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北京北海公園導(dǎo)游詞
北海公園位于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園現(xiàn)存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shù)杰作。全園占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cè)A島、東岸、北岸景區(qū)組成瓊?cè)A島上樹木蒼郁,殿宇櫛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志。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北京北海公園導(dǎo)游詞,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北京北海公園導(dǎo)游詞1
當您走在廊上時會有步移景換的感覺,沿假山上的半壁廊,即可到達疊翠樓。它是全園最高的建筑。是慈禧太后在1885年挪用海軍軍費修建的。匾額也是慈禧所提,從樓上可以觀看四周景色和市井民風。
從疊翠樓東側(cè)沿廊而下可進入迷離的山洞。請看這座宏偉的假山,它是靜心齋的主要景觀,一些山石連接在一起,一些山石排列成曲折的樣子,形成了了一個整體。當冬天大雪降下,這些山石就象是片片白云一般。
靜心齋濃縮了中國古典園林之精華,在不足一頃之地,建造了輝煌的殿堂、靜雅的小室、精巧的疊石、開闊的亭子、小橋、泉瀑、山洞、樹木,所有這些都和諧統(tǒng)一,呈現(xiàn)出四季景色。靜心齋是一座美麗的園林。同太液池相比,您是否覺得這座小園林更幽靜和安詳。
大西天景區(qū)點 (西天梵境、九龍壁 ) 這里是北海公園北岸的大西天景區(qū)。
靜心齋的東側(cè)有一組建于明代嘉靖年間的廟宇,原是大西天經(jīng)廠,清代稱為"西天梵(fàn)境",又稱為大西天。
這個景區(qū)包含著三重院落,"西天梵境"廟山門前,有一座高大、壯觀的三洞四柱七樓彩色琉璃牌樓,正面匾額題為"華藏界",寓意是:游覽至此向北便頓時進入了佛門凈門凈土之地。琉璃牌樓宏偉的氣勢,為后面的廟宇增添了神秘與輝煌,也成為北海北岸一處顯著的景觀標志。
"西天梵境"的圍墻是朱墻碧瓦,三座獨立漢白玉券門,都是黃琉璃筒瓦歇山頂大脊門樓。門樓的下面是紅墻,以漢白玉須彌座為依托。門樓左右以宇墻相聯(lián),中間門樓外臺明上,裝有漢白玉圍欄,臺階正中丹陛是二龍戲珠浮雕,這塊漢白玉丹陛,石質(zhì)細膩,雕刻精良,是難得的古代石刻藝術(shù)精品。
"西天梵境"有三座山門,朱紅門、黃金釘,威嚴莊重。門前設(shè)有月臺,圍有彩色琉璃花墻,更顯肅穆與華貴。北海眾多皇家寺廟建筑中,西天禪林喇嘛廟山門,以及門前月臺、牌樓等景致,整體氣勢的宏偉與雍容、確屬獨一無二。 進入"西天梵境"山門,前院正殿是高大的天王殿,這是我們進入的第一個院落,這里種有松樹和槐樹。在院子的兩邊還立有兩座建筑,東邊的是鐘樓,西邊的是鼓樓。俗話說,晨鐘暮鼓。樓的南側(cè)各豎一根旗桿,樓北各有一座八角石幢聳立于石臺之上,東幢刻《佛法藥師如來本愿經(jīng)》,西幢刻《金剛般若波羅密經(jīng)》,其書法及刻法皆為藝術(shù)精品。
北京北海公園導(dǎo)游詞2
請進到天王殿,這位面朝我們笑的是大肚彌勒佛。在他成佛前,本是中國古代的一位高僧。他總是面帶微笑的去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如果你拂摸他的大肚子,他將給你的一生帶來平安和健康。好了,現(xiàn)在讓我們看看這兩邊的四大天王。我們根據(jù)他們手持法器的不同,將他們寓意為:風調(diào)雨順。這是講他們能保佑人們獲得好收成。這位是護法韋馱,他看上去很威武,他是忠勇的化身。
穿過天王殿到中院,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大慈真如寶殿。它建于明萬歷年間,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建材上用的是金絲楠木這是一種珍稀的木材。在它上沒有刷任何的彩漆,全是楠木的本色,同時不會被蟲咬。據(jù)說這種木材只長在中國南方的原始森林里。金絲楠木"大慈真如寶殿"面闊五間,重檐大式做法,上頂覆蓋著黑色琉璃瓦剪金邊,與金絲楠木本色的殿面裝飾十分協(xié)調(diào),給人以莊嚴、古樸的感覺。殿前有高大寬敞的月臺,由漢白玉石欄環(huán)繞著月臺與大殿。
我們走進大殿,初進時您會感到有一絲的涼意,這是因為大殿的地是由花崗巖筑成的。大慈真如寶殿內(nèi)供奉三世佛以及十八羅漢像。中間的是釋迦摩尼佛,是他創(chuàng)建的佛教。東邊的是藥師佛,他掌管東方靜琉璃世界,他能保佑人們一生健康。西邊的是彌勒佛,是未來世界的接引佛,他掌管西方極樂凈土的。在大殿兩邊的是十八羅漢,他們是佛祖的學(xué)生。在其中有一位古代中國的高僧,他就是玄奘(zàng)法師,大約在一千多年前他只身從印度取回了真經(jīng)。 西天禪林喇嘛廟,從華藏界碼頭、華藏界牌樓、天王殿山門、天王殿、大慈真如寶殿、華嚴清界、七佛塔亭到琉璃閣,整體建筑,自南向北,層層升高,格局規(guī)整,氣勢非凡,是北海內(nèi)又一處佛教圣地,是游覽、觀光的重要場所。
北京北海公園導(dǎo)游詞3
舉世聞名的九龍壁是一座精美華麗的琉璃建筑。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傳說是乾隆皇帝看了山西大同城內(nèi)明朝代王府門前的九龍壁后仿建的。壁高6.65米,厚1.2米,長25.86米。
壁的兩面用黃、白、紫、綠、赭、藍等七色琉璃磚瓦鑲砌而成,兩面各有九條彩色大蟠龍和海水江崖,蟠龍飛騰戲珠于波濤云際之中,造型活潑,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壁的東端鑲有山石、海水、流云、日出等圖案;西側(cè)嵌有海水、流云、及明月圖案。
壁的正脊、垂脊、筒瓦、隴垂等地方都有龍的蹤跡。九龍壁頂呈"廡
(五)殿式",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正脊前后各有九條龍,垂脊左右各有一條龍,正脊兩側(cè)有兩只吞脊獸,它的身上前后也各有一條龍,這樣五條脊上就有30條龍。
往下,每條瓦脊前面的筒瓦(俗稱貓頭既"燒餅形"的筒瓦蓋)、隴垂(俗稱羊尾巴滴子)、檐的下面,鑲嵌的琉璃龍磚(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塊,隴垂251塊,龍磚82塊)各有一條龍,在正脊兩側(cè)"吞脊獸"下,東、西還各有一個"燒餅形"的筒瓦蓋,上面也各有一條龍,加上躍于云霧之中的18條蛟龍, 總共就有大小蟠龍635條。
中國現(xiàn)存三座古代九龍壁,一個在山西,一個在北海,一個在故宮,唯獨這座是雙面壁。 北海九龍壁,堪稱舉世聞名。但說起北海大西天經(jīng)廠卻鮮為人知,其實九龍壁就是大西天經(jīng)廠前面的照壁,九龍壁的后面就是大西天經(jīng)廠。大西天經(jīng)廠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以前,這里一直是皇家進行佛事活動和儲藏大藏經(jīng)雕版的場所,這組建筑群落就是北海大西天經(jīng)廠。 游客朋友:從九龍壁向北可以看到珍貴的元代遺物鐵影壁和珍藏王羲之書法石刻的快雪堂書法博物館,請您繼續(xù)參觀游覽。
北京北海公園導(dǎo)游詞4
游客朋友們:許多人都聽說過北海有座"鐵影壁",它是元代的遺物,首先應(yīng)該說明的是:鐵影壁并不是鐵的,而是中性火成巖石雕刻成的影壁。因為鐵影壁的質(zhì)地和顏色十分像生銹的鑄鐵,人們不了解它的材質(zhì),因此都稱其為鐵影壁。壁高1.89米,長3.56米,檐口長3.56米,高2.65米,兩面淺雕云紋異獸,刻工古樸渾厚。
鐵影壁的上覆單檐歇山式壁頂,成四坡五脊造型,原雕有吻獸走獸,正脊的兩面,都雕刻有一行精細的纏枝蓮圖案。壁頂上的吻獸、瓦壟、溝頭及滴水等,全部是在一整塊石料上雕刻而出,其比例協(xié)調(diào),形象逼真。鐵影壁的壁面成倒置的梯形這在北京眾多的影壁中實屬罕見。 鐵影壁的前后各有一條巨獸,正面是一條雌性的狻猊(suān ní),棲息在山林之中,狻猊的前面有山石,身后有樹木,頭上有太陽。大狻猊的尾后、腹下和胸前,各有一只小狻猊在玩耍,姿態(tài)生動,栩栩如生。影壁的反面刻的也是一只回首狻猊,體態(tài)顯出雄性的矯健;尾巴后面有松鳥,腹下有花草,前面有山石和陽光。鐵影壁的東山,雕刻的鹿望紅日。鐵影壁的西山,雕刻雙鶴朝陽,影壁中座的周圍雕刻了一排天馬,天馬在展翅飛奔,前后連接,形成一圈極美的花邊型裝飾圖案。雖然火成巖質(zhì)地粗糙,但是天馬的馬鬃清晰可見。
在鐵影壁的側(cè)后方,是北海公園的又一個景點--快雪堂書法博物館,那里藏有48方石刻,它包括80篇最好的書法作品,請您前去欣賞。
快雪堂位于北海的北岸,闡福寺的東邊。建于1746---1779年,總面積大約2900平方米??煅┨糜扇齻€院落組成,在每個院落里有3個大殿堂,他們是澄觀堂、浴蘭軒和快雪堂。這座博物館沿著小山而建的,它南低北高。
我們走進看第一個院落,主殿叫澄觀堂,澄觀堂建于明代,最初是兩進院落,前院稱為"澄觀堂",后院稱為"浴蘭軒"。明代,這里稱為"正心齋"。澄觀堂是為皇帝學(xué)習(xí)的地方。
我們來到了第二個院子,這個院子是典型的四方型院子。它包括南房、北房、東房和西房。主殿是浴蘭軒,建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 年) ,是清朝皇帝到闡福寺拈(niān)香祈福時休息、更衣的場所。
這里是第三重院落,朋友們,請看石刻,墻上有48方石刻,它包括80篇最好的作品。這些作品有許多不同的風格。在我們國家它有著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
北京北海公園導(dǎo)游詞5
走出極樂世界向東,就是大家熟知的北海五龍亭。這一組水上建筑十分壯觀秀美。五龍亭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屬太素殿建筑群前面的水上建筑。后來在清乾隆年間,皇帝命人將五龍亭改建成今天的造型。鳥瞰"五龍亭"其整體造型猶如潛于水中的五條巨龍,浮游出水龍頭抬起,面對煙波浩淼的湖面首龍率先,兩翼四龍緊隨其后,氣勢磅礴,和北岸的其他園林建筑群形成一副極美的長畫卷,《清宮詞》云:"五亭宛宛似游龍,綠水彎環(huán)太液通,向映畫船亭畔泊,藕花搖曳麝香風。" 五龍亭中間的主亭是"龍澤亭"。上頂是"天圓地方"的造型,左右對稱的四個亭子全是方頂,又是單層檐、四角攢尖頂。這兩者的區(qū)別除去為了建筑造型比例的協(xié)調(diào),更顯出明顯的皇權(quán)等級區(qū)分。龍澤亭是皇帝休息的地方,設(shè)計成"上圓下方"是讓人們懂得君與臣之間的關(guān)系,告誡臣子這是上天的意志?;噬嫌肋h堅持著循環(huán)無盡的"圓道",臣子們則必須恪守分工精細的"方道"。方和圓永遠不可更換和替代。在"五龍亭"的建筑造型上清楚地展現(xiàn)了封建社會的帝王至尊。
龍澤亭西為涌瑞亭、浮翠亭;東為澄祥亭、滋香亭,原是帝后及近臣垂釣賞月的地方。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將木制弧形橋改為石橋,并安裝了青石欄板、柱子?,F(xiàn)存的五龍亭成為人們眺望白塔及北海湖光山色和休息的地方。從五龍亭眺望瓊?cè)A島,湖光塔影遙相呼應(yīng),好似須彌春色,非常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