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國學知識 > 國學書籍 > 論語的心得體會

論語的心得體會

時間: 坤杰951 分享

論語的心得體會

  讀了《論語》一書,我感觸很深,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華。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論語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論語的心得體會篇一

  讀了《論語》一書,我感觸很深,不但學到了許多知識,而且還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華。

  所謂《論語》,即孔子及其弟子編纂的關于孔子言行的記錄,它是我國一部最早的語錄體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是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文藝理論批判家,還是我國第一個系統(tǒng)闡述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對中國的教育產(chǎn)生了巨大的深遠影響。

  《論語》一書是孔子學說的體現(xiàn),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即“愛人”這是孔子認為的最高的道德準則和品質(zhì)。

  其中幾則令我印象頗深。

  第一則當然就是開篇第一章的第一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思是:學習知識以后,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處而來,不也是快樂的嘛!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惱怒,不也是一位道德修養(yǎng)高的人嘛!

  多么勤奮的人,多么樂觀的人,多么大度的人,這樣的人不為君子誰為君子?這值得我們學習。學后復習,不僅會加強對所學知識的印象,還會從舊的知識中領悟到新的東西,就是“溫故而知新”,這樣豈不是一舉兩得?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而來,大家在一起討論共同的興趣、共同的喜好,一起交流生活、交流學習,真的是很快樂。別人不理解自己,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世界上有這么多人,每個人的思想、喜好都不相同,我們沒有必要去為此惱恨、惱怒,應該用寬容大度的心去理解別人,去原諒別人,這樣的人才可以被稱得“君子”。

  孔子不僅僅是勤奮、樂觀、大度的人,還是一個謙虛的人,在述而第七中的第二則: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把所學的知識默默地記在心里,勤奮學習而不滿足,教導別人而不倦怠,對我來說,做到了哪些呢?孔子真是太謙虛了,作為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所說所做有很多都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個如此重要的偉人,還說出如此自謙的話,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孔子還認為“茍志于仁矣,無惡也”。即如果一心一意培養(yǎng)仁德,就可以消除惡。的確,品德在一個人的人生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它決定著人的一生,不好的品德會使一個人丑陋、惡毒,甚至會讓人走上犯罪的道路,而良好的品德會讓一個人美麗、善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可見,培養(yǎng)仁德是很重要的。

  《論語》真的是一部很富有哲理的書,不僅僅是現(xiàn)在,甚至是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后,它都會激勵著人們不斷的積極進取,在各個領域,都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

  論語的心得體會篇二

  我捧著這本厚實而蘊含著生命真諦的《論語》,輕輕地翻開,那淡雅而古老的書香,便撲面而來。撣撣灰塵,感悟一頁頁間,演奏生命哲理的樂章。一面面,洗滌著我心中的浮躁與狂妄……

  有人從《論語》的字里行間,讀出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凌云壯志。有人卻讀出了“朝聞道,夕可死”的求知之心。而我讀《論語》仿佛看到一位長者語重心長地教育著我,同我暢談人生,讓我懂得如何度過人生中的喜怒哀樂。

  孔子曾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風和日暖的季節(jié),其他樹木和松柏沒有區(qū)別,郁郁蔥蔥,一身碧綠。到了大雪飄飛、嚴寒時節(jié),其他樹的葉子紛紛凋零,唯獨松柏卻經(jīng)得住風霜雨雪的考驗,歷劫不凋、一身傲骨!人生不也亦如此?越是艱苦的條件,越能考驗一個人的品質(zhì)。只有受得起磨練,在任何惡劣環(huán)境依然堅持真理,剛正不阿的人,才能擁有這君子的節(jié)操。

  我一頁一頁地翻著《論語》,看著這深奧而耐人尋味的字句,細細地品讀著這一個一個字間的韻味。突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八個我熟記于心中的語句,出現(xiàn)在我眼簾。不禁讓我想起平時里,作為英語課代表的我為了下課能多玩會,而請別的同學送本子。有時候更甚至編些小理由,偷懶或找人代勞!想著想著……我的臉好燙呀,不知不覺竟紅了大半。自己所不想要的,硬推給他人,不僅破壞了同學間的關系,也傷害了朋友間的友誼。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平等的,切勿將己所不欲施于人!

  孔子曾諄諄教導我們:“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于是,方孝孺面對朱棣的威逼利誘面無懼色,慷慨赴死。趙一曼面對敵軍的酷刑逼供寧死不懼,大義凜然;孔子曾循循善誘我們:“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于是,楊震面對十斤令人眼饞的金子毫不動心,堅守道德。關羽為了盟誓毅然放棄曹操的厚待,執(zhí)意回蜀;孔子曾指點迷津我們:“見義不為,無用也。”于是,普通商人弦高在國家危難時挺身而出,承擔責任。段天強為了救出落水兒童,奮不顧身,跳入冰河……這不正是《論語》帶給我們的啟迪嗎?

  讀著《論語》我感到自己受益匪淺,在它的陶冶下,人生必將變得更有意義。那淡雅的書香,耐人尋味的字句,在不經(jīng)意間,洗滌了我的心靈?!墩撜Z》似一瓶醇厚香甜的白酒,一觸即醉,卻令人回味無窮!

  論語的心得體會篇三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見誠信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所占的分量。

  不過,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不講誠信,卻都似乎活得很自在。

  難道,誠信竟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念嗎?今天,我們還需不需要誠信?

  誠信是中國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在整部《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關于誠信的論述。

  作為做人的前提、人生的基礎,《論語》提出了"信"的原則??鬃釉?jīng)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一個人要是沒有信譽的話,那真不知道他在這個世界上怎么度過一生?這就好像大車沒有、小車沒有一樣,它靠什么走起來呢?

  大車、小車,分別指牛車和馬車。大車、小車車轅前面都有駕牲口用的橫木,這橫木要怎么鉚住呢?就是用木銷包了鐵以后插在小孔里,才能把橫木固定住。和,就是牛車和馬車上的木銷。如果車上沒有這樣的木銷,就無法套住牛馬,它又怎么能行走呢?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譽,就好像這個車子有了橫木也是虛架上的,沒有關鍵的木銷,不就無法行走了嗎?對一個人來講,信譽是什么呢?是你行走于世界最基礎的那個保障。

  也就是說,只有靠信譽,才能把人生這輛車驅(qū)動起來。只有信譽,才能夠讓你不管穿越什么樣的風險、坎坷,都顛撲不破,而在坦途上一路前行的時候,也能夠保障你的速度。就是因為有信譽,才讓你始終是一個完整的人,可以立得起來。要是沒有信譽,就缺少了安身立命最根本的條件。

  孔子關于"信"的闡述都很簡單,但這是他核心的教育理念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孔子用四種內(nèi)容教育學生:歷代文獻,社會生活的實踐,對待別人的忠心,與人交際的信實。文,行,忠,信,這些東西就是孔子教導學生的基本內(nèi)容。"忠"和"信",占了很大的比重。

  孔子有這樣一句話,他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 一個人要想坦坦蕩蕩走過一生,憑的是他為人的正直。正直的人就能安身立命,這個人的一生理所應當走得遠。但是,那些不正直的、不守信用的人,那些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人,他們不是也活下來了嗎?這是怎么回事呢?孔子說,這叫"幸而免",他們是僥幸逃脫了很多本應該發(fā)生的責罰才磕磕絆絆地活下來的,他們遲早要摔跟頭。

論語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1.論語心得體會1000字3篇

2.學習《論語》心得體會3篇

3.學了論語后的心得體會3篇

4.論語學習心得體會3篇

5.讀書論語心得體會3篇

220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