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健康知識 > 健康養(yǎng)生知識 > 古代人養(yǎng)生的秘訣

古代人養(yǎng)生的秘訣

時間: 宇能938 分享

古代人養(yǎng)生的秘訣

  古代人怎么養(yǎng)生,說到養(yǎng)生不止是現代人才會去做的事情,其實古代人更注重養(yǎng)生。下面學習啦給大家分享古代人養(yǎng)生方法吧。

  古代人養(yǎng)生方法

  1、頭為精明之府,日梳三遍百病除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中醫(yī)經典文獻認為:“諸陽之神氣皆上會于頭,諸髓之精氣皆上聚于腦,頭為精明之府。”也就是說,人體的精明活動,完全是靠人體先天和后天的精氣來維持。若有病變,則會出現“頭頸低垂,不能抬起,兩目凹陷無光”的精衰神亂之象。

  人體之重要十二經脈和四十多處大小穴位以及十多個特殊刺激區(qū)均匯聚于頭部。

  頭頂中央(即前發(fā)際后5寸與后發(fā)際前7寸處)有百會、四神聰、上星、頭維穴,項后枕骨一帶有風池、啞門、醫(yī)明、玉枕、翳風穴,兩鬃有太陽、率谷穴,額前還有印堂穴。如以梳子替代小銀針,對這些穴位和經脈進行“針灸性”的按摩或刺激,將會起到疏通十二經脈,促進大小周天血液循環(huán),使氣血流暢,調節(jié)大腦神經功能,增強腦細胞的新陳代謝,延緩腦細胞的衰老,增強記憶力,醒腦提神,還能消除各種勞累疲倦、失眠煩躁、三叉神經痛、偏頭痛以及聰耳明目等多種作用,甚至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美容效果。

  為此,有人主張“日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兩分鐘梳60-100次為宜。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頭,就會感到頭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發(fā)變黑,食欲增加。由此可見,勤梳頭的確是一種保養(yǎng)人體精、氣、神的最簡單經濟的長壽保健方法。

  2、腳稱第二心臟,常搓涌泉保健康

  腳部乃“三陰交之始,三陽交之終”,穴位多、位置低、血液少,有“第二心臟”之稱。人的腳有26塊骨,19塊肌肉,33個關節(jié),50多條韌帶,50多萬條血管,4萬多個汗腺。

  祖國醫(yī)學認為:腳上的60多個穴位與五臟六腑的12條經脈有著密切的聯系,布滿了相關全身器官的反射區(qū)。但由于腳部離心臟甚遠,抵抗力低下,是人體的主要薄弱環(huán)節(jié),容易遭受寒濕邪氣的侵襲,可見人體健康與否,和腳部健康關系極大,所以腳部的保健就比其它部位顯得尤為重要。

  3、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

  唾液,即口水,呈半透明液體狀。“唾液腺分泌的液體和口腔壁上的許多小腺所分泌的粘液,在口腔里混合在一起成為唾液。”正常成人每天分泌唾液達1-1。5升。

  據化驗分析:唾液中含有水分、酵素、尿素、維生素B、蛋白質(粘蛋白、球蛋白)、有機物、氨基酸、硫氰酸鹽、堿性離子和鈉、鉀、鎂、鈣以及淀粉酶、麥芽糖酶、磷酸脂酶、溶菌酶、過氧化物酶等物質。

  現代醫(yī)學認為:唾液具有快速止血,軟化收縮血管,溶解細菌,滅殺微生物,健齒強腎,抗病毒,助消化等功能。近年來,美國學者發(fā)現唾液含有能促進神經細胞生長和皮膚表皮細胞生長的“神經生長因子”和“表皮生長因子”。日本食品研究所發(fā)現“唾液可以消除從氧氣和食物中產生的對人體十分有害的自由基”,最為可貴的是,唾液還有很強的防癌效果。

  致癌作用很強的黃曲毒素和3.4苯并比及亞硝酸鹽與唾液接觸30秒后就會消失,并建議“每口飯最好咀嚼30次”。正因為如此,古今中外的養(yǎng)生學者把它譽為:“華池神水”、“金漿”、“金津”、“玉液”、“玉泉”、“甘露”、“清潔劑”、“天然抗癌劑”等。

  所以,“日咽唾液三百口,一生活到九十九”并非侈談。

  4、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叩齒,就是指用上下牙有節(jié)奏地反復相互叩擊的一種自我保健法,俗稱“叩天鐘”。

  人體骨骼體質有賴于骨髓的營養(yǎng),而骨髓則為先天之本腎精所化生。腎精衰少,則不能充養(yǎng)骨髓,代表“腎之標,骨之本”的齒就會生長遲緩,新陳代謝功能低下,或松動,或質蝕,或病變,或脫落。

  現代醫(yī)學也認為,經常叩齒,不僅能強腎固精,平衡陰陽,疏通局部氣血運行和經絡暢通,保持并增強咬肌和牙齒根基部的整體機能,還能延緩老年性機體萎縮帶來的凹臉癟嘴狀。最為可貴的是,經常叩齒還能十分有效地增強牙周粘膜組織纖維結構的堅韌性,提高牙齒抗齲能力和咀嚼功能,促進口腔、牙床、牙齦和整個牙齒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改善并及時充盈其中組織營養(yǎng),增強牙齒的抗病抗菌能力,從而使牙齒變得更加堅固,整齊潔白,豐潤光澤。

  民諺“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就是這個意思。具體做法是:精神放松,口唇微閉;心神合一,默念叩擊;先叩臼牙,再叩門牙;輕重交替,節(jié)奏有致。終結時,再輔以“赤龍(舌頭)攪海,漱津勻吞”法則會使效果更佳。

  5、人之腎氣通于耳,扯拉搓揉健全身

  古人無非是在強調腎耳合一,互為作用;腎主內,耳主外;耳為腎惟一之上外竅,耳健則腎通;腎氣充足,腎精盈滿,則聽覺靈敏,繡針墜地能聞其聲。

  拉耳保健法的操作方法是:以右手從頭上引左耳14下(用右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左耳),再用左手從頭上引右耳14下(即用左手繞過頭頂向上拉右耳)。

  此法簡便易行,效果良好,如再輔以按、摩、搓、揉、點、捏等手法,則更能強身健體,敷養(yǎng)腎元。現代醫(yī)學認為:耳朵上的49個穴位和各部位與體內的五臟六腑等器官以及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因此把它形容為“縮小了的人體身形”。

  臨床實踐證明:采用扯、拉、按、摩、搓、揉、點、捏等手法,實際上就等于對雙耳進行特殊的物理刺激和針灸性治療。如果長期不間斷,除了具有良性震蕩體位、反饋激發(fā)活氣、疏通十二經脈、加快血液循環(huán)、調理五臟六腑、健脾胃、補腎元和平衡陰陽、扶正祛邪、清肝明目、消疲安神、增強新陳代謝等功能外,還能促進膽汁分泌,有利于膽道的通暢,防止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增強免疫力,調節(jié)肝臟抗病毒的能力,對肝炎的恢復有一定的幫助。

  總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收到延年益壽的奇效。

  6、夫妻之間互捶背,解疲強身又防癌

  捶背是古老而又立竿見影的健身方法,“既而握指細擂,如似團絮相觸狀,體暢而不可言;擂至腰,口目皆慵;至股,則沉沉睡去矣”。

  背部有數十個重要穴位,捶背刺激穴位可反射性地刺激神經系統(tǒng),尤其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平衡有良好的調節(jié)作用。

  其功能一是舒經活絡,使血液通利,肌肉放松,

  古代養(yǎng)生書籍大盤點

  1、《老子》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耽。約生于春秋末期(約公元前570年左右),思想家,據傳活了三百多歲。《老子》一書,又名《道德經》,系哲學著作,其中也包含了不少養(yǎng)生思想。老子主張順乎自然,清境無為,致虛極,守靜篤;知足常樂。認為靜勝躁,反對生生之厚,即奉養(yǎng)太過度;認為益生曰祥,即縱欲貪生乃不祥之事。

  2、《莊子》

  作者莊子(約公元前369一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哲學家。主要養(yǎng)生思想包括:“清靜無為”,要求“忘我、無欲”,認為“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清靜養(yǎng)神以保形體,即: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神將守形”,初步揭示了靜動結合以養(yǎng)神,更有利于健康長壽。

  3、《子華子》

  子華子,戰(zhàn)國時期哲學家,魏國人。養(yǎng)生方面的主張有:(1)六欲皆得其宣;(2)認識到正常生理“營衛(wèi)之行,無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揚,故能長久而不弊。”所以,主以“動”養(yǎng)生,以疏通氣血為養(yǎng)的觀點,并舉“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戶樞不蠹,以其運故也”來強調說明保持氣血流暢的重要。

  4、《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成書于西漢時期,非一人一時之著作,是世界上現存最古的、最完整的一部醫(yī)學著作。在養(yǎng)生學方面也是集大成的,其養(yǎng)生思想極其豐富,基本原則是“順自然,保正氣。”主要觀點有:(1)“法于陰陽”順應天時,順應四季氣候以養(yǎng)生,保護生機,提倡“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2)“和于術數”主張動以養(yǎng)形導引、按摩、氣功、無所不包。(3)“食飲有節(jié)”包括飲食和五味不能偏嗜。(4)“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指四季的作息制度與勞逸的適度,以防“過用病生”。(5)“恬淡虛無”,“注意精神調攝。同時已認識到長生不死是不可能的,壽命的極限(即天年)是“度百歲乃去”。

  5、《養(yǎng)生論》

  作者嵇康(公元224一263年),魏未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是當時“竹林七賢”之一,同時又是一位有名的養(yǎng)生學家。后為司馬昭所殺。他的養(yǎng)生觀點主要有:(l)重視調攝,認為“樹養(yǎng)不同,功收相懸”。(2)主張形神共養(yǎng),因為“形恃神以立,神須形以存”。在養(yǎng)神之法中,既主張清虛靜泰以寧神,又提倡音樂怡神以悅志。(3)防止過用病生,注意積微成損。

  6、《養(yǎng)生延命錄》

  作者陶弘景(公元456—536年),齊梁時代著名醫(yī)家。其養(yǎng)生觀點主要有:(1)認為形神相依,主張閑心寡欲以養(yǎng)神,動以養(yǎng)形。(2)認為壽夭與先天因素有關(胎氣之充實和虛耗),但認為后天調攝將養(yǎng)更重要。(3)防止過用病生,主張和之、節(jié)護之,以減少不必要的消耗。

  7、《顏氏家訓》

  作者顏之推(公元531一約590年以后),南北朝學者。其養(yǎng)生思想有:(l)反對“遁跡山林,超然塵滓”的煉丹學仙之道。(2)提倡“愛養(yǎng)神明,調護氣息,慎節(jié)起臥,均適寒暄,禁忌食飲,將餌藥物”的養(yǎng)生之道。(3)認為“生不可不惜,不可茍惜”。(4)主張對兒童“固須早教,勿失機也”,而老人猶應晚學。

猜你感興趣:

1.古代帝王養(yǎng)生秘方

2.古代養(yǎng)生秘訣

3.古代養(yǎng)生秘方

4.古代中醫(yī)十種養(yǎng)生方法

5.古代女子如何養(yǎng)生

323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