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的傳奇人生故事
漢武帝的傳奇人生故事
當我們贊嘆漢武盛世時,不應(yīng)該忘記給劉徹打下良好基礎(chǔ)的漢文帝與漢景帝,更不能忘記給劉徹擦屁股的劉弗陵與霍子孟。正是因為有了前代與后代的努力,劉徹才能成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漢武帝!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搜集的關(guān)于漢武帝的評價,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漢武帝的評價1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劃時代”的人物。這個“劃時代”指的是什么呢?我覺得中國古代的歷史,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是一個大的轉(zhuǎn)折,下一個更大的轉(zhuǎn)折,通常大家都說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但這個轉(zhuǎn)折太大了,正因為太大,實際上一下子是無法徹底實現(xiàn)的,強制實行的結(jié)果,是秦之短命以二世而亡。漢朝的建立,較諸秦朝,在一些方面顯現(xiàn)出明顯的倒退色彩,譬如劉邦的分封。若是回溯到西楚霸王項羽的分封,這一倒退的性質(zhì)就能看得更加清楚。這實質(zhì)上是一種調(diào)整,是對秦始皇新政的一種調(diào)適。這樣的調(diào)適,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可以說基本完成。也就是說,是由暴君漢武帝完成了暴君秦始皇開始的社會大變革。完成這一變革的具體時間,大致可以定在太初元年(-104年),所謂“太初改制”,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大事件。我認為,從這一意義上認識漢武帝的歷史地位,才能更好地評判其是非功過。
不過這只是一種專業(yè)技術(shù)的角度,歷史的評判,并不僅僅如此。歷史是人造就的,也影響到我們現(xiàn)在生活著的每一個人,而后世每一個評價過往歷史的人不僅對道義的認知會有很大差異,而且每個人都是有感情的,感情的差異往往更大,也更微妙。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評判的結(jié)果,絕不會有舉世一致的認知,因而談與不談,并沒有多大意義,人們盡可自是其是,自非其非。
若是讓我從感情上對漢武帝做一個評價,那倒十分簡單明了,就八個字——獨夫民賊,惡貫滿盈。
漢武帝的評價2
不僅是司馬光,中國古代所有政治家,在讀史書的時候,都特別重視漢代,喜歡以漢代的史事作為事例,來說明對現(xiàn)實生活的合理抉擇。
在漢代的帝王之中,漢武帝統(tǒng)治時間長,興事多,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皇帝,也是司馬光想饒也饒不開的??墒?,假如完全依照《史記》和《漢書》這些比較可靠的原始記載來寫,漢武帝一生的作為,都是不符合司馬光的政治追求的。讀這樣的史書,不管是帝王,還是大臣,都學不到個好樣兒。
于是,司馬光花費一番心思,從南朝時寫成的小說《漢武故事》中找到了他想要的資料。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兩項重要的內(nèi)容。一是在漢武帝與衛(wèi)太子之間,存在著兩條不同治國路線的斗爭?!昂萌恕笔切l(wèi)太子,他主張“守文”,身邊還聚集著一大群“忠厚長者”;站在衛(wèi)太子對立面的“壞人”,則是他的老爸漢武帝。這位老爸主張“尚功”,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只是類似江充那樣的“奸臣”。著名的“巫蠱之變”,實際上就是這兩條路線斗爭的白熱化?!稘h武故事》中的另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漢武帝在其晚年幡然醒悟,洗心革面,下詔罪己,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符合宋朝儒家知識分子期望的圣明君主。這兩項內(nèi)容,都很合司馬光的心意。
漢武帝的評價3
按照儒家的綱常倫理,天子再混蛋,臣子也是無可奈何的,不能取而代之,只能期望他自己改惡從善。若是連像漢武帝劉徹這樣的暴君都能重新做人,那么,以此為鑒,還有什么樣的帝王不能勸說他改弦更張以放棄自己的暴政呢?這樣,我們就看到,司馬光經(jīng)過精心剪裁,把這些小說里編造的內(nèi)容,像信史一樣寫到了《資治通鑒》當中。司馬光的政治追求,無疑是很高尚的,也是頗為值得贊揚的。但我們今天在閱讀《資治通鑒》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只是他的一個美好的愿望,絕不是歷史的真實。輕易相信《資治通鑒》的記載,一方面,會誤導人們對人類社會活動的判斷,像司馬光一樣對專制統(tǒng)治者抱不切合實際的幻象;另一方面,這也不利于我們學習真實的歷史知識。
漢武帝的評價4
漢武帝的晚年政治取向問題,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個案,《資治通鑒》一書中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在學習歷史知識的時候,我們應(yīng)該對歷史紀事的時代早晚和可信性大小盡量有所了解,同時盡量直接接觸那些寫作時代更早、同時也更為可靠的歷史著述,這樣才能獲取更多靠得住的知識。譬如關(guān)于秦和西漢的歷史,最好還是先讀《史記》和《漢書》,讀《鹽鐵論》,然后在有余暇的時候,再去讀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漢武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三歲之時就被封為膠東王。他的姑母劉嫖和漢景帝都同出于文帝竇后,嫁給陳午后,生下了女兒阿嬌,她很想將阿嬌嫁給劉徹,更希望劉徹能繼承帝位,于是,她經(jīng)常在景帝面前說太子劉榮生母栗姬的壞話,栗姬心里很清楚這種處境,但她是個性情剛烈的女人,為此對景帝也出言不遜,終于觸怒景帝,于是將太子貶為臨江王,栗姬悲憤自殺,王夫人被立為皇后,6歲的劉徹被封為太子。
漢武帝的評價5
十六歲,就現(xiàn)在來說,還是一個孩子,一個已經(jīng)進入了叛逆期的孩子。而在公元前141年,十六歲的劉徹失去了父親,登上了皇位。
我們無法考證劉徹在初登皇位時的所思所感,但從事后來看,當頭戴皇冠,身披龍袍的少年劉徹,看著下面群臣跪伏于地的時候,他也許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湃的。
大漢立國一甲子矣。高祖皇帝雄才偉略,太宗皇帝繼往開來,父親孝景皇帝承前啟后。到劉徹一代,亦當守社稷于祖宗,施功烈于百姓,創(chuàng)他一個萬民擁戴、萬國來朝的大漢盛世。
直至建元六年(前135年)五月竇太后去世,漢武帝才得以掌握大權(quán)。 他進一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王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王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 同時,他設(shè)立刺史,監(jiān)察地方。
在此之前鑄幣、煮鹽、冶鐵,聽任民間私營,實際上都操縱在少數(shù)豪強手里,成為他們剝削農(nóng)民、擾亂社會經(jīng)濟的工具。劉徹把鑄幣權(quán)收歸中央,鑄造新的五銖錢,通全國,嚴禁地方和私人鑄錢,又把鹽鐵收歸官營,在指定地區(qū)設(shè)官,專賣鹽鐵。另外,他又設(shè)法調(diào)劑運輸和平抑物價,各郡都設(shè)立均輸官,負責收購和運輸貨物,調(diào)劑有無。京城設(shè)立平準官,負責平抑物價。這樣,朝廷就掌握了大批物資,并從商人手里奪取了大量利潤。通過這些經(jīng)濟措施,國家財政收入大大增加,地方豪強勢力在經(jīng)濟上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的政治制度得到了經(jīng)濟上的保證。
為了能夠選賢任能,漢武帝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表彰六經(jīng)"就是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學說的讀書人,均受排斥,武帝還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舉辦太學,以儒家五經(jīng)為主要教材,不學習其他各家學說。
漢武帝的傳奇人生故事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