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介紹河南省景點導游詞經(jīng)典范文5篇
怎么向游客介紹河南省景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介紹河南省景點導游詞5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云臺山導游詞一
各位朋友:我們的旅游車已經(jīng)快要到達云臺山景區(qū)了,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景區(qū)的概況。云臺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東北部的修武縣境內(nèi),因為山勢險峻,山間常年云霧繚繞,所以取名為云臺山。景區(qū)面積190平方公里,包括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子房湖、萬善寺、百家?guī)r、仙苑、圣頂、疊彩洞、青龍峽等十大景點。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紅石峽、潭瀑川、泉瀑峽三個景點。云臺山以山稱奇,整個景區(qū)峰峰如畫,巖巖是景,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是登高望遠的絕好去處。云臺山以水叫絕,單級落差314米的云臺天瀑雄冠華夏。云臺山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竹林七賢得隱居地,有唐代大詩人王維吟誦“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備思親”的地方。云臺山物產(chǎn)豐富,這里水源豐富,植被茂盛,名木古樹、奇花異草遍布其間,種類有400多種。好了,朋友們。乘著景區(qū)的旅游大巴,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紅石峽的停車場,請大家?guī)Ш米约旱男欣钗锲冯S我下車。紅石峽是14億年前震旦紀地殼運動所造成的地址遺跡,因為整個峽谷的石壁是棕紅色的石英砂巖,所以叫做紅石峽。請大家跟著我順臺階向下走,穿過黑龍洞我們來到了黃龍?zhí)?,大家請看這里的水,水深處湛藍無比,水淺處清澈見底,大家抬頭看這里的石壁是棕紅色的,再向上看天藍的天空,是不是形成了“碧水丹崖藍天”的精妙組合。俗話說“五石景不奇”,在秀麗的黃龍?zhí)吨幸卜植恐罅繕O具觀賞性的天然奇石。
大家請看我們面前這塊一半在岸上一半在水中的奇石,它的紋理自然,古樸悠悠,灑脫飄逸,如行云,似流水,如淺浮雕,如詩如畫,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大家請隨我手指的方向看潭東北角,這是兩塊鐵紅色的緊緊連在一起的奇石,傳說是龍子和龍女的熱戀的化身,他們以獨特的造型語言來表達彼此的愛慕之情。朋友們,我們看過了秀麗的黃龍?zhí)?。?jīng)過青龍?zhí)丁⒑邶執(zhí)叮F(xiàn)在我們面前有出現(xiàn)了一條姿態(tài)壯觀的瀑布,這就是黃龍瀑,黃龍瀑瀟灑飄逸,似水霧,似水簾,似紗帳。瀑布的后面有無數(shù)流水從泉眼噴射出來,美麗的青苔巧妙地生長在泉水的四周,與瀑布交相輝映,雄偉壯觀中透著纖巧麗質,真如一塊碩大精美的水體雕塑。游過了紅石峽,經(jīng)過子方湖,我們來到了潭瀑峽小寨溝。這里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xiàn)出千變?nèi)f化的飛瀑、流泉、彩潭、奇石等景觀,風光宜人,如同秀麗的江南。
沿著山間步道我們來到了潭瀑峽的最北面,大家請?zhí)痤^看一下峽谷的四周。這是一個U型峽谷,三面環(huán)山,一面敞口,溝底的寬度大于谷的頂部,峽谷就像一個口小肚子大的壇子。我們四周除了垂直陡峭的山崖外,只剩下頭頂?shù)囊黄{天,是不是有坐井觀天的感覺。這是云臺山最有特色的地貌類型-----甕谷。(它是怎樣形成的呢?瀑布從上傾瀉而下時,流經(jīng)兩組不同寒武紀時代的灰?guī)r,上面厚的層狀的灰?guī)r相對結合的緊密,下面是薄層狀的易碎的灰?guī)r,日久天長,流水不斷的沖刷,下面易碎的灰?guī)r被水淘出大洞,形成上部小,下部大的甕谷地形。)看過奇特的甕谷地型,大家請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能看出這像什么圖案嗎?對了,這是一幅天然的龍鳳呈祥圖。真是美妙絕倫,不知是哪位藝術大師,把天當作筆,以山為畫卷,以泉水、苔蘚和蕨類植物作為筆墨,勾勒出如此活靈活現(xiàn)的一條巨龍和一只仙鳳來。神龍 頂天立地,昂揚巨頭,張口吐霧,人們稱作“神龍播雨”。再看這只仙鳳,鳳尾的上方,正好有一條銀白色的瀑布順著苔蘚流下,好似在仙鳳翠綠色的羽毛上均勻散開,然后化為一顆顆斷了線的珍珠散落下來。在陽光的照射下,珍珠華麗無比,鮮艷奪目,令人嘆為觀止,人們稱為“鳳尾串珠”。
游過了潭瀑峽,大家想去看看華夏第一高瀑嗎,接下來我們就去泉瀑峽。泉瀑峽的主要特點是“一長雙高”:一長指這條峽谷較長,雙高指峽谷盡頭的云臺天瀑落差大,谷口海拔1158米的寶塔峰高入天際。高瀑、深溝體現(xiàn)了云臺山特殊的地質特點。朋友們,這便是落差達314米,號稱華夏第一高瀑的云臺天瀑了。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令人神往的大瀑布的腳下。她凌空飄落,攜雨撫風,宛如透明玉帶。站在她的旁邊,我們充分領略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偉氣勢。各位親愛的朋友們,由于時間關系,云臺山的游覽到這里就要結束了。云臺山一年四季皆美景,春賞山花,夏看山水,秋觀紅葉,冬覽冰掛。真誠的歡迎各位再次光臨云臺山!謝謝大家!
云臺山導游詞5分鐘二
游客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華文明發(fā)源地之一的河南來旅游。我是您此次行程的導游員我姓楊,大家可以叫我小楊,現(xiàn)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就是河南的省會---鄭州。大概2個半小時就能抵達今天游覽河南的第一站---焦作云臺山國家地質公園。上午我們主要參觀潭瀑峽景區(qū),中午在景區(qū)飯店品嘗風味美食,下午參觀紅石峽景區(qū),傍晚 5點返回鄭州。“大海行船靠舵手”,今天我們坐車呢,就要聽司機師傅的。在我右手邊的就是我們的司機范師傅,著名演員范偉小品演的好,而我們的范師傅車開的好,保證大家會有一個舒適的乘車環(huán)境。本次旅行就由我和范師傅竭誠為大家服務,在旅途中如果您有什么意見和建議請盡管提出,我將盡力給予解答和滿足,最后也預祝大家此次旅程帶著期待而來載著滿意而歸。
來到了焦作,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基本情況。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東連新鄉(xiāng),西接洛陽,北依太行山與山西省接壤,南臨黃河與省會鄭州一衣帶水。全市總面積4071平方公里,總人口330萬。焦作是一座新型的旅游城市,古時稱山陽,是中華民族發(fā)祥地之一,她曾是懷慶府的所在地,因此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這里有聞名世界的“四大懷藥”---懷地黃,懷山藥,懷菊花,懷牛膝,除了中藥材之外,礦產(chǎn)資源也十分豐富,是我國鋁,電工業(yè)的發(fā)展基地之一。說過了藥材和礦產(chǎn),咱們再來說說吃。武陟油茶,“海蟾宮”的松花蛋以及董記鬧湯驢肉被稱作焦作的名吃“三絕”,美味程度可想而知了。另外,中華武術苑中的奇葩--陳氏太極拳也發(fā)源于此。北京有故宮,文化深遠;內(nèi)蒙有草原,廣闊無垠;蘇州有園林,寧靜典雅;焦作有山有水,仁者智者皆往來之。焦作的自然風光秀美壯麗。太行山層巒疊嶂,母親河淵源流長,大山大河造化了焦作山水之大氣,成就了焦作旅游之大勢。太行峽谷景觀盡顯雄險奇秀,黃河北岸風光充滿詩情畫意,旅游景域面積500平方公里,景區(qū)景點1000余處。有全省現(xiàn)存形制最大的五代磚塔妙樂寺塔,規(guī)模最大,保存完好的伊斯蘭建筑“清真寺”。還有李固文化遺址、勝果寺塔、韓愈墓、司馬懿故里等。還有最具魅力也就是今天要參觀的云臺山風景名勝區(qū)。
云臺山位于焦作市修武縣以北12公里處,以山稱奇,以水叫絕,是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由泉瀑峽,潭瀑峽,紅石峽,子房湖,茱萸峰,萬善寺等景區(qū)組成。云臺山因山勢高聳,森林茂密,山間常有云霧繚繞而得名。無論您什么時候來到這里,都會讓您看到它美的一面:春來冰消雪融山花爛漫;夏至山林蔥郁,飛瀑流泉;秋季層林盡染,紅葉似火,可遍插茱萸遙寄情懷;冬日銀裝素裹,能領略壯美蒼茫的北國風光。云臺山不僅自然風光秀麗,而且歷史文化積淀深厚。作為儒.釋.道景觀并存的宗教名山。有漢獻帝避暑臺和陵墓,也有中國山水園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賢”的隱居地,至今還有劉伶醒酒臺,有藥王孫思邈采藥煉丹的洞府,還有唐代大詩人王維吟誦“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佳話…… 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避暑有樓,醒酒有臺,載文詠詩有碑碣”。保證到了景區(qū)會被它的自然美景和文化底蘊吸引,流連忘返
“心動不如行動”,云臺山景區(qū)馬上就要到了。請大家做好下車準備,關好車窗,貴重物品妥善保管,請記住我們的車牌號豫A10086,下車后請跟隨我一道去領略仙境般的云臺盛景!
下了景區(qū)交通車,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這幅山水勝景是潭瀑峽景區(qū),它原名小寨溝,傳說這里曾是歷史上“隋營”“唐寨”之處,故名“小寨溝”。它是一條南北向的溝谷,溝的三面皆為陡崖,只有南面有出入的缺口。這里崖壁高聳,砂巖,頁巖,白云巖等自下而上層疊相壓,在上部水的侵蝕溶蝕作用下,致使這里形成較多的泉,瀑,潭景觀,真可謂“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再加上溝谷兩側有郁郁蔥蔥的植物點綴,并與山,水,石天然配合,交相輝映,構成了潭瀑峽怡人的自然山水風光。迎面看到的是龍蛇潭,因昔日有巨蛇出入,故名。往前,見一群自高巖處跌落,人稱九疊瀑。瀑分三層,每層有兩條瀑布,如情人耳病廝磨,竊竊私語地流入同一潭內(nèi),故稱情侶瀑。穿過減肥石和金龍臥波后,見一掛高十余米的”丫“子瀑。再往前石平坦的清漪池,因水色至清,漣漪輕蕩而命名。人說”水至清則無魚“,但這里卻又有魚,為了適應水清的環(huán)境,魚身逐步變得透明,幾乎和水一樣了。可見這樣美的地方,連魚兒都不舍得離開了。繞過洗硯池,試劍石,點將臺等亂石堆后便進入了小寨溝的盡頭,峭壁上,一簇簇青苔高掛山崖,仿佛一只綠孔雀高掛架上,雀尾一掛水簾,起名為鳳尾串珠,是這里的代表景觀。崖壁上無數(shù)的線瀑,匯聚成潭,人稱唐王飲馬池,加之附近的靈龜吐珠,云龍播雨,石舟,蝴蝶石等景觀的協(xié)調(diào)配合,使山水融合,環(huán)境清幽雅致,景色確實令人賞心悅目。
云臺山導游詞三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歡迎到云臺山觀光游覽!我是導游員__大家可以叫我__,在我身旁的這位是我們的王師傅,王師傅有多年的駕駛經(jīng)驗所以大家盡可放心的把我們的安全交給我們的王師傅,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觀光游覽,希望大家游的開心玩的愉快!
云臺山位于焦作市修武縣境內(nèi),距離焦作市區(qū)35公里,因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云鎖霧繞而得名,是目前河南省內(nèi)唯一一家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等七個國際級稱號的風景名勝區(qū),他包含紅石峽,泉瀑峽,潭瀑峽,萬善寺,百家?guī)r,茱萸峰,獼猴谷,疊彩洞,青龍峽,峰林峽等11個大景點。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我們的導游圖今天我們要游覽的是萬善寺,紅石峽,子房湖,獼猴谷,潭瀑峽,泉瀑峽,疊彩洞,然后明天我們一起攀登海拔1308米的茱萸峰。
下面我們?nèi)⒂^華夏第一奇?zhèn)b——紅石峽,紅石峽又名溫盤峪,長約兩千米深68米,最寬處30多米最窄處僅有幾米,由于峽谷幽深并且狹窄所有行程了一種冬暖夏涼的小氣候,人稱:“長春谷”,我們站在橋上往下看紅色的峽谷在綠色的植被映襯下猶如萬綠叢中一線紅,可謂小中見大,素來享有“溫盤峪”的美譽。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一處規(guī)模并不十分奇特的鐘乳石,其他地方的鐘乳石都生長在石灰?guī)r上,由水侵蝕,碳酸鈣沉淀而形成的,石英砂巖上并不具備生長鐘乳石的條件,偏偏長了一種鐘乳石,這在地質上是比較奇特的,仔細觀看原來山壁上有條天然裂縫,地表水巖石上層的石灰?guī)r在地層下流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經(jīng)分解的物質,滲漏吸附在石英砂巖上而形成了這種罕見景觀。
此處抬頭可望到一處千年懸石,這塊巨石夾在兩座峭壁間就像快要掉下來的樣子,站在下邊會感覺心驚肉跳的,這塊巨石又叫試心石,他身上還有濃重的地方民俗色彩,具有考驗真善美,懲惡揚善的重任,當?shù)赜幸环N民俗就是講未婚男子在想心愛的女子求婚時,女子為了考驗小伙子的真心和膽量,就讓他站在試心石下,對天發(fā)誓,與愛心永結同心,若食言愿葬身石下以示懲罰。
我們們再來看雄山秀水的子房湖,為什么叫子房湖呢?古人云“山之名人一著”張良字“子房”,是秦末漢初的著名軍事家,政治家,兩千多年來一直被儒家所推崇,為道教和民間所神話,傳說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王未遂,到云臺山來避難,因為在河邊踩住了伊尹的腳印而得神,于是人們將這里的湖叫子房湖,將湖對面的山峰叫“張良峰”。
接下來我們將欣賞到的是華夏第一秀水——潭瀑峽,潭瀑峽又叫小寨溝,這里風光秀麗景色怡人,因此人們給他起了個雅號叫“潭瀑川”,潭瀑峽有個景點叫龍蛇潭,關于龍蛇潭有個傳說,傳說女媧娘娘為民除害斬殺了一條大黑蛇,他的子孫后代四處逃散,其中有條小黑蛇逃到了處荒山,也就是小寨溝這一帶,每天早晚來此戲水,吸收了此潭的靈氣,久之成龍,所以此潭也叫“渡仙潭”。
緊接著我們?nèi)ジ咂偕顫镜娜賺{來欣賞一下別是特色的“云臺天瀑”,他落差314米堪稱中國第一,亞洲第二,他很窄又有“天下第一瘦瀑”的美譽,他上吻藍天下踏石坪,猶如擎天玉柱,唐代大詩人李白有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用在這里真是恰到好處!
白馬寺導游詞四
朋友們:今天我要帶領大家參觀的是洛陽市一處著名的旅游景點白馬寺。
白馬寺位于今洛陽城東,這里北依邙山,南臨洛水,寶塔高聳,殿閣崢嶸,長林古木,肅然幽靜。在它的東面不遠處,蒿榛叢莽的古城垣依然斷斷續(xù)續(xù)逶迤在伊洛平原之上,勾勤出一座昔日大國京都的宏偉輪廓。那就是東漢洛陽城的舊址。
白馬寺初創(chuàng)于東漢永平十一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由官府正式創(chuàng)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繁榮發(fā)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場,故歷來被佛教界稱為“釋源”和“祖庭”?!搬屧础奔捶鸾讨l(fā)源地,“祖庭”即祖師之庭院。它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fā)展對促進中外思想文化交流和發(fā)展各國人民的友誼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1961年國務院公布白馬寺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qū)。
關于白馬寺的創(chuàng)建最流行的一種說法即“白馬馱經(jīng)”說。據(jù)在關佛籍記載東漢永平七年的一天晚上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見一個身高丈六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第二天早上漢明帝召集大臣把這個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道:臣聽說西方有神人們稱其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信以為真于是就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jīng)、佛法。蔡音等人于公元年告別帝都踏上了“西天取經(jīng)”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jīng)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誠懇邀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永平十年(公元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jīng)、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公元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jīng)之因此取名“白馬寺”?!八隆弊旨丛从邙櫯F寺之“寺”字。再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說到白馬寺不少游人都會把它和“唐僧取經(jīng)”的故事聯(lián)系在一起。其實從時間上看白馬寺要比“唐僧取經(jīng)”早多年。白馬寺山門內(nèi)西側有一巨大的半截殘碑殘高約米寬米相傳此碑為宋代翰林學士、著名文人蘇易簡撰因其碑文不是由上到下一長行通寫到底而是用短行分成幾排寫出來別具格式故稱“斷文碑”為白馬寺六景之一。山門東側為元代所遺存的《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通高米寬米碑額“洛京白馬寺祖庭記”八字為篆書。此碑立于元代至順四年(公元年)由元代華嚴名僧仲華文才撰文內(nèi)有“上夢金人自西飛至身光煒以遲旦告所夢于臣下”“遣遵偕郎中蔡音、秦景等十八人西訪至天竺遇沙門迦攝摩騰、竺法蘭”等句子碑文稱白馬寺為“祖庭”和“釋源”并說“釋源居中天權輿佛法之地”實為“騰、蘭二神僧開教之緒”。仲華文才后來到了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五臺山成為五臺山名剎佑國寺的開山第一代主持。這篇碑文應是他卓錫白馬寺時所撰。碑文楷書字體瀟灑工整豐神秀骨實為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珍品。因此碑不曾留下書丹者姓名碑文究竟出自誰手遂成一樁懸案。但字體為“趙體”。前面這座東西對稱的建筑東側為新建的鐘樓鐘樓前有民國時期所建的五間“門頭堂”西側為新建的鼓樓鼓樓前有民國時所建的“云水堂”?!伴T頭堂”、“云水堂”現(xiàn)已辟為佛教法物流通處和旅游接中心。在鐘樓以東、鼓樓以西靠近東西兩側圍墻分別為攝摩騰、竺法蘭二位印度高僧之墓。二位高僧曾長期禪居白馬寺內(nèi)譯經(jīng)傳教在這里他們共同譯出了中國最早的漢文佛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他們先后圓寂于白馬寺就葬于寺內(nèi)現(xiàn)墓前有明代崇禎七年(年)所立墓碑“騰蘭墓”也為白馬寺六景之一?,F(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座大殿稱為天王殿是白馬寺內(nèi)第一重大殿。此殿因殿內(nèi)供四大天王而得名。迎面而坐的是大肚彌勒佛他笑容滿面和藹可親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帶形象生動有趣為明代造像作品。在中國漢族的佛寺中第一座大殿通常都供奉彌勒佛。人們進入佛寺中首先看到這一樂呵呵的形象會對佛門產(chǎn)生一種親切之感。佛像上面的這一座大佛龕共雕有五十多條姿態(tài)各異的龍雕工細膩是清代上乘的木雕藝術品。這尊面北站像為韋駝天將被稱做“護法神”著武將裝立于彌勒像后正對釋迦牟尼佛執(zhí)行著維護講經(jīng)道場不許邪魔侵擾的任務也是清代泥塑作品。在天王殿的東西兩側種植著許多石榴樹。人們說“五月石榴紅似火”但在白馬寺卻恰恰相反因為這里的石榴顏色是白色的。每至農(nóng)歷四五月份樹上開滿了石榴花晶瑩潔白如玉似雪十分好看真是“五月榴花白如雪”。殿內(nèi)正中佛壇之上供奉著七尊造像正中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于須彌座上像高米。這里的塑像據(jù)說是他最后一次講經(jīng)說法時的形象此次講經(jīng)他并不講話叫做“不語說法”只用右手持一朵鮮花讓眾人猜測即所謂“涅磐會上”“捻花示眾”。大佛胸口字符號表示大佛“福德無量”“萬德圓融”所以身有瑞相表示“吉祥之所集”武則天定此符號讀音為“萬”。釋迦牟尼的左側為大弟子摩訶珈葉在這次“不語說法”中惟有他懂得了佛的真正用意從而破顏微笑后來被推為釋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中國禪宗推崇他為印度傳承的第一代祖師。右側站像為大弟子阿難他博聞強記被稱為“多聞第一”中國禪宗又推他為在印度傳承佛法的第二代祖師。釋迦牟尼佛與文殊普賢菩薩合稱為“釋迦三圣”這是三尊明代泥塑造像作品。東西侍立的是兩尊供養(yǎng)天人手持鮮花體態(tài)嬌娜也稱“散花天女”。在大佛講經(jīng)時供養(yǎng)天人在高高的天上紛紛散花“天花亂墜”一詞由此而來。大佛殿東南角懸掛的是一口明代大鐘由太監(jiān)黃錦所鑄重二千五百斤。據(jù)說白馬寺內(nèi)原來還有一口大鐘每當月白風清之夜更深人靜之時僧人敲擊鐘聲四野傳響經(jīng)久不絕可遠聞數(shù)十里。更奇妙的是只要這口大鐘一響遠在二十五里之外的洛陽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也會應聲而和老城鐘樓上的大鐘一響白馬寺的大鐘也立刻響起來這就是“馬寺鐘聲”為“洛陽八大景”之一也稱“夜半鐘”是白馬寺六景之一。大佛殿內(nèi)后部這尊面向北方的坐像為觀世音菩薩由于背對大佛又稱“倒坐觀音”?,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第三重大殿大雄殿。殿內(nèi)天棚上。畫有鮮艷的蓮花圖案殿中央這個巨大的木雕貼金雙層佛龕精雕細刻金碧輝煌看起來十分壯觀。在上層龕額正中浮雕著一只大鵬金翅鳥鳥吻人身。在鵬金翅鳥的兩邊還各浮雕有三條龍。佛教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龍萬般無奈只好找如來佛“告狀”如來佛即從所披袈裟之上抽出一束絲用一根絲覆蓋一條龍。從此龍受到如來佛的保護不再擔心受大鵬鳥之害了。如來佛又運用神通讓供品變化的無限多用供品代龍滿足了大鵬金翅鳥的要求解決了雙方的矛盾龍、鳥皆大歡喜。佛龕上的圖案大概就源于這個佛教傳說故事吧。佛龕內(nèi)的三尊主佛皆盤雙膝坐于蓮花寶座中正中為釋迦牟尼尊稱“大雄”即像大勇士那樣神通廣大法力無邊。像高米整個形象給人以無限莊嚴、圣潔、恬靜之感。釋迦左側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右側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這三尊佛形制、風格大體相同。殿內(nèi)兩側供置十八羅漢這一組十八羅漢都是坐像形態(tài)各異通高介于米之間。西側有一尊羅漢頭戴花冠上衣下裙完全是一位端莊、嫻雅的女性形象而其余十七尊則削發(fā)光頂。有些游人就把他們戲稱為十八羅漢一枝花。大雄寶殿的三主佛、二天將、十八羅漢都是元代造像與天王殿的彌勒佛共二十四尊是年從北京故宮慈寧宮大佛堂調(diào)入的為傳世極稀的文物瑰寶國內(nèi)已非常罕見。其中十八羅漢為國內(nèi)僅存的一套是白馬寺的鎮(zhèn)寺之寶。東西山墻上為木雕千佛壁龕供有壁佛尊。接現(xiàn)在請大家隨我一起登上清涼臺相傳清涼臺原是漢明帝劉莊小時候避暑、讀書之處后來二位印度僧在此居住并譯經(jīng)傳教第一本漢文佛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就是大此譯出的。在清涼臺東西兩側分別新建有藏經(jīng)閣、法寶閣各一座供奉著泰國佛教世界贈送給白馬寺的中華古佛和印度前總理拉奧贈送的釋迦牟尼銅像?,F(xiàn)在我們來到齊云塔院。此院位于白馬寺山門外東南約米處齊云塔是一座方形密檐工磚塔十三層高約米。齊云塔外形呈拋物線造型別致玲瓏嫵媚。據(jù)寺內(nèi)現(xiàn)存宋代刻石記載。齊云塔初建于東漢永平十二年即公元年創(chuàng)建白馬寺的第二年應該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座佛塔。現(xiàn)存的磚塔則為金大定十五年(公元年)年建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洛陽一帶地面現(xiàn)存最早的古建筑年齊云塔被辟為河南省第一座比丘尼道場。齊云塔有一奇如果站在塔南約米處用擊掌便可聽到從塔身發(fā)出“哇哇”的聲音好像田野里青蛙的叫聲。所以當?shù)厝藗髡f在齊云塔上住有一保金蛤蟆。其實這是一種回音現(xiàn)象它比北京天壇的明代回音壁(年)要早三百五十多年。中國第一座古剎是白馬寺中國第一座古塔是齊云塔第一次“西天取經(jīng)”始于洛陽最早來華的印度僧人禪居于白馬寺最早傳入梵文佛經(jīng)“貝葉經(jīng)”收藏于白馬寺最早的譯經(jīng)道場是白馬寺內(nèi)的清涼臺第一相漢文佛經(jīng)《四十二章經(jīng)》是在白馬寺譯出的第一本漢文佛律《僧祗戒心》始譯于白馬寺第一場佛、道之爭發(fā)生于白馬寺第一個漢人和尚朱士行受戒于白馬寺。這十項第一我們可以稱之為“祖庭十古”。正是這“祖庭十古”使洛陽折馬寺能夠穩(wěn)居中國伽藍之首座而永遠彪炳于中國佛教史冊之卷首。
今天的參觀就要結束了我相信白馬寺的宏偉壯觀和氣勢磅礴將給你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再次感謝你們的光臨再見。
白馬寺導游詞五
白馬寺位于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chuàng)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F(xiàn)存的遺址古跡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nèi)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qū)。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64年),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就像您夢到的那樣”。漢明帝聽罷大喜,派大臣蔡音、秦景等十余人出使西域,拜求佛經(jīng)、佛法。
永平八年(公元65年),蔡、秦等人告別帝都,踏上“西天取經(jīng)”的萬里征途。在大月氏國(今阿富汗境至中亞一帶),遇到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見到了佛經(jīng)和釋迦牟尼佛白氈像,懇請二位高僧東赴中國弘法布教。
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應邀和東漢使者一道,用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同返國都洛陽。漢明帝見到佛經(jīng)、佛像,十分高興,對二位高僧極為禮重,親自予以接待,并安排他們在當時負責外交事務的官署“鴻臚寺”暫住。
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jīng),取名“白馬寺”?!八隆弊旨丛从凇傍櫯F寺”之“寺”字,后來“寺”字便成了中國寺院的一種泛稱。攝摩騰和竺法蘭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jīng)》,為現(xiàn)存中國第一部漢譯佛典。
在攝摩騰和竺法蘭之后,又有多位西方高僧來到白馬寺譯經(jīng),在公元68年以后的一百五十多年時間里,有一百九十二部,合計三百九十五卷佛經(jīng)在這里譯出,白馬寺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譯經(jīng)道場。
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印度高僧曇柯迦羅來到白馬寺。此時佛教也從深宮走進了市井民間。隨后,曇柯迦羅在白馬寺譯出了第一部漢文佛教戒律《僧祗戒心》。同一時期,安息國僧人曇諦,也在白馬寺譯出了規(guī)范僧團組織生活的《曇無德羯磨》。至此,戒律和僧團組織章程都已齊備,一條中土有緣人出家持戒修行的道路鋪就,為中土戒律之始。
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一場受戒儀式在白馬寺舉行,這是一個注定要深深印刻在中國佛教史上的事件。這一天,朱士行依《羯磨法》登上戒壇,長跪于佛祖面前,成了中國漢地第一位正式受過比丘戒的出家人。自此,儒家“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的古老傳統(tǒng)被打破了。
佛教在中國扎根、傳播最初的二百年,整個過程都與白馬寺息息相關。這里是中國第一次西天求法的產(chǎn)物,是最早來中國傳教弘法的僧人的居所;這里誕生了第一部中文佛經(jīng)和中文戒律,產(chǎn)生了第一個中國漢地僧人……總之,白馬寺是與中國佛教的許許多多個“第一”緊緊聯(lián)在一起的,這讓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
有關介紹河南省景點導游詞經(jīng)典范文5篇
上一篇:有關介紹河南省景點導游詞5篇
下一篇:精選河南省景點導游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