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觀后感 >

《殺人回憶》影評觀后感_真實事件改編原型殺人犯被抓

時間: 若瀅21250 分享

  這部電影不是一部傳統(tǒng)的刑偵片或懸疑片。整個故事就形式而言,是一部敘事片。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們整理的關于《殺人回憶》影評觀后感_真實事件改編原型殺人犯被抓的內(nèi)容,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韓國電影觀后感一

  看完第一感覺是怎么就沒了,兇手到底是誰呢,雖然故事的一開始有說明這是根據(jù)韓國一起真實案例改編的,真實案件中至今仍未破案??赐曛髠€人思考了兇手的可能性:

  1、光昊的爸爸,因為光昊在臨死之前說到兇手時,有說到他見到三次兇手,而且一直提到火燒他的人,一開始光昊被逼造假時他父親的行為,可能是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也可能是他知道兒子根本不是兇手,他才是。

  2、樸興奎。他的嫌疑是最大的,因為殺人時歌曲都是他點的,而且漢城警官問他的問題他答不上,至于精液的問題,可能是那個手淫的人事后去手淫了,最后漢城警官跟丟了他,結果就死了一個女孩。不過也可能是導演刻意去營造的一個陷阱。

  3、手淫男。變態(tài)兇手,殺完人之后喜歡重新返回現(xiàn)場看看自己的作品

  4、學校短發(fā)女。首先該女子短發(fā),像個男人,手很纖細,山上被害的女人一開始見到生人的反應,可能是怕被短發(fā)女發(fā)現(xiàn),她提供了兇手的手像女人,但其實可能就是女人呢,因為所有的女人其實被強奸了,但是不是人為,而是道具施行,而且傳言有時候并非空穴來風、

  5、其他的陌生人。光昊開始說看到的人很英俊,最后小女孩看到的人很普通,其實可以理解為一方面導演刻意這樣安排,暗諷那個時代的人才是兇殺者,另一方面,可能兇手就是其他的人

  故事整個都是圍繞相同手法的女人的奸殺案展開敘述,一開始是胖子警察沒有大地方的經(jīng)驗,各種打人逼供造假,到后來的變化。漢城警察一開始表現(xiàn)的很不屑胖子警察的那一套,到后來卻變成了他,甚至差點殺了嫌疑犯。故事主要是說了奸殺案的調(diào)查過程中兩個不同背景的警察的心路變化,其實這個就說明一個道理,很多時候我們渴望去改變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最后才發(fā)現(xiàn),被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改變的其實是我們自己。

  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導演的心是很大的,想要表達的東西也很多。電影還是很好看的。

  韓國電影觀后感二

  看完《殺人回憶》以后才發(fā)現(xiàn)兩個小時的電影原來可以包含這么多內(nèi)容,上個星期看過的《暴雪將至》就像是餐前點心,一點點的熱量來墊一下肚子,《殺人回憶》才是正餐,能吃到飽腹那種。

  電影內(nèi)容多卻并不龐雜臃腫,反而是一步一步慢慢敘事的手法。

  影片開頭金黃的稻谷田地里陽光明媚,一個小男孩在田間抓蚱蜢,逮了一玻璃瓶。讓人看得完全云里霧里。或許在影射尋找罪犯的過程就像是在茫茫稻田里尋找充分隱蔽的黃綠色蚱蜢的過程。特別是之后樸警官在驅(qū)趕稻田間破壞證據(jù)的小孩們時,那個小男孩完全模仿樸警官說話,甚至連喃喃自語都模仿下來,更像是導演給我們的一個小小暗示,抓犯人就像稻田抓蟲,蟲是有很多但哪個才是自己要抓的那個呢?三個嫌疑犯,第一個是目擊者,第二個暗地里拿女人內(nèi)衣自瀆,第三個更是與案情有密切關系,每一起案件案發(fā)時都會給電臺寫明信片點歌。三個都是蚱蜢,但哪個才是真正的變態(tài)強奸殺人犯?電影告訴我們,三個人都不是,最后最相像的第三位嫌疑人反而被現(xiàn)代科技給否定了,不過現(xiàn)代科技也有差錯的時候,畢竟那個時候DNA比對技術還不成熟,時間、采證方式、其他人為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最后的錯誤結果。

  影片最后也沒有告訴觀眾究竟誰才是最后的兇手,可能這就是電影受限于現(xiàn)實的地方,因為現(xiàn)實中兇手并沒有被繩之于法,不過導演也給出了一張意味深遠的答卷,樸警官的表情似是震驚又像是陷入另一個陷阱圈套的困苦。小女孩說:“就是一般的長相?!备嬖V我們1、兇手還活著 2、兇手長相普通。到底是哪只普通的蚱蜢呢?樸警官大可以將當年的嫌疑犯都找到讓小女孩認人,但是他已經(jīng)不再是警察,他沒有權利沒有義務繼續(xù)查案,甚至有可能案件也已經(jīng)超過了申訴日期,老樸當時究竟在想些什么呢?我是百思不得其解,還是說他回憶起了過去的那段時光,還是震驚在這個案件終于還是擱置還是讓那只蚱蜢逃之夭夭了?

  電影叫做《殺人回憶》,但是電影卻是用警察探案的角度描寫,當然這是肯定的,因為以現(xiàn)實為根據(jù)的這起強奸案并沒有抓到真兇,無法得知作案人的心理和行為故事很難構思一部電影,即使是強行編造出來也失了原味。用探案角度明顯容易一點,也更容易讓普通大眾接受,甚至電影的含義也從區(qū)區(qū)懸疑轉向更深的社會意義。不過我更喜歡另一個解釋,這部電影其實是導演的一部釣魚片,釣的就是真兇,電影就是放給現(xiàn)實中逃之夭夭的強奸犯看,你看你做的這些事,我就是放給所有人都看看你的這件事,讓大家永遠都記住要抓住你。你別以為你不再作案后就可以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生活,不,你的過去我給你用電影永遠記住,你要一直活在愧疚之中。

  韓國電影觀后感三

  接觸電影少的人可能不太會有這樣的感覺,商業(yè)片充斥著各大影院的熒幕,粗制濫造的很多,每逢發(fā)現(xiàn)或者遇見一部好電影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心靈一次次觸蕩了平靜,不驚人的波瀾在心中久久難以散去。

  昨天晚上看了《殺人回憶》,看完的第一感覺,這是一部用心來拍的電影,不一樣的電影??催@部電影是因為看了《追擊者》,有人推薦了《殺人回憶》,昨天專門看了下。從名字來看本以為是一個殺人變態(tài)狂之類的講述犯案回憶或者偵探片子之類的東西,看了之后才知道自己想錯了;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改編,開篇就告訴了觀眾,至今兇手仍然沒有抓到,暗示著有那么一個觀眾可能就是影片里的主角……

  樸警官是韓國京畿道華城郡的本地警察,辦案秉承東方傳統(tǒng)司法“預設有罪”的邏輯,他跟徐警官的第一次互動就帶有強烈的主觀臆斷色彩,沒定案就先飛腳踹人。凡事憑借他“巫師”般的眼睛作第六感判斷,誘導嫌疑犯承認犯罪。就像局長問他哪個是哥哥,哪個是強奸犯一樣,在執(zhí)著而自信的雙眼之前,真相突然變得撲朔迷離起來,真兇和受害者變得如此相仿。這個鏡頭使得審判者顯得如此迷惘,如此虛弱,是正義和邪惡如此接近,也間接否定了這種執(zhí)法方法。

  樸警官以一個被動接受案件進行調(diào)查的人,到自覺自醒進行自主選擇生活的人,他用什么疑惑目光看待這起案件的始作俑者,又以怎樣的熱淚遺憾放棄了這永遠無法解開的謎團。曾經(jīng)付出過的青春,貢獻過的熱情,合作過的伙伴,最后的無果而終,在這之中,風色迷離的廣闊天地,沉默起伏的麥浪,百味雜陳的人生體驗,無法釋懷的內(nèi)心傷撼,遠去的時代卷起答案,卷起真兇,卷起每個人的經(jīng)歷,卷起屬于它的犧牲品和得逞者,靜靜逝去,成為每個經(jīng)歷者心頭一副雋永靜止的油畫,明媚陽光下一段揮之不去的蒼茫歲月,共同記錄了那個年代的人們的奮斗,掙扎,失去和獲得。

  整個影片節(jié)奏把握很好,緩緩的敘事,影片開頭小孩子在一望無際的稻田里嬉戲玩耍,其色彩和鏡頭都是那么的舒緩,可是突然尸體的出現(xiàn)立馬把人心抓住,很快切入主題。我感覺影片的大部分時間的節(jié)奏都是舒緩的,更像是一部生活化的影片而不像是警匪或是刑偵的那么讓人提心吊膽!但舒緩中也有緊張的時刻,有一段給我映像深刻,徐警官和樸警官兩隊人都在暗處發(fā)現(xiàn)那個猥褻者,這時的氣氛還是靜謐的,當那個猥褻者突然把手電筒一扔,掉頭就跑,三個人也同時開始追逐,此時的背景音樂陡然響起,而且節(jié)奏十分強烈,以至于嚇人一跳!這樣的節(jié)奏轉換影片中還有很多,我感覺處理的相當好,讓整個影片松弛有度,扣人心弦。

  影片中,從漢城過來協(xié)助辦案的警察,本是一個沉著,冷靜,有個良好素質(zhì)的人,卻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硬生生的要去槍斃他認定的卻因為DNA驗證無辜的疑犯。社會慣性的力量,讓每個人不自覺的成為社會的劊子手??膳碌氖?,警察們最終沒有找到犯人。盡管在他們查案的過程中,已經(jīng)查到了很多細節(jié)。比如,一開始的傻子,他看到了兇犯作案的過程,他后來又說出了兇犯在小時候曾經(jīng)把他丟進火里,說明兇手肯定是個長期在本地居住的人,但是他們卻一心一意的讓新抓的疑犯招供。盡管一個幸存的受害人說出了兇手的手很溫柔,像個女人。但是他們卻把一個剛過來三個月的人死死的抓住不放,就是因為他點了歌曲,他像個白面書生,手很溫柔。

  當然,在一個鄉(xiāng)下小鎮(zhèn),很難讓那些警察象無間道里的神探一樣。還有那個年代,韓國軍人統(tǒng)治時期,示威抗議的,鎮(zhèn)壓反抗的。哪里還有人去管一個小小的案件呢,所以本知道雨夜兇手要行兇,卻抽不去人力去預防,因為都被抽調(diào)去鎮(zhèn)壓抗議的人去了。

  影片在播放到結尾的時候,我同時又萌發(fā)了另一個假想:因為電影故事是取自1980年代中期的真實事件,罪犯一直沒有落網(wǎng),所以在這部電影上映時,如果罪犯還在世,當他看到這部電影時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突然有這種奇異的想法我覺得非常有意思。也許他會產(chǎn)生一些后悔之意,也許他會再想去犯一次罪,也或許電影更多的只是勾起他那“殺人的回憶”。

  韓國電影觀后感四

  很難講我看完奉俊昊《殺人回憶》之后的震撼之感。它看似是一個有好萊塢懸疑外殼一般的商業(yè)電影,但反類型的是,奉俊昊最終讓真相逃之夭夭,卻比講出真相的效果好千萬分。電影在講的不僅僅是一樁懸疑殺人案,講的也是80年代韓國軍隊政府獨裁的社會語境,不是因為電影講述殺人才壓抑,是那個年代一切都如此壓抑。

  最讓我贊嘆的是,電影對演員情緒和拍攝細節(jié)的拿捏,演員的臉不再那么抽象,比如極其打動人的表情或動作是“微微痙攣”,被奸殺的少女如是,被嚴刑拷打逼供的嫌疑犯如是,走向內(nèi)心真相絕境的警官在雨中舉起槍,那柄槍亦如是。且,電影從情緒到內(nèi)容和演員表情全部呼應,均在“微微痙攣”。結尾,警官再次回到最初的案發(fā)現(xiàn)場,一片暖意的金黃之中,他的眼看向鏡頭,幾乎和得不到真相的觀眾一同抽搐。

  色調(diào)是暗的,因為奉俊昊是黑色幽默的。色調(diào)也是冷的,因而只要有些許暖色就會讓人印象深刻。除卻每每拍攝第一次發(fā)現(xiàn)少女尸體的現(xiàn)場,總要用近乎梵高一般的黃而暖以外,殘忍的還有法醫(yī)從第三具少女尸體下夾出的桃,算上桃核,一共九塊,啪嗒啪嗒放進鐵盤,幾乎是粉嫩滴水,讓人依舊有食欲的桃,想了想,大概是導演不屑用少女肉體博眼球,而以桃代喻軀體。無論是白色的蕾絲內(nèi)衣、金色稻田還是下體中夾出的粉色嫩桃,均是經(jīng)過導演鏡頭調(diào)控,用情節(jié)將幻夢溫暖加以精心摧殘,絕非cult之作,它那么真,因而近,因而震撼。

  韓國電影觀后感五

  這部電影不是一部傳統(tǒng)的刑偵片或懸疑片。整個故事就形式而言,是一部敘事片。導演借由一個沒有結案的連環(huán)殺人案,逐步展開敘述,并最終展現(xiàn)出它內(nèi)在的觀念:“每個人都是罪惡的,罪惡隱藏在普通人,平凡人之中”。

  講電影不得不提到其中的矛盾,矛盾讓整部電影有血有肉。

  矛盾其一:

  電影中的兩個探員的性格迥異。樸探員屬于本地探員,做事魯莽,喜歡和自己的小弟嚴刑逼供犯人,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訓練和高等的教育,知識水平有限,相信自己的直覺。例如他破案的方式,他對于美國和韓國的區(qū)別的論述,甚至為了得到犯人的容貌,他還求助于巫婆。鄒警官來自漢城,受過高等教育,行事較為理智,喜歡調(diào)查各種線索,通過科學和推理來破案。他英俊瀟灑,帥氣有型,但是為人有一些孤僻,頗看不起本地探員。

  樸探員和鄒警官

  矛盾其二:

  電影中主要嫌疑人,有傻子,性心理變態(tài)的工人,陰郁難懂的退伍軍人。他們每一個都是弱者,是社會的底層人,每個人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傻子對那些侮辱自己的人,心中隱藏著仇恨和罪惡的種子,但其本身的弱小,讓這些幻想并沒有實現(xiàn)。他是罪犯強奸過程的目擊者,他能夠回憶起一些細節(jié),卻最后被火車撞死。他曾經(jīng)看到過罪犯的臉,警察試圖讓他指證最有嫌疑的退伍軍人,但是當他看照片的時候,他卻似乎并沒有太多的認同。他瘋跑之時說的話語,也是導演的一種暗示。

  傻子其實也挺嚇人的

  性心理變態(tài)的工人似乎也是一個悲劇,全家靠他一個人來養(yǎng)活,他要負擔起整個家庭的責任,照顧病臥在床的妻子(似乎因為身體的問題,不能夠與其進行性生活),和兩個歲數(shù)較小的孩子。他在人前似乎是一個虔誠的__徒、好丈夫和父親,但人后其存在變態(tài)的性幻想。

  陰郁難懂的退伍軍人背后有著許多故事,內(nèi)向倔強,從其居住的地方可以看出,他也屬于社會的最底層。沒有誰比他更像殺人兇手,但結果卻讓兩位探員很失望。

  退伍軍人這小眼神,多像殺人兇手啊

  矛盾其三:

  整個社會的動蕩不安:軍政府時期不間斷的示威游行,居民習以為常的防空演習,媒體的過分報道。這些都穿插在整部電影之中,并在極大的影響了案件的。一些非常重要的證據(jù)都是因此而被毀,導致了最終案件難以結案。

  這些矛盾導引著整部片子的發(fā)展。觀眾跟隨探員破案的節(jié)奏,以為自己逐步的接近真相。當調(diào)查找到瘋女人的時候,案件有了新的進展,也帶了一波高潮。“手”似乎是重要的破案要點,沿著這一蛛絲馬跡,以及片子中的《傷心情人》歌曲的播放日期,最終找到了退伍軍人。他似乎符合了殺人兇手的所有要素。一切似乎都塵埃落定,但是仍舊缺少可以起訴他的證據(jù)。兩位警員一方面依賴著唯一的目擊者——傻子,另一方面,又緊緊的抓住救命稻草——DNA的檢查報告。然而最終結果讓觀眾大失所望,目擊者傻子被火車撞死,DNA檢查報告卻顯示了相反的結果。警員認為這一切都是假的,一貫理智的鄒警官也變得情緒化,想要殺死退伍軍人(最終沒有得手)。觀眾似乎以為這就是最終的結局。

  然而這部片子并沒有真正的以此為結尾。鏡頭一轉,時間定格在2003年,昔日的樸警官已經(jīng)轉行,孩子有了兩個,雖然已經(jīng)轉行,但是有些習慣仍舊難以改掉。他一直沒有忘記十幾年前的那場案件。偶然一次機會,他又來到了電影開頭的事發(fā)現(xiàn)場,稻田依舊,排水溝依舊。一個小女孩質(zhì)問主角,你為什么要看這個?他回答到,沒什么。小女孩無意中說:“幾天前,也有一個人來到這里,看同樣的事物,但是他似乎感慨許多年前的事情”。

  再回第一次現(xiàn)場

  這一刻,小女孩的話語如閃電般擊中了樸警官。樸警官意識到,這個人就是那個兇手。

  于是他問那個人的長相,小女孩回答到:“很普通啊,很平凡的那種”。定格的最終畫面里,樸警官含淚,睜著雙眼,面向觀眾,仿佛看向兇手。

  兇手,就是你吧

  最后

  兇手到底是誰,并不是這部片子的重點。這部片子優(yōu)秀的地方在于他通過幾個嫌疑人以及受害者的語言和回憶來構架出一個迷局,而迷局的最終也沒有答案。因為這個罪犯就是普通人,可能是一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也可能是一個普通的工人或農(nóng)民,誰又能發(fā)現(xiàn)他呢?

  也許罪惡是我們每個人潛在的本性。

  罪犯就隱藏在普通人之中。

14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