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健康知識 > 心理健康知識 > 學生心理健康講座

學生心理健康講座

時間: 立文804 分享

學生心理健康講座

  學生正處于青年初期階段,在此期間,生理和心理發(fā)展都已相當成熟,是學生準備走向獨立生活的時期,因此健康心理講座能普及相關健康知識,讓孩子們健康成長,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學生心理健康講座,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生心理健康講座篇一

  同學們,今天,我們交流的主題是“做一個自信的小學生”。首先,讓我們先來聽兩個小故事。

  故事一

  故事發(fā)生在美國的芝加哥市。時間是一個星期天,一群中國留學生在路上行走遇到這樣一件事:一對年輕的美國夫婦,帶著一個3歲的孩子在散步,那小孩有點頑皮,不小心掉進路邊的泥溝,泥溝里沒有什么水。中國留學生想沖上去把小孩救起來,這對年輕的夫婦卻阻止了他們,并且說:“讓孩子自己爬起來。”結果,小孩通過多次努力,終于從泥溝中爬了起來。

  這個故事里的父母,在我們中國人看來似乎有點不盡人情。一個3歲的孩子掉到泥溝里,自己不去拉他上來,而且也不允許別人拉他上岸,也有人認為這似乎有點太殘酷。但是,這正是美國教育孩子的方式:讓孩子樹立自信,自立自強。常言道,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

  故事二:

  一次,拿破侖外出打獵,剛走到一條河,就聽到一個落水者在呼救。拿破侖見他在水中撲騰,但卻不往岸邊來,而是馬上舉起獵槍瞄準他,說:“喂,你要是再呼救,而不向岸邊爬,我就開槍打死你。”

  那人聽了,嚇得忘記自己不會游泳,使勁用力向岸邊游來。經過多次掙扎,那個人終于靠自己的力量爬到岸上。一上岸,他氣憤地責問拿破侖:“你為什么見死不救,還要開槍打死我?”拿破侖從容答道:“我不嚇唬你,你自己還不照樣在水中淹死?,F在你至少懂得:一個人可以自己救自己。”

  這個故事,可以給我們一些思考:如果不用槍瞄準落水者,那落水者的后果怎樣?大家肯定會說,如果岸上的人不去救他,他肯定會淹死——因為他不會游泳。那個落水者一開始為何只在水中撲騰,但卻不往岸邊來呢?因為他對自己救自己沒有自信,他照常人的思維方式去思維:不會游泳,怎么能爬上岸呢?后來又怎么能爬上岸來的呢?拿破侖的槍口激發(fā)了他求生的欲望,也激發(fā)了他的自信——一定要逃離槍口,否則將被打死,他的本能和自信,使他爬上了岸。這里拿破侖的一句話很有道理:“現在你至少懂得:一個人可以自己救自己!”一個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對自己要充滿信心。這種信心要靠平日的培養(yǎng)。

  同學們,自信會使你創(chuàng)造奇跡,古往今來,每一個偉大的人物在其生活和事業(yè)的旅途中,無不是以堅強的自信為先導。拿破侖就曾宣稱:“在我的字典中,沒有不可能的字眼。”這是何等豪邁的自信。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自信,激起了無比的智慧和巨大的能力,才使他成為橫掃歐洲的一代名將。

  現在我們有的學生遇到一點小事,就說:“不可能”,“我不會”。那么今天,你可以積極地暗示自己說:“我不是不可能,,是暫時沒有找到方法”只有相信自己,才能激發(fā)進取的勇氣。自信能孕育信心,你能通過充滿信心的活動使別人對你和你的意見產生信心。拿破侖曾被流放到一個小島上,逃出來后,法國國王派大軍去捉拿他,隨從都勸他快跑,拿破侖卻說:“跑什么,我是他們的元帥,他們是我的士兵,為什么要跑呢?”拿破侖迎著捉他的軍隊走過去,仍然以元帥的氣度指揮他們,同學們你們知道結果是怎樣?結果這批軍隊反而跟他回去捉國王了。你們瞧,拿破侖他多有自信啊!

  其實學習、生活中的許多問題、困難,實際上正是來源于你的信心不足,一旦獲得了信心,許多問題就將迎刃而解。自信能使你保持最佳心態(tài),增強你進取的勇氣。

  心理學家曾做了一個實驗:將一只跳蚤放進杯中,開始,跳蚤一下就能從杯中跳出來。然后,心理學家在杯上蓋上透明蓋,跳蚤仍然會往上跳。但碰了幾次蓋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這時心理學家再將蓋拿走。卻發(fā)現那只跳蚤已經永遠不再跳出杯子了。實驗啟示我們:如果說自信不一定能讓你成功,那么喪失自信你卻注定會失敗,因為你已喪失進取的勇氣。

  學習和生活一樣,永遠不會是一帆風順,風雨坎坷在所難免,我們如果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被壓倒,懷疑自己的能力,被自卑感所控制,我們就覺得學習充滿痛苦,前途暗淡無光,成為學習的奴隸,失去學習的樂趣;相反,當我們取得了一定成就,恢復了信心,我們就會感覺到自己有駕馭學習的能力,感到學習的美好,使整個人也因此充滿快樂。

  該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自信呢?讓我們來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方法一:心理暗示練習“我能行”。在做事和做作業(yè)以前,暗示自己“試一試,我也能行”、“我能出色完成這項工作”、“敢于嘗試,我已經成功地挑戰(zhàn)了自我,我真棒!”。這就產生了我要努力把這件事做好的信念,自然就會想出"如何去完成這項工作"的萬法,就會排除各種困難,直至成功。

  方法二:行走時抬頭、挺胸,步子邁得有彈性。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懶惰的姿勢和緩慢步伐,能滋長人的消極思想;而改變走路的姿勢和速度可以改變心態(tài)??焖僮呗纺鼙憩F出超凡的信心,他的步伐仿佛告訴整個世界:“我要到一個重要的地方去辦一件很重要的事,更重要的是我會在20分鐘內成功。”因此抬頭挺胸走快一點,你就會感到自己信心在滋長。平時你從未意識到這一點吧?從現在你就試試看!

  方法三:抬起雙眼,目視前方,眼神要正視別人。正視別人等于告訴人家,我很自信,我肯定比你強。不正視別人通常意味著:在你旁邊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什么都不如你,甚至怕你。因而要經常練習正視別人,使自己的眼睛為自己工作,就是讓自己的眼神專注別人,以增強自信。同時,與人講話看著別人的眼睛也是一種禮貌的表現。

  方法四:當眾發(fā)言。當眾發(fā)言是克服羞怯心理、增強人的自信心、提升熱忱的有效突破口。這種辦法可以說是克服自卑的最有效的辦法。想一想,你的自卑心理是否多次發(fā)生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應明白:當眾講話,誰都會害怕,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你不要放過每次當眾發(fā)言的機會。不敢當眾發(fā)言,是怯場,缺乏自信。當眾發(fā)言練習,既壯大膽量,又練就口才,是信心的“維他命”。所以請同學們在上課時盡量爭取當眾發(fā)言,暢談自己的見解,不要怕說錯,這樣恐懼感就會逐漸消除,就會不斷增加信心,下次更容易發(fā)言。否則,每放棄一次發(fā)言機會,就會中了一次缺乏信心的毒素,恐懼感會越來越強、自信心會愈來愈弱。

  希望大家努力嘗試,積極體驗,請記住,:“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訣。”

  學生心理健康講座篇二

  同學們:

  我們學生最常見的問題那就是馬虎,什么是馬虎?不認真是馬虎!為什么不認真?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呀,不一心一意呀。馬虎即然是習慣那就可以養(yǎng)成不馬虎的習慣。

  我們可以要求學生必須養(yǎng)成作題或作業(yè)后檢查的習慣,在學校如此在家也必須如此。自己先檢查然后老師家長再檢查有錯時不告訴他具體錯哪了。劃定范圍讓他自己的再查。另外在學習時不能讓孩子有分心的因素。由其在家別把水果呀小食品呀放他旁邊。別開電視,小聲說話別有事沒事地問一句餓嗎?渴嗎?難嗎?心理學上說一個習慣的養(yǎng)成最少要六天??蛇@個習慣可能需要很長時間。

  除此之外馬虎的孩子通常注意力是不集中的。這表現在上課時有時不注意聽講,常做小動作,老走神。注意力有專門的訓練方法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就說說我知道的。

  一、聽覺集中訓練法:

  閉上眼睛,用心來聽鬧鐘的滴嗒聲,并要求他伴隨著這種聲音默念“嘀嗒。。。嘀嗒。”要求:環(huán)境安靜,可以是一兩個孩子。也可以是全班或小組。每天五次每次兩分鐘左右,堅持六天。

  二、視覺想象訓練:

  要求環(huán)境安靜,閉目靜坐,先在頭腦中想象出一個黑點,再想象由這個點向右無限延長的黑線。每天練習三次。每次五分鐘。隔兩天后再想象,由黑點起無限旋轉的螺旋線形。療程為7天。然后減少量堅持2周。(鞏固)

  怎樣克服“走神兒”的毛病。

  1、自我提示法:找?guī)讖埿】ㄆ?,上面寫專心聽講、不要走神、等放在平時??吹靡姷牡刈C詞如文具合時書桌上,家里的寫字臺上墻上等這樣無論上課聽講還是回家做作業(yè)都可以提醒自己別走神。

  2、記錄法:準備一個小本,專門用來記錄走神兒的內容。比如,今天數學課中你想昨天的足球賽來著,那就要在本上記錄:數學課足球賽約2分鐘。。這樣記錄幾天后認真看一遍會發(fā)現自己胡思亂想的東西多無聊,浪費了多少時間。想信用不過多久本上的記錄會越來越少的

  3、自我獎懲法:就是在每次寫作業(yè)或復習功課之前。先給自己定個時間表,從幾點幾分到幾點幾分完成什么內容。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完成了學習計劃,并且始終專心致志的。那么就獎勵一下自己:看會兒電視或聽一段音樂;相反,如果由于分神而使計劃落空,那你就該毫不留情地懲罰自己做不愿做的事,如干家務或跑樓梯等。這樣長此以往就會為了獎勵避免懲罰而漸漸養(yǎng)成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了

  這是幾個訓練注意力的方法。如果有興趣可以試一下,試時別忘了告訴我。我還想檢驗一下行不行呢。

  三、如何克服心理障礙:

  1、學會建立理性的價值觀念

  (1)了解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及期望。

  (2)增加對價值的察覺:理解價值如何影響人的抉擇和行為。

  (3)學習多側面、多角度地看待學習和生活。

  2.學會建立良好的自我觀念

  (1)增進自我體察:自我觀察并認知有哪些心理需求和感受;學習描述自我感受;認識思想、感受與反應之間的關系。

  (2)學會自我接納:以己為榮;認知自己的優(yōu)、缺點。

  (3)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發(fā)展自信心和自身能力,成為獨立的、信任自己的人;提高與周圍人交往的自信心;堅持自我努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4)增強自我監(jiān)控:敢于自我肯定,善于自我激勵;對他人對自己的認識態(tài)度反應適度;能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以積極的態(tài)度處之。

  3.學會建立和發(fā)展良好的人際關系

  (1)了解人的交往心理需求。

  (2)熟悉與人溝通的技巧:學會運用同情心;學習非語言溝通技巧:眼神接觸、表情、體姿、聲調、手勢。學習語言溝通技巧:了解交往中開誠布公和相互信任的重要性;選擇適當時機談論感情問題;談論感情問題時懂得傾聽和發(fā)問;勇于表達,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立場,不卑不亢;不輕易責怪他人;面對批評做適當的反應,避免消極的影響;能區(qū)別某人的真正言行與你、對他言行的反應或判斷是否相同。

  (3)學會處理人際沖突:學習如何作不失理智的爭辯;學會互惠互利的協(xié)商技巧。

  (4)學習與人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何時挺身出來帶頭,何時追隨別人;學會正確地分析和對待自己的情緒變化。

  4.學會提高調控情緒的能力

  (l)了解體察情緒的多樣性情緒自覺: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和辨別,傾聽內在的自我對話。

  (2)學習分析不同情緒狀態(tài)的前因后果情緒監(jiān)察:留意是否有自我貶抑的消極信息,了解情緒的真正原因。

  (3)學習情緒狀態(tài)下的控制和疏導方法情緒管理:延遲滿足;衡量情緒的強度,克制沖動,減輕壓力。

  (4)學習分析情緒與行為的差距情緒決策:了解別人的觀點;了解哪些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恰如其分地表達情緒;對人生抱有積極的態(tài)度。

  5.學會增強耐挫能力

  增強耐挫意識。認識到遭遇挫折是正常的。學會耐挫方法。學習接受和適應遭到的反對和不成功;學會給予和接受有益的批評;學會響應指示和接受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限制。

  學生心理健康講座篇三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必須讓孩子知道生活里有一個“困難”字眼,這個字眼是跟勞動、流汗、手上磨出老繭分不開的。這樣,他們長大后就會大大縮短社會適應期,提高挫折耐力。為此,日本東京一家小學為三年級小學生設置了一種新課,要他們用洗衣板洗衣服,用扁擔挑水或抬水,用煤爐生火,用石磨磨大豆,并告訴他們幾十年前絕大多數日本人就是這樣生活的,許多家長也被告知,要培養(yǎng)孩子的競爭能力,首先要克服孩子“輸不起”的心理障礙,能謙讓,能合作,能吃虧,然后才能競爭。美國汽車大王福特盡管身為億萬富翁,但卻要求子女自己去擦皮鞋,打工掙錢;印度也規(guī)定了小孩的“饑餓日”以餓其體膚,苦其心志等等。這些國家的做法,無疑拓寬了我們的視野,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為此,我們可以在“吃苦活動”中自討苦吃。以提高我們的生存能力、自理能力,作好迎接逆境,向挫折挑戰(zhàn)的預備。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對人的心理素質,包括對挫折的承受能力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面對二十一世紀,我們的教育中缺少“挫折教育”是不行的。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對小學生的挫折教育?,F在我們可以向自己提幾個要求:

  1、不對自己過分苛求。為了避免挫折感,應當把目標定在自己能力的所及之內。

  2、不對別人期望過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和短處,不能強求別人符合自己的要求。

  3、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發(fā)怒時盡量把怒火泄于其他方面,如打球和唱歌之上,以消火泄憤。

  4、能伸能屈。當大前提不受影響的情況下,無需過分計較小處,以減少自己的煩惱。

  5、向別人傾訴煩惱。把抑郁埋于心底,只會令自己郁郁寡歡。假如把內心的煩惱告訴知己好友,心情會頓感愉快

  6、助人為樂。幫助別人可以使自己忘卻煩惱,更可以獲得珍貴的友誼。

  7、集中精力處理近事。這樣可以減輕精神負擔,以免弄得心力俱廢。

  8、不要處處與人競爭。以和為貴,不四面樹敵,以免經常處于緊張狀態(tài)

  9、認識到挫折具有雙重性,挫折會給人以打擊,帶來損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奮起、成熟,從中得到鍛煉。

  幼年周恩來假如不是目睹了殘酷的社會現實,經歷了苦難的洗禮,也不會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偉大抱負。由此可見,孟子的“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將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也是不無道理的,挫折教育是可取的。耐挫力是心理品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人耐挫力的高低不是恒定不變的。“人生能有幾回搏!”這話固然深刻,但“人生總有幾回挫!”也許更有普遍意義。小學生在學習、生活當中,碰到挫折是經常的,不可避免的,小學生應該正確對待所碰到的困難和挫折,熟悉到困難和挫折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學會如何應付所碰到的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挫折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成熟和成功的“催化劑”,只要能從容地面對它,自信地戰(zhàn)勝它,成功就離我們很近了。

  三、人際關系方面:給老師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沒有知心朋友,經常遭人議論,被人特殊是被同性戲弄、嘲笑等等。

  四、愛好方面:班主任不答應自己參加社團活動;自己的愛好得不到家長、教師的支持,甚至受到限制和責備。

  五、自尊心方面:被老師體罰或變相體罰,遭到點名批評,經常忍受委屈;教師、同學不信任、不理解自己,班干部被撤職;沒取得應有的比賽名次。

  六、自信心方面:自己付出巨大努力,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精心制訂的學習計劃經常不能落實;自己苦思冥想的工作打算,被同學輕易否定;因某門功課沒學好而被視為“不可造就”。

  當人處在挫折情境中的時候,總要伴隨著一定的心理反應,引發(fā)出一系列直接或間接的挫折行為,并最終影響到人們個性心理的形成和發(fā)展。學校中的上述挫折情境會給學生帶來哪些反應呢?

  (1)情緒方面:挫折經常使學生產生一種壓抑感、懼怕感以及焦慮不安、灰心喪氣、敏感多疑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2)理智方面:接二連三的挫折情境抑制了學生的心智活動,經常使一些學生在分析、判定、解決問題時滯緩、刻板,缺少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這些學生往往把失敗歸咎于他人,并為自己找一些合理的借口,以減輕心理壓力。如:踢輸了球,便抱怨場地不標準;害怕與人交往,就說別人對自己不熱情。

  (3)自信方面:由于學習上的頻繁挫折,加劇了學生對學習的擔憂,從而懷疑自己的能力,喪失了學習的信心,放棄了追求的目標,進而產生逃避學習的心理傾向。

  (4)性格方面:挫折情境常會使一些學生變得悲觀失望、沉默孤獨、抑郁寡歡、不愿交往、不好競爭,或表現出急躁、易怒,喜歡挑釁等等。

  (5)生理方面:挫折情境所帶來的緊張情緒,經常導致生理上的一系列反應,如呼吸急促、出汗、臉紅、神情恍惚、食欲減退、失眠、健忘,以及輕度的身體疾病等等。

  (6)行為方面:挫折情境經常使學生表現出直接或轉向的攻擊性行為。學習上的挫折經常導致學生破壞紀律、擾亂秩序、厭學、逃學、考試作弊等。自尊與人際關系方面的挫折經常使學生作出破壞對方財物、偷竊、諷刺譏諷別人、打人、罵人等行為。

  這一切都要求小學生必須加強對自己的挫折教育。其實早已經有很多中外偉人為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如音樂家貝多芬在生活極度困頓,耳朵聾了的困境下與命運奮力抗爭,譜寫了至今仍鼓舞了很多人的《命運交響曲》;愛迪生為了發(fā)明電燈不知試驗了一千多次,不知失敗了多少次,才最終找到了鎢絲;有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命運對他十分殘酷,17歲時他考取了有名的牛津大學,21歲時卻患上了萎縮性的脊髓側索硬化癥,醫(yī)生說他至多只能活兩年半,霍金頑強地向命運發(fā)起了挑戰(zhàn),兩個半年過去了,他不僅堅強的活著,還成了偉大的天體物理學家,他寫的科學著作《時間檢史—從大爆炸到黑洞》轟動了世界,他不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世界,更以他的頑強搏斗的精神征服了世界;美國前總統(tǒng)林肯22歲生意失敗;23歲競選州議員失敗;24歲再次生意失敗;27歲精神崩潰;29歲競選州議長失敗;34歲競選國會議員失敗;35歲當選州議員;39歲競選國會議員再次失敗;46歲競選參議員失敗;47歲競選副總統(tǒng)失敗;49歲競選參議員再次失敗;51歲當上美國總統(tǒng)。縱觀中外名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不經風雨哪能見彩虹。我們碰到挫折時,就不應該怨天由人,應該樹立正確態(tài)度。正確的態(tài)度主要是指面對困難的勇敢和面對失敗的不屈服。對挫折的正確態(tài)度,首先表現在中小學生能勇敢地面對困難。有的中小學生在一般情況下,也是不怕困難的,但倘若碰到太多的困難,感到“對手”太強大時,例如,學習上碰到比較大的“攔路虎”,生活中碰到非常不順心的事情等,往往不敢正視現實,不敢迎著困難上?!段饔斡洝分械奶粕舨皇墙洑v過諸多的艱難險阻,克服了重重困難,恐怕也不會取得真經。高爾基說:“我覺得奮不顧身的精神能克服任何障礙,能在世界上創(chuàng)造任何奇跡。”假如你是一個害怕困難的人,假如你想具有勇敢地面對困難的態(tài)度,就請記住歌德的名言:“你若失去了財產——你只失去了一點兒;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失掉了許多;你若失掉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失掉了!”因此,對于困難我們既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應以積極的態(tài)度勇敢地迎難而上,在征服困難的過程中,增強我們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

  對挫折的正確態(tài)度,還表現在中小學生不怕失敗所造成的挫折。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僅是“兵家”,做什么事都會存在或勝或敗兩種可能性。在行動前只作成功的打算,不作失敗的預備,這只會削弱對失敗的耐挫能力,從而在失敗后變得十分脆弱。例如,有的中小學生在考試前給自己定了過高的目標,結果考試成績一但不如愿,抱頭痛哭者有之,離家出走者有之,服毒自盡者有之。作為小學生,面對失敗應該成為一個強者,熟悉到“失敗是成功之母”,熟悉到沒有失敗就沒有成功,應該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對失敗要有足夠的心理預備,在失敗時應仍能表現得像一個勝利者,信心十足,布滿干勁,繼續(xù)干下去,直到成功。

  在碰到挫折時,我們還應該提高耐挫能力,強化心理素質。某中學的一位教師做過這樣的挫折實驗:“今天中午放學后,大家都已饑腸轆轆,急著趕回家吃飯,可發(fā)現自行車輪胎被放了氣。這時候,你們會怎么辦?”學生們一聽,有的表現為心慌失措,有的說給家里打電話讓家長來接,有的說改乘公共汽車。老師又設計了一個情節(jié)問同學們:“假如忽然傳來一個壞消息,母親上午看病診斷得了重病,你聽到后會怎么樣?”一個女同學當時抱住腦袋說:“哎呀,那我沒法活了!" 該實驗說明中小學生對遭受挫折的心理預備往往不足或根本毫無預備,因此,我們應該知道挫折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挫折是令人不快的,但不快程度及轉化情況是由自己控制的,樂觀堅強的孩子往往能接受挫折。所以我們應該從小便能作好接受挫折的心理預備。

  
看過“學生心理健康講座”的人還看了:

1.小學生心理健康講座內容

2.學校心理健康講座有哪些

3.心理健康講座心得體會

4.大學生心理健康講座心得

5.小學生心理健康講座

1530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