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電影相約星期二觀后感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的是一位生命即將逝去的老人,在這人生美麗的余暉中與當年的學生——米奇相約每個周二,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授于他人生的課程。那樸實無華的語言,處處閃爍著思想的智慧;那有些吃力的聲音,處處傳達著無私的愛意;那時而調侃的話語,處處體現(xiàn)著心靈的坦然。他的勇氣,他的幽默,他的耐心和他的坦然,無不讓我看到這么一個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愛的老莫里,給我的心靈留下一片感動與寧靜。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電影相約星期二觀后感,歡迎查閱。
電影相約星期二觀后感1
他和朋友散步,去華盛頓廣場的教堂跳舞自娛。他還制定了一個名叫綠屋的計劃,為貧困的'人提供心理治療。他博覽群書為他的課尋找新的思想內容,他走訪同事們,與畢業(yè)的學生保持聯(lián)系,給遠方的朋友寫信。他情愿花時間去享享口福和賞玩自然,而從不浪費在電視喜劇或周末電影上。他建立了一種人類活動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相互愛護——這一模式充實著他的生活。
在《相約星期二》里面,我最喜歡莫里的人生觀,他將自己的人生過得簡單又充實,平凡而偉大。這正是我們所倡導的健康生活狀態(tài)。
我非常認可莫里的生活方式,細細想來,我一直所追求的生活,就是能享受大自然帶給我的美景;享受工作帶給我的成就感;享受家庭帶給我的溫暖;享受朋友帶給我的歡笑;享受知識帶給我的內涵;享受寧靜帶給我的心靈凈化;而這所有,都希望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交錯出現(xiàn),那我的人生是多么的美好愜意啊!
莫里還說:“許多人過著沒有意義的生活。即使當他們在忙于一些自以為重要的事情時,他們也顯得昏昏慵慵的。這是因為他們在追求一種錯誤的東西。你要使生活有意義,你就得獻身于愛,獻身于你周圍的群體,去創(chuàng)造一種能給你目標和意義的價值觀?!逼鋵嵨乙惨呀洘o法再把他的語言放大或解釋或闡述一遍了,因為我覺得莫里他講得已經夠透徹,夠清晰明白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這么去做吧!去愛身邊的人和物。
莫里還如是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如何施愛于人我就不多說,重點想說下接受愛,其實學會接受愛也是一種美德。學會接受他人,接受他人的關心,接受他人的贊美,接受他人的幫助。然后將你接受的關心、贊美、幫助等等轉贈給更多的人,于是我們說,只有學會接受別人的愛,才會懂得如何愛別人。那么,請給你的心開一扇窗吧!
書中莫里問了一連串的問題,還真是不好回答。該去關心他人還是關心自己的心靈世界?該恢復傳統(tǒng)的價值觀還是擯棄傳統(tǒng)?該追求成功還是追求淡泊?該說不還是該去做?這此問題因各價值觀不同而各異,我個人認為怎么樣都好,關鍵是你在這條路上,是否收獲幸福。讓我們也帶著這些問題,去追求我們的幸福人生吧!
電影相約星期二觀后感2
閑暇之余有幸讀到一本能夠凈化心靈的書:《相約星期二》。書中講述了一位身患絕癥的老人在人生的最后時刻把自己睿智的處世哲學在每周二分享給自己曾經的一位學生,也就是作者。彌留之際的諄諄教導與迷茫之中的人生腳步碰撞出了讓人們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讓我獲益良多。
曾經聽說過一句話:“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是啊,生活真的是很不容易。生病的盼健康,健康的盼錢財,富裕的盼輕松,閑逸的盼成就。每個人都在嚴陣以待,使出渾身解數與生活較量,追求著自己所謂的幸福?!袄咸鞝斕还搅恕?,“我要和命運抗爭”……,諸如此類的話消磨了一些人,振作了一些人,可是,我卻看不到這些人身上幸福快樂的影子。每天的忙碌,已讓人們忘記了去體味幸福。我也每天在和生活戰(zhàn)斗,埋怨著他的不公,煩惱著他給我的苦難,然而,莫里教授的一句話讓我一下子釋然了,他說:“人生最困難的事情就是和生活講和”。理解生活,包容生活,也就獲得了最簡單的快樂。
。都說“知足者常樂”,什么是幸福生活呢?于病者而言是健康,于貧困者而言是溫飽,于勞累著而言是一夜好覺,于奮斗者而言是一點成功,于孩子而言是得到一件心儀已久的玩具,于老人而言是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吃一頓家常便飯……所以,我們首先要理清現(xiàn)階段所追求的是什么,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不管生活給我們設置了多少障礙,只要真誠的接受它們,包容它們,又有什么事能讓我們暴跳如雷呢?正如莫里教授臨終反思的那樣,遠離那些盲目追求物質享受,那些缺乏責任感缺乏愛的病態(tài)生活,“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在莫里老人看來,只要明白了什么是真實需要,就會走向關愛與奉獻。
停下奔波的腳步吧,看看我們周圍,看看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只要我們用心感受,用愛去呵護,幸福就一定會在我們身邊環(huán)繞。讓我們與生活講和吧,給自己一個純凈的心靈,也是給自己一個發(fā)現(xiàn)美好的機會。
一個老人,一個年輕人,和一堂人生課。讓我重新認識了死亡,認識了生活,讓我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心靈的凈土。“境界,讓死亡充滿韻味。死亡,讓人生歸于純凈”。我感謝這位睿智豁達的老人和這個謙虛有愛的年輕人。
電影相約星期二觀后感3
這是一部哲學性質的電影,生活的意義是什么?死亡,每個人都逃脫不了,我們該怎樣對待呢呢?你內心富足嗎?什么是內心的富足?你會生活嗎?你活著的意義是什么?你該怎樣對待死亡,怎樣對待生活,對于親人的缺點,我們該怎樣對待?一位智慧的老人和一位上進的青年為我們演繹了一部溫暖,感動內心的電影,看完電影,我內心明朗了很多。
莫里,一位77歲的老頭,是一位老師。他身患絕癥,將不久于人世。但他更是一位慈祥樂觀,智慧,堅強的老人,更能給人帶來一股力量;他喜歡美食,跳舞,探戈,他是一位熱愛生活的人。
米奇, 一位忙碌,迷茫,追求上進的青年,為了工作瘋狂著,忙碌著,以至于沒有時間和女友相處,沒有時間和朋友老師聯(lián)系。當他的女友詹寧向他提出分手時,他才意識到他的問題。他忙的像一個陀螺,在高速運轉。他的工作給他不能帶來愉快,在工作中無意看到電視新聞里傳出令他敬重他的老師-- --莫里身患絕癥,將不久人世。他打算抽出一點寶貴的時間無看望這位老師以來慰藉他對老師的尊敬之情。
‘死亡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活得不開心也是不幸事件之一。。。。。’
‘你的工作開心嗎,你對你所在的社區(qū)有奉獻嗎?你獨處時內心平靜嗎,快樂嗎?。。。。’
‘你富足嗎?還記得你的夢想嗎?你結婚,生子擁有家庭嗎?
這是莫里教授和米奇聊天時,老師的話語。 這些正中了米奇內心的痛點。米奇忙碌著,正是他在逃避生活中他不愿思考和面對的'問題。他不會交際,面對和女友的感情問題,他也顯得焦頭爛額。他算是單位里的‘白骨精’了,他的收入不菲,但他似乎不能真正明白賺錢的意義。金錢如何用可以使生活變得更美好。
電影相約星期二觀后感4
莫里老師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他躺在床上,但他說,他自己還是很幸運的,他依然有時間看書,讀報紙,有時間學習??吹竭@里我也很有感觸,我們很多人生病躺在病床上,不是愁眉不展,就是抱怨,充滿消極負面情緒, 莫里老師,在白天,從未從他的表情里讀到痛苦和詛喪。他把痛苦默默地留給了黑夜,獨自承受。
米奇和老師的交流中,老師對生活充滿了愛,‘沒人能單獨存在著,人們必須相愛’,這促使米奇向他的女友詹寧寫了一封信,以來挽救他們的愛情。
‘ 怕老,是因為一生太無聊,怕死,是因為一生沒學會生活。愛是一生最理性的行為,讓愛住進我們的內心,我們會變得溫柔。。。。。’莫里老師的話,猶如格言一般讓人謹記內心。
莫里老師有一件讓他自己悔恨的事情。父親想控制的人生方向,這讓他怨恨父親,直到父親死亡他都不能原諒父親。他對父親的態(tài)度是驕傲的,虛弱的,鐵石心腸。當他意識到他該原諒父親時,他淚流滿面?!徦?,原諒所有的事’他把這個功課傳授給了米奇。看這一段時,我很有感觸。我們的父母不是也曾控制著我們,要求我們按照他們的意愿活成他們所希望的樣子, 我們在內心真正的原諒過父母嗎?
‘原諒所有人,原諒所有的事請。。。。。在原諒他人之前,首先理解自己,原諒自己。打開對他緊鎖的心扉,停下來看看他在想什么,有沒有關心他內心的需求是什么?’這是莫里老師的原話,在生活中我們對待父母,對待孩子,不也是該這樣對待嗎----停下來看看他在想什么,關心他的需要是什么。
被愛包圍著,有朋友和家人 的關心,即使死亡又有何懼。
最后一個電影片段,如果給你一個健康的24小時,你將會做什么?
莫里老師的回答是‘吃東西,游泳,請朋友吃飯,散步,跳舞,跳到精疲力竭,然后美美的睡一覺。’莫里老師的回答我們健康人 ,人人可以做到,是如此的簡單?;钪褪侨绱说暮唵?,享受生活,內心充滿愛,愛周圍的每一個人,好好的生活。
電影相約星期二觀后感5
《相約星期二》,作者米奇﹒阿爾博姆是美國的一位記者,主人公莫里是一名社會學教授,1994年被查出身患漸凍癥。作者收聽電臺采訪得知這個消息,畢業(yè)16年的他前去看望這位大學時的恩師。
讓作者沒想到的是身患重病的莫里教授主動要求為學生上最后一門課——人生。因為身體原因,莫里與米奇約定每周二在莫里家上一堂課,而這樣的課程約定持續(xù)了十四周,莫里將聽課內容整理成書,書名《相約星期二》。
第一次讀到這本書,是在大四的時候,即將走出象牙塔,真實地、真正地走進這個社會,當時的迷茫與焦慮記憶猶新。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它立刻就吸引了我。一位教了一輩子書的社會學教授,短短十四節(jié)課,他會怎樣展開自己厚重的一生,講述人生最后一課?我們來看一下書中談論的話題——世界、自憐、遺憾、死亡、家庭、感情、金錢、永恒的愛、婚姻、文化、原諒。
所有這些都是人的一生中不可回避的話題,也是人們都在面對和尋找答案的話題。如果說大學時看這本書,是為了找到自我,那現(xiàn)在看這本書,則是學會看淡自我。
在書中,當米奇問及什么是人生最困難的事情,莫里教授給出的答案是:與生活講和。如果用一種非輸即贏的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那么面對死亡無疑每個人都是失敗者。
他的生活態(tài)度也讓我想起了中國的一位文學家,蘇軾。他多次歷經官場沉浮,十幾年的貶謫生涯幾乎是他生命的主題。他卻仍心懷天下、坦然面對,曾自嘲道:聞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他“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的人生態(tài)度也造就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峰,寫下過“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樣灑脫、豪邁的詩句。
就像這本書一樣,死亡雖然是這本書的主線,也是主人公終將奔赴的結局,但它卻教會我們放下遺憾、看淡死亡,真正傳遞的是生的責任與活的意義。
如果您還未尋找到自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您照耀一個溫暖而積極的方向;如果您已經找到自我,也歡迎您打開這本書,打開一位樂觀而博學的老人不一樣的一生。
電影相約星期二觀后感相關文章:
★ 相約星期二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