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實用范文 > 心得體會 > 心得體會 >

蘇菲的世界筆記優(yōu)質作文

時間: 琳瑜20 分享

《蘇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論語》這樣以平時生活的素材來給人哲學領悟的書,它是通過介紹西方哲學史的發(fā)展來一步步使人認識哲學,從中學習哲學。而對于像我一樣什么都不懂的讀者來說,我從讀這本書開始就同蘇菲一起上起了哲學課。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參閱。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

至此,《蘇菲的世界》中主要的哲學人物及其思想就全部介紹完了,在這里簡單總結一下。

早期的自然派哲學家關注的主題是大自然與它的循環(huán)變化,主要研究兩個問題,一是什么是萬物之源,而是世界是“流動”的還是不變的。德謨克里特斯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流動的,但流動的背后有一個永恒不變的最小單位,即原子。

古典派哲學家蘇格拉底比較關心個人與他在社會中的地位,相信辨別是非的能力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柏拉圖認為自然界中有形的東西是“流動”的,永恒不變的東西并非一種“基本物質”,而是形成各種事物模樣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柏拉圖過于強調理性,他是理性主義者。亞里士多德則認為真實世界中最高層次的事物乃是那些我們用感官察覺的事物,他強調感官先于理性。

希臘文化主要經歷四個學派。犬儒學派認為一切天注定,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斯多葛學派認為物質與精神不可分割,與柏拉圖相反,是一元論者。伊比鳩魯學派強調人要即使行樂。新柏拉圖學派認為人是二元造物,但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

中世紀的圣奧古斯丁承認柏拉圖有關永恒理型的看法,同時相信人有靈魂。圣多瑪斯自稱可以用理性證明上帝是存在的。中世紀的哲學多少有些愚昧,直到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人們的思想才逐漸解放。

十七世紀又稱“巴洛克時期”,辯論的話題圍繞精神與物質展開。笛卡爾認為物質和精神同時存在且互不影響,他是典型的二元論者。與之相反,斯賓諾莎是一元論者,他將大自然與萬物的情況簡化為一個單一的實體,這個實體同時包括精神與物質。

十八世紀盛行經驗主義。洛克過多強調感官經驗,并且將感官的性質分為“主要”與“次要”兩種。休姆認為人有兩種知覺,一種是印象,一種是觀念。并且他將概念分為單一與復合兩類。柏克萊相信人有“靈”,亦即天主。他認為,我們周遭的世界與我們的生命全都存在于天主之中,他是萬物唯一的原因。

啟蒙運動時期康德將理性主義者與經驗主義者的觀點綜合起來,認為對于這個世界的觀念是我們同時透過感官與理性而得到的。他使哲學走出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之間的僵局。

浪漫主義時期,謝林主張將心靈與物質合而為一。黑格爾認為世間沒有“永恒的真理”,我們的理性事實上是動態(tài)的,是一種過程。他還指出每一種新思想都要經歷“正”、“反”、“合”三個階段。需要指出的是,黑格爾過于強調絕對精神,他是客觀唯心主義者。

個人主義者祁克果反對浪漫主義者的理想主義與黑格爾的歷史觀。他認為世間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個人“自己的存在”,我們不只是“時代的產物”,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十九世紀流行自然主義。馬克思提出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指出人類的意識形態(tài)是社會基礎的產物。達爾文則證明人類是生物逐漸演化的結果,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而弗洛伊德對潛意識的研究則發(fā)現(xiàn)人們的行動多半是受到“動物”本能驅策的結果。

最后,二十世紀主要是存在主義。尼采認為我們應該重視生命本身。薩特認為存在主義就是人文主義,我們生命中的意義必須由我們自己來創(chuàng)造,存在的意義就是要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命。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2

不知道為什么,當老師給我們那么多書本選讀的時候,我會選擇讀《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沒有事先對它了解與認識的情況下開始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我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個全新的世界,哲學的世界。

《蘇菲的世界》不同于像《論語》這樣以平時生活的素材來給人哲學領悟的書,它是通過介紹西方哲學史的發(fā)展來一步步使人認識哲學,從中學習哲學。而對于像我一樣什么都不懂的讀者來說,我從讀這本書開始就同蘇菲一起上起了哲學課。從“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看似很普通卻讓人深思的兩個簡短而奇怪的問題開始,跟著“神秘老師”開始了我的“哲學之旅”探索之路。

記得原本我印象中的哲學是那么的深奧,那么的遙不可及,好像并非生活中必需的知識而是在象牙塔頂端的學者才有權研究的學術。然而看完此書,我的觀點改變了。應該說,生活之中哲學似乎無處不在。而我內心中模糊不定的哲學的定義一下子也變得清晰起來。在我的理解里,哲學就是關心、探索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這其實是我們每個活在這世上的人都應該去思考的。同時我們逐漸建立自己的人生觀、生命觀的過程,也可以是看作對于哲學的思考。這又回到了那兩個哲學性的問題“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蛟S有人會覺得這兩個問題過于瘋狂,因為他們會告訴你,“我就是我啊”或者“世界本來就存在的”。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對嗎?事實上我在讀這本書之前,也是這樣的想法。

為什么有很多人覺得哲學是不切實際的呢?為什么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人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學性的問題呢?我想,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對這個他們生活的世界習以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說到這讓我想到作者一個用的很好的比喻:這個世界就像是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當然這只兔子極其龐大。我們每個人都出生于這只兔子的細毛頂端,大家剛開始對于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個完全。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就順著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窩在舒適柔軟的兔毛深處盡情享樂。當大人們的心靈逐漸習慣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規(guī)則,當他們不再有想孩子一樣看到什么都覺得好奇,覺得所有的東西都那么不可思議而又理所當然,當他們

過慣了喧囂吵鬧、燈紅酒綠的生活,他們便不再去追求那與他們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學,便不愿離開溫暖舒適的兔毛深處,不愿像哲學家一樣盡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就是這樣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們都不會再去思考像“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了。

《蘇菲的世界》不是很薄但也不算非常厚,五百多頁、四十幾萬字。從買了開始,每天利用課余時間一點一點的讀下來,終于是大致的看了第一遍。合上書本,我閉上眼,細細回味著書中的內容,腦海中就閃現(xiàn)出許多關于書中所說的人和事。蘇格拉底,柏拉圖,亞理斯多德,中世紀,文藝復興,浪漫主義,弗洛伊德??一千年,兩千年,一個世紀,兩個世紀,一種思想,另一種思想??像另一個愛麗絲漫游仙境一樣,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不過當我發(fā)現(xiàn)蘇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讀到的一個故事,而席德和她父親只是我們讀到的一個故事時,我甚至天馬行空的想:會不會我們身邊也存在著這種我們看不到的“人”,它們可以像席德讀蘇菲一樣讀著我們呢?

讀了這本書后,我想我對了哲學有了新的認識與頓悟,但也有許多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令我驚奇的是,才將近15歲的蘇菲可以理解明白她那位哲學老師艾伯特所說的。因為許多地方我沒法一下子明白,或許是地域性文化的差別,我在那位哲學老師艾伯特解說的哲學史中有些費解。但我想我還會在第二遍、第三遍的閱讀中理解它們的。就像艾伯特說的:“哲學便是教會人們思考,教會人們怎樣面對生活,怎樣生活的更好?!蔽蚁牒芏鄦栴}雖然不能得到答案我們還可以思考,很多事情雖然不能達到目的我們還有過程。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3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它用深入淺出的文字想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fā)展歷程。從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fā),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筑、數(shù)學等許多方面。至于近現(xiàn)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于馬克思的哲學思想。

我讀完全書后才發(fā)現(xiàn)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哲學是“關于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丑、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么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于浩劫和絕望的??茖W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我覺得自己開始試著動腦子想想生活上的問題,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事物和前輩的思想。雖然只是一些淺薄之見,但是這個思考之旅的開始卻讓我感到無比神奇。例如:有些弱小群體很可憐,但卻也惹不起多少憐憫。喬布斯死,一萬人哭;非洲一萬人死,無一人哭?;仡櫄v史,黑人的血淚史,又有多少白人為之內疚?一個弱小者是沒有力量的。國家如此,人亦如此。又例如:有人說很多高等教育從一定程度上讓學生變成機器,使想象力受到理性思維的扼殺。比爾蓋茨,喬布斯均沒有從大學畢業(yè),我們議論紛紛。我想知識可以提高我們的素質和能力,不要讓它成為我們發(fā)展的阻礙。成功之人必然要讀書,不過他們讀書取書中之精髓,從書本當中得到知識,得到啟示,得到智慧,然后進行想象和創(chuàng)造。這諾貝爾獎不是教出來的,iphone4s也不是教出來的。我們大學生應該不要再埋怨在大學學不到什么,其實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老師引導,自己體會,自己摸索,自己創(chuàng)造的過程。

看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的精華??催^之后,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哲學的只是,更多的是心靈上的震撼和啟發(fā)思考?!拔宜脊饰以??!蔽掖嬖趩?不過是在這個時段、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后,一切都歸于湮滅之中。那人生又有什么意義?要解決這種恐懼當中的荒謬就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來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終目的。

我想人生并沒有固有的意義,人生的意義是我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的。我們必須自己決定該怎么活。我們必須在一生當中不斷地做出選擇,并對自己做的事情負全責。盡管人是唯一意識到自己存在的生物,唯一會思考自己存在的神奇生物。但是,我們只是一個星球上各種元素所組成的有機體,我們是星塵,人生如星塵。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創(chuàng)造自己人生的意義,不要讓詛喪、寂寞、無聊來吞噬我們,做自己真正愛做的事,成為真實的自己。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4

今天繼續(xù)讀《蘇菲的世界》,這是網師下學期的選修課程,必須得在假期讀完。當今晚看到一連串的哲學大師,諸如恩培竇可里斯、德謨克利特斯、蘇格拉底這些名字出現(xiàn)在書中,在走近他們的同時,開始擔心起來。好在一切看起來還算順利,今晚讀到了78頁,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記錄,像我這樣迷戀小說、貪看韓劇,還容易被電影吸引的人來說,能夠抵擋這么多誘惑,堅持抱著這樣的一本探究世界起源和構成的書籍來讀,實在是很不簡單??吹竭@里不得不承認,本書確實在同類書中,算是富有趣味性的,也能看明白。當高深的理論與生活的常識相結合時,就算是通俗易懂的。

今晚的閱讀最感興趣的是德謨克利特斯的原子理論,他認為“當一個物體---諸如一棵樹或一只動物--死亡并分解時,院子就分散各處并可用來組成新的物體。這些原子在空間中到處移動,但因為他們有‘鉤’與‘刺’,因此可以組成我們周遭所見的事物?!边@樣說來,世間萬物應該是萬變不離其宗的,不同微小的原子在空中漂浮著,等到適宜的條件,結合成一定的形狀,就可以變成一種物體,這種構思是不是很奇特?那人呢?也是如此構成的嗎?

蘇格拉底最譽為“最聰明的人”,而他卻總是覺得自己很無知。他每日里在市中心的廣場不停地向身邊匆匆而過的人群提出自己的疑問,他從來不會說自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卻可以讓眾人不得不在連番的辯論失敗后,承認他說的是正確的。書中拿他和耶穌相比較,認為兩人都為了自己的理想甘愿失去生命。不由想起昨晚看《建黨偉業(yè)》中的一句話“革命就要流血犧牲”。看來沒有一部分人的勇敢犧牲,就沒有后面人的勇往直前。甚至可以說,他們的犧牲贏得了后人的關注,推動了歷史的進程。

蘇格拉底說:“知善者必能行善”。他認為人如果違反自己的理性就會不快樂,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樂的人就會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明白是非者必然不會為惡。世間哪有人想要成為一個不快樂的人?

我們常說的摸摸心口,找找自己的良心應該就是讓自己做一個善良的人。不管一個人有多大的成就,如果連心都壞了,目標都不對,還能走多遠?

我就這樣一點一點地讀著,沒有如以往一般先翻到后面看結尾,再回過頭來看中間的情節(jié),我就想這樣跟隨著蘇菲,跟隨著神秘人寫給蘇菲的一封封信,看一下他想告訴蘇菲的究竟是什么。說實在的,他已經跳起了我的好奇心。也難怪蘇菲會對這樣的信充滿期待,他讓一個女孩找到了生活的童話。他在女孩的面前砌起了一道愛的墻。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

已經忘記因為何種原因知道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第一遍草草閱讀之后,僅僅為其巧妙的故事情節(jié)和構思感到驚嘆。于是,開始了對它的第二遍閱讀??偟恼f來,蘇菲的世界是一部關于哲學史的小說,它將人類智慧發(fā)展的歷史穿插在小說的情節(jié)中,按照時間的順序,將原本乏味的哲學講的簡潔而生動。它打破了哲學給人以脫離生活的印象,將哲學與實際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同時也促使人們跳出日常的瑣事改變思維方式用一顆好奇心而非經驗來對生活的本質進行思考。

在蘇菲的世界中,蘇菲和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通過對哲學的學習和探討,發(fā)現(xiàn)他們只不過是上校為了給女兒慶祝生日而寫的一本小說中的人物,他們并不是真實存在的。繼而通過運用哲學的方法逃出了上校的擺布。小說中很多情節(jié)都安排的很巧妙,引人深思。例如,在小說接近尾聲時,艾伯特送給了蘇菲一本書名字就叫蘇菲的世界,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少校寄給他女兒席德的生日禮物,在真正的世界里,蘇菲的世界則是由它的作者喬斯坦賈德為全世界青少年寫的一本介紹西方哲學史的小說,而席德和少校也僅僅是書中的人物罷了。寫到這,不由地讓我想起了俄羅斯女孩這個玩具,一個世界包含著另一個世界。我們所處世界的外面是否還有一個世界呢?是否我們也像席德和少校一樣是另一本書中的人物而不自知?

這樣的安排多少會有些讓人產生不知是莊生夢蝶還是蝶夢莊生的感慨,或許我們就像處在少校安排的故事下的那個蘇菲的世界中的人物一樣,尚無法意識到自己是否真正存在,是否真正自由。這也是有可能的事,作為一個具有哲學思維的人,就不能輕易下論斷,任何事情都可能發(fā)生,唯一不會發(fā)生改變的只有理性(就像2+3=5是永遠不會發(fā)生改變的)。若把世界比作一只兔子,剛出生時,我們處于兔毛的末梢,越長大便越像里端爬,越對周圍的事物習以為常缺乏好奇心,那么人們通常在兔毛最接近皮膚的那一端,享受著舒適的生活,而對其所處的世界全然無感。哲學便是幫助你往上爬的力,它使你抱有懷疑的態(tài)度及批判性地思維活著,它使你思考世界是什么?你是從哪里來?如何才能更好地生活?哲學最重要的不是解答問題,而是提出問題,科學也是哲學發(fā)展的產物。在蘇菲的世界中所介紹的各種歷史觀中我更相信的是直線式的歷史觀,歷史是在不斷地前進而非循環(huán)上演,在不同時期所謂正確的事情在其他的時期并不一定就同樣正確,在考慮問題時,通常需要將大背景包涵進去,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最終越來越接近兔毛的頂端,認清真正的世界。

在蘇菲的世界中,講祁克果的“人生三個階段”的理論那部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三個階段包括美感階段,道德階段和宗教階段?;钤诿栏须A段的人只是為了現(xiàn)在而活,因此他會抓住每個享樂的機會。只要是美的令人滿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這樣的人完全活在感官世界中,是他自己的欲望和情緒的奴隸。對他而言,凡是令人厭煩的,就是不好的。一個活在美感階段的人很容易有焦慮或恐怖和空虛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正表明這個人處在“存在的狀態(tài)中”,可以躍升到更高階段。道德階段的特色是對生命抱持認真的態(tài)度,并且始終一貫的做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擇?;钤诘赖码A段開始在意事物的是非對錯,而活在美感階段則只注重一件事是否有趣。一個人至始至終活在道德階段會變得過于嚴肅,如果一個人一直徹底的過這種生活,最后也會厭倦。有的人因此而重新回到美感階段而有的人進而躍升到宗教階段。的確對于大部分人來說終其一生都在美感階段和道德階段徘徊。我們不能斷定哪種階段最好,一直停留在美感階段似乎有點享樂主義的嫌疑而道德階段則頗具有完美主義的嫌疑,若始終苛刻地追求完美,將不僅使自己活得很累也會使周圍的人感到你過于苛責,而失去了享受生活的機會?;蛟S能在美感階段和道德階段找到平衡,便是絕大多數(shù)所追求的真正幸福。

在蘇菲的世界這本書中,在哲學老師和蘇菲的對話中還穿插著對神話的產生,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宗教信仰及先當今流行的星座等問題的解釋。總之,在缺乏哲學教育的今天,《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很好的哲學入門書籍,它可以引導我們更加透徹地看待我們的生命和我們所處的世界?!短K菲的世界》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優(yōu)質作文相關文章:

關于《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

關于《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800字7篇

關于《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6篇

關于《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600字6篇

關于《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600字5篇

關于《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000字6篇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篇

關于《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800字6篇

關于《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1000字5篇

關于《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500字6篇

56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