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長沙導游詞大全
導游詞是導游人員引導游客觀光游覽時的講解詞,是導游員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湖南長沙導游詞5篇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湖南長沙導游詞1
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參觀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陳列館。
馬王堆漢墓位于長沙市東部地區(qū)原來的馬王堆鄉(xiāng),距市中心大約有4千米。1971年底,我們對此進行了考古發(fā)掘,這才揭開了這座干年地宮的神秘面紗。經過考古發(fā)掘,我們發(fā)現馬王堆是西漢初期轪侯家族的墓地。
馬王堆共有三座墓,其中一號墓中出土各類文物1800余件以及一具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女尸。一號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原因在于采取了深埋密封的筑墓方式,加上2000多年以來長沙地區(qū)沒有發(fā)生大的地震,因此一號墓中的尸體以及大量隨葬器物才能夠完整地保存下來。大家看到的這件衣服可是我們陳列館的鎮(zhèn)館之寶了。它的名字叫素紗襌衣,素紗是指沒有染色的紗,襌衣就是沒有襯里的衣服。從墓中一共出土了兩仵素紗襌衣,它們的重量分別為48克和49克,也就是說還不到1兩,如果除去袖口和領口較重的緣邊,它的重量就只有半兩多一點,可謂”輕若煙霧,薄如蟬翼”。這樣輕薄的衣物,漢代的婦女又是怎樣穿著的呢?當時人們是罩在色澤艷麗的絲棉袍上穿,使繡袍上華麗的紋飾若隱若現,給人一種非常朦朧的美感。大家看到的這幅從一號墓中出土的T型帛畫也是陳列館的鎮(zhèn)館之寶。因為這幅帛畫的外形和英文大寫的”T”非常相似,因此把它稱為”T”型帛畫。據考證這是出葬的時候,由人高舉著走在儀仗的最前面,用以”弓魂升天”。大家可以看到整幅畫的內容從上至下可分為天上、人間和地獄三個部分。
華蓋以上是天上部分。在天上部分正上方有一人首蛇身的神。根據”山海經”記載,它是威力巨大的燭龍神。在它右邊繪有九個紅色的太陽半隱半藏在藍色的扶桑樹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在最大的太陽中繪著一只黑色的鳥,古人把它稱為”金烏”,其實這是古人對太陽黑子的觀測結果。人間部分是以華蓋作屋頂,華蓋以下是三個貼身的奴婢緊跟著轪侯夫人,兩位煉丹的方士正向她獻上長生不老的丹藥。下面的圖畫可能是老夫人去世后家人守靈祭祀的場景。你們看,他們的神色肅穆,盡顯哀傷之態(tài)。畫面的下部分就是地獄部分了,地獄里赤身裸體的地神——鯀正平托著白色的大地,腳下踩踏著兩條意欲興風作浪的鰲魚,制止地震山崩的發(fā)生??v觀整幅圖,這是一幅把神話、想象和現實生活完美統一的杰作。它體現了古人對天國的想象和追求永生的幻想。因此,”T”形帛畫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難得一見的杰作,堪稱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出土于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馬王堆女尸。她是西漢初年長沙國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蒼的夫人,她的名字叫”辛追”。辛追夫人出土時身高為⒈54米,體重為”34。3公斤,她的血型為A型,我們可以看到辛追夫人的頭部、頸部、軀干和四肢均保存了完整的外形,她出土的時候皮膚濕潤且覆蓋完整,呈淡黃褐色,手摸上去還有油膩感。大家看到這具尸體有眼球脫出、口張開、舌頭稍微挺出、直腸脫垂的現象。這是尸體的早期腐敗現象。但因為一號墓密封良好,尸體的腐敗現象在下葬后不久就停止了。這具女尸保存的年代之久、保存程度之好,在世界尸體保存記錄當中都是十分罕見的。由于它明顯不同于呈干癟狀的”木乃伊”和表面似蠟制模型軀殼的”尸蠟”,也不同于骨骼脫鈣軟化而易于折斷的”泥炭鞣尸″,因此國際上已經認同,在尸體的分類上,應該把馬王堆這類歷史悠久、軟組織仍有彈性、內臟俱在的”濕尸”,命名為”馬王堆尸”。經過對尸體解剖,推斷辛追夫人是在吃過甜瓜后由于膽絞痛的急性發(fā)作,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由此導致急性心肌缺血而造成猝死的可能性為最大。她死亡的年齡大約為5O歲。
好了,我為大家的講解就到這里結束了,謝謝大家!
湖南長沙導游詞2
各位朋友:
大家好!歡迎來到古城長沙的岳麓書院參觀游覽。
岳麓書院坐落在風景勝地岳麓山清風峽口,在岳麓書院的前門上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洵的字鐫刻而成的。為什么說岳麓書院是“千年學府”呢?因為岳麓書院由潭州太守朱洞創(chuàng)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1027年了,它歷經千載,辦學不已,所以有“千年學府”的美稱。岳麓書院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培養(yǎng)了一代又一代經世濟民的人才,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fā)源地。它在歷史上幾度輝煌,受到皇室重視,成為中國古代一所頗有影響的高等教育機構,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從前門走進來,可以看到赫曦臺,這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岳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岳麓山頂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拭就在這里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大家來看一看這臺中屏風上繪著的岳麓書院平面圖。岳麓書院占地25000多平方米,沿中軸線由南向北排列著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在中軸線的西邊建筑有供讀書之用的教書齋和供休息賞玩的園林碑廊;在中軸線的東面建有供學子食宿的半學齋和奉祀古圣先賢的文廟祠堂。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在公元976年疏遠初創(chuàng)之時即有“講堂五間”,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后來因為朱熹寫了“忠孝廉節(jié)”四個大字石刻,所以又稱“忠孝廉節(jié)堂”,大家看到的是清朝重修后遺留下來的建筑。
請大家抬頭看看這快“學達性天”匾,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這里說的性是指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這塊匾是康熙皇帝對岳麓書院理學教育的表彰。那么有朋友會提出一個問題了,“理學是什么呢?”對了,這位朋友說對了,理學是儒家學說發(fā)展演變到宋朝時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fā)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二程兄弟為了把理學發(fā)揚光大,在洛陽社壇講學,一時門庭若市。當時有個南方學者叫楊時專程前往求學,時值隆冬,大雪分飛,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就恭敬地站在房檐下,直到老師醒了,他才執(zhí)經問教,而屋外雪地里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程頤目送并且非常高興地說:“吾道南矣”?!俺涕T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應謙虛謹慎,勤奮好學,而且是理學南傳的一個標志。從那時起,理學通過楊時傳到江南,并發(fā)展為“湖湘學”等多種學派。所以后來乾隆皇帝御賜“道南正脈”匾懸掛于此,用來表達岳麓書院是理學的正宗之傳。
通過參觀這兩塊御賜匾額,進一步了解了岳麓書院的歷史地位和作用。其實在晚唐以后,雖然書院日益成為有別于官學的一種教育機構,但其辦學的規(guī)模、層次不盡一致,同樣都叫書院,有的僅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小學甚至學前班,而岳麓書院是高層次的書院,它的講學者多為全國名流大師,而學生也要經過考試和推薦才能選拔入學,像“千年學府”、“四大書院”之類美譽,對于岳麓書院來說實在是當之無愧的。要知道,岳麓書院比法國的巴黎大學早200多年,比英國的牛津大學也要早300年呢。
好,這里有一個問題,為什么在講堂中間,老師授課的講壇上會擺設兩張椅子,而不是今天的一張椅子?請大家動動腦筋,猜猜看。
參觀完御書樓之后,沿回廊右轉,發(fā)現在草木掩映之中有一片青墻黑瓦的小院落,這里是奉祀理學大師及岳麓書院培養(yǎng)的部分高足生徒的祠堂,大家看見的船山祠是紀念著名的學術大師、思想家王夫之老先生的,他與黃宗羲、顧炎武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家。王夫之不到20歲就進岳麓書院讀書,深受當時山長吳道行經世致用的傳統學風影響,他后來結社著書,評議朝政,又在衡陽揭竿起義,舉兵抗清,直至晚年以筆竿為武器,潛心著述,無一不是岳麓書院“經世致用”的傳統精神的最好體現。
岳麓書院之所以人才輩出,湖南之所以人才輩出,都與岳麓書院“經世致用”的自相影響密切相關,也都是“經世致用”四個字的最好體現。一個人要想有經天緯地之材,救濟萬民之心,則必須要在少年時刻苦攻讀,完善自我。岳麓書院內廣種桑樹,就是提醒每一位學子都要像春蠶一樣埋頭苦學,終生不輟;講堂四壁上石刻的院規(guī)就是要規(guī)范每一位學子的思想、品格乃至言行舉止;書院內“實事求是”,“道南正脈”等匾額也是在告誡每一位學子都要牢記儒家傳統中虛懷若谷、嚴謹治學的優(yōu)良風尚。但埋頭苦讀、修身養(yǎng)性就算是人才了嗎?不是,人才不是知識和道德的容器,他必須具有胸懷萬民之心,回報社會之志,岳麓書院“經世致用”的傳統教育原則就是要求每一位學生將知識取之于書,用之于民,只有那濟世救國、奮不顧身的學生才能在岳麓書院永遠受到尊重和懷念。
正因為岳麓書院本著“經世致用”的教育原則,千百年來,它為社會、為中國培養(yǎng)了一大批值得永遠緬懷的精英。如抗金名將游九功,改革先驅陶澍、魏源,清代“中興之臣”曾國藩、“民族英雄”左宗棠,直至后來的譚嗣同、楊昌濟、蔡鍔、陳天華、毛澤東、劉少奇等三湘俊杰,無一不是岳麓書院“經世致用”精神的偉大實踐者。
大家在游覽過程中,想必已經看到了我們湖南的改革日漸深入,長沙的城市建設日新月異,這何嘗又不是“經世致用”的最好體現呢!岳麓書院辟出這樣一片寧靜的院落,供奉理學大師和“經世致用”的圣賢,以便后人瞻仰,實在是要告訴每一位參觀者,經世致用,回報社會,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途徑,可喜可賀的是,“經世致用”已被市政府定為我們長沙精神的組成部分,這既是對我們長沙人民過去貢獻的一個總結和肯定,又將更加旗幟鮮明地指導我們每個市民努力參加到改革的大潮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想必大家參觀到這里,已經體會到了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真正魅力之所在了吧!
參觀完祠堂、文廟之后,來到今天要參觀的岳麓書院的最后一個部分--百泉軒園林。
百泉軒在宋代的時候,它是山長居住地,當年朱熹和當時的山長張栻就曾在此“晝而燕坐,夜而棲宿”,意思是吃飯睡覺都舍不得離開這里。為什么呢?因為在百泉軒前面有一座優(yōu)美園林,每當傍晚來臨,山林幽靜,飛鳥歸巢的時候有山泉從山上潺潺地流下來,給人一種“空齋夜聽三更雨,澆風騰萬成聲”的感覺.推開門,漫步于園林之中,紫薇、芙蓉和園內各種山花散發(fā)著沁人心脾的芬芳,忍不住坐下來,抬頭望明月,更會發(fā)出一種“對景流連情最遠,許誰探取眼前春”的惆悵。不知不覺就度過了如詩似畫的一夜。清晨來臨,呼吸一口衡岳湘水的清新空氣,披著朝陽從這里沿曲徑拾級而上,可以到達著名的愛晚亭,在麓山寺的晨鐘聲中,可以縱情舒展身體,也可以踱步呤誦古詩?;貋砗?,在碧綠的池沼前面,欣賞一下迎帶風露的荷花和魚翔淺底的佳境,是不是有一種“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覺?好了,各位朋友,欣賞到這里,一定會認為岳麓書院的讀書治學的最好學府。但這一名勝古跡在抗日戰(zhàn)爭和十年動亂中屢遭浩劫而變得殘破不堪。從1981年至1993年,省政府和湖南大學耗資500萬元對舊建筑進行修復,才讓大家能看到現在這一名山壇席的古跡新貌.穿過園林,可以看到和百泉軒南北對望的還有一排廳臺走廊,這一八角亭里保存的是著名的唐碑--北海三絕碑.它是由唐代北海太守李邕撰寫的記敘有關麓山寺沿革和歷代禪師傳法的情況,文辭、書法、刻工之精,堪稱“三絕”。岳麓山是集儒、釋、道于一體的名山,而岳麓書院所倡導的理學亦是儒家學派和佛道兩種宗教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在這一秀美園林里再次得到體現。
從麓山寺的碑亭過來是時務軒,不由自主地想起了100年前那次悲壯慘烈的維新變法運動。當時的維新壯士熊希齡、梁啟超在長沙創(chuàng)辦“時務學堂”,宣傳變法理論和民權平等學說,反對封建專制。戊戌變法失敗后,譚嗣同等“七君子”血染北京菜市口,梁啟超潛往日本,時務學堂幾經變遷后并入岳麓書院,改為湖南高等學堂。后來梁啟超再往長沙參觀“時務學堂”舊址等墨跡。1994年,政府將梁氏手跡刻碑,并在此建軒,又請著名書法家趙樸初先生題寫匾額"時務軒",這再次體現了岳麓書院對經世致用的仁人志士的最高禮遇.
岳麓書院的參觀就要結束了,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噢!對了,中間提了一個問題,在講堂的講臺上為什么放了兩把椅子,答案是這樣的:古時候講課一般有兩個老師,一個老師負責講述儒家的典籍、孔孟的學說,而另一個教師則負責對他所講的深奧難辨之處進行解釋。講解講解就是這個意思。當然也有人說當年朱熹和張栻兩人曾在此一起講學,并互相辯論,所以擺兩把椅子讓兩位大師平起平坐。大家認為哪種說法更正確呢?
湖南長沙導游詞3
大家好!歡迎觀光天心閣。本人是景區(qū)講解員,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讓大家對古城長沙和天心古閣厚重的歷史文化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天心閣是古城長沙的標志和象征,是長沙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見證,自古素有“瀟湘古閣,秦漢名城”的美譽,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因其地脈隆起,主吉祥之兆,故一直被視為長沙的風水寶地。景區(qū)建于1920_年,是為保護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城墻和400多年歷史的古閣樓而修建的長沙第一個園林景點。
首先大家觀賞到的是“薰風亭”和“倫鑒池”。“薰”是一種香草,“薰風”即“香風”;亭子建于盛夏,四面清香宜人,故此得名。紅巖石壁上的“倫鑒”兩字,“倫”為類似之意,“鑒”為鏡子之意,意思就是指池水象鏡面一樣明凈。話說唐太宗李世民在諫官魏征過世后,悲傷之余留下了“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的千古名訓,“倫鑒”一名由此而來。
天心閣是楚漢文化長沙之魂,而長沙是國務院公布的我國首批二十四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天心閣是長沙的象征,見證了長沙的歷史發(fā)展和變遷。世界上所有的城市史都有因市成鎮(zhèn),因鎮(zhèn)而城的歷史,所以長沙城歷史由來以久,據史書記載早見于《逸周書·王會篇》的西周王朝,長沙城歷經幾千年,不遷不移,不動不改,至今繁衍生息,在當今的城市極為罕見。長沙的每一個建設項目都有可能挖掘出一批珍貴文物:如西漢馬王堆女尸,商周青銅器,走馬樓三國竹簡等等……舉不勝舉。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片錯落有致的石林,是景區(qū)的《歷史名人石刻畫廊》,它刻繪了33位對我們湖南有過突出貢獻的歷史名人,他們有的在湖南出生,有的在湖南為官,其中湘籍16人。炎帝神農氏,品百草造福于民,他晚年因誤食一種叫“火焰草”(又稱“斷腸草”)的植物而謝世于湖南,炎帝陵就在我們湖南株州的炎陵縣;朱熹、張軾為長沙岳麓山下的岳麓書院主講;李芾,長沙(古稱潭州)知州既湖南安撫使,南宋末期人,在元兵攻打長沙三日守城無望的情況下,領全家十九口人集體自盡,以示忠烈;曾國藩,湖南湘鄉(xiāng)人,清朝道光年間洋務派首領之一,創(chuàng)建了“無湘不成軍”的湘軍,曾瘋狂鎮(zhèn)壓太平軍,后被捻軍所敗,但他的為人處世之道歷來被后人所學習、傳頌,所著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中;魏源,湖南隆回人,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在林則徐支持下著有50卷《海國圖志》,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郭嵩燾,湖南湘陰人,清末外交官,近代中國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位常駐使臣,出使(新加坡)期間,取用公款只薪水與房租兩項,嘗言:“廉才君子以自責,不宜以責人;惠者君子以自盡,不宜以望于人”,時稱名言。
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入勝亭,有“扶搖向天心,到此方入勝”之說,意思是說天心勝境由此開始。請注意上面的對聯,上聯“天若有情天亦老”,下聯是“心到無私心自寬”。此為嵌字聯,又是藏頭詩。大家看出來了沒有,對了,就是我們景區(qū)的名字“天心”了,此聯一番修身哲理盡在其中。
請看亭的另一面“崇德”,此匾為蔣介石所題,“舊事難忘一聲驚午夢,新風振起萬里看朝霞”相傳為蔣介石所作,為1946年紀念抗日陣亡的將士所建,又名“崇烈亭”。從1939年9月至1941年12月,日軍三次大舉進犯長沙,以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為主體的中國軍隊采取“后退決戰(zhàn)”的戰(zhàn)略,奮力抵抗。三次會戰(zhàn),日軍均從長沙敗退。長沙成為二戰(zhàn)歷史上堅持抗戰(zhàn)達五年之久的英雄城市,成為中國抗戰(zhàn)相持階段的主要正面戰(zhàn)場之一。由于天心閣占據長沙城內制高點,三次會戰(zhàn)中都成為我軍重要部防的主要陣地。英雄的長沙城以不敗的身姿屹立于世人面前,而雄偉、壯觀的古城墻,也就成為了長沙人民的驕傲。
現在大家縱目望去的,就是建于明末崇禎年以前,具有400多年歷史的天心閣。初建時閣樓為一層,清乾隆年間修建為兩層,1774年作為《四庫全書》總閱官的李汪度還作了《重修天心閣記》;到清嘉慶年間,天心閣下的城南書院院長羅畸撥款重建,為現在大家所看到的三層,并增加南、北兩附閣,使之更加雄偉、壯觀;現主閣高14.6米,兩附閣各高10米,整座閣樓仿明清時期南方園林建筑風格,“不登天心閣,不知古長沙?!闭埓蠹译S我一起登閣參觀。
主閣一層為《百年長沙圖片展》,展示的是二十世紀長沙百年的歷史變遷。首先請大家看《天心閣眺望》一詩,詩中的“潭州”即今天的長沙。此詩取自《善化縣志》(原長沙分為長沙、善化兩縣,天心閣屬善化縣),作者俞儀為明崇禎年京帶指揮使,由此可推斷天心閣早在400余年以前就高高聳立在古城之上了。再請看一下古長沙老地形圖,它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長沙有幅家喻戶曉、膾炙人口的對子:“水陸洲洲系舟舟動洲不動,天心閣閣棲鴿鴿飛閣不飛”,這水陸洲呢就是橘子洲,水陸洲長約5500多米,寬約100多米,是長沙這一特殊地理景觀代表。長沙的地質結構以石英砂巖為基礎,經過常年外力作用,使大量沙、石都聚集于地表,由此得出長沙地名由來于“長形方洲,沙土之地”。
主閣第二層有兩副大型浮雕,其一展示的是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后,周恩來與時任國民黨湖南省主席的張治中親臨閣樓視察災情的情景:武漢失陷,日軍通往中國南方的門戶打開,蔣介石對保衛(wèi)長沙缺乏信心;在岳陽失守后,密令張治中對長沙實施“焦土抗戰(zhàn)”,以天心閣舉火為號,把個好端端的長沙城化為了一座廢墟,毀城面積達90%,燒死3000余人,燒傷者近兩萬多人,全城平民無家可歸,史稱“文夕大火”,長沙也由此并列為二戰(zhàn)時期四大毀壞最為嚴重的城市之一??墒遣坏饺齻€月,英勇不屈的長沙人民又在廢墟上立起了一個個棚屋的新長沙,用滿腔熱血抗擊了日寇一次次進攻,使日軍在一路得手的情形中第一次承認中國人民的不可凌辱。其二展示的是1930年7月,以彭德懷為首的紅三軍團武裝攻克長沙,在中山亭勝利會師的場景。當時湖南醴陵人李立三受共產國際委托,提出“武裝包圍城市”的戰(zhàn)略思想,后因敵我力量過于懸殊,紅軍又主動撤離了長沙。
為何稱這樓為“天心閣”呢?根據中國古代星像學,天上有28星宿,其中南方七省為“朱雀”,在其尾巴上有顆主壽命的“長沙星”,而閣樓建好之后正好對著天上的“長沙星”,好比它也是天上的星星,故原名“天星閣”,是星星的星,是古代祭天神、觀星象的“靈臺”;大家都知道古人歷來崇尚孔孟之道,原先閣樓供奉著孔子、孟子等人的神像,寓意“為孔孟傳道統,為天地而立心”,因此星星的星又改為了心靈的心。另一說清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到長沙南巡,發(fā)現長沙木房子特別多,挺容易引發(fā)火患,為救萬民于水火,特命長沙地方官在長沙地勢最高,風水最好的位置建這么座防火、鎮(zhèn)災用的閣樓,言“天子的心意”。清末學者黃兆梅所撰的“四面云山皆入眼,萬家煙火總關心”的名聯,較好地概括了建閣的初衷。
現在大家眼中飽覽的,就是長沙古城墻了。公元前220_年,也就是西漢高祖五年,劉邦建漢時封了他的八大功臣為王,其中長沙王吳芮,就用土夯筑成長沙的古城墻,據今有2200多年歷史了。到了明洪武五年,也就是公元1372年,長沙守御指揮使邱廣改土筑城墻為磚石建筑,目的就是為了加強防御,使長沙成為“堅不可摧的鐵城”。明末張獻忠率大西軍攻入長沙,城墻曾遭到破壞;清順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洪承疇經過湖南,駐長沙,拆運明藩府磚石修筑城墻,使古城墻再展雄姿。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城墻又遭太平軍破壞,后歷屆湖南巡撫駱秉章、毛鴻賓等重修加固,增設炮臺并建月城,使古城墻成半環(huán)拱式內雙城格局。本來古城墻方圓有8.8公里,呈南北長、東西窄的條狀,1920_年,當時的國民黨政府為了修環(huán)城馬路,僅保留251米的眼前這段城墻至今,作為長沙歷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見證。
請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這就是長沙古城墻的重要組成部分——“月城”,又名甕城。顧名思義,因形狀像半個月亮而得名,是古代兵勇囤兵和放置炮臺的地方。它一般分上下兩部分,上面放置遠射程大炮,下面放置近射程大炮。月城內還有儲存彈藥和糧食用的倉庫和通往城外的密道,它對研究我國古代軍事防御工事有著重要的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下去參觀。
游客朋友們,大家在城墻上隨處可見官窯印。這官窯印有明清兩代磚文,一說是古磚廠商標,另一說是為長城磚樣的“責任制”。
現在請大家觀看《長沙大火》幻影成像片,它說的就是剛才介紹的1938年發(fā)生的“文夕大火”。
發(fā)生在古城墻下最出名的戰(zhàn)役,莫過于《關公戰(zhàn)長沙》。赤壁大戰(zhàn)后,諸葛亮分遣諸將,進取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關羽在長沙城下大戰(zhàn)守將黃忠,互生企慕:一戰(zhàn)各打五十回合,不分勝負;二戰(zhàn)關公使“拖刀計”而黃忠馬失前蹄,關二哥要贏得光明磊落,故而放了黃忠;三戰(zhàn)黃忠詐敗,回頭向關羽放了三箭,頭兩箭為還關二哥人情,黃忠放的是空箭,后為報答前不殺之恩,黃忠只射了關羽的頭巾,這回關二哥知道了黃忠的厲害,嚇得當時手中的刀都掉了,故今長沙還有“撈刀河”。回城后長沙太守韓玄疑黃忠通敵,要將他推出斬首。魏延救了黃忠,要斬韓玄,韓玄為迷惑魏延,故意將其兩只靴子各放南、北兩處,故今長沙還有“南、北倒脫靴”。魏延識破其詭計,抓其殺掉,故長沙又有“賜閑湖”(刺韓湖)。后魏延獻了城池;黃忠閉門不出,關羽登門相請,才出來投降。
好,我的講解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平安!
湖南長沙導游詞4
歡迎大家來到!我是你們的導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為了便于大家參觀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紹一下。
長沙的媒體力量是不可以被忽視的,國內主流媒體“湖南電視臺”就坐落在長沙市開福區(qū)馬欄山,除此之外長沙戶外傳媒、報紙雜志傳媒、數字網絡傳媒更是節(jié)節(jié)高升,長沙娛樂傳媒已漸漸成為中國大陸、乃至世界的強勢媒體。湖南衛(wèi)視為中國大陸年收入和收視率最高的地方電視臺,網羅了一大批著名主持人和媒體工作者。其主要作品有《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電視劇《還珠格格》等。
“超級女聲”、“快樂男聲”等選秀節(jié)目的成功舉辦和《大長今》、《軒轅劍》、《一起來(又)看流星雨》《最美的時光》等電視劇的播出又進一步提升了影響力。湖南經濟電視臺為湖南本土最受歡迎的電視臺之一,其收視率和支持度都與湖南衛(wèi)視不相伯仲。湖南經視注重本土觀眾,所以經常有帶有湖南地方特色的節(jié)目播出。如綜藝節(jié)目《越策越開心》、家庭劇《一家老小向前沖》等。20_年又與青海衛(wèi)視聯合推出一檔選秀節(jié)目《花兒朵朵》,它是20_年新裝改版試播后推出的一檔全民選秀活動,旨在挖掘優(yōu)秀人才,提供平臺。中國的本土動漫在長沙的發(fā)展也很快,這也讓政府決心打造動漫之都。國家廣電總局首批批準建立的九家動畫產業(yè)基地中,長沙獨占兩家。
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jié),長沙為永久舉辦地,金鷹獎為中國影視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長沙發(fā)行的有影響力的報紙有當地報紙《三湘都市報》、《長沙晚報》、《瀟湘晨報》,全國性報紙《體壇周報》和《今日女報》,都曾多次獲得“全國地方報社管理先進單位”稱號?!扼w壇周報》為中國發(fā)行量最大的體育類報紙。
隨著互聯網和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傳統媒體開始轉向互聯網發(fā)展,各大報紙紛紛推出了電子網頁版,使市民閱讀效率更高,獲取信息渠道更便捷,其中《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瀟湘晨報》、《長沙晚報》、《星辰在線》電子版深受市民喜愛。同時各種長沙生活網和長沙分類信息網、紅網也不斷涌現,共同繁榮著長沙互聯網經濟。
長沙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五大宗教俱全,有宗教教職人員近300人,受洗和皈依的信徒幾萬人,信眾10萬人以上。麓山寺、開福寺、密印寺、石霜寺、云麓宮、河圖觀、青陽山道院、清真寺、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城北堂10處宗教場地被列為省級以上重點宗教活動場所,麓山寺、開福寺、密印寺、石霜寺均為千年古剎,其中麓山寺和開福寺還是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一;麓山寺、開福寺、密印寺、陶公廟、天主教堂、基督教城北堂和基督教北正街教堂等7處宗教活動場所被列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長沙作為省會城市,既是市級宗教團體所在地,亦是省級宗教團體的所在地,宗教界人士相對集中。
民國時期,長沙有古開福寺、麓山寺、華林寺、上林寺、洪恩寺、谷山寺、杲山禪寺和桐溪寺譽為“長沙八大叢林”。后因為經歷文夕大火、四次長沙會戰(zhàn)等劫難,很多寺廟慘遭毀滅,近些年來,有一小部份寺廟得到重建,如谷山寶林寺。古開福寺,每年香火十分旺盛。另外岳麓山上有古麓山寺;洪山廟地區(qū)有洪山寺;寧鄉(xiāng)有密印寺等,都是長沙地區(qū)重要的廟宇。長沙人也愛去衡山的南岳大廟燒香拜佛,多以祈福為目的。而位于長沙縣榔梨鎮(zhèn)的道教圣地陶公廟,始于南北朝時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
由于八年抗戰(zhàn)、文夕大火和破四舊,長沙城區(qū)古建筑古文物幾乎損失殆盡。1978年大陸推行改革開放以來,城區(qū)建設發(fā)展較快,但沒有完整考慮對歷史街區(qū)的保護,尚不存在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qū),完整的麻石街僅存4條。近幾年開始關注對古城區(qū)的搶救,設立了五個“歷史文化街區(qū)”進行保護性搶救,這些街區(qū)為:太平街、潮宗街、化龍池、小西門、天心閣歷史文化街區(qū)。
長沙地下文物豐富,重要的考古發(fā)現有長沙馬王堆漢墓,寧鄉(xiāng)炭河里遺址的青銅器,長沙走馬樓簡牘,春秋戰(zhàn)國楚墓,銅官窯等。
湖南長沙導游詞5
你好,每個人!歡迎來到千年大學岳麓書院。我很高興當導游。我們現在所在的地方是岳麓書院的前門。請?zhí)ь^看看,有一塊千年學院的牌匾。為什么岳麓書院被稱為千年書院?岳麓書院始建于宋太祖開封九年(公元976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故稱“千年書院”。它與江西白浪東書院、河南松陽隋陽書院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
好了,現在讓我們感受一下千年大學濃厚的文化氛圍。從岳麓書院的規(guī)劃中,我們可以發(fā)現岳麓書院古建筑的布局是一個院落的形式,中心軸線對稱,更有深度。報告廳位于中軸線的中心,是整個書院的中心。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種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這就是河西壇,古代人們花錢請神表演的地方。朱熹在岳麓山講學時,常常早起去岳麓山看日出。當他看到日出時,他拍手歡呼,“鶴壇,鶴壇”,意思是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瓦建了一個叫河西壇的舞臺。沿著中軸線,我們來到了岳麓書院門口。請查。在大門上有一塊銘牌,上面寫著“岳麓書院”,這是宋真宗皇帝贈送的。
岳麓山有許多歷史遺跡。山腳下是岳麓書院。它建于公元976年,有1000多年的歷史。南宋新儒學學者朱熹談到了在這里學習。青峰峽是岳麓書院后面一處幽雅的峽谷。一個清晰的春天。西湖綠樹成蔭。著名的愛情后期館就在青峰峽。這座亭子最初叫“愛情峰亭”。周圍是楓樹,景色很美。清朝著名詩人袁枚來這里參觀。據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晚在楓林坐,二月花寒葉紅》所述,“愛晚亭”改名為“愛晚亭”。
岳麓書院是中國四大書院之一。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約958年)和其他兩個和尚。北宋開封九年(976年),潭州知事朱冬以僧人為基礎創(chuàng)辦了岳麓書院。后經宋、元、明、清三朝,1903年改為湖南大學,后相繼改為湖南師范大學、湖南工業(yè)大學。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學。經過幾千年的不斷傳唱,它被稱為“千年大學”。
岳麓書院自創(chuàng)辦以來,以辦學、傳播學術文化而著稱。北宋的真宗皇帝召見了這座山的龍州風格,并頒發(fā)了書籍。書院的名稱開始為世人所知,并享有“瀟湘竹絲”的美譽。南宋張式主教朱熹曾兩度講學。在明代后期,纂修明朝皇帝授予一個諺語“尊重”,王xm的思想學習和Donglin學校傳播和交換,王夫之,明清時期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研究,和清代康熙和乾隆授予“學習自然天堂”和“Daonan鄭麥”。
岳麓書院占地面積21000平方米?,F存的建筑大多是明清時期的遺跡。主要建筑有頭門、二門、報告廳、半學齋、交齋、百泉軒、玉樹樓、響水經堂、孔廟等,分為講堂、藏書、祭祀三部分。各個部分相互連接,融為一體,充分展現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瑰麗景象。
除了建筑遺跡,岳麓書院也以保存大量的碑刻和斑塊,如唐代“廬山寺石碑”,“岳麓書院”石碑研討會”宋Zhenzong明代書法”Chengzi Si甄石碑”,帝國石碑“學大邢田”在清代,“南鄭”清代,朱熹的“忠誠,孝順和完整性石碑”在清朝,歐陽正煥在王文清岳麓書院的《齊嚴肅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