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革命讀書心得
關(guān)于革命讀書心得
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80多年的發(fā)展進程中逐步形成的獨具特色的革命精神。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到的關(guān)于革命的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關(guān)于革命讀書心得一:
周三晚上,在黨員之家的組織下,我們前去觀看了紅色影片《建黨偉業(yè)》,頗有些感觸。
《建黨偉業(yè)》影片主要重現(xiàn)了從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這10年時間里的歷史故事與風云人物。以前只是從書本上淺淺地了解了一些,如今,這段歷史被搬上了銀屏,更加生動地向我們娓娓道來這一段歷史,加深了我們對這段歷史的了解。
從武昌起義、清帝退位、二次革命、新文化運動、袁世凱稱帝、護國運動、張勛復辟、護法運動、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chǎn)黨最終成立……我們仿佛置身于了那一段歷史之中。很多個場景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久久不能平靜。
在那么一個動亂的年代,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熱之間。
袁世凱稱帝之心昭然若知,可謂是歷史的一大倒退,而蔡鍔以裝瘋賣傻,得以袁世凱放松了戒心,讓其去日本看病。離別時刻,蔡鍔對小鳳仙說的一席話,“奈何,七尺之軀,已許國,再難許卿。”讓人不禁動容。那個年代里沒有小我,只有大我。沒有大我那么又何來的小我呢?!
除了當時黑暗的軍閥統(tǒng)治之外,中國也面臨著國外列強的壓迫。當巴黎和會的時候,我們的先進知識分子們就已經(jīng)意識到弱國無外交,不得不佩服他們的遠見卓識與先進思想了。
為了共同的理想而聚集在一起,不怕流血犧牲,只為那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當一個臉上蒼白無血色的女大學生跪在總統(tǒng)府前舉著血書“冤”字請愿時,回答軍警為什么不到檢察廳喊冤時,她含淚說:“冤情太深,檢察廳接不了我的狀子。”之后痛呼:“我是為四萬萬同胞喊冤啊!”這一聲猶如千鈞之重的巨石狠狠砸在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上,使人心痛,心苦,心碎啊!
無論是誰,要是敢亡我國家,滅我種族,我們就跟他血戰(zhàn)到底.....
在影片的最后,經(jīng)過了長年累月的計劃與努力,當中國共產(chǎn)黨終于成立的時候,我,感慨萬分。
現(xiàn)在,我們偉大的祖國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lǐng)導下早已經(jīng)今非昔比,國家正在強盛,民族正在復興,我們的日子正在蒸蒸日上。今天的每一個我們都以能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這個大家族而光榮而自豪。
但是肯定的一點是,我們不能忘記我們現(xiàn)在生活的一切的一切,是無數(shù)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不忘中國共產(chǎn)黨的建立之初,是何等的不易。
純粹地入黨,純粹地奉獻,也許這才是我們應該執(zhí)以貫行的,我們除了接受前人的革命成果之外,也應該好好地傳承那一種精神與魄力,繼續(xù)為我們共產(chǎn)黨的事業(yè)添磚加瓦。
關(guān)于革命讀書心得二:
電影《建黨偉業(yè)》以時間的先后順序為脈絡(luò),以不同空間發(fā)生的歷史事件為故事的著眼點,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絕倫,引人入勝。
最讓我肅然起敬,欽佩動容的是:在共產(chǎn)國際的幫助下,全國各地的共產(chǎn)主義組織分別推薦代表奔赴上海召開會議,這些青年才俊懷抱著共同的理想和主義走到了一起,他們在中國的大地上共同締造了一個全新的政黨,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嶄新的歷史時期,這個叫做“中國共產(chǎn)黨”的政黨成立之初只有五十多名黨員,他們?yōu)榱苏匍_一次會議還得東躲西藏,誰又能料到,這個年輕而力量單薄的政黨,卻在二十八年之后成為新中國的執(zhí)政黨,帶領(lǐng)全國人民從此走上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道路!
一路曲折一路歌,從當年建黨之初的五十多名黨員到今天擁有將近八千萬黨員,中國共產(chǎn)黨走過了九十年的風雨歷程。這九十年是不平凡的九十年,是可歌可泣的九十年,是豐功偉績的九十年,作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員,我為中國共產(chǎn)黨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觀看《建黨偉業(yè)》,重溫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那段崢嶸歲月,感受革命先輩崇高的信仰,以及他們?yōu)榱俗约旱某绺咝叛龆鴪?zhí)著地去努力奮斗,使我再一次深深地被他們的革命精神所感動,自己的理念信念也得到了洗禮,思想境界也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在觀看影片后,我深深的意識到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因為它的卻來之不易,它是由無數(shù)共產(chǎn)黨用鮮血換來的,祖國繁榮昌盛,人們幸福安康,靠的就是黨。所以讓我們張開翅膀,向廣闊天空飛去,為未來打拼,為祖國爭光!
關(guān)于革命讀書心得三:
最近一段時間總是泡在圖書館中,閱讀著一本本厚重的歷史書籍,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流連往返。偶然間,找到了一本《共和之路·孫中山傳》,于是,懷著對中山先生的崇敬與對歷史的好奇,閱讀了這本書。
提到孫中山,更多人想到的是辛亥革命,國共合作與臨時大總統(tǒng),但只有極少部分的人知道,,他只是出生于翠亨村一個貧苦的佃農(nóng)家庭里。
兒時的孫中山,曾經(jīng)被說成是克星,命大把姐姐給克死了,因為在孫中山出生的第三天,他三歲的姐姐孫金星,得了急病,沒容得醫(yī)治,便命奔黃泉了。
在中國,七歲的孩子就應該入學了,孫中山卻因為家里窮,直到十歲才入學。上了學的孫中山學習刻苦,在放學后還幫家里下地插秧、鋤草、捉蟲、放牛。也許這些是我們這個年代的孩子所沒有做過的事,但在那貧窮、艱苦的年代,幼小的孫中山早已為父母撐起了一片天空。因為早知稼穡艱難,所以更增強了他以后在革命的歲月里百折不撓的毅力與精神,導致了他日后對農(nóng)民問題,特別是土地問題的關(guān)注。
孫中山,一個中國革命中似毛主席一樣永遠永垂青史的名字,可孫中山并不是他原本的名字,剛出生時,他的母親給他取名為“帝象”,表示她已經(jīng)把孫中山交給了村里的神——“北方真武玄天大帝”了。稍大些后,孫中山進入學堂,學名孫文,在日后的宣言、著作、電文上等皆署此名。在孫中山十七歲時,他又取號日新,系自《大學》中“湯之盤銘‘茍日新,日日新’”之義,而日新在粵語中又諧音為“逸仙”,于是在以后與外國人的交往中,它用“逸仙”之名。
至于中山名稱的由來,則是因為孫中山在東京投宿時,曾化名“中山樵”因而革命黨人及日本友人皆以“中山”稱之。不久,因為章志釗無意孫姓后加上了中山二字,于是“孫中山”之名便由此而始,推而廣之,傳遍了全世界。
一個名字就是一面旗幟。孫中山的名字始終激勵著學生、老師、士兵等各層的愛國志士,他們早已將孫中山三個字用燎原般的革命之火烙刻在他們心中的愛國之石上,為共和制度的創(chuàng)立而前赴后繼。
什么叫天下為公?什么是赤子之心?怎樣為百折不撓?坦蕩蕩的君子,血肉之軀的偉人,孫中山先生用他傳奇的一生,像我們凸顯著一種罕見的金子般的人品,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黃興、朱執(zhí)信、宋查理等一大批的革命志士,舍生忘死追隨孫中山。
沒有努力、沒有奮斗的話,孫中山的名字也不會在這漫漫的歷史長河中被人們永遠銘記在心中。他偉大革命理想和高潔人品的感召,無疑是凝聚這千萬志士和無數(shù)中華兒女的最重要的力量。
但正所謂“英雄難過美人關(guān)”,宋靄齡、宋慶齡兩位杰出的女性,兩朵革命中的姐妹花,先后墮入了對革命領(lǐng)袖忘年之戀的愛河之中,奏響著革命浪漫主義的婉轉(zhuǎn)樂章。孫中山無論是在哪里,他的人格魅力在他一生偉業(yè)和傳奇經(jīng)歷中,都閃耀著璀璨光華。
1925年3月12日晨,一代偉人孫中山的心臟停止了跳動,永遠離開了他所拼搏、奮斗的中國、世界,在他彌留之際,他仍牽掛著中國,牽掛著他所奮斗一生的革命事業(yè):“和平……奮斗……救中國。”他沒有留下萬貫家產(chǎn),留下的,只是未完成的事業(yè)與無可估量的精神財富。
孫中山的一生,都是在奮斗、奮斗、再奮斗!從1911年的辛亥革命至今,已過去了整整100年。100年來,人民沒有忘記孫中山,革命沒有忘記孫中山,中國沒有忘記孫中山,世界更沒有忘記孫中山!
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三位偉人,一面旗幟,那就是共和的旗幟,是使中國從黑暗走向光明的旗幟!為了共和的實現(xiàn),為了民族的復興,孫中山嘔心瀝血,他始終站在革命的前線!
孫中山的心,寬如江海,高于大山。正如他在革命上的建樹,不是江海、大山可以比喻的!名如中山,生如中山。孫中山先生正像那巍峨的泰山一般矗立在中華大地上,永遠守護著他所熱愛的事業(yè)與祖國,用他那不朽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愛國志士!
雖然孫中山先生已經(jīng)逝去了,但他的精神與靈魂將永遠停駐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被人民永遠的銘刻在心中!
讀完《共和之路·孫中山傳》,頓時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革命之路是充滿艱辛的,是需要用自己的一生去拼搏的。孫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天下為公,什么是百折不撓,什么是嘔心瀝血,什么,是愛國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