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北京什剎海導(dǎo)游詞范文
最新的北京什剎海導(dǎo)游詞范文
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游風(fēng)景區(qū)、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qū)。位于市中心城區(qū)西城區(qū),毗鄰北京城中軸線。水域面積33.6萬平方米,與中南海水域一脈相連,是北京內(nèi)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qū),也是北京城內(nèi)面積最大、風(fēng)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qū),在北京城規(guī)劃建設(shè)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在2000年批準的北京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qū)中,什剎海地區(qū)面積是最大的。什剎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qū),與“前三?!毕嗪魬?yīng),俗稱“后三海”。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清代起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為燕京勝景之一。什剎海景區(qū)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設(shè)發(fā)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園、宋慶齡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紀念館、鐘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新的北京什剎海導(dǎo)游詞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最新的北京什剎海導(dǎo)游詞范文(一)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魏嘉平二年(250年)征北將軍劉靖駐守薊城時,命軍士千人在桑乾河上修戾陵堰,開車箱渠、導(dǎo)高梁河水灌溉。高梁河水系下游即今什剎海一帶。
13世紀,蒙古滅金在的宮殿毀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另建一座新的都城。什剎海是元大都規(guī)劃設(shè)計的最基本的依據(jù)之一。[2]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軸線是緊傍積水潭而選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墻位置是依積水潭東南岸的距離而建的。元朝曾依托這一片水域在東岸確定了都城建設(shè)的中軸線,什剎海始成為元、明、清三代城市規(guī)劃和水系的核心。[3]元代名海子,為一寬而長的水面,明初縮小,后逐漸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
明中葉什剎海水面稻田增加而湖面銳減,在德勝橋東南,開挖一條直通下游水面的渠道岔河),與后海隔開,積水潭水由岔河直流到前海,南經(jīng)西壓閘入皇城,同時向西北,過銀錠橋倒流入后海,形成“銀錠觀山水倒流”的景觀。
順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內(nèi)城由各旗分別管轄,今什剎海地區(qū)屬正黃旗??滴醵吣?1688年)疏浚什剎海。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北京市政府對什剎海進行了清淤工作,又在岸邊上建立了水泥欄桿。
1992年北京市政府將其定為歷史文化風(fēng)景區(qū)。
最新的北京什剎海導(dǎo)游詞范文(二)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
俗話說“先有什剎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稱為“后?!钡谋本┦矂x海歷來是老北京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因其環(huán)境優(yōu)美,且民俗風(fēng)韻十足,兩百余年來吸引了眾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來此或修府第,或建廟宇,更為什剎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現(xiàn)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來越濃了,能看到老北京舊時民風(fēng)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可就在這什剎海,依然能夠聽到秋日里清脆的蟲鳴,依然能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縮影,依然能夠咀嚼京味文化旅游節(jié)就要在這里開幕了。“游什剎海,看老北京”,品茗、蕩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純正的京腔京韻,使什剎海大放異彩。
宋慶齡故居
醇親王府醇親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分為正院、住院、花園及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賢親祠堂一所,占地共約八十余畝。特別是府內(nèi)的西花園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先生故居就建在醇親王府的西花園,她在這里工作、生活了18年,給這座古色古香的園林留下了許多痕跡,增添了不少亮色。
康熙年間,明珠的府邸花園正是坐落于此。園中假山、竹林、小橋錯落有致,南樓前臨水有“明開夜合”樹七株,其中兩株二百余年前的古木,據(jù)說是明珠長子納蘭性德親手所植。年輕的納蘭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于此吟詩填詞,今日立身樹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仿佛人影依稀,耳畔邊似回響著當年的唱吟之聲,“階前雙葉合,枝葉敷華榮”。后來明珠獲罪,這府花園又被和坤所占,嘉慶即位后,花園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賜予成親王,并特許成親王引后海水入園?,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親王時修建的,平安石上“歲歲平安”四字便出自成親王之手。光緒年間,這座府邸又賜給了“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其在成親王府的基礎(chǔ)上添改修繕,建成醇親王府。
今天,醇親王府已經(jīng)成為什剎海邊的一道風(fēng)景線,眾多的游人慕名前來,只為心中那一份對歷史的眷戀和對古跡的景仰。
梅蘭芳故居
梅蘭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后10年是在什剎海西北隅護國寺街9號度過的,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為人們緬懷大師的觀光景地。
這是一座兩進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間?,F(xiàn)有館藏文件3萬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會客廳、書房、臥室和起居室內(nèi)的各項陳設(shè)均按梅蘭芳生前生活原狀陳列。
郭沫若紀念館
千竿胡同往北大約30來米,前海西街18號,這里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過的地方。1963年秋天,郭沫若遷居此處,在什剎海西畔這座古樸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后14個年頭。
走進紀念館,草地上,郭沫若的銅像安坐在藤蘿架前,雙手輕輕放在膝頭、目光平靜而坦然。駐足綠蔭下,鬧市里久違的鳥鳴聲,不絕于耳。
院內(nèi)最為顯眼的當數(shù)郭沫若夫婦親手種植的銀杏和牡丹,那些曾經(jīng)與主人朝夕相處的一草一木,浸潤在主人真誠與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門進四合院,東西兩廂已辟為陳列室,以圖片和實物展示著詩人、學(xué)者兼戰(zhàn)士不平凡的一生。正房的客廳、辦公室、臥室依舊是主人在世時的陳列。暖郎環(huán)繞小小的月季園,通向最北面的房間,正中的一間是郭沫若夫婦研磨書法的地方。偉人已去,故園依舊。一卷卷書稿,一幅幅書法佳作,保留著他的神韻。
廣化寺
衣冠雜沓,車馬駢闐的什剎海,歷來是扎根皇城的佛教僧侶弘法結(jié)緣的首選之地。皆因梵剎林立,故名什剎海。什剎之一,飽經(jīng)700年滄桑的佛門古剎廣化寺,坐落在鼓樓后西側(cè)后海北岸的鴉兒胡同31號。廣化寺坐北朝南,東臨銀錠橋,西傍宋慶齡故居,占地1.38萬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分中、東、西三大院落。整座寺院建筑嚴謹,僧房毗連,形成院中有院的建筑特色。寺內(nèi)古柏蒼翠,花草溢香,曲徑通幽。
廣化寺始建于元代,后經(jīng)明清三次修建,清宣統(tǒng)元年(1909)曾在此籌建京師圖書館,魯迅先生曾在此任職。1921年8月對外開放。1982年北京佛教協(xié)會成立并將會址設(shè)在此寺。1986年,北京佛教協(xié)會在廣化寺西路祖堂內(nèi)肇建了北京佛教音樂團,弘揚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演奏“京音樂”即佛教音樂,并培養(yǎng)后繼者。如今,廣化寺不僅是信徒們禮佛的地方,佛教音樂、禮佛儀式等也已作為一種文化,成為什剎海民俗文化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剎品禪宗敬祠憶先賢
匯通祠
匯通祠也就是現(xiàn)在的郭守敬紀念館,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什剎海西海(積水譚)北沿的匯通河畔。元朝時期,這里水面遼闊,風(fēng)景秀麗,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元大都城內(nèi)、京杭大運河最北碼頭,漕運船只可直達這里。匯通祠坐朝南,有山門一間,歇山調(diào)脊灰筒瓦頂,石券門,棋盤木門兩扇,前殿及東西配殿各三間,均為硬山調(diào)大脊灰筒瓦頂。后院有二層后罩樓,祠后原有一暗紅色的巨石一塊,通體花紋如云,叩之如銅。巨石紋路中隱約似有一雞一獅,人們俗稱:“雞獅石”。
1988年9月27日匯通祠竣工。占地1100平方米的匯通祠按原建筑形式恢復(fù)修建。內(nèi)有石獅、石亭、劍碑,假山疊石,錯落有致,曲徑路道,別具匠心,石壁洞岫,宛自天開。一座小島重現(xiàn)人間,清水繞島而過,隨著湖水的流逝,仿佛又回到了久遠而燦爛輝煌的歷史。
最新的北京什剎海導(dǎo)游詞范文(三)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北京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xxx。
俗話說“先有什剎海,后有北京城”,又被稱為“后?!钡谋本┦矂x海歷來是老北京人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因其環(huán)境優(yōu)美,且民俗風(fēng)韻十足,兩百余年來吸引了眾多的官宦、名家甚至方外之人來此或修府第,或建廟宇,更為什剎海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現(xiàn)而今,北京的都市味越來越濃了,能看到老北京舊時民風(fēng)的地方也越來越少了,可就在這什剎海,依然能夠聽到秋日里清脆的蟲鳴,依然能能看見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的縮影,依然能夠咀嚼京味文化旅游節(jié)就要在這里開幕了?!坝问矂x海,看老北京”,品茗、蕩舟、游王府、逛胡同,更有那純正的京腔京韻,使什剎海大放異彩。
宋慶齡故居
醇親王府醇親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分為正院、住院、花園及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賢親祠堂一所,占地共約八十余畝。特別是府內(nèi)的西花園有著相當悠久的歷史。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先生故居就建在醇親王府的西花園,她在這里工作、生活了18年,給這座古色古香的園林留下了許多痕跡,增添了不少亮色。
康熙年間,明珠的府邸花園正是坐落于此。園中假山、竹林、小橋錯落有致,南樓前臨水有“明開夜合”樹七株,其中兩株二百余年前的古木,據(jù)說是明珠長子納蘭性德親手所植。年輕的納蘭性德常常邀集北京的文人名士相聚于此吟詩填詞,今日立身樹下,思古之情油然而生,眼前仿佛人影依稀,耳畔邊似回響著當年的唱吟之聲,“階前雙葉合,枝葉敷華榮”。后來明珠獲罪,這府花園又被和坤所占,嘉慶即位后,花園和附近的府邸一起被賜予成親王,并特許成親王引后海水入園?,F(xiàn)在我們看到的“恩波亭”就是成親王時修建的,平安石上“歲歲平安”四字便出自成親王之手。光緒年間,這座府邸又賜給了“光緒”的生父醇親王,其在成親王府的基礎(chǔ)上添改修繕,建成醇親王府。
今天,醇親王府已經(jīng)成為什剎海邊的一道風(fēng)景線,眾多的游人慕名前來,只為心中那一份對歷史的眷戀和對古跡的景仰。
梅蘭芳故居
梅蘭芳先生一生中的最后10年是在什剎海西北隅護國寺街9號度過的,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占地716平方米。如今已成為人們緬懷大師的觀光景地。
這是一座兩進的北京小四合院。共有房屋37間?,F(xiàn)有館藏文件3萬余件。正院保存故居原貌,會客廳、書房、臥室和起居室內(nèi)的各項陳設(shè)均按梅蘭芳生前生活原狀陳列。
郭沫若紀念館
千竿胡同往北大約30來米,前海西街18號,這里便是一代文化名人郭沫若晚年居住過的地方。1963年秋天,郭沫若遷居此處,在什剎海西畔這座古樸的北京四合院里走完了人生最后14個年頭。
走進紀念館,草地上,郭沫若的銅像安坐在藤蘿架前,雙手輕輕放在膝頭、目光平靜而坦然。駐足綠蔭下,鬧市里久違的鳥鳴聲,不絕于耳。
院內(nèi)最為顯眼的當數(shù)郭沫若夫婦親手種植的銀杏和牡丹,那些曾經(jīng)與主人朝夕相處的一草一木,浸潤在主人真誠與博大的情感世界中。人垂花門進四合院,東西兩廂已辟為陳列室,以圖片和實物展示著詩人、學(xué)者兼戰(zhàn)士不平凡的一生。正房的客廳、辦公室、臥室依舊是主人在世時的陳列。暖郎環(huán)繞小小的月季園,通向最北面的房間,正中的一間是郭沫若夫婦研磨書法的地方。偉人已去,故園依舊。一卷卷書稿,一幅幅書法佳作,保留著他的神韻。
廣化寺
衣冠雜沓,車馬駢闐的什剎海,歷來是扎根皇城的佛教僧侶弘法結(jié)緣的首選之地。皆因梵剎林立,故名什剎海。什剎之一,飽經(jīng)700年滄桑的佛門古剎廣化寺,坐落在鼓樓后西側(cè)后海北岸的鴉兒胡同31號。廣化寺坐北朝南,東臨銀錠橋,西傍宋慶齡故居,占地1.38萬平方米,擁有殿宇329間,分中、東、西三大院落。整座寺院建筑嚴謹,僧房毗連,形成院中有院的建筑特色。寺內(nèi)古柏蒼翠,花草溢香,曲徑通幽。
廣化寺始建于元代,后經(jīng)明清三次修建,清宣統(tǒng)元年(1909)曾在此籌建京師圖書館,魯迅先生曾在此任職。1921年8月對外開放。1982年北京佛教協(xié)會成立并將會址設(shè)在此寺。1986年,北京佛教協(xié)會在廣化寺西路祖堂內(nèi)肇建了北京佛教音樂團,弘揚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演奏“京音樂”即佛教音樂,并培養(yǎng)后繼者。如今,廣化寺不僅是信徒們禮佛的地方,佛教音樂、禮佛儀式等也已作為一種文化,成為什剎海民俗文化景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
古剎品禪宗敬祠憶先賢
匯通祠
匯通祠也就是現(xiàn)在的郭守敬紀念館,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什剎海西海(積水譚)北沿的匯通河畔。元朝時期,這里水面遼闊,風(fēng)景秀麗,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元大都城內(nèi)、京杭大運河最北碼頭,漕運船只可直達這里。匯通祠坐朝南,有山門一間,歇山調(diào)脊灰筒瓦頂,石券門,棋盤木門兩扇,前殿及東西配殿各三間,均為硬山調(diào)大脊灰筒瓦頂。后院有二層后罩樓,祠后原有一暗紅色的巨石一塊,通體花紋如云,叩之如銅。巨石紋路中隱約似有一雞一獅,人們俗稱:“雞獅石”。
1988年9月27日匯通祠竣工。占地1100平方米的匯通祠按原建筑形式恢復(fù)修建。內(nèi)有石獅、石亭、劍碑,假山疊石,錯落有致,曲徑路道,別具匠心,石壁洞岫,宛自天開。一座小島重現(xiàn)人間,清水繞島而過,隨著湖水的流逝,仿佛又回到了久遠而燦爛輝煌的歷史。
恭王府花園
位于前海西街的恭王府花園,想當年曾是乾隆寵臣和坤的私宅,后由慈禧賜給了恭親王亦忻并因此得名恭王府。
恭王府規(guī)模宏大,占地6萬多平方米,府邸、花園兩部分,擁有格式建筑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勢非凡。其花園又名錦翠園,園內(nèi)設(shè)計、布局都具有較高的藝術(shù)水平。全園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疊石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于山頂,居高臨下,更可觀全園景觀。
如今,恭王府以其富麗堂皇、幽深秀麗,已是名揚四海,吸引著遠近賓客。
逛胡同,品北京風(fēng)韻
胡同、四合院是舊北京城的象征。不管你是北京土著還是遠方來客,都會被那份濃濃的京韻所吸引。
由前海西街郭沫若故居出發(fā),順前海北沿過銀錠橋登鼓樓。然后再乘車過鴉兒胡同到銀錠橋墩,一路上,提籠架鳥的老頭兒,跳皮筋的小姑娘,端碗炸醬面蹲在院門口邊吃邊聊天的小伙子,這種愜意的生活讓人留連忘返。
逛胡同,不能不去金絲套,是指以銀錠橋分界的前海北沿、后海前沿、柳蔭街與前海西街之內(nèi)的地區(qū),有18條胡同蜿蜒曲折。沿途蜿蜒的玉河水流淌著社會奔騰不止的變遷;特色各異的小橋又賦予你詩人般的遐想;古廟舊寺讓你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對無知世界的敬畏;王府花園記錄了得意的自恃和落魄的無奈;幽深的胡同孕育了社會發(fā)展的勃勃生機。
登城樓,聽歷史鐘聲
始建于1272年的北京鐘鼓樓,七百余年一直矗立在北京城中軸線上。兩樓一高一矮、一橫一豎相映成趣,飛檐走閣、振翅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韜偉略。鐘鼓樓曾是元、明、清三代報時的中心,起著所謂“以時出治,聲與政通”的作用,看到它仿佛聽到了那縈繞在京城上空的厚重鐘聲,讓人震憾!
說什剎海,不能不提德勝門城樓。明、清時期,每逢出兵打仗,兵士們都要從德勝門出發(fā),由此開赴作戰(zhàn)前線,借個“德勝”的口彩?,F(xiàn)在,站到德勝門上,展現(xiàn)在眼前的則是一派生機盎然的科技園區(qū),社會前進的腳步搭上科技的翅膀從此將不可陰遏。從城門望北還可以看到護城灑的垂柳碧波和關(guān)廂景物,這里的自然風(fēng)光和科技園區(qū)的相互彰映還真有點不同一般!
泛輕舟,享愜意人生
夜幕降臨,什剎海里還有不少游船,點點船火,陣陣琴聲。什剎海的搖櫓船是仿照“清明上河圖”中的船形打造的,古色古香。游客在北海公園北門對面荷花市場碼頭上船,由頭戴斗笠、身著黃色短衣的船夫搖船,船上點起古老的馬燈,船頭懷抱絲竹樂器的小姐彈撥出輕柔動聽的民間樂曲。櫓船穿過古老北京著名的景觀“銀錠橋”,游客飲茶小吃,同時觀賞兩岸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民俗生活景象。最為精彩的是日落日升,船行什剎海后海,游人點起蠟燭紙河燈放入水中,燈浮水面沿船尾浮動,忽明忽暗燦爛一片。絲竹聲中岸上游人駐足觀看,船上游客暢飲盡興……
美景需有美食相伴,才顯得生活愜意。正巧,烤肉季、竹園賓館、歷家菜等名吃,就是在什剎海畔。
最新的北京什剎海導(dǎo)游詞范文(四)
什剎海酒吧街簡介
后海是什剎海的一個組成部分,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塊水面組成的什剎海,為了與北海、中海、南?!扒叭!眳^(qū)別,被稱作“后三?!薄:蠛|起地安門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環(huán),總面積146.7公頃,其中水域面積34公頃,綠地面積11.5公頃。這是北京城內(nèi)700年以前元大都時期的古老水域。
如果說三里屯酒吧街走的是流行牌,那后海酒吧街無疑走的是文化牌。一水小胡同 而且臨海而聚,沒有嘈雜的音樂 ,只有悠揚的歌聲和80后獨有的文化氣息。加上老北京的特色后海 ,絕對是現(xiàn)代都市的另類悠揚。
什剎海酒吧街旅游交通
乘13、107、111、118、701、850路北海北門站下
什剎海酒吧街文化底蘊
正值盛夏,有機會重訪什剎海畔的梅蘭芳和郭沫若故居。漫步樹木掩映的昔日王府大院,憶起兩位文化巨匠生前的彪炳勛業(yè),雖是人去樓空,深深的滄桑感和親切感卻油然而生,久久不去。
走出梅大師故居,天色已經(jīng)向晚。拾級登上漢白玉砌的銀錠橋,便是著名的后海了。但見湖面開闊,水光瀲滟,兩岸垂柳依依,燈火點點,遠處宮墻尖塔倒映水中,不時有畫舫扁舟輕輕劃過,景色煞是迷人。緩步走去,卻見各色各樣古色古香的小酒吧、小茶室和咖啡館星羅棋布,沿湖而立,以彩燈旗幡招徠游人,很有點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fēng)”的詩味。店名也土洋結(jié)合,諸如“瀕?!?、“湖畔”、“左岸”、“白楓”、“邂逅”、“美人魚”、“夢巴黎”、“星巴克”、“威尼斯”、“夏日冰屋”、“胡同寫真”、“犄角旮旯”、“英派萊客”等等,不一而足,這便是京城有名的后海酒吧街。
陪同的劉先生是資深報人,見多識廣,說什剎海為元大都時發(fā)掘的水域,迄今已700多年了,它曾是連接大運河與海路的漕運樞紐,也是百市匯集、商賈如云的貿(mào)易中心。馬可·波羅曾贊它“世界諸城無能與比”。什剎海以兩座石橋為界,分為西海、前海和后海,湖岸掩映著眾多王府、寺廟和名人故居。“老北京”都記得過去什剎海多種蓮藕,荷花市場乃京城有名的消夏場所,梁思成、胡適、周作人、聞一多、林語堂等均留下足跡。
我曾逛過三里屯酒吧街,那里位于使館區(qū),又有京城最上檔次的燕莎商城為伴,顧客以老外和白領(lǐng)、大款居多,那里酒吧也多是西化的。后海酒吧街則不同于三里屯,這里西式酒吧與中式茶館、酒肆并存,因有幽美的水景作伴,擁有一種靜中有動、鬧中取靜的韻致,別有況味,應(yīng)了當今“吃環(huán)境重于吃美味”的消費理念。據(jù)說后海酒吧街形成才十來年,原先客人多是金發(fā)碧眼的老外,出名后也引來北京人及來京觀光出差的“內(nèi)賓”。
一路走來,發(fā)現(xiàn)此處中高檔酒吧多為歐美格調(diào),店面寫著中英文,供應(yīng)洋酒和西式簡餐,價錢不菲,倘若顧客需要,也能做出地道的北京小菜。中式酒館則多沿湖擺出一長排小桌,插上遮陽傘,經(jīng)營小炒海鮮、京城小吃及北京二鍋頭和燕京、青島、百威等品牌啤酒,價格實惠。當然這是夏秋兩季才有的景觀,很像港島中環(huán)和“蘭芳園”的大排檔。
這里的小酒館都很潔凈,服務(wù)也熱情,讓人輕松自在,有一種回家的感覺。為呵護這種氛圍,酒吧、飯館均不設(shè)樂隊演奏。忙碌一天的人們,暮色里與三兩朋友憑湖而坐、把酒臨風(fēng),倒也悠然自得、別有情調(diào)。湖邊茶館則多以中國傳統(tǒng)竹器家具和花鳥寫意畫作襯托,茶具自然古色古香,使茶館內(nèi)外呈現(xiàn)一派古風(fēng)古韻。我和劉老步入一家清靜的“臨湖茶室”,一邊品茗,一邊聽著老板的京腔京韻,在茶香中品嘗老北京的傳統(tǒng)點心,倒也十分愜意。隔窗但見湖對面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遙遙在望,腦海不禁閃過舊電影、舊小說中京城市井風(fēng)情圖,頗有些詩情畫意。
走出茶室,已經(jīng)暮色蒼茫,后海四周霓虹燈一盞盞燃起,流光溢彩,將湖面輝映得猶如仙境,臨湖的大排檔早已坐滿各色客人,其中不乏老外??吹贸?,作為北京著名的“夜生活”腹地,這里已成為古典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時尚、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交匯之鄉(xiāng)。我脫口說了句“什剎海猶如北京的眉心”,竟大受劉老贊許,他連夸“一句好詩”!的確,在繁華的國際大都會的腹地,能有這么一個絕妙所在,實在讓人神往,假如其他城市也能瀕河、瀕湖開辟類似的場所,既活躍經(jīng)濟,又提供市民休閑之所,豈不美哉!不禁脫口詠出“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古詩來。
漫步湖濱,劉老說,如果是白天,游客在酒吧、茶館小憩之后,還可到幾步之遙的煙袋斜街賞鑒古玩,或去附近的深宅大院尋古探幽,這里的恭王府、醇親王府、慶親王府等府邸和輔仁大學(xué)遺址等,都值得一看。我知道前海西街的恭王府乃和珅府邸后花園,有“世上最大四合院”之稱,是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中國王府文化的代表,有人說它是紅樓夢里大觀園的“藍本”。如今這些昔日豪門深宅多已開放,供中外游客參觀,或辟作文化場所。我隨便用手一指,笑道:“說不定咱推開那扇厚厚的朱漆大門,便觸摸到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呢!”
最新的北京什剎海導(dǎo)游詞范文(五)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什剎海景區(qū)范圍大體是什剎海景區(qū)位于北京城區(qū)中軸線的西北部,東起地安門外大街北側(cè);南自地安門西大街向西至龍頭井向西北接柳蔭街、羊房胡同、新街口東街到新街口北大街,西自新街口北大街向北到新街口豁口;北自新街口豁口向東到德勝門,由德勝門沿鼓樓西大街到鐘、鼓樓。
什剎海景區(qū)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有文物保護單位40余處,占西城區(qū)的三分之一以上。歷史上本地區(qū)曾建有王府、寺觀、庵廟等多達30余座,現(xiàn)仍尚存10幾處。什剎海34公頃的水面十分自然地融入城市街區(qū)之中,依托水體,還有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也成為什剎海頻具特色自然景觀。號稱“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在景區(qū)中具有典型意義。什剎海景區(qū)具有大量典型的胡同和四合院,如金絲套地區(qū)的大、小金絲胡同,南、北官房胡同和后海北沿的鴉兒胡同以及白米斜街、煙袋斜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