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體會與心得
幼兒心理體會與心得(精選3篇)
幼兒心理體會與心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guī)范?根據(jù)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yōu)秀的幼兒心理體會與心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幼兒心理體會與心得(精選3篇)】,供你選擇借鑒。
幼兒心理體會與心得篇1
心理素質是指以人的自我意識發(fā)展為核心,由積極的與社會發(fā)展相統(tǒng)一的價值觀所導向的,包括認知能力、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機結合的復雜整體。有專家為小學生心理健康制定了以幾點標準:正常的智力、穩(wěn)定的情緒、適度的反應、和諧的人際關系、心理與行為符合年齡的特征、能夠適應學習生活等。站在特殊教育的角度看,智障學生由于生理缺陷,家庭、學校教育和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其心理健康發(fā)展水平,往往比健全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水平相差懸殊,我們當然不能用小學生心理健康標準來衡量智障兒童。但在特教學校實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要倡導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讓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就無法繞開“還給智障兒童一個健康心理”的課題。筆者認為特教學校要有意識地深入開展對智障兒童心理素質教育,雖然這是一個隱藏得較深的、容易被忽視的課題,但這個課題的落實,對智障兒童的實效價值,卻極其重要。因為智力的康復、情緒的穩(wěn)定、正確的認知、堅強的意志等心理素質,是他們將來適應社會生活與尋求自身發(fā)展的關鍵。同時,開展對智障兒童心理素質教育,也是我們落實教育目標、完成教育任務、保持教育幸福感的捷徑之一。
在方法上,教師要在學生日常的生活、學習活動中,用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親和的態(tài)度,影響熏陶學生;同時要結合授課科目的特點,挖掘出對智障兒童進行心理素質教育的素材,通過對學生心理各層面施行積極影響,補償其心理缺陷,以培養(yǎng)出良好的心理態(tài)勢,為他們的一切行為提供健康的心理背景。具體作法闡述如下:
一、開發(fā)以生活為核心的課程體系,開展學生智力康復訓練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標準。特教學校只有推行以生活為核心的課程體系,才能系統(tǒng)、穩(wěn)步地開展對學生的智力康復訓練,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益。目前供智障兒童使用的教材是1988年編寫,已經有20多年,現(xiàn)在看來,它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忽視智障教育的多維目標;注重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同一,忽視學生智力差異的多樣性;注重教師的主動,忽視學生的主體,因此,它在教育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與手段等方面,都已經不適合當前智障教育的需要。
智障教育效果的衡量,并不在于學生學習了多少系統(tǒng)、復雜的知識,而在于其自身發(fā)展的需求得到多大程度的滿足,比如智力得到多大程度的開發(fā)、行為得到多少矯正、自我服務水平得到多少提高等等。2007年《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置方案》提出了“以生活為核心”的教育理念,積極主張我們的教育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需要出發(fā),具體的教學活動要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既要使學生在實用生活知識、技能以及習慣等方面得到培養(yǎng)與發(fā)展,又要讓學生體驗愉快的學習過程,簡而言之,就是學生學習的東西要與他們的生活實際相適應?,F(xiàn)在,許多特教學校都在開發(fā)、整合新的教育資源,革新教育內容、方法和目標,教育效益大大提高。筆者通過實踐與對兄弟特校的了解后認為,落實“以生活為核心”理念的教育過程,就是最好的開展學生智力康復訓練的過程,正如陶行知先生說的那樣:“生活即教育”。
智力康復訓練的過程,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注重堅持好創(chuàng)造情感情境原則、趣味性和成功性原則,以期獲得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感情境,可以使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愛,保持愉快的情緒,達到與學習環(huán)境的和諧,是智障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堅持趣味性原則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動機明確,始終在歡樂的情緒中自我要求,進行學習。成功性原則就是要我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給予成功的期待,提供學生成功的機會,并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這一原則對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別重要。
二、建立友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教育機會
筆者了解發(fā)現(xiàn):友好的師生關系,可以讓學生形成對老師強烈的喜愛情緒,這種情緒具有固定化、持續(xù)化、依賴化的特點。就是說,學生很愿意接受并服從于他心目中的領袖式的老師!
一般來說,培智班師生比不大,這為每個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打開了方便之門。盡可能多地接 近、了解學生,與學生交朋友,成為他們心目中有威信、和樂意信賴的人,是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智障兒童有智力缺陷,但也有豐富的情感和準確的判斷力。當他真實地感覺到你在重視他、關心他時,他就會嘗試主動走近你,期望在你這里得到幫助和解脫,表現(xiàn)出無限的真誠。
關懷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催化劑。學習上的幫助、生活上的照顧,小到一次鼓勵、一個贊賞的眼神,都能充分滿足學生期待的被理解、被尊重、獲得成功等各種情感需要,繼而讓他們產生濃厚的“幸?!斌w驗并內化為進步的動力。這時,教師對于學生的號召力、管理力、“誘惑”力明顯增強。這樣,在和學生愉悅的溝通交流中,我們既可以感覺到師生情誼的樂趣,無形之中也創(chuàng)造出了許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
在我們學校培智部,有的老師善于處理和學生的關系,彼此親昵,和諧融洽,所以課堂紀律好、教學效果好,學生進步快。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能直接或間接對學生認知、需要、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因素各層面施加積極的影響。
三、堅持個別化教育原則,幫助學生和諧發(fā)展
個別化教育原則是說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智障兒童的個別差異,為他們設計出各自所能達到的發(fā)展目標,然后采取相應的方法促進其實現(xiàn)。智障教育中,即使是在一個班級里,學生的個別差異也很明顯,既有量的差別,也有質的差別,這樣就導致了他們內在或外在需要的差異,因此,“因材補償”顯得尤為重要。我們要在通過集體教學提供方法、材料的基礎上,還要通過個別輔導、編組輔導的方式來“開小灶”,加深知識印象,鞏固生活技能。雖然個別輔導的目標、內容、方法各不相同,需要老師有耐心,但越是個別化,教育效果就越可能成功。從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看,堅持個別化教育原則,不僅直接有利于所有學生智力缺陷的補償,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學習和生活,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理態(tài)度,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
四、嚴格要求,培養(yǎng)學生自我服務能力
對自我事務的處理,是智障教育的出發(fā)點,不管輕度、中度還是重度智力缺陷兒童,都應當在接受教育后,可以自我照顧或較少需要別人照顧。在傳授基本知識技能的時候,教師給予學生關懷、慈愛是應當?shù)?但我們不可以對他們一味遷就、容忍。在自我服務能力、習慣養(yǎng)成、道德準則等多方面的教育上,要有嚴格的尺度,也就是說,一定要把補償缺陷貫徹在教育活動的始終,該放松的絕不嚴格,該嚴格的絕不放松。如果因為學生有缺陷,起了憐憫之心,那么很可能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我們發(fā)現(xiàn),降低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的標準,就會導致學生更加懶散;降低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要求,就會導致學生混亂……因此,教師要有正確的學生發(fā)展觀,在自我服務能力、習慣養(yǎng)成、道德準則等與他們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幾個方面,一定要嚴字當頭,不可疏忽。所以課內課外,教師都要耐心啟發(fā),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地反復給他們講清道理,讓他們逐步養(yǎng)成遵循生活準則或規(guī)范的行為習慣。從心理教育角度看,越是嚴格,越是容易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健康)的認知能力、動機、情感和性格。
五、營造家庭和社會教育環(huán)境,共同維護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國內外教育學家普遍認為,如果沒有家長的積極參與,智力障礙兒童教育工作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這就要求學校要加強與家庭的聯(lián)系、溝通工作,為學生健康發(fā)展營造更好的教育環(huán)境。一方面,我們調查發(fā)現(xiàn),智力障礙兒童家庭的“完好率”比正常兒童要低得多,比如父母離婚、“爺爺奶奶”托管、多人殘疾、過于貧困等不利于他們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因素普遍存在。所以,學校要盡量把這些不利因素補充完整,比如成立家長學校開展活動、要求家長常常到??赐优?、扶貧助學等等。另一方面,向家長傳授智障兒童教育的基本知識和缺陷補償矯正方法,布置教育任務,讓他們切實承擔教育的責任。智力障礙兒童對親情的依賴與渴望是非常強烈的,家長更多的關心能使他們獲得情感的豐富和情緒的穩(wěn)定,起很好的心理平衡作用。
社會教育方面,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喜愛,走出校園,開展一些參觀、旅游活動;可以請社會上有愛心的人士看望學生,請周邊學校的大中小學生來陪伴他們度過周末等等。這些活動,可以增加生活樂趣,陶冶情操,增長見識,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實踐表明,學生非常喜歡這些活動,每次都很興奮,積極表現(xiàn)自己,所以能收到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總之,一定程度上說,智障兒童的發(fā)展,就是心理素質的發(fā)展;智障兒童的教育,就是心理素質的教育。本文就當前特教學校在開展對智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法,做了一個膚淺的論述,請同行指正。
幼兒心理體會與心得篇2
在這段上暑假,我參加了一次幼兒心理健康教育講座,開始向我們講授幼兒心理與教育知識,從幼兒心理學定義入手漸進的講述了心理學的分支,幼兒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幼兒發(fā)展的特點等專業(yè)知識,老師邊講邊分析,并舉例拓展、讓我們學到了很多專業(yè)的心理及教育知識,又告訴我們很多教學中的心理及教育的方法,通過講授專業(yè)知識,觀看幼兒在園生活錄像、手指操、找不同,畫圖形分析,安靜訓練等各種教學方法,讓我們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許多專業(yè)幼兒心理與教育的知識及運用方法。
我的感觸頗深,明白了很多應對幼兒教學活動及心理情緒等方面的方法,我要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以后的教學及游戲中去,根據(jù)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合理分配,因材施教,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和活動,給他們以正確的引導,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達到娛教娛樂的活動效果,讓所學知識得到應有的運用,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升華。
幼兒心理體會與心得篇3
學習了《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這一課程,本人受益匪淺。我覺得自己不僅學習到的是心理學的理論知識,而且讓我更為自信更為坦然地接受一次次的挑戰(zhàn)!在這次學習中,我認真傾聽了教授與從事心理工作一線老師的講座,他們都以實實在在的案例和具體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并且通過理論學習、自我剖析等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通過學習我還意識到要實現(xiàn)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的人格健全發(fā)展的目標,教師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尤其是班主任。所以在這幾天的學習中,我都認認真真地看教材,聽講座,做好筆記,學好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幫助學生學習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教師的心理健康也影響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好的教師能為學生設計一個良好的心理成長環(huán)境。人不怕做事,就怕心累。當心累時,我們要有自我控制、自我調試的能力,保持樂觀積極的教育心態(tài),不將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緒帶入教育工作中,不遷怒于孩子,克制偏愛情緒,一視同仁地對待孩子,同時不將工作中不良情緒帶入家庭。我還學會了幾種解壓的方法:控制呼吸法、自我剖析法、學習轉移法、投身自然法、心情放假法、肌肉放松法。這些都給了我借鑒作用,正確認識自己通過學習,我意識到在工作中要有更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并且認識到,保持這種心態(tài)對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這些將深深地影響著我、激勵著我對今后工作的態(tài)度,這也將直接地影響到我的學生們,使學生們能夠在良好的心態(tài)下學習、進步。在培訓學習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沖擊;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頗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知識貧乏。通過這次學習,我收獲頗豐、感想頗深: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在更高的境界,許多疑問得到了解決或者啟發(fā)。對教育的認識有了一個新的提高,對心理健康與心理調適的素質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