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計謀故事
人們對歷史的印記很大程度上是從廣為流傳的歷史故事而來的,下面這些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幾篇三國演義計謀故事。
三國演義計謀故事1:諸葛亮計激周瑜
諸葛亮奉劉備之命到達江東勸說孫權共同抗曹,魯肅帶他前去會見孫權。諸葛亮見孫權碧眼紫髯,一表人材,自知難以用言語說動,便打定主意要用言語激他。寒喧之后,孫權問道:“曹兵共有多少?”諸葛亮答:“馬步水軍,共100余萬。”孫權不信。諸葛亮說:“曹操在兗州時,就有青州軍20萬;平定河北,又得五六十萬;在中原招新兵三四十萬,現(xiàn)在又得荊州兵二三十萬:如此算來,曹兵不下150萬。
我只說100萬,原因是怕驚嚇了江東之士。”魯肅聽后大驚失色,一個勁向諸葛亮使眼色,諸葛亮卻裝看不見。孫權又問:“曹操部下戰(zhàn)將,能有多少?”諸葛亮說:“足智多謀之士,能征慣戰(zhàn)之將,不下一二千人!”
孫權道:“曹操有吞并江東的意圖,戰(zhàn)與不戰(zhàn),請先生為我下決心。”諸葛亮說:“曹操取得了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又新破荊州,威震天下,現(xiàn)在即使有英雄豪杰要與他抗衡,也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劉豫州才逃到這里。希望將軍您量力而行:如果能以吳、越之眾與他抗衡,就不如早一點與其絕交;如果不能,為什么不依眾謀士的主張,向他投降呢?”
孫權道:“就如您所說的,那么劉豫州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諸葛亮說:“當年的田橫,不過是齊國的一名壯士罷了,尚能篤守節(jié)義,不受侮辱,更何況身為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仰慕的劉豫州。事業(yè)不成,這是天意,又豈能屈處人下?”
孫權聽了,不禁勃然大怒,退入后堂。眾人都笑諸葛亮不會說話,一哄而散。魯肅則一個勁埋怨諸葛亮,批評他藐視孫權。諸葛亮笑道:“我自有破曹良策,你不問我,我豈能說?”魯肅聽罷,趕緊跑到后堂告訴孫權。孫權回嗔作喜,又出來與諸葛亮相見,并設酒宴款待。經請葛亮一番實事求是地分析,孫權果然進一步堅定了抗曹決心。
周瑜系江東主戰(zhàn)派的核心。但是,他在與諸葛亮相見時,卻故意反說宜降不宜戰(zhàn)。魯肅不知是詐,與周瑜當面爭辯起來。諸葛亮裝作主張投降的樣子,然后說:“我有一計,既不必牽羊擔酒,納土獻印,也不必親自渡江;只要派一名使者,送兩個人到江北給曹操,百萬大軍就會卷旗卸甲而退。”周瑜問道:“用哪兩個人?”諸葛亮說:“我在隆中時,就聽說曹操在漳河新建了一座十分壯麗的樓臺,稱之為‘銅雀臺’,并且廣選天下美女置于其中。曹操原本就是個好色之徒,他很早就聽說江東喬公有兩個女兒,長曰大喬,次曰小喬,都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曹操曾經發(fā)誓說:‘我一愿掃平四海,以成帝業(yè);一愿得江東二喬,置之于銅雀臺,以樂晚年。如此,雖死也沒有什么可恨的了。’
可見,他率百萬雄兵,虎視江南,其實不過是為得到這兩個女子。將軍何不去找那喬公,用千金買下這兩個女子,派人送給曹操。曹操得到她們之后,心滿意足,必然班師回朝。”周瑜道:“曹操想得到二喬,有什么證驗沒有?”諸葛亮說:“曹操的小兒子曹植,下筆成文。
曹操曾經命他寫了一篇《銅雀臺賦》。賦中的意思,單道他家合為天子,誓娶二喬。”周瑜道:“先生還能記得這篇賦嗎?”諸葛亮說:“我愛其文采華美,曾經把它背了下來。”說完,當即將《銅雀臺賦》背誦了一遍。其中“攬‘二喬’于東南今,樂朝夕與之共”一語,果然是想要得到江東二喬的意思。周瑜聽罷大怒,站起來指著北方大罵道:“老賊欺人太甚!”諸葛亮連忙勸阻說:“當年漢朝皇帝曾以公主和親,今天為了退敵,這民間的兩個女子有什么可惜的呢?”周瑜道:“先生有所不知,大喬是孫伯符(即孫策,孫權之兄,其時已死)之婦,小喬乃周瑜之妻。”諸葛亮佯裝惶恐道:“我確實是不知此事,矢口亂說,死罪死罪!”周瑜道:“我與老賊誓不兩立,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于是,二人遂訂下聯(lián)合抗擊曹軍的大計。
三國演義計謀故事2:張飛沉著退敵兵
曹操平定河北之后,大舉南下,征伐荊州。劉琮自知不是曹操的對手,便率眾投降。這樣,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即占領了襄陽。劉備因寡不敵眾,只好率所部退往江陵,但在長坂坡被曹軍追及。雙方血戰(zhàn)一場,劉備大敗,幸得張飛保護,且戰(zhàn)且走。待到天明,見追兵漸遠,劉備方敢下馬歇息。這時,趙云、糜竺、簡雍等均不知下落,劉備身邊只剩下100多騎兵。正凄惶之間,忽見糜芳面帶數(shù)箭,踉蹌而來,口稱“趙云投降曹操去了”。劉備不信,張飛說:“他見我們勢窮力盡,所以投降曹操,以便圖取富貴。我現(xiàn)在就去找他,如果撞見,就一槍刺死他。”說完,遂不聽劉備勸阻,飛身上馬,率20多名騎兵,回到長坂橋邊。他見橋東有一大片樹林,心生一計,教那20多名騎兵,都砍下樹枝,拴在馬尾上,在樹林中往來奔馳,沖起塵土,作為疑兵;自己則橫矛立馬于橋上,向西而望。
其實,趙云并未投降曹操。撤退時,他受命保護老小,在長坂坡被曹軍沖散,便不顧死活,翻身殺入重圍。經過一天血戰(zhàn),趙云先后救出簡雍、糜竺、甘夫人和阿斗,殺死曹營名將50多員,直透重圍,到得長坂橋邊時,已經是人因馬乏。他見張飛挺矛立馬于橋上,便大呼:“翼德援我!”張飛因有簡雍報信,知趙云并未背叛,便說:“子龍快走,追兵有我抵擋。”趙云縱馬過橋。此時,曹軍大將文聘引軍至橋邊。他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huán)眼,手持蛇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后,塵土飛揚,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向前。一會兒,曹仁、李典、張遼、許褚等陸續(xù)追到,也都不敢近前,使人飛報曹操。曹操聞報,急忙上馬趕來。張飛見曹軍陣后青羅傘蓋與旄鉞旌旗漸近,知是曹操來到,便大喝道:“我乃燕人張翼德,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聲如響雷,曹軍聽了,不由得個個兩腿發(fā)抖。
曹操忙令去掉傘蓋,回顧左右道:“我以前曾聽關云長說:‘張飛在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有如探囊取物。’今天相逢,切不可輕敵!”話未說完,張飛又大喝道:“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一死戰(zhàn)?”曹操見張飛氣概如此雄壯,遂有退兵之心。張飛見曹操后軍陣腳移動,挺矛大喝道:“戰(zhàn)又不戰(zhàn),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尚未斷絕,曹操身邊的將領夏侯杰,竟然嚇得肝膽碎裂,倒撞馬下。曹操見狀,撥馬便走。于是,曹軍眾將一齊往西而逃。一時人如潮涌,馬似山崩;棄槍落盔者,自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shù)。
三國演義計謀故事3:劉琦上樓抽梯問計
東漢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曹操在官渡巧施計謀,以少勝多,大敗袁紹,使得袁紹的主力幾乎全部被殲。隨后,曹操逐步統(tǒng)一了中國的北方,一度依附于袁紹的劉備迫于形勢,只得南下投靠荊州的劉表。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到隆中三顧茅廬,將諸葛亮請出來做自己的軍師。當時,劉表與江東孫權戰(zhàn)事失利,曹操也在打荊州的主意。荊州內部各個集團之間也矛盾重重。劉表寵愛后妻蔡夫人生的兒子劉琮,而不喜歡前妻生的大兒子劉琦。在劉琮這一派人的壓抑下,忠厚老實的劉琦很為自己的前途擔心,但苦于想不出避禍自保的辦法,心里十分憂慮。
一次,劉琦乘劉表把劉備、諸葛亮請到荊州議事的機會,邀請諸葛亮到他家的后花園觀賞游玩。喝茶之間。劉琦對諸葛亮說:“我的繼母不能容我,希望先生想個法子救救我。”諸葛亮推辭說:“我是作為客人寄居在你們這里,怎么敢參與你們家庭內的事情啊?倘若泄露出去,那真為害不淺。”說完,就要走。
劉琦把他挽留密室喝酒。喝酒之中,劉琦又請諸葛亮教他一個自救的辦法,又被諸葛亮推辭了。劉琦又以請諸葛亮到他的樓上看古書為由,把諸葛亮請上一座小樓,令人撤去樓梯(原文是“共上高樓,令人去梯”),再次請求,跪在地上哭著說:“我?guī)状蜗蚰埥套跃鹊暮糜嫴?,您怕泄漏,不肯說,今天在這里,上不著天,下不沾地,您說的話,只有我一個人聽到,您就放心地談吧!如果您還不肯談,我只好現(xiàn)在就死在您的面前了。”諳葛亮沒有辦法,就教他去向劉表請求帶兵鎮(zhèn)守江夏,以此達到避禍的目的。第二天,劉琦依計而行,果然避過了劉琮集團的迫害。
看了三國演義計謀故事的人還看了:
5.三國演義的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