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七一建黨節(jié)演講稿
醫(yī)院七一建黨節(jié)演講稿
七月,到處彩旗飄動,鮮花如海,笑語歡歌,我們偉大的黨迎來了她的生日,這是一個激動人心、光榮而自豪的日子,這個日子將永遠銘記在億萬中華兒女的心頭。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醫(yī)院七一建黨節(jié)演講稿,僅供參考。
醫(yī)院七一建黨節(jié)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同事們:大家好!
七月,到處彩旗飄動,鮮花如海,笑語歡歌,我們偉大的黨迎來了她九十一歲的生日,這是一個激動人心、光榮而自豪的日子,這個日子將永遠銘記在億萬中華兒女的心頭。今年七月也是我到XXX醫(yī)院工作滿十一年的日子,心情更是激動萬分。
十幾年前,我懷著激動和興奮的心情回到這片生我養(yǎng)我的土地,來到了XXX人民醫(yī)院,在手術室干起了器械護士,成為了白衣天使中的一員。我有的是飛揚的激-情,報效家鄉(xiāng)、服務人民的熱情,更有的是做好XX人、為XX人服務的信念。
斗轉星移,十幾年匆匆而過,我從一名幼稚的學子走過春夏秋冬、走過酸甜苦辣、走向成長、走到今天;我們的醫(yī)院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變革,在風雨中不斷發(fā)展壯大。十幾年來,“院興我榮,院衰我恥”的宗旨牢記在我們心中。十幾年來,我詮釋自己,施展才華,綻放青春,燃燒生命,我們的心血終于沒有白費,我們的汗水沒有白流。
在新一屆院領導的帶領下,當初醫(yī)院只有幾十名職工,四層小樓,四周更是一片荒涼,如今已成長為有近500名職工,五層住院病房大樓和行政辦公大樓,有兩個內科、三個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中醫(yī)科、手術室等科室齊全,分類明確,儀器設備先進精良,專家隊伍技術精湛的綜合性醫(yī)院。在我院發(fā)展的帶動下,醫(yī)院周邊更是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一派繁榮景象。
十幾年來,我們風雨同舟,團結奮進。為擴大醫(yī)院的影響和知名度,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我們不斷學習,提高我們自身的業(yè)務水平,改善我們的服務態(tài)度。雖然我們每個人只是醫(yī)院微不足道的一個分子,但我們愿意伸出我們熱情的手,為醫(yī)院的生存與發(fā)展獻出我們微薄的力量,時刻以醫(yī)院發(fā)展為己任,牢記“院興我榮,院衰我恥”的宗旨。
平凡的工作崗位有辛酸、有疲憊、更有執(zhí)著,為病痛之中的患者送上一個會意眼神,一個微笑,給他們以鼓舞,給他們以心靈的慰籍,讓他們痛苦而來,微笑而去,這才是我們生命的意義,我們生活的全部。
手術室是醫(y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也許沒有人能體會我們工作的嚴謹和勞累。每天,當我們換上洗手衣走進手術間,便開始了我們一天平凡而又熟悉的工作。因為每一個病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手術情況也并不是一樣的,需要我們全身心的投入和面對。嚴格的消毒隔離、無菌操作和三查七對永遠是我們的操作準則,深深印刻在我們每一個手術人的心中。
手術拖臺,加班加點,早已成為我們的家常便飯。有時候一干就沒有時間吃飯,也不能按時休息,有時連續(xù)的加班、連續(xù)的熬夜,熬的心力憔悴,甚至都想哭,但我們從沒有任何抱怨。因為人活在世上,要想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總需要有一點精神支撐。多少次的風里來雨里去,多少個不眠的夜晚,我們都無怨無悔。
當我看見那些患者把生命托付給我們的眼神,當我看到自己用百倍的努力把一個生命垂危患者從死亡之線拉回到生命的春天時,面對那些失而復得的生命,我就會感到百般欣慰,心里充滿光榮與自豪。手術室護理工作就是需要一種奉獻精神,更需要理解和支持。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護士,我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我將在這條路上無怨無悔地走下去,“以院為家,以病人的利益為最高利益”是我一生無悔的選擇,我一定會順應時代護理發(fā)展的需求,順應醫(yī)院發(fā)展的需要,堅持不懈地學習,把我們勤勞的雙手、滿腔的熱情奉獻給醫(yī)院,把愛播撒到每一位患者的心里,為我們偉大的護理事業(yè)努力奮斗,無愧于白衣天使這一光榮的稱謂。
最后,相信我們XXX人民醫(yī)院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輝煌,祝我們每個人都幸福安康!
醫(yī)院七一建黨節(jié)演講稿【篇二】
縱觀歷史,我們的黨,成立于1927年7月23日。自她誕生起,就旗幟鮮明的聲明是站在絕大多數人一邊,是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全心全意的為人民工作,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沒有自己的私利。
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八年抗日戰(zhàn)爭、從十萬大軍過長江的解放戰(zhàn)爭到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從社會主義改造到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從深圳特區(qū)的建立到香港回歸祖國,中國共產黨幾十年革命經歷昭示了由于成功的運用馬列主義并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強大的思想理論武器,黨日益強大,無堅不摧。 這是歷史的必然趨勢,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國共產黨員,一年前,當我握緊拳頭舉過頭頂,面對著鮮紅的黨旗許下我莊嚴的誓言,從此我的生命就有了最偉大的歸屬。我知道我首先是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
當翻開黨90年的光輝歷史篇章,我自豪;當朱镕基每年公布顯示我國綜合實力快速增長的一項項經濟指標,我興奮;當黨出臺眾多靈活務實而富有成效的政治、經濟、軍事舉措,我贊賞;當一些國內外敵對勢力居心叵測地惡意詆毀黨的歷史功績和現(xiàn)實努力,我憤怒;當看到一批批黨的干部在腐敗的浪潮中倒下,我悲哀;當一個個嚴肅、嚴重的政治、經濟體制問題在改革進程中凸顯出來,我困惑……
作為一名經歷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的共產黨員,我對黨充滿了殷切的關注和深深的感情。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我秉承“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地工作。我深深地為自己是黨的宏大隊伍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和自豪。 我自豪,為我們黨輝煌的革命歷程。
80年前的7月,中國共產黨從50多人中推選出的12名代表,在上海租界,在南湖小船,秘密地播撒革命的火種。短短的 28年后,就取得了960萬平方公里之闊,4萬萬人民之眾的國家政權。從一個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病夫”到繁榮富強、揚眉吐氣的東亞強國,從屈辱到奮起,從停滯到騰飛,從苦澀到輝煌。
這是怎樣的巨大能量的釋放,這是怎樣的驚天地、泣鬼神的偉績!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有先進的理論指導,不同于歷次農民起義,不是簡單的改朝換代;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根植于人民的土壤,不是孤獨的理想主義者們的孤軍奮戰(zhàn);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代表著中國歷史上最先進的生產力,并凝聚著中華民族最優(yōu)秀的精華。
我自豪,為我們黨巨大的建設成就。1949年,在新中國成立的前夕,毛主席曾激動地寫道:“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手中,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輝煌的火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的污泥濁水,治好戰(zhàn)爭的創(chuàng)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
歷史把民族復興的重任賦予了中國共產黨,而中國共產黨也沒有辜負歷史的重托,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52年的風雨歷程中,不信邪,不怕壓,披荊斬棘,百折不撓,粉碎了帝國主義的封鎖和挑戰(zhàn),捍衛(wèi)了國家的主權和尊嚴,戰(zhàn)勝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一系列巨大成就。
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吸取了前三十年的經驗和教訓,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之路。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和中流砥柱,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果說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是一出漫長的話劇,那么,新中國52年經濟建設的奇跡,無疑就是其中最壯麗、最輝煌、最動人的一幕。從中國由一個農業(yè)國飛躍為工業(yè)國的縱向軌跡中,從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橫向比較中,更顯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偉大與正確。
聆聽著知識經濟的潮聲,回顧著中國共產黨八十年的光輝足跡,油然而生的是蕩氣回腸的頌歌,一往無前的氣概,矢志不渝的理想和堅定不移的信心。我自豪,為有幸成為中國共產黨6000多萬同志中的一員;我自豪,為有幸能把自己的微弱之軀,微薄之力奉獻到人類最壯麗、最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yè)中去。
同時,我也深深地知道,對于一名共產黨員來說,自豪更是一種使命,一份責任,一個動力。未來的日子里,就象咆哮的黃河攜帶著大量的泥沙,要經過九曲回腸,千折萬轉之后才奔向遼闊的大海一樣,也需要我們艱辛的汗水付出之后才能真正擁有。在以后的歲月中,我要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自豪之情化作前行的動力,
努力踐行江“xxxx”重要思想的要求,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邁向新世紀的征程上,充分發(fā)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高昂的熱情,更加勤奮的工作,更加旺盛的斗志,更加科學的態(tài)度,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抒寫對共產主義事業(yè)的忠誠與執(zhí)著。
醫(yī)院七一建黨節(jié)演講稿【篇三】
1938年6月,我剛剛從南京中央高級護士學校畢業(yè)。一天,我在長沙聆聽了共產黨人徐特立的演講:“青年學生們,到西北,到延安去,保衛(wèi)和建設我們的大后方。”徐特立的演講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正在徘徊之中的我,點燃了我心中的火種。
1942年9月,我來到蘭州,自己動手創(chuàng)辦西北第一所高級護理學校。從此我一直從事護理事業(yè),直到全國解放并擔任西北高級護理學校校長。記得一次彭德懷同志問我入黨沒有,我回答:“成份不好。”彭老總笑著說:“我們黨講成份但不唯成份,重在個人表現(xiàn)嘛。只要你積極要求進步,黨是歡迎你的。”一句話,使我為之奮斗了一生,也為此追求了一生。
1952年7月12日,我鄭重地向黨組織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那時我剛過而立之年。
不久,中華護理學理事會在北京召開,參加會議的周恩來一眼就認出了我:“你姓黎,還在西北工作嗎?西北需要像你這樣的人才。”從的話語中,我又一次獲得了力量。于是,我再次寫了入黨申請書。
““””開始,我被關進了“牛棚”。我也曾想了卻一生,可周和彭老總的話,時時回響在我的耳邊。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回到蘭州軍區(qū)總醫(yī)院工作。我再次向黨組織傾訴了自己的心愿,遞交了第六份入黨申請書。
1978年7月1日,當我61歲時,夙愿終于實現(xiàn)了。站在鮮紅的黨旗下,我眼含熱淚。
我有68位親人在海外,只有父親的墳墓和我留在國內。我雖然獨身,可并不孤單,逢年過節(jié),學生們總要和我一起吃頓團圓飯。80歲那年,我榮獲全軍第一個“南丁格爾獎”。如今我已立囑身后將遺體供醫(yī)學研究,再為黨作最后的一點奉獻。
看過醫(yī)院七一建黨節(jié)演講稿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