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事跡心得體會
大學生社會實踐事跡心得體會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培養(yǎng)大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大學生社會實踐事跡心得體會的范文,歡迎閱讀!
大學生社會實踐事跡心得體會篇一
覃杰,男,土家族,中共黨員,湖南科技學院計算機與通信工程系通信0701班。曾擔任通信0701班班長,系宿管部副部長,校國旗班隊長,現(xiàn)任校團委學生 副書記兼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主席。在校期間,榮獲校優(yōu)秀共青團員,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優(yōu)秀學生干部、三好學生、二等獎學金、優(yōu)秀特困大學 生、國家勵志獎學金、黨校培訓優(yōu)秀學員等榮譽。
為了深入貫徹黨中央文件精神,我校團委特組建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重點團隊,以慶祝 建國六十周年,見證鄉(xiāng)村宏偉巨變?yōu)橹黝}開展為期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活動內容豐富多樣,分別進行了文藝、文化、科技和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落實開展全面并具 實際意義的暑期三下鄉(xiāng)活動,達到了活動預期的目的,取得了顯著成效。作為此次三下鄉(xiāng)后勤組的負責人,深知其工作責任之重大,整個活動的后勤工作, 經(jīng)過了詳細的考察和精心的安排,保證了每一過程都能順利進行。經(jīng)過全體隊員的努力,本次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回顧自己曾經(jīng)走過的路程, 感慨萬千,受益良多。
6月30日,我們到達新田縣冷水井鄉(xiāng)李家灣村,為當?shù)卮迕袼腿チ艘慌_紅色晚會。我們后勤組主要負責最初的舞臺搭建、 舞臺布景到晚會的演出、晚會的散場。后勤組的所有隊員和其他志愿者都是帶著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盡全力將一切做到最好。在演出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突發(fā)情況, 下起了瓢潑大雨,但是所有工作人員都沒有中止工作,而是依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證著晚會的順利進行。
在接下來將近一周的時間里,我們后勤 組的人員協(xié)助宣傳組在李家灣村開展宣傳知識講解與發(fā)放、義務維修家電和藥品發(fā)放等相關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隊員們早出晚歸,積極性高漲,走家串戶,調查 尋訪,不僅開展了大量的調查問卷工作和宣講工作,也將愛國精神與服務精神傳入到每家每戶,為村民送去了實際的幫助。
在實踐中,我們后勤組 的隊員把自力更生、自立自強做為此次三下鄉(xiāng)的的一項主要的原則,大家始終堅持用自力更生,勤儉節(jié)約指導自己的行動?;顒又校覀儓猿植粊y花錢、不 良費、不奢侈,同時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強調隊員的團結合作,鼓勵隊員發(fā)揚艱苦奮斗、力求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自力更生的精神,引導隊員敢于進行反思和自省。 不斷接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升華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同時積極協(xié)助老師開展其他各項工作,調動隊員們的積極性,在有緊急任務是主動站出,承擔任務,做好 表率,在具體工作時,分工協(xié)作,隨即組合隊員。
通過此次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我得到了許多人生感悟,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提高了認知 社會和應對的能力,教育了我思索人生價值,增強了我奉獻愛心、播撒溫暖,為社會公益事業(yè)獻一份力量的信念。我將用實際行動學習和踐行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全面 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打牢人生成長進步的根基。我始終堅持在實踐中成長,在奉獻中飛揚??偟膩碚f,此次三下鄉(xiāng)活動,不僅是一次簡單的實踐,還是一次人生 經(jīng)歷,更是一次寶貴的財富。
大學生社會實踐事跡心得體會篇二
xx年的暑假,是我上大學以來的第一個暑假,這個暑假,是一個不平凡的暑假,因為我們進行了一次為期七天的暑期社會實踐,這次暑期社會實踐,讓我獲益匪淺。
我是一個在葛洲壩出生、長大的孩子,我們全家人都是葛洲壩的職工,這是一個獨特的群體,這個群體的誕生和發(fā)展見證著共和國的成長。葛洲壩工程的修筑是我們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座豐碑,因為,它是在我們國家最艱苦的時刻,由一群平凡卻偉大的人來建筑的。那個時代的中國,一窮二白,沒有什么重型機械,沒有什么技術,更沒有在世界級別的大江大河筑壩的經(jīng)驗,十萬工人肩挑手扛,硬是造出了萬里長江第一壩。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讓他們能夠如此?當年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情形?歷史究竟是怎么樣的?懷著這樣的疑問,我就設想著走訪一些當年的建設者,想聽聽他們的故事,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我想,最真實的故事都存留在這些事件親歷者的記憶當中,隨著他們的老去,這些記憶也將逐漸消失。這些都是珍貴的歷史,珍貴的資料,我應該有義務去記錄、保留這些東西,讓這些寶貴的東西能夠留傳后世。這就是我有關這次暑期社會實踐的一些構想,就是從這些最初的簡單想法出發(fā),才逐漸形成了現(xiàn)在的一整套的方案。我拿著我的想法與一些同學溝通,可幸的是,我的朋友們都贊同我的想法,于是,我們這支隊伍就建立了起來,我們建立了一支精明強干的隊伍,他們是:李寬、殷莉鋒、陳其璟、聶艾玲、田娟。謝謝他們對我的支持。
在出發(fā)之前,我們進行了周密而細致的準備工作。我們認真的討論了我們的主題、具體執(zhí)行方法,又仔細查閱了許多資料,還多次向我們的指導老師請教。因為我們的準備非常充分,所以我們大家對于這次宜昌之行信心滿滿,志在必得。
二零XX年七月九日,我們踏上了前往宜昌的征途。當天下午,我們就來到了葛洲壩機械船舶公司的離退休處接洽有關事項。第二天我們就開始了正式的采訪。
采訪了黃師傅、任師傅、朱師傅、劉師傅。他們都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向我們講述了當年建設葛洲壩的艱辛歷程。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大家還對于這個宏偉工程是怎樣建立起來的充滿了好奇,聽了他們的介紹,我們逐漸對他們的精神產(chǎn)生了敬意,什么是葛洲壩精神,他們言行體現(xiàn)的就是葛洲壩精神。
葛洲壩精神有以下幾點體現(xiàn):
一、對國家的忠誠,對民族的責任感。當年的條件這么艱苦,是什么支撐著他們一直在奮斗,正是這種對國家的忠誠,對民族的責任感。這種精神支撐著一代又一代葛洲壩人,所以現(xiàn)在又許多年輕一輩的葛洲壩人到祖國一些貧困的、邊遠的山區(qū)里建設水電站,為的就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富強和復興。我們采訪的黃師傅就是一個對國家高度忠誠,有崇高責任感的人,他在工作時,是十分認真負責的,從來不收別人一分錢,只要是組織安排給他的任務,無論多苦多難,他都盡自己全力去完成。退休之后,他還總是做許多義務勞動,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時,他總是捐出自己微薄的退休金。他的這種精神讓我們這些晚輩深深的崇敬和感動。
二、開拓進取,勇于創(chuàng)新。任爺爺告訴我們,當年我們中國還比較貧困,許多設備和技術都跟不上,也沒有經(jīng)驗。只有邊建設,邊摸索。任爺爺以大江截流為例子,告訴我們不進則退的道理,沒日沒夜的截流,只要有一絲松懈就會功虧一簣。而且他還告訴我們,當年葛洲壩曾經(jīng)因為質量不過關而被炸掉重建,但是這些難關都被他們攻克了。
三、不畏艱難,迎難而上。朱爺爺告訴我們,當年的生活很艱苦,喝不到開水,沒有住房,條件很艱苦。大家的生活都很困難,有很多人生病,但是沒有一個人退縮,全民皆兵,男女老幼齊上陣,人人出力,硬是按期完成任務。
這些就是葛洲壩精神,也是我們要這次采訪體會到的精神,這種精神讓我們十分震撼和感動。
大學生社會實踐事跡心得體會篇三
轉眼之間,迎來了我大學生活中的第二個寒假,為了不虛度光陰,充實歷練自己,我決定這個寒假期間在我父親的單位——江西省鷹潭日報社新聞采訪部實習。采訪這個工作看起來簡單,似乎只要動動嘴就可以了,其實不然。要做好一個采訪,必須事先選好采訪對象,想好一個主題,還要列出具體的采訪問題。當然,這些僅僅只是采訪這一諾大工程的幾個主要部分,另外像準備好采訪的設備工具,例如錄音筆,攝像機,記錄本等等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章節(jié)。然而,這些只是前奏而已,新聞采訪最關鍵的是把采訪的過程記錄下來,編纂成稿,經(jīng)過反復推敲后,始成一篇暫新的新聞采訪報道。
在此期間,我跟著前輩們做了幾個專題采訪,例如:信訪局應如何做好數(shù)字化管理;提升龍虎山的旅游魅力;企業(yè)如何留住人才;農(nóng)民工也要“理加薪”等等。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準備工作比較充足的專題是“企業(yè)如何留住人才”。
過年前幾天,我手持記錄本和錄音筆,跟隨“大部隊”來到名氣頗大,業(yè)績豐碩的“三川”水表有限公司所在地,就“企業(yè)如何應對頻繁跳槽,留住關鍵人才,壯大自身力量”對該公司的副經(jīng)理進行了長達數(shù)小時的采訪。經(jīng)理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從他自信大氣的言談舉止中,我看到了一個成功人士的歷練和經(jīng)驗。采訪結束后,我把采訪筆錄整理了一遍,初步完稿,內容主要為“三川”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尤其是預防跳槽風險方面的經(jīng)驗之談。下面我節(jié)選了文稿主要部分的內容:
莫讓“跳蚤”毀了公司
“跳槽”本指牲口離開所在的槽頭到別的槽頭去吃食,如今多比喻人離開原來的工作,另謀高就。如今跳槽的現(xiàn)象日益頻繁,“跳蚤”們愈來愈多,尤其活泛于白領階層中,而跳槽多發(fā)于年終。歲末年初,人才市場迎來了最火爆的季節(jié),跳槽大軍異?;钴S。有些員工為年終獎節(jié)后跳槽,而在此季節(jié),正是各個企業(yè)績效考核的關鍵時刻。按照業(yè)績兌現(xiàn),然后跳槽,這似乎成了企業(yè)一些員工的年底“三部曲”。人才跳槽,對被“挖墻腳”的企業(yè)來說的確是一大損失,如今跳槽之風蔓延到骨干階層,甚至集體跳槽,因而徹底毀掉了一家家公司。對人力資源管理者、企業(yè)的領導們來說,如何留住人才,不讓“跳蚤”們毀掉“江山”已迫在眉睫。針對年終頻繁的跳槽現(xiàn)象,不管是出高招,抑或是實屬無奈,企業(yè)倒是想出了一些應對之策,比如緩發(fā)年終獎。
然而,緩發(fā)年終獎絕非長久之計。由于企業(yè)實施緩發(fā)年終獎,據(jù)專家預計,到三四月份將出現(xiàn)新一輪跳槽高峰。企業(yè)要想留住人才,靠扣工資或者分發(fā)獎金等措施是行不通的,而應該站在雇員的位置上換位思考,徹底改變傳統(tǒng)的思維模式,以應對越來越趨于成熟的人才市場的流轉機制。
“治病”也得“對癥下藥”,跳槽的癥結出在哪,乃首要問題。員工“跳槽”主要有以下八大理由:“創(chuàng)業(yè)式跳槽”,員工有目的的到有關的企業(yè)走一圈,了解行業(yè)情況,熟悉行規(guī)、制度、技術、成本等各項指標,為自己創(chuàng)業(yè)打基礎。“發(fā)展式跳槽”,公司的發(fā)展目標與個人的發(fā)展目標不一致,或個人的發(fā)展空間受到影響,為個人的發(fā)展前程而跳槽。“挑戰(zhàn)式跳槽”喜歡向新的領域、新的崗位、新的高度、挑戰(zhàn)、沖刺,永不服輸式的主動跳槽。“選擇式跳槽”,在一些特定領域選擇不定,如公務員、事業(yè)單位還是企業(yè),企業(yè)中如國企、外企、民企還是合資企業(yè),故而頻頻跳槽。“‘錢’途式跳槽”,以金錢為目標,追著高工資走,誰錢給得多,上誰那去。“感覺式跳槽”,跟著感覺走,感覺好就干,感覺不好就走,美其名曰“順其自然”。“習慣式跳槽”,有的員工跳槽上癮了,人熟了,環(huán)境熟了,沒有新鮮感,煩而無味,就想換個工作。“被動式跳槽”,在公司和領導或員工鬧矛盾了,或出了差錯,自認為混不下去了,所以換了工作。
總之,只有了解員工“跳槽”的原因和想法,才能為公司制定對策,留住人才打下基礎。而在“知其因”后,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實際“跳槽”問題,留住人才,保住公司實力。
應對之策須“雙管齊下”,“事先”和“事后”都得做好。“事先”比如招聘時應注意有跳槽傾向的員工,在提問或測試中增加這方面的問題,決定聘用后,要明確合同關系,建立離職的約束機制等等。
“事后”工作極為重要,管理得當,才能留住人才,壯大自身,增強競爭力,處于不敗之地。而企業(yè)之間的競爭,最終又取決于人才的競爭。一個具備競爭力的企業(yè),必須留住關鍵性人才。留住人才就得尊重人才,從待遇上留人、從感情上留人、從事業(yè)上留人。
首先要賞識和正確評價一個人的才能。要尊重人才,挖掘人才,使人才有廣闊的用武之地和發(fā)展空間。不能在需要用人的時候花大價錢在外面招,卻忘記平時在企業(yè)內部挖掘人才、培養(yǎng)人才,應做到未雨而綢繆。
其次要善用人才??吹絾T工有才能,就要知人善用。一個人只有被放在他所適應的位置上,他才能得心應手,正常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水平,反之,則會處處被動,感到懷才不遇,甚至對公司產(chǎn)生誤解,喪失工作熱情,最后離開公司。善用人才,就應按其才能和特長,安排適當?shù)念I導崗位、聘任技術職務,使人才有價值認可感、信任感;給任務、壓擔子,讓人才攻關鍵、解難題,使人才有成就感;表彰獎勵有重大貢獻的人才,使人才有光榮感;待遇從優(yōu),使人才有幸福感、滿足感。這樣才能充分體現(xiàn)只要你能干,機會就一定多;只要你肯干,收獲就一定多的人才觀。如果一個企業(yè)是做多做少一個樣,做與不做一個樣,服從與不服從一個樣的狀況,那么人才流失就是必然的事。企業(yè)唯有使人才感到值得留下來,他們才會心甘情愿地付出聰明才智。
再者,最關鍵的是提高物質待遇。只講重視,不講待遇,不是真正的重視人才。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工資是引導人才流向,控制人才流量最有力的杠桿。因此,企業(yè)應制定真正體現(xiàn)按勞分配原則的分配制度。員工在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效益后,除了享受工資、獎金等基本待遇外,還應享受養(yǎng)老、失業(yè)、醫(yī)療、工傷、住房公積金等福利待遇,企業(yè)理應為職工解除后顧之憂。只有這樣,才可以使人才安心工作,滿足人才生活需求和安全需求,從而穩(wěn)定隊伍,加強凝聚力。
完成初稿后,我把稿子拿給編輯部主管看,經(jīng)過幾番修改,字詞推敲,通順語句,完善結構,這篇采訪報道總算可以見報了,我的心情自然也是頗為激動,因為我順利完成了工作任務。拿著稿子,我有一種欣賞自己“杰作”的美妙感覺。更為重要的是,我領悟到,無論何種工作,要做好,都得花費一番工夫,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我們當代大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和工作觀,選擇適合自己和能服務于社會又有意義的工作,認真工作,不斷學習,“干一行像一行”,而非僅僅將目光盯在“月薪”和“領導管理層”上,自身卻“眼高手低”“好高騖遠”,有一技之長并用心工作,這樣才能在形勢嚴峻的人才市場中找到“一席之地”并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