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健康知識 > 食材知識 > 山慈菇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

山慈菇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

時間: 立文804 分享

山慈菇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

  山慈菇,中藥名。為蘭科植物杜鵑蘭、獨蒜蘭或云南獨蒜蘭的干燥假鱗莖。前者習稱“毛慈菇”,后二者習稱“冰球子”,別名還有金燈、朱姑、鹿蹄草、無義草等。那么你知道山慈菇的功效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準備的山慈菇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希望對你有幫助!

  山慈菇的入藥部分

  為蘭科植物杜鵑蘭、獨蒜蘭的假鱗莖。

  山慈菇的產(chǎn)地和分布

  1.杜鵑蘭:生于山坡及林下陰濕處。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地區(qū)及山西、陜西、甘肅等地。

  2.獨蒜蒜蘭:生于海m的林下或溝谷旁有泥土的石壁上。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甘肅等地。

  山慈菇的形態(tài)特征

  1.杜鵑蘭,陸生植物。假鱗莖聚生,近球形,粗1-3cm。頂生1葉,很少具2葉;葉片橢圓形,長達45cm,寬4-8cm,先端急尖,基部收窄為柄?;ㄝ銈?cè)生于假鱗莖頂端,直立,粗壯,通常高出葉外,疏生2枚筒狀鞘;總狀花序疏生多數(shù)花;花偏向一側(cè),紫紅色;花苞片狹披針形,等長于或短于花梗(連子房);花被片呈筒狀,先端略開展;萼片和花瓣近相等,倒披針形,長3.5cm左右,中上部寬約4mm,先端急尖;唇瓣近匙形,與萼片近等長,基部淺囊狀,兩側(cè)邊緣略向上反折,前端擴大并為3裂,側(cè)裂片狹小,中裂片長圓形,基部具1個緊貼或多少分離的附屬物;合蕊柱纖細,略短于萼片。花期6-8月。

  2.獨蒜蒜蘭,陸生植物,高15-25cm。假鱗莖狹卵形或長頸瓶狀,長1-2cm,頂生1枚葉,葉落后1杯狀齒環(huán)。葉和花同時出現(xiàn),橢圓狀披針形,長10-25cm,芝2-5cm,先端稍鈍或漸尖,基部收狹成柄抱花葶?;ㄝ沩斏?朵花?;òL圓形,近急尖,等于或長于子房;花淡紫色或粉紅色;萼片直立,狹披針形,長達4cm,寬5-7mm,先端急尖;唇瓣基部楔形,先端凹缺或幾乎不凹缺,邊緣具不整齊的鋸齒,內(nèi)面有3-5條波狀或近直立的褶片。花期4-5月,果期7月。

  山慈菇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磨汁涂;或研末調(diào)敷。

  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主癰疽惡瘡;瘰疬結(jié)核;咽痛喉痹;蛇、蟲咬傷。

  山慈菇的附方

  1.驅(qū)蟲方(《海峰驗方集》)治小兒蟲積(不拘蛔蟲、蟯蟲、絳蟲),癥見腹痛,腹脹,食少,面黃肌瘦,睡臥不安,大便秘結(jié)或稀溏,有時蟲體隨大便排出或自口腔吐出:山慈姑(酒拌炒熱)、續(xù)斷子、鶴虱、雷丸、枯礬、明雄黃、川黃連、青黛、川干姜、炒吳萸、白芷、升麻各9g,使君子(去殼)10個,苦楝根皮(酒炒)、北口芪、黨參、于術(shù)、全當歸、阿膠、葛根、防風各30g。上藥碾洗篩凈,灌入寬口瓶中。1-2歲,日服1次,每次服1.5g,晨起后,空腹時開水調(diào)化服之,也可加適量白糖調(diào)服,連續(xù)3-5天;3-4歲,日服1次,每次服2.4g,服法、服次同上;5-6歲,日服1次,每次服3g,服法、服次同上;6歲以上,按5-6歲量為準,不必增加,服法、服次同上。方中山慈姑消癰散結(jié),為君藥。

  2.紫金錠(《外科正宗》)治由濕溫時邪引起的神昏胸悶,嘔惡泄瀉,及小兒痰壅驚閉;外治癰疽疔瘡,腫核結(jié)毒等癥:茅慈姑60,紅芽大戟(醋炙)45g,五倍子、千金子霜各30g,朱砂12g,雄黃6g,麝香9g。制糊為錠,每服0.6-1.5g,日服1-2次,溫開水磨服或搗碎沖服;外用醋磨調(diào)敷患處。孕婦忌服。方中山慈姑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為君藥。

  3.(《乾坤生意》)治癰疽疔腫、惡瘡及黃疸:慈姑(連根)、蒼耳草等分。搗爛,以好久1鐘,濾過溫服;或干之為末,每酒服9。方中山慈姑清熱解毒,消癰散結(jié),為君藥。

  
看過“山慈菇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的人還看了:

1.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2.中藥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3.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4.中藥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

5.慈姑的營養(yǎng)價值及功效

233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