出商、于一帶六百多里土地?!鼻瓨O力勸諫,但是楚王不聽,楚懷王聽信張儀的,就把相印授予人,跟張儀去秦國受地。張儀回秦國后裝病,三個月不見楚使。懷王以為張儀怪他和齊國斷絕關系不夠堅決,又派人去辱罵齊王一通。齊王大怒,斷絕了和楚的合縱,反而和秦國聯(lián)合起來了。這時張儀才出面對楚使說:“您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從某地到某地,廣袤六里。”六百里變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氣,回來報告楚懷王,懷王大怒,先后兩次興師伐秦于漢北楚古都丹陽(今河南西峽、淅川一帶),結果都被秦打敗,喪失八萬軍隊,大將軍屈丐、裨將軍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軍俘虜,漢中郡淪陷,史稱“丹陽之戰(zhàn)”。隨后,秦又遣軍攻取楚地漢中(今陜西漢中)600里地,置漢中郡。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楚國發(fā)兵反擊,在藍田(今陜西藍田一帶)大敗。韓、魏趁機偷襲楚國至鄧(今河南鄧州),楚國軍隊兵畏懼,從秦國回歸。韓宣王死,在位二十一年。子襄王倉立。孟軻議定在周赧王三年離開齊國。孟軻主張“性善”,勸齊宣王行仁政,勸滕文公行“井田”,均因為迂闊難行,不受兩國采納。懷王重新啟用屈原,讓他出使齊國,目的是讓齊楚兩國締結新的聯(lián)盟。
周赧王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攻取楚召陵?;菸耐踉阜譂h中之半給楚,與楚結盟。楚懷王比起漢中的土地,更想要獲得張儀。張儀來到楚國,由于重金賄賂了靳尚,并得到楚懷王寵姬鄭袖進言,得到釋放回到秦國。秦惠文王死,在位共二十七年。子武王蕩立。屈原出使齊國,回來楚國的時候張儀已經離開,勸諫懷王說:“為什么不殺張儀?”懷王后悔,派人追張儀沒有追到。
周赧王五年(公元前310年),秦武王元年。張儀由于不被武王滿意,離開秦國趕赴魏國。屈原仍事懷王為三閭大夫。懷王領悟到被張儀欺騙,出于一時權宜之計起用屈原為齊使,當屈原從齊國回來后馬上便被楚懷王疏遠。
周赧王六年(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二年,齊宣王欲為縱長,惡楚之與秦合,遣使遺楚王書,懷王猶豫不決,昭睢力諫,遂不合秦而合齊以善韓。屈原不能參與朝政,極可能通過昭睢等大臣敦懷王合齊。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秦武王三年,甘茂取韓宜陽。屈原居住在郢都,設壇教學。
周郝王十七年(公元前298年),秦昭王發(fā)兵出武關,攻楚,斬首5萬,取析(今河南淅川)及左右15城而去。
流放背景
戰(zhàn)國時代,稱雄的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爭城奪地,互相殺伐,連年不斷混戰(zhàn)。那時,楚國的大詩人屈原,正當青年,為楚懷王的左徒官。他見百姓受到戰(zhàn)爭災難,十分痛心。屈原立志報國為民,勸懷王任用賢能,愛護百姓,很得懷王的信任。
賈誼在《吊屈原賦》中,這樣描寫屈原所處時代的社會狀況: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阘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铦。斡棄周鼎,寶康瓢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賈誼筆下,屈原生活的時代一切都是顛倒的:貓頭鷹在天上飛翔,鸞鳳卻深藏起來;小人得志尊顯,圣賢卻不得其用;正直廉潔
的人受到誣蔑,強橫殘暴的人卻得到稱譽;寶劍被貶為鈍口,鉛刀卻被說成鋒利;國之重寶周鼎被拋棄,空瓦罐被當成寶物;疲牛跛驢驂駕著馬車,千里馬卻拉著沉重的鹽車;帽子本應戴在頭上,卻被墊在腳下,被汗水濕透。這就是楚國的時局。
那時西方的秦國最強大,時常攻擊六國。名士公孫衍提出合縱,即聯(lián)合六國一同抗秦,屈原積極參與此事,與公孫衍一起促成楚、齊、燕、趙、韓、魏六國君王齊集楚國的京城郢都,結成聯(lián)盟,并使懷王成了聯(lián)盟的領袖,因此得到了懷王的重用,很多內政、外交大事,都憑屈原作主。
因此,楚國以公子子蘭為首的一班貴族,對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說他奪斷專權,根本不把懷王放在眼里。挑撥的人多了,懷王對屈原漸漸疏遠,因為齊楚連盟,秦國不敢動手,聽到這個消息,秦王忙把相國張儀召進宮來商量。 張儀認為六國中間,齊楚兩國最有力量,只要離間這兩國,聯(lián)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國內部不和的機會,親自去拆散六國聯(lián)盟。
初次流放
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年),屈原流浪漢北(漢江以上,今河南南陽西峽、淅川一帶)。秦楚復合,與屈原謀劃相反,而奸人必有讒言害之,避地漢北,當有不得已之情在,故《抽思》有欲歸不得之意。
周赧王十三年(公元前302年),齊、魏、韓三國聯(lián)軍攻打楚國,楚懷王派太子橫到秦國為人質,請求秦出兵援救。秦王命客卿通率兵救楚,擊退了三國聯(lián)軍。
次年,秦國一大夫與太子橫因為私事爭斗被殺死。太子橫懼怕秦昭王怪罪,私自逃回楚國。此事使秦、楚兩國關系惡化,導致了此后秦國對楚國的頻繁進攻。“屈原憎恨楚懷王聽信小人讒言,讓不真實的語言蒙蔽了正確的語言,這些謠言將會損害楚國的利益,是方正的人不能容忍的,所以屈原在憂愁幽思而作《離騷》?!?/p>
前303年,楚懷王二十六年,齊、韓、魏三國攻楚,聲討楚違背縱約。楚向秦求救,還把太子送到秦國作人質。第二年,楚太子殺了秦大夫逃回楚國。前301年,楚懷王二十八年,秦以此為借口,聯(lián)合齊、韓、魏攻楚,殺楚將唐昧,占領了重丘 (今河南泌陽縣東北)。第二年又攻楚,消滅楚軍2萬,又殺楚將景缺。這時,昏庸的懷王才又想起齊楚聯(lián)盟的重要,讓太子質于齊以求齊楚聯(lián)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這形勢,秦昭王“邀請”懷王在武關(今陜西商縣東)相會。
周赧王十六年(公元前299年),屈原此時已從漢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勸懷王不要赴會,說:“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無行?!笨蓱淹醯挠鬃幼犹m怕失去秦王歡心,竭力慫恿懷王前去。結果懷王一入武關,就被秦軍扣留,劫往咸陽,要脅他割讓巫郡和黔中郡。楚懷王被劫往咸陽,楚由齊迎歸太子橫立為頃襄王,公子子蘭為令尹,不肯向秦割讓土地,秦又發(fā)兵攻楚,大敗楚軍,斬首5萬,取十六城。
二次流放
周赧王十九年(公元前296年),懷王死于秦國,秦國將他的尸體送回楚國安葬。諸侯由此認為秦國不義。秦國、楚國絕交。屈原于周赧王十九年年免去三閭大夫之職,放逐江南。他從郢都出發(fā),先到鄂渚,然后入洞庭。
周赧王二十年(公元前295年),屈原到達長沙,在這楚先王始封之地遍覽山川形勢,甚起宗國之情。
周郝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頃襄王六年,秦國派白起前往伊闕攻打韓國,取得重大勝利,斬首24萬。秦國于是送給楚王書信說:“楚國背叛秦國,秦國準備率領諸侯討伐楚國,決一勝負。希望您整頓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戰(zhàn)。”楚頃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懷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國的下場,就是因為“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周赧王二十一年到周赧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94年到公元前279年),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區(qū)。這次流放的路線,按《哀郢》分析,是從郢都(湖北江陵縣)出發(fā),先往東南順江而下經過夏首(湖北沙市東南)、遙望龍門(郢都的東門)經由洞庭湖進入長江,然后又離開了夏浦(湖北漢口),最后到了陵陽(據(jù)說是今安徽青陽縣南)。 時間長達16年,在這之間并寫下了大量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如:《九章·悲回風》。
自投汨羅
秦國對楚王的妥協(xié)退讓,并不滿足。楚頃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將司馬錯攻楚,楚割讓上庸、漢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鄧、西陵;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進一步攻下了郢都,頃襄王只好跟那些執(zhí)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保于陳城(今河南淮陽縣)”。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于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了。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頃襄王二十一年,屈原當時62歲左右(生于前340,死于前278)。
屈原軼事典故
屈氏家族
屈原出生于楚國貴族,和楚王一樣,羋(mǐ)姓,但楚王是熊氏。該姓出自黃帝顓頊系統(tǒng)的祝融氏;羋姓族群從商代遷徙至南方楚地,當傳到熊繹時,因功受周封于楚,遂居丹陽(也就是現(xiàn)在河南淅川)。這就是屈原的故鄉(xiāng)。
春秋初期,約公元前7世紀,楚武王熊通的兒子被封在“屈”這個地方,叫做屈瑕,他的後代就以屈為氏了。楚王的本家中,和屈氏家族類似的,還有春秋時代的若敖氏和薳氏;戰(zhàn)國時代的昭氏和景氏,昭、屈、景是楚國王族的三大姓,屈氏能夠從春秋前期一直延續(xù)到戰(zhàn)國后期,一直處于楚國的高層,這個家族可謂經久不衰。屈原曾任三閭大夫,據(jù)說就是掌管王族三姓的事務。
屈原既是楚王的本家,當時叫作“公族”或“公室”,那么他和楚國的關系,當然也就不同一般。屈氏子孫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國都曾擔任過要職。屈原的曾祖父叫伯庸。到了屈原這一代,屈氏當大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來被秦國俘虜?shù)拇髮⑶ぁGo《九章·惜誦》:“忽忘身之賤貧”。很可能當時這個貴族家庭已經衰落了。
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人們更習慣叫屈原而不叫羋原。先秦時期,姓氏有別,姓是有血緣關系的整個部族的共同稱號,氏是某個支系的稱號。
生辰八字
屈原的出生日期,據(jù)近代許多人研究,約在楚宣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42年)到三十年(公元前339年)之間。照甲子推算,那年應該是戊寅年.恰巧,屈原的出生不但是寅年,而且又是寅月寅日。照中國歷法的老話是“人生于寅”,所以夏正便以建寅之月(即正月)為歲首。屈原既然是寅年寅月寅日生,
真正符合于“人”的生辰,所以在屈原著名的作品《離騷》中說:“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這句是說太歲星逢寅的那年正月,又是庚寅的日子,我從母體降生了。說明這一年是寅年;孟是始,碩是正月,夏歷以建寅之月為歲首,說明這年正月是寅月;庚寅則說明這一天是寅日。屈原出生在寅年寅月寅日,這可是個好日子(據(jù)鄒漢勛、劉師培用殷歷和夏歷推算,定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陳玚用周歷推算定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目前一般定為公元前340年。
屈原取名
屈原覺得自己的生辰有些與眾不同,所以他在《離騷》中說:“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這四句是說:父親看到我生辰不凡,給我起了個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東漢王逸在《章句》中解釋屈原的名字時說:“正,平也;則,法也”,“靈,神也;均,調也。言正平可法者莫過于天,養(yǎng)物均調者,莫神于地?!?/p>
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來,照字面上講,“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寬又平的地形,就是地的象微,屈原的生辰和名字正符合“天開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統(tǒng)。這在今天看來,只是個巧合,原無所謂,可在當時卻認為是一個好兆頭。
>>>下一頁更多精彩“屈原的文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