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演唱技巧雜淡
每個人的嗓音都有其特定的音色。盡管這種音色有一定的伸縮性和可塑性,但嗓音的調整改變是有限度的,超出了限度,就會引起發(fā)聲器官的疲勞。時間長了,還會引發(fā)病變。有許多聲音甜美的歌手就是因為盲目模仿沙嗓子而毀壞了聲帶。斷送了自己的藝術前程。
假聲與氣聲
所謂“假聲”是指演唱時通過有意識的控制而只使部分聲帶發(fā)生振動所發(fā)出來的聲音,這種聲音比由整個聲帶都振動的“真聲”要高要弱,而且音色有一種晶亮透明的感覺。
大部分流行歌手(無論男女)是用真聲演唱的,以獲得一種自然、親切、貼近口語的風格。有些女歌手(如齊豫、黃鶯鶯)在演唱音域較寬、藝術性較強的歌曲時則以假聲為主的。男歌手在演唱伴唱聲部時常用假聲,如美國的“西蒙與伽芬科爾”重唱組中的伽芬科爾,和臺灣“優(yōu)客李林”重唱組中的林志炫等。這也是鄉(xiāng)村音樂風格重唱的一個重要特征。但像“摩登談話”(Modern Talking)中的主唱那樣的純用柔美的假聲來演唱的男歌手是不多的。
發(fā)出優(yōu)美的假聲的關鍵是要有比較高的發(fā)聲位置,在運用假聲時要注意真假聲之間銜接轉換的光滑流暢,不能有斷裂。一般說來,假聲比較缺乏力度,但在必要時也可將假聲轉換成一種半真半假、半嘶半啞的叫喊。許多重金屬搖滾樂歌手就喜歡用嘶啞的假聲來演唱。
假聲還可以作為一種修飾聲音的方法,將真假聲結合在一起的“混合聲”能產生一種柔和、細膩、略帶飄渺的藝術效果。比較一下童安格與屠洪綱演唱的《生命過客》,前者是用純粹的真聲,而后者用的是介于真假聲之間的音色來演唱的。劉歡和齊秦演唱的《大約在冬季》也有這樣的區(qū)別。
童安格的《忘不了》、伍思凱的《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所使用的真假聲間的突然轉換,朱哲琴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結尾處用假聲演唱的華彩段,都是流行歌曲中常見的假聲應用方法。惠特妮.休斯頓的《所有的愛都留給你》中先用溫馨的混合聲在中低音區(qū)輕輕吟唱,然后用挺拔高亢的真聲將歌曲逐漸推向高潮,及至歌曲的最高點,突然改用極柔美的假聲。這是在演唱中運用真假聲的轉換變化來表現(xiàn)起伏跌宕的情感的一個優(yōu)秀的范例。
國內常有所謂的“氣聲唱法”。其實“氣聲”并不成其為一種“唱法”,而是一種聲音運用技巧。氣聲本無語格調高下之分,關鍵是不能濫用。若能抓準時機,運用得當,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如美國歌星萊昂納爾.里奇演唱的《你好》(Hello)在副歌處先是用激昂的聲音反復鋪陳,最后用氣聲輕輕送出一聲“I love you”,很有表現(xiàn)力。臺灣的鄧麗君也是一位十分善于運用氣聲的歌手,與氣聲類似的還有“泣聲”和“破音”。運用時也必須非常的謹慎。
“泣聲”就是在歌聲中摻入一些抽泣、哽咽的成分。包娜娜演唱《掌聲響起》中“我的眼淚忍不住掉下來”的“掉”字上就非常得當?shù)丶恿艘稽c“泣聲”。瑪多娜唱過一首《這里愛情不復存在》(Love is not here any more),從頭至尾“泣聲”不絕,但在具體處理上很有層次。先是輕輕抽泣,然后從嗚咽到放聲痛哭,直至泣不成聲。流行歌壇上還有一些被稱為“催淚人”(Tearjerker)的歌手,如美國的埃迪.費謝(Eddie Fisher)、湯姆.瓊斯(Tom Jones),他們的聲音中總是帶著一些“哭泣”。張學友和潘越云也善于在演唱時運用“哭腔”。以強氣流沖擊聲帶所造成的“破音”也是一種很有表現(xiàn)力的聲音裝飾技巧,劉歡演唱的《我心中的太陽》最后一句中的“我”字上就用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