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
2023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
我們的身邊有著很多的感動人物,每年都有無數感動人心的事跡發(fā)生,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事跡會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歡迎大家來閱讀。
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精選篇1)
94歲,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南開大學教授。70年來,葉嘉瑩培養(yǎng)了大批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古典文學的人才,為傳播中國文化作出重要貢獻。她不僅精于傳統(tǒng)詩詞學,而且融中西文化學識于一爐,相對于前輩學者,她是更切近我們時代的一位大師。過去幾年,葉嘉瑩陸續(xù)將自己的全部財產3500多萬元捐贈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設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研究。
頒獎辭
桃李天下,傳承一家。你發(fā)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fā)于你的傳奇。轉蓬萬里,情牽華夏,續(xù)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精選篇2)
61歲,北斗三號導航衛(wèi)星首席總設計師。2020年6月,北斗三號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的最后一顆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這代表著北斗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星座部署全面完成。2004年,謝軍擔任北斗二號導航衛(wèi)星總設計師。在北斗三號衛(wèi)星研制過程中,謝軍團隊創(chuàng)造性地實現了衛(wèi)星批量化生產,僅用1年零14天的時間,將19顆導航衛(wèi)星送入太空,創(chuàng)造了航天發(fā)射史的新紀錄。
頒獎辭
滴答,滴答,中國在等待你的回答。你的夜晚更長,你的星星更多,你把時間無限細分,你讓速度不斷壓縮。三年一騰飛,十年一跨越。當第五十五顆吉星升上太空,北斗,照亮中國人的夢。
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精選篇3)
“黨需要我們到什么地方,國家需要我們到什么地方,我們就到什么地方去?!?963年,樊錦詩從北京大學畢業(yè),懷揣著保護祖國文化遺產夢想,千里迢迢來到了戈壁大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夏季酷熱、冬季嚴寒,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作為一個身材嬌小的江南女子,很多人懷疑樊錦詩的意志和能力,可性格倔強的她,頑強地堅持了下來,而且秉承了老一代敦煌人“打不走”的精神。如今73歲的她已滿頭華發(fā),還在為敦煌文物事業(yè)殫精竭慮。
敦煌莫高窟營造于公元4世紀至14世紀,作為人類的文化瑰寶,歷經千百年來自然侵蝕和人為的破壞,文物本體和環(huán)境都十分脆弱。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當中,保護成了樊錦詩最重視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為豐碩。
從壁畫病害防治到崖體加固,從環(huán)境監(jiān)測到風沙治理,在敦煌遺產保護的各個領域,樊錦詩和敦煌研究院的保護工作者一起,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攻克難題。正是在她的帶領下,敦煌遺產保護翻開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學保護之路。
“敦煌莫高窟保護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有明確的保護方向、保護目標、保護原則、保護措施,才能使它得到更妥善的保護。”樊錦詩清醒地認識到,面對如此燦爛的文化遺產,保護僅靠人和技術還不夠,還要立法和制定保護規(guī)劃。在她的倡導和推動下,《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和《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guī)劃》近年來先后公布實施。
在敦煌工作的40多年中,樊錦詩先后擔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敦煌研究院副院長、敦煌研究院院長等職務。作為繼常書鴻、段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長,樊錦詩深感肩上的重擔,絲毫不敢懈怠。她帶頭參與科研,與國際上優(yōu)秀的文物保護機構合作,不斷將先進的保護理念和技術引入敦煌遺產保護。
在樊錦詩的推動下,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等多個國外科研機構展開了合作,一大批先進技術和理念運用到敦煌遺產保護當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環(huán)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數得到提高,本體病害和損毀得到遏制,并為敦煌研究院培養(yǎng)了一大批技術人才。
敦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不斷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可隨著游客的逐年增多,狹小洞窟和脆弱的壁畫開始不堪重負。如何保護與利用的.矛盾,實現敦煌遺產永久保存,永續(xù)利用,成了樊錦詩日夜思考的問題。
“不能關起門來搞保護,人們應該享受這一珍貴而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倍鼗湍呖呤侵袊着腥搿妒澜缥幕z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樊錦詩參加了申遺材料的準備工作,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遺產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她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正在解決,一個全新的“數字敦煌”正向人們走來。
2008年底,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正式開工,這是莫高窟保護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樊錦詩不會忘記,一份她親自參與事關敦煌文物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_提案,終于作為莫高窟保護史上規(guī)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項綜合性保護工程開始實施。
在這一浩大的保護利用工程當中,除崖體加固、風沙治理、安全保衛(wèi)等基礎性工程外,
還要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完成敦煌莫高窟149個A級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攝、加工處理和數據庫建設,建設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過數字電影等現代展示手段,給觀眾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藝術和價值的全新視角。
為了保護敦煌遺產,又能更好服務游客,在樊錦詩的帶領下,敦煌研究院在全國的大型遺址中,還率先啟動了參觀預約制,并開展了游客承載量的研究。樊錦詩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遺址博物館,不斷增加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與服務功能。
在同行眼里,樊錦詩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護專家和遺產管理專家,還是一名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敦煌學者。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樊錦詩的帶領下,敦煌研究院全體科研人員在石窟考古、佛教美術、文獻研究等很多領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經成為國際敦煌學研究的最大實體,“敦煌在中國,敦煌學研究在國外”的歷史已經改變。
“國家的命運決定了莫高窟的命運,國家獨立了,國家強大了,國家發(fā)展了,我們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護了?!狈\詩已經把自己的生命與敦煌融為一體,把一切的成果和榮譽歸功于國家和集體,在她的內心深處,心甘情愿,只想做一個“敦煌的女兒”。
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精選篇4)
展示“傷疤”,激勵學生相信夢想
2008年,劉秀祥“千里背母上大學”的舉動被媒體廣泛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成為流傳廣泛的動人故事。
從1998年到2008年,從10歲到20歲,從初中到大學,從貴州望謨到山東臨沂……10年時間,劉秀祥一邊艱難求學,一邊不離不棄地照顧母親。
而支撐他從苦難中一步步“熬”出來的力量,是“夢想”。
“母親就是我的夢想。一直以來,我都想把母親的病治好?!眲⑿阆檎f,一定要相信夢想。正是這個執(zhí)念,支撐他跌倒了爬起來,遇到委屈咬牙挨過去。
其實,從內心深處,青少年時代是劉秀祥不太愿意回憶的時光。父親早逝,母親患病,家庭一貧如洗,年幼的劉秀祥肩負起整個家的重擔。他的中學、大學時光,都擔負著照顧母親的責任。
“其實誰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傷疤掏出來給別人看。”劉秀祥說。
可是,每次演講他都會說到自己的經歷,以激勵他人?!爸灰軌驇椭粋€孩子轉變思想,讓他們相信讀書可以改變命運,那么我所做的事就是有意義的?!?/p>
“劉老師對我的影響很大,他的演講讓我明白,永遠不要放棄自己。”蕭雅迪是劉秀祥的學生,也是他的眾多“粉絲”之一。
“無論人生多不容易,都要微笑面對,要始終相信奮斗的力量?!眲⑿阆椴幌蛎\低頭的倔強,都寫在他那張樸實的臉上,更濃縮在了他的每一堂思政課里。
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精選篇5)
【頒獎詞】
最先出發(fā),最快抵達,為危難的鄉(xiāng)親奉上最好的年華。欠身體一臺手術,欠妻子一個告別,欠父母一次團圓。洪水洶涌,你是浪尖上的逆行者,大雨過后,你是天空中燦爛的霞。
【人物事跡】
陳陸(1984年2月—2020年7月22日),男,漢族,籍貫江蘇江都,出生于安徽合肥,大學本科學歷,2001年12月參加消防工作,200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隊級正職、一級指揮員消防救援銜,曾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抗震救災先進個人。
2020年夏天,安徽廬江縣遭受百年一遇洪災。7月22日,廬江縣石大圩漫堤決口,約6500人被洪水圍困,情況危急。當天,安徽省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帶領大隊輾轉5個鄉(xiāng)鎮(zhèn),連續(xù)奮戰(zhàn),成功轉移群眾2665人。在營救過程中,決口突然擴大,救援隊員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渦側翻,年僅36歲的陳陸英勇犧牲?!胺判模視睾脧]江”,是陳陸對父親的承諾,也是他用生命兌現的對國家和人民的承諾。
2021年1月,被追授2020年“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稱號;1月7日,被追授“安徽省防汛救災先進個人”稱號;2月17日,陳陸被評為“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精選篇6)
20__年11月,謝海華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謝海華與妻子結婚30載,撐起妻子病痛的人生,以愛之名詮釋了“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29年前,23歲的湖南農民謝芳與入室盜竊歹徒搏斗,身中9刀,落下殘疾。剛剛從部隊復員回家的謝海華,經人介紹與謝芳訂婚。面對謝芳日益嚴重的后遺癥,謝海華仍選擇了與她結婚。近28年來,謝海華一直悉心照顧妻子,每天早上6時準時起床做飯,幫妻子穿衣服、洗漱,端屎把尿,一日三餐把飯菜送到床頭喂她吃……這些事,謝海華一做就是29年。對于謝芳來說,謝海華就是她的手和腳,“沒有他,我活不到今天?!?/p>
1988年10月,謝海華與謝芳完婚。沒多久,他們的兒子出生了。不幸的是,謝芳的身體每況愈下,手腳韌帶和肌肉開始不斷萎縮,不久便癱瘓在床,生活無法自理。妻子臥病在床,兒子嗷嗷待哺,家庭重擔都落在謝海華一個人身上。謝海華認真學做家務活,洗衣、打掃、炒菜、熬藥,幫妻子梳洗按摩、端屎把尿,撫養(yǎng)教育兒子……這些事,謝海華一做就是29年。
為了照顧妻子、孩子,謝海華不敢遠行,只能守著家里的田地勉強維持生活。為給妻子湊錢治病,謝海華變賣糧食,拉下臉面向親朋好友挨家借錢,平時只吃辣椒和青菜,若沒有客人來,一年都吃不上幾塊肉。為了治好謝芳的病,謝海華找來一輛獨輪土車,推著妻子四處求醫(yī),中西醫(yī)看了個遍,病情卻絲毫未見好轉。謝芳有時會灰心泄氣,不忍拖累謝海華,謝海華總是給予妻子最燦爛的笑容,鼓勵她、開導她。
20__年,謝芳面臨子宮和卵巢切除手術,她要求放棄治療。謝海華抱著妻子,一句一句地安慰道:“一切都會好的,我會一直陪著你,我們都要堅持下去,堅持才有希望?!痹谡煞虻墓膭钕?,謝芳繼續(xù)治療。
謝海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替妻子優(yōu)先考慮。為了讓妻子住得舒服,他把家里的茅草土磚屋改建成簡單的毛坯房,后又建起了廚房和雜屋。
苦的時候,謝海華也躲在被子里哭過,但他從未后悔過自己的選擇。謝芳感激地對丈夫說:“我勇敢了一次,你卻勇敢了一生!”
20__年11月,謝芳夫婦在政府安排下入住了敬老院。謝海華也在敬老院當起了保安,家庭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觀。抱著感恩的心,謝海華利用當兵時學會的理發(fā)手藝,免費為敬老院老人理發(fā),還熱心地做一些水暖、電工、勤雜、園藝等雜務。
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精選篇7)
朱彥夫,這位參加過_戰(zhàn)爭的普通傷殘士兵,當年完全可以躺在功勞本上、頤養(yǎng)于榮軍院中,平安無險地度過自己的平凡一生。然而,作為共產黨員、革命戰(zhàn)士的朱彥夫,卻全然沒有這樣去選擇,因為他清楚自己的入世坐標在哪里,他明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有該多大。他決心像蘇聯紅軍戰(zhàn)士保爾柯察金那樣,做一名中國的鋼鐵戰(zhàn)士,做一名純粹的共產黨人。
回到家鄉(xiāng)去,為生活尚處于貧窮困苦的父老鄉(xiāng)親們早日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出把力這是朱彥夫的理想,這是他的承諾,更是他不二的選擇。一言九鼎、一諾千金,從此,四肢全無的他開始了與鐵板為伍、與手杖為伴的凄楚而充實的人生跋涉。25年村支書崢嶸歲月,他不知溫暖撫慰了多少貧弱群眾;7副假肢被磨破的生動寫照,他不知流淌了多少生命熱血;二部自傳體小說出爐,他不知滴下了多少英雄熱淚。央視主持人敬一丹所說的他寫字的過程就是一場戰(zhàn)斗,每寫完一個字就如同一名戰(zhàn)士完成了一場戰(zhàn)斗啊!,恰如其分地刻畫出了這位平凡英雄的生動雕像。
是什么信念、怎樣的力量促使朱彥夫如此地頑強不息、戰(zhàn)斗不止?我想應當是潛入其心的中國人的誠信友善信條、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撓精神,時刻支撐著他一路前行。
我們學習朱彥夫,就是要學習他身上所永恒具有并固守著的中國人的誠信友善信條、共產黨人的崇高理想斗志、革命者的不屈不撓精神,無論在什么時間、什么場所、什么條件下,都要把黨和國家的利益置于最高層級,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牢記心間,把落實群眾路線的要求堅持到底,始終叫響我是共產黨員的口號,及時發(fā)出有困難跟我來的倡導,爭做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急先鋒,爭當人民群眾的好榜樣。況且我們絕大多數黨員是不需要付出滾打25年、磨破7副假肢的代價,就可以實現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追求目標的。
黨員同志們,時不我待,莫再等閑!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同攜手,為了偉大的祖國更加強大,為了可愛的人民更加幸福,永遠信守我們當年在黨旗下舉手握拳的莊嚴承諾,始終做到視人民群眾為父母,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懸頭上
感動中國人物經典事跡素材(精選篇8)
關于聶海勝的英雄事跡你知道多少?聶海勝是繼楊利偉、翟志剛之后排名第三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首飛隊伍成員,也是他們三個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神舟六號”飛船于10月12日發(fā)射,聶海勝成為兩名航天員之一,一時間聶海勝再次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聶海勝與幾位被招飛的同學被送到長春航校后,雖然對當地的氣候很不適應,但他時間銘記取母親的囑托,拋開全部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練習之中,致使各項目標都完成得十分出色,成為學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人。
上天飛翔不光簡簡單單說說而已
一次教官讓他給我們講一講飛翔體會,一貫不善言辭的他只說了一句話:“啥也不想,只管飛”事實上,飛翔遠不像他表述的那般簡略,每一次登機前,他都手拿模型將飛翔線路、飛翔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反反復復演練數遍。付出總有回報。初教、高教機飛翔畢業(yè),他要比別人少飛幾十個小時。后來,他以優(yōu)異的成果提早畢業(yè),被分配到南昌某飛翔部隊。
聶海勝在很多人里面成為了一名航天員
聶海勝深知母親吃過許多苦,每次給家里寫信都是報喜不報憂。特別是在他成家之后,總是想辦法讓母親多享點福。在南昌時,聶海勝就幾回接母親到部隊居住。后來,聶海勝調到北京,又兩次接母親到北京過春節(jié),還每個月給她寄生活費。1998年1月,我國第一個航天員大隊在北京航天城宣告成立。聶海勝憑著杰出的體質和優(yōu)異的飛翔才能,在參選的1506名優(yōu)異飛翔員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為14名航天員中的一員。
20__年2月,聶海勝帶著妻子、女兒回棗陽探親,母親和姐姐快樂地弄了一大桌子飯菜。飯桌上,母親從兒子的神色中猜出他必定接受了重要任務。爾后大半年,聶海勝果然沒有打過幾回電話,后來就一點消息都沒有了。原來,“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升空進入倒計時,聶海勝已全身心投入到全封閉練習中去了。20__年10月,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總算從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基地順利升空。而這時母親卻因舊病復發(fā)住進了醫(yī)院,當她從醫(yī)院的電視中得知自己的兒子是“神舟五號”三人首飛隊伍的一員時,不由得熱淚縱橫。
自己的媽媽看著兒子是航天英雄自豪的流眼淚
沖著電視畫面中的兒子哽咽著說:“孩子,你是母親自豪,你是家園的自豪啊”當這一令人振奮的消息在家園傳開后,人們紛紛手捧鮮花涌進醫(yī)院向這位“航天英雄”的母親表明祝福,白叟一邊拱手道謝,一邊叮囑我們:“千萬不要把我生病的事傳出去,以免影響海勝的工作。
”事實上,白叟有一個心愿:這一次,兒子沒有升空,下一次地爭奪上去??!然而,聶海勝還是知道了母親生病的消息。他知道,母親將他們兄弟姐妹拉扯大不容易,應該回去看看她,在她身邊盡一盡孝道。所以,他特意請假,乘飛機回到家園,當他出現在母親的病床前時,白叟流淚了,沖著兒子一個勁地埋怨自己:“我這把老骨頭不爭氣呀,把你給連累了。
在北京,聶海勝有個溫馨的家,妻子聶捷琳也是一名軍人,跟他在同一個單位,是搞醫(yī)學研究的。女兒聶天翔今年11歲了,十分活潑可愛。跟所有航天員的家庭一樣,這個三口之家,是圍繞著“航天”二字運轉的,也十分友善,這是飛翔員的傳統(tǒng)。自從聶海勝緊鑼蜜鼓地備戰(zhàn)“神六”,每個月都可貴回一趟家,聶天翔說她都快忘掉爸爸長什么姿態(tài)了。她還說她十分敬服奶奶,說奶奶不僅養(yǎng)育了爸爸,而且還積極支持爸爸的工作,是一位了不得的女性。在聶海勝完美歸來之時,女兒聶天翔將自己親手折疊的紙鶴掛在了剛剛在太空中度過四十一歲生日的聶海勝的脖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