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身體祛濕排毒
感覺自身濕氣重的時候,要及時祛濕。那么該如何給身體去濕排毒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身體祛濕排毒的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怎樣給身體祛濕排毒:有濕氣的表現(xiàn)
1、看形體
中醫(yī)有說“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濕”。虛胖體型的人多有水濕,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下肢水腫等問題。
2、看狀態(tài)
濕氣明顯的人士常常感到身體特別困倦,懶得活動,頭重如裹,頭腦不清爽,關節(jié)沉重,渾身酸痛,這是濕氣黏滯,阻滯經(jīng)絡的表現(xiàn)。此外,這些人士還常有胸悶的感覺,要長呼一口氣才舒服。
3、看胃口和食欲
濕氣重的人士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饑餓的感覺,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脹,日常有隱隱的胸脘痞悶感,這種感覺就好像吃下去的東西自己往上頂似的。這是典型的脾虛濕困表現(xiàn)。
4、看大便
體內濕氣重時,大便往往稀爛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質也很松軟,而且容易粘在馬桶上很難沖走。人也總有大便排不盡的感覺。
5、看小便
小便往往表現(xiàn)為尿不多,但次數(shù)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熱或澀痛感。個別女性朋友還有白帶量多,這些都是濕氣重的表現(xiàn)。
6、看舌頭
判斷有無濕氣最準確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濕證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邊有齒印,苔白膩。而濕熱證候的人士常是舌紅苔黃膩。
7、看耳朵、頭發(fā)
耳朵里耳屎呈油狀易流出也提示濕熱證候明顯。此外,如果毛發(fā)容易油膩出油,面部皮膚油膩油亮或早晨眼皮腫,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發(fā)黃也常提示體內有濕氣。
怎樣給身體祛濕排毒:身上的四大祛濕開關
中醫(yī)專家指出,按摩是一種很好的祛濕方法,常刮身體4大祛濕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濕效果。
1、豐隆穴
位置:足陽明胃經(jīng)絡穴,位于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距脛骨前緣二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間關節(jié)點按該穴3分鐘,然后順時針揉按穴位約5分鐘。
功效:通調脾胃氣機、祛濕化痰。
2、足三里
位置:足陽明胃經(jīng)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壓或順時針揉按穴位5-8分鐘,局部有酸脹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調理脾胃、疏風化濕功能,還能補中益氣、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強機體免疫力。。
3、中脘穴
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
按摩方法: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順時針揉按2-5分鐘。
功效: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適用于濕滯、胃脘飽脹、噯氣者。
4、曲池穴
位置:手陽明大腸經(jīng)合穴,完全屈肘時,位于肘橫紋外側端處。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點揉此穴2-5分鐘,亦可用四指并攏,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膚微紅為度。
功效:可泄大腸濕熱,用于肛門灼熱、大便黃爛、排不盡者,亦可治療濕疹等皮膚病癥。
怎樣給身體祛濕排毒:祛濕排毒的好方法
1. 食療“祛濕”法
一般有濕氣,大家都會想到拔罐,但是大家都知道,拔罐時疼痛感是比較強烈的,而且拔罐后身上留下的一個個紫色的圓圈也很難看,對身體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那么到底要怎樣安全有效的祛濕呢?
去除濕氣,老中醫(yī)建議最簡便直接的方法就是 飲食調理!通過食療的方法,對體濕,肥胖,皮膚暗黃等癥狀都有很好的效果!
材料: 紅豆、薏米、燕麥、赤豆、蕎麥。
做法:
用洗好后就開火煮,先大火煮至水燒開,然后轉小火煮。 在煮好前20分鐘放入冰糖繼續(xù)熬煮至冰糖融化即可關火。
也可以用豆?jié){機常規(guī)打成熟漿后分兩三次溫服(也可晚上用保溫瓶等量洗凈,倒入半瓶開水,第二天白天喝湯,晚上煮煮吃粥),先連服七日后減至每星期二至三次到一次。
我按照這個方子堅持吃了一周,感覺身體輕盈了許多,皮膚也比以前好,重點是體重居然輕了!
薏仁,又叫薏米,《神農本草經(jīng)》將它列為上品,它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凊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赤小豆,又名赤豆,出于《神農本草經(jīng)》能利濕消腫、清熱退黃、解毒排膿,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jié)血糖、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
紅豆,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
2. 按摩“祛濕”法
承山穴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它在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上,膀胱經(jīng)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jīng)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
大多數(shù)人,只要輕輕一按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后,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fā)熱,這就是膀胱經(jīng)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上升的陽氣向外發(fā)散。所以濕熱體質者一定要注意記住這一保健大穴,合理地在生活中使用。
3. 健康食物“祛濕”法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huán)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比如,涼拌食品,冷飲。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為“甜膩化濕”。
中醫(y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是涼性蔬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易無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姜,降低蔬菜寒涼性質。
4. 健康習慣“祛濕”法
不要穿潮濕未干的衣服、蓋潮濕的被子,被子(墊絮)要經(jīng)常曬。
還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濕氣包裹你的身體(淋雨后要及時換上干衣服)。
5. 艾葉泡腳“祛濕”法
除了藥療和食療,還要勞逸結合,多做運動,注意保暖,另外還有一個小竅門對治療濕氣重有不錯的效果,就是用艾葉泡腳,之前介紹過艾葉泡腳的好處,下面來看看如何用艾葉泡腳。
方法:干艾葉10到15克,與5公斤冷水同煮,開后改小火10-15分鐘關,能下腳時算起泡20-40分鐘(有保溫瓶的話,可在瓶中長的放半支、短的放兩節(jié)艾柱,用開水泡5-10分鐘后,再兌水泡腳)。記住,水一定要沒過腳踝,水溫不低于35-42度。可連續(xù)泡3-5天(以后每星期1-2次即可),頭天可多出點汗,后以微出汗則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