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021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段時間的工作已經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中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績呢?是時候仔細的寫一份工作總結了。為了讓您在寫工作總結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1
一、指導思想
高一地理教學要以人類與環(huán)境的關系為主線,以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為指導思想。高一地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從人類和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著眼,通過教學使學生獲得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相關的人文地理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維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能夠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huán)境之間的問題作出獨立的判斷和適當的評價。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于學生觀察和理解與人類發(fā)展有關的地理環(huán)境變化,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為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高中地理總體教學目的
1、學生獲得比較系統(tǒng)的人文地理基礎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夠獨立和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3、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huán)境觀,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深化對國情、國力以及國策的認識;積極參與協(xié)調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活動。
4、深入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
三、教材內容、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本學期教材以人文地理為主,包括: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huán)境;人類的居住地—聚落;人類活動的地域聯(lián)系;人類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教材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協(xié)調人地關系、尋求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為宗旨,研究以人類為中心的地理環(huán)境;從這一點看,在地理教學中參透環(huán)境教育應該是教學重點之一。教材除了學科理論外,增設了活動設計、研究性學習、案例教學、社會實踐等,同時,配備了不少案例,這些案例源于實際的社會活動和不斷發(fā)展的社會現實生活,與地理學科有緊密的聯(lián)系,是對已發(fā)生的典型時間的真實寫照;因此,學生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現實問題,通過案例分析引導學生去觀察、體驗、判斷和推理也是教學的重點,更是難點。
四、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教學措施:
1、備課時重點研究教材和學生,圈出難點、重點,把知識分為了解層次、識記層次、掌握并運用層次,針對學生的現有知識結構做到有的放矢,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掌握重點,記住常識。
2、重點放在課堂教學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學生興趣和積極性為主,運用多媒體和直觀教學手段,以及學生所見所聞的現有知識,激發(fā)其學習熱情,啟發(fā)其積極思維,開拓其動腦、動手能力。
3、課堂練習應緊扣課堂講解的內容,從易到難,深入淺出,循序漸進,以中低檔題目為主,做到有梯度有層次地推進教學,使學生能在識記、聽懂課堂內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對,從而達到消化課堂內容,體驗成功的感覺。
4、作業(yè)批改時教師應做好總結,把那些學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記錄下來,以利于改進教學方法,總結教學經驗,查漏補缺。同時,教師要做到認真批改,對那些掌握得好的學生不吝表揚,差等生鼓勵支持,中等生促進加油提高,批示時注意語言的感召力,起到潛移默化的激勵作用。
5、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抓好“記憶改變學習計劃”,開展班級競爭,激發(fā)其學習動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教師應通過適當的知識競賽讓學生參與競爭,達到成績總體提高的目的。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
本學期我擔任了六個班的地理教學工作(高二兩個文科班、兩個理科班和高一兩個班的),并擔任高一地理備課組長的工作,任務艱巨,在與諸位地理教師的協(xié)同合作下,明確職責,腳踏實地的工作,各項教學活動開展的井井有條,現將一學期的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積極參加課改培訓,加強理論學習、促進觀念轉變
根據學校的統(tǒng)一安排,我與備課組其他老師頂高溫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參加了高二地理學科新課改培訓。三天培訓期間,通識培訓,對《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進行了解讀;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的專家從教材編寫方面對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的設計思想和教材內容作了介紹;廣東省的一線教師介紹了課改實驗區(qū)的教學經驗和教訓;省地理教研員對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地理學科的開設時間、方式、課時安排、教學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導意見;科學的培訓使我們對國家新一輪高中課程改革的背景、理論、目標、策略、步驟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理論學習的加強是走進新課程的第一重要關口。。
二、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及高一地理備課組長的工作
本學期切切實實做好高中地理會考工作,力爭全部學生達標,重點做學習困難學生的工作。注重對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礎及培優(yōu),
組織高一備課組成員做好下列工作:
1、學習地理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培訓工作認真學習和鉆研學科課程標準新教材,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研究反思與調整,力求實現突破課改中的重點和難點。
2、安排每一個星期的教學進度、課時安排,每堂課的大致上法,從而保證十個班級的教學進度一致。高一備課組內,每位科任老師上倆次公開課,取長補短,教學相長。
3、做好期中、期末復習工作、認真學習考試說明,探討復習教學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試的組織、閱卷、分數統(tǒng)計和閱卷分析等有關工作。
4、抓教學常規(guī)組織有關學習活動,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斷提高課堂效益,研究學法,將如何引導學生改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方式多元化,為研究重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主要措施:
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和學習習慣,在教學中多采用啟發(fā)式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動腦思考、大膽想象、主動參與。課堂上精心設計各種豐富多彩“任務性”活動,設計各種真實的活動,通過各種實踐,達到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單元備課活動,研究新課標、把握新教材
為了更快更好的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訓期間高一地理備課組就擬訂了針對必修《地理1》的備課暢想,開學后及時制定了周密詳細的計劃并已把任務落實。安排我承擔第一章三、四兩節(jié)與第五章的集體備課主講任務。備課組采用“個人精備—集體研討—個人修改”的備課新模式,發(fā)揮了個人的優(yōu)勢和特色,整體提高了備課效率。通過舉辦組內備課活動,老師之間的交流、研討、相互借鑒的機會增多,對更好的把握、駕馭新教材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幾次集體備課活動不僅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教師的研究視野也開闊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課程的能力增強了。此外還積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課程資源。
四、尋求理念與課堂的最佳契合,發(fā)現問題、找出困惑
新課改實施各種各樣的問題不斷涌現,經過多次認真分析總結,本學期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明顯問題:
1、課時緊張與教學任務繁重的矛盾
2、理念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較大,“一言堂”“滿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銜接問題和矛盾突出
4、配套習題難度較大,與教學進度不統(tǒng)一問題
回首這即將過去的一學期,各項工作扎扎實實、井井有條,這讓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將到來的下學期,新課改尚處于不成熟的探索階段,卻又頗感任重道遠。要正確引領并促進自己教育教學技能的專業(yè)成長,必須不斷突破舊的思維方式和個人時間管理方式,逐步樹立正確的教學觀、質量觀等素質教育新觀念,加強日常工作的歸納、總結與反思。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3
地理學科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人類與環(huán)境關系的科學。要求我們既要注重知識的積累,又要注重能力的提高。體現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就要求我們一方面應緊緊圍繞地理基礎知識的復習,通過地理知識的系統(tǒng)整理、歸納,形成完整、科學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要按大綱規(guī)定的能力要求,通過原理分析、規(guī)律總結和解題訓練加強能力培養(yǎng),提高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一、加強知識的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教學理論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具價值。在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中,比較偏重于掌握知識的細節(jié),而忽略了對知識結構整體上的理解和掌握。由此而帶來的直接的危害是降低了知識的智力價值,使獲得的知識難以成為今后深入探究的可靠基礎。
在知識整理加工的過程中,伴隨一系列思維活動,如分析、判斷、歸納、演繹、比較、分類、總結、概括、推理等,可以說這個過程也是思維綜合訓練的過程。經過這一過程可以加深知識的理解、強化記憶,同時也可以發(fā)現問題、彌補漏洞、糾正錯誤。在對基本原理、規(guī)律的探究、發(fā)現、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多思、敢問、善問,可準備一個問題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規(guī)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二、落實基礎,突出主干,注意與初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
基礎和主干知識是指地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規(guī)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觀念、結論。它們分布在教材的各個部分。但總體來看,能夠體現地理學科學習功能的、能夠形成再生知識的、與生活生產緊密聯(lián)系的部分多為高考復習的重點所在。如:地圖、地球運動、大氣運動、人類活動、人地關系等。
對于基礎和主干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是要死記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體應用。高考試題往往通過大量引用課外知識和豐富的社會素材,形成新的問題情景,構成新的問題角度,從而考查學生的能力。但是無論如何,其考查的落腳點仍然是地理學科的基礎和主干知識。所以我們必須抓住各部分的基礎和主干知識,尋找各部分知識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綜合的思維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復習中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重點復習高中系統(tǒng)地理知識的同時,還要正確處理好初高中地理知識的有機結合。初高中地理知識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只要高中地理中涉及到的初中地理知識,都應該掌握,決不能回避。要正確處理好高中系統(tǒng)地理與初中區(qū)域地理之間的關系,以高中系統(tǒng)地理為主,兼顧初中地理,當涉及到相關初中地理知識時要進行串聯(lián)復習,并落實到區(qū)域圖上。只有把具體的地理事物或現象落實到具體的區(qū)域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產生的原因、特點,預測它的發(fā)展變化趨勢。如復習“地球運動”時,就應把初中的“時區(qū)和日界線”融入其中,復習“地殼運動”時應一并復習初中“地形和地形的變化”等等。
通過這樣處理,不僅使初高中地理知識緊密結合,形成一個有機整體,而且便于提高綜合分析地理知識的能力??梢?,抓住多角度觀察地理事物的空間性質,綜合分析地理系統(tǒng)內部與外部物質、能量和信息的運動與轉化這些大問題,一方面能使地理知識學習更加透徹、完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拓展思考與解答地理問題的深度與廣度。
三、加強空間思維訓練,形成科學的整體觀念,不斷提高認識水平
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地理試題選取了能夠反映地理學科主要研究分析方法的內容為命題素材,緊緊圍繞“描述、概括、理解各種地理事物的空間結構聯(lián)系和發(fā)展變化過程”、“認識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稱和空間位置”等能力要求。試題中時差的推斷、地圖的判讀、世界和中國某個區(qū)域的特征分析、判斷等都是在考查學生的空間能力。因此,在高考地理復習中要特別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以促進我們的整體思維觀形成。
空間思維能力的考察主要有這幾項內容:各類地圖的判讀,地球的自轉與公轉,大氣的運動和變化,世界和中國區(qū)域(大洲、大洋、地區(qū)、國家)中的重要經線、緯線,各類重要地理分界線(自然地理界線、人文地理界限)等。培養(yǎng)地理學科的空間思維能力,一定要講求方法。如對空間概念和物體空間運動的理性思維分析,可選取十條重要經緯線(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180°經線、20°W、160°E、120°E),通過它們,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經緯網,并想象地球運轉起來線與線之間相互位置關系及晨昏線的動態(tài)關系。
通過有效的空間思維訓練,才能達到當給出世界上某一點或線時,在腦海中涌現的不是亂糟糟的一團,而是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的地理事物。而有了這樣的水平,無論命題角度如何,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四、掌握基本原理,訓練解題思路,不斷提高解題能力
地理是一門“講理”的學科,明確地理原理、掌握地理規(guī)律,有利于更好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要注意理解重要的地理原理、規(guī)律和觀點,訓練答題思路,提高答題水平。
1、要全面思考,綜合分析解答問題。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識結構的基礎上,總結、歸納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弄清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內涵、地形、氣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間的相互聯(lián)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內涵(人口、資源、城市、市場、交通、勞力、技術、政治、經濟、文化等),自然環(huán)境與人文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影響等。對于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注意進行對比分析??煽v向對比分析,如按時間順序比較三次技術革命對工業(yè)生產、工業(yè)布局的影響,也可以進行橫向對比分析,如比較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氣候特征、地區(qū)分布,比較幾種農業(yè)地域類型的發(fā)展條件、主要特征等;可采取列表分析,也可以通過圖像來通過設計題目進行對比分析。認清相似問題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明確知識間的聯(lián)系,有利于掌握概念的實質內容,排除干擾因素,形成正確的認識。
2、循序漸進,加強邏輯推理,提高解題水平。近幾年高考試題的一種新趨向是,條件隱蔽,層層設障,并且沒有明顯的正誤傾向,只能依據條件去判斷、推理,挖掘題目中包含的隱含條件,各個擊破,求得正確答案。
3、要多角度訓練,促進知識正遷移。地理學習中有很多圖形、圖文之間可以不斷變化,如太陽高度角可以有旗桿影子、窗戶光線、樓房間距、地球經緯網、太陽能熱水器、變化曲線坐標圖等多種題型;晨昏線問題更是變化多端,側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局部圖等。對于一些可從多角度思考的地理問題,要從整體上把握,注意發(fā)散思維的訓練。解題中注重加強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問題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題多變、一題多解,訓練解題思路,提高應變能力,研究各種可能造成知識負遷移的因素,促進知識的正遷移。如給出一組等值線圖,我們可以從多個方面變換條件,進行思維訓練:
①假定為等高線圖,判斷山脊、山谷;
②假定為等壓線圖,判斷高壓脊、低壓槽;
③假定為等溫線圖,判斷是何種洋流影響所致,或是何種地形影響所致;
④假定為等降水量線圖、等震線圖等等。
4、要聯(lián)系實際,運用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高考試題的另一大特點是注重聯(lián)系實際,把地理原理、地理規(guī)律巧妙地與當前熱點、焦點問題或區(qū)域聯(lián)系起來,以考核我們運用原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感性材料(如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青藏鐵路、水土流失、沙塵暴、水旱災害、火山地震等)的認識,理解和掌握許多抽象的、難以耳聞目睹的地理知識和和現象。這樣不僅使地理學習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了擴展,而且有助于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yǎng)了能力,提高了整體綜合素質。
高三地理復習中有法而無定法,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地緊扣大綱,立足基礎,構建知識體系,形成整體觀念,加強能力培養(yǎng),不斷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以地理事實材料為基礎,形成地理概念,認識地理規(guī)律和地理原理,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要比掌握大量具體的零散知識更有價值,抓住主干知識,注重培養(yǎng)邏輯推理能力,在命題人員的眼里沒有熱點問題,將所謂熱點問題搞得沸沸揚揚、草木皆兵是不可取的,緊緊把握住區(qū)域特征認定及其出現的問題與解決措施,注重空間思維的訓練,促進空間思維能力的形成,定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4
一、勤訂計劃,合理安排復習進程
凡事預則立。合理安排復習的時間進程,目的是為了充分利用好每一節(jié)課,從全局上宏觀上把握復習的節(jié)奏,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保證主干知識的復習和必要的解題訓練。具體做法,需要教師及時制訂好各種時間段的教學計劃。由于本人是從高一帶起的,所以從高一開始就設計高中三年的'教學總體安排。高二第一學期學完選修一后就開始復習世界地理,接著復習中國地理,期間同時進行若干個選修二的主題教學。
整個高二學年每周給學生做若干道學科綜合題。高三的十月份開始自然地理的復習,一邊給學生做近3年的高考題并及時批改分析。第一學期末基本完成高中地理完整的一輪基礎復習。寒假補課開始一個月半左右搞專題復習為主,穿插綜合訓練。
在教學過程中,我總是不斷地告訴或書面公布我的整個教學計劃,或讓學生一起來探討下一步的教學安排。這樣做不僅是教師更使學生無論何時都對下一步的教學、學習任務明明白白。每一時間段大家都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同時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最終把他們步步引向高考。
二、勤于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教學實效
統(tǒng)考是精心命題、精心組織,統(tǒng)一批改的。統(tǒng)考能比較真實地反映學生的水平,統(tǒng)考能提供許多橫向比較的信息。通過仔細分析學生在統(tǒng)考中的丟分原因,可以找到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重視而不是忽略這些問題可以幫助我們一針見血的去解決存在的漏洞。減少復習工作的重復,提高針對性。
對一次大型統(tǒng)考,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反思。
(一)、反思考試的內容范圍及試卷整體結構、特點,從中可以發(fā)現哪些知識與技能是考查的重點;經常對高考題做這種研究就能較好把握命題方向。確定平時復習的側重點。認識試卷特點、難度也有利于宏觀上分析評價學生的現有學習水平。
(二)、反思學生的得分情況,可以發(fā)現哪些題是學生丟分最多的,哪些是已經熟練掌握的;從而發(fā)現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三)、反思學生的失分原因并歸類。一般學生丟分的原因有學生自己知識點掌握不到位、教師教學疏漏(盲點)、基本技能不扎實等或者答題技巧問題如條理不清、針對性不強,不能用專業(yè)術語表達。也有審題不清、命題不夠嚴密等情況。
(四)、反思補救措施,這是最關鍵的。補救的不僅僅是某幾個知識點,而是如何解決那一類問題。讓學生盡量減少同類錯誤的重復發(fā)生。
(五)、反思應如何調整下一步教學。
三、教學對策:
1、針對學生作業(yè)與檢測中的錯誤,多搞一些小專題進行難點、盲點的突破與掃除。加強教學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如中國的山脈與地理界線;世界主要海峽、島嶼經緯度;特殊氣候分布區(qū)及成因。中國主要農作物及主要產區(qū)生產條件評價等。
2、有規(guī)律安排課堂情景測試,如一節(jié)課20道選擇題或兩叁道綜合題,或填圖或繪圖題。可以是小專題式的,也可以是綜合的。課后教師認真批閱,以詳細了解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適時查漏補缺。
3、加強解題方法、學法指導。除平時教學滲透外,進行幾次專題學法講座。
4、對作業(yè)中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個別點評、輔導。給學生指明丟分原因及預防措施,對薄弱的知識環(huán)節(jié)適時彌補。
5、適當安排些供學生自學、消化鞏固、質疑的時間?;颈WC10個課時內有一節(jié)自學課。也可以讓學生隨意翻閱教材與圖冊。
6、教師要有自己的地圖資源庫,平時做好素材的積累。對自然地理知識與地圖內容,課堂上增加多媒體的演示,增強直觀性。加強對地圖內容的落實。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增強學習趣味性。
四、勤于伏案,認真改作、備課
要應對高考,學生必須要做一定量的訓練。但學生的時間有限,如何提高作業(yè)的效果?我認為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yè)的同時也即給自己布置作業(yè)。教師要求學生認真對待每一題作業(yè),那么教師也必須認真對待學生的每一次作業(yè)。教師在精選作業(yè)的同時務必要認真批閱。特別重要的可以面批;時間允許的要全批;至少也要抽批。而且批后一定要講評。
對高三教學而言,教學的高效率主要取決于是否能精心備課。我認為備課的關鍵是應該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把教學內容問題化,即進行導學設計。設計導學的主要內容應是教材和學生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和高頻考點。教師在教學活動之前精心設計好導學問題,在講授前先讓學生自學、思考、解答,在一定的教學信息反饋基礎上教師再進行針對性的講解。
教學實踐表明這種教學模式有很強的可行性,它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導學設計以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自己去感悟、發(fā)現、梳理、整合,有利于學生的知識內化;導學設計起到方向標的作用,會使要解決的問題、應掌握的知識更清晰,使學生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高考是抽樣考試,復習過程不能帶著僥幸心理去猜和押。
因此多角度的導學設計就是對學生思維廣度深度的最好引導,有利于多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各知識點;針對地圖的問題設計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經常性的讀圖思考,會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利用地圖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習慣,這是近幾年高考命題能力檢測的一大主流;導學題還可以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有利于提高閱讀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并對信息進行整合加工的能力;有利于增強學生遷移知識,應用知識的能力;有利于課堂的信息交流;有利于教師更好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合作者的作用,使教師的講解更有的放矢,更有利于突破難點。
批改作業(yè)、備課是教師的日常工作。每個教師幾乎每天都要做。問題是你愿意化多少時間、精力去做!這些都不能簡單的用次數來衡量。關鍵是看教師能否靜得下心來。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5
20__—20__學年度,我擔任高二 (11)、(12)、(13)班地理的教學工作,為了抓好教學,本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課前認真?zhèn)湔n,上好每一節(jié)課,督促學生及時完成作業(yè)并復習,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觀點。具體主要是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了解學情
為了上好課,在課前準備中了解學情時,我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②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
2、備課有側重點
①認真鉆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注重教法的選擇。
在教學中,我盡量構建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教師,集體面前想表現、敢表現、喜歡表現,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師生的互動與交流。盡量精講,節(jié)省出時間給學生精練,讓學生在課堂上當場掌握,一是可以減輕學生的課后作業(yè)負擔,二是可以促進學生提高上課效率,有時效性。另外適時的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討論,可以深化他們對問題的理解,并提出新的問題,有利于遞進式教學。
3、注重課堂管理
我深知,科學的課堂管理,會使教學成功一半。為此,我十分重視課堂管理,在課堂上向40分鐘要質量。一般我一進課堂,就以自身飽滿的情緒影響全體學生,使學生們也能以飽滿的,高漲的情緒來上的我課,然后抓緊學生精力最集中的時間把本節(jié)課的重點學習完,把難點剖析清楚。接下來學生的精力開始渙散了,課堂秩序有些不穩(wěn)定了,這時我來個地理小故事或小幽默,改變一下課堂氣氛,待學生精力又集中時,及時把重點,難點鞏固。至于簡單易懂的知識,我一般是讓學生相互討論來完成,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效果也不錯。同時,注重課堂語言的簡潔明了,形成語言專業(yè)化,在學生有疑問的同時再以通俗的語言加以解釋。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4、指導學生做好地理課堂筆記。
心記不如墨記,做好地理學筆記是學習地理學的重要方面,是學生學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對于做筆記,學生往往有兩種情況:一是認為書上有,懶得做;二是想做筆記,但由于上課速度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跟不上,有些學生半學期過后仍沒做任何筆記,甚至在書本上連記號都沒有,這樣給學習帶來諸多不便,學業(yè)成績也往往很差。因此,在緒論課上就要介紹地理學筆記的作用、方法、要求,在以后教學中更進一步指導和督促檢查,促使學生形成記筆記的良好習慣。
筆記是一項具一定技巧性的活動。學習記筆記不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書寫、繪圖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科知識和提煉筆記內容的能力。剛一開始學生可能跟不上,可適當放慢教學速度,提醒學生記筆記的內容,每節(jié)課可留適量時間讓學生整理補充筆記。尤其要避免學生將筆記記為教師上課的流水帳,不加選擇地全部記下,也要避免將筆記記成教師板書的翻版。上課是緊張的腦力勞動過程。地理課是理科課程,理解思維是上課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教學生處理好聽課、思考和記筆記的關系。如果思考與記筆記發(fā)生矛盾,要先跟隨老師思路思考,避免因記筆記而使后繼內容無法理解,對于筆記可寫標題留空課后補充。對于新課要安排學生預習,先對內容有一個粗淺、大致的了解后,就可減少上課時聽課的壓力,記筆記時更有針對性。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021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2021
上一篇:小學音樂期末教學工作總結2021
下一篇:2021高中地理教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