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山導(dǎo)游詞
第一篇古南岳、皖山、潛山
游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天柱山旅游。我是xx旅行社導(dǎo)游,大家叫我x導(dǎo)好了,為我們開車的是xx旅游公司x師傅,請大家記住車牌號碼。我和x師傅盡力為大家做好服務(wù)。祝大家在潛山期間開開心心!
(簡述當(dāng)日游程安排)
我們旅游車行進在105國道。從縣城進入天柱山的這一段稱為天柱大道。大家請看前方,矗立著一座高大的門樓建筑,這就是天柱山標志性大門。大門高米,主門跨度米,(主要用材料建成,主要建筑特色)立柱上都雕刻著盤龍紋飾。門頭上的“古南岳天柱山”幾個大字是已故的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這是樸老生前最后一幅墨寶。這座標志性建筑總投資近300萬元,1999年竣工。
天柱山為什么又稱古南岳呢?據(jù)有關(guān)史料記載,中國五岳之封始于三皇伏羲之前的無懷氏,距今已五千余年,那時天柱山已被封為南岳,名列五岳第二位。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劉徹南巡登臨天柱山,筑壇祭岳。同行的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了漢武帝這次南巡活動:“登禮潛之天柱山,號曰南岳。”到公元589年,隋文帝為開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為南岳,從此天柱山以“古南岳”之名傳之后世。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間,天柱山又被稱為萬歲山,簡稱萬山。
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簡稱“皖”,皖有怎樣的來歷呢?皖又有什么意思呢?“皖”在古書上與“睆”通用,是明亮而美好的意思。我們天柱山地區(qū)自古以來山青水秀好風(fēng)光,這樣美麗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個名符其實的名稱叫“皖國”。治理皖國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以仁政,很有政績,后人為紀念他,尊稱他為皖公,在天柱山建了皖公廟。天柱山也隨之稱為皖公山,又叫皖山,流經(jīng)天柱山下的大河稱為皖水,皖水注入長江的下一段叫做皖江。自周朝至今,“皖”的歷史已有近 3000年。安徽省以“皖”這樣一個既具有悠久歷史、又含有美好寓意的字眼作為省份簡稱。我們登上天柱山后,可以一睹渾然天成、惟妙惟肖的“皖公神像” ——他可是安徽的“老祖宗”喲!
我們潛山縣名也來源于天柱山。因為天柱山主峰周圍有40多座群峰環(huán)拱簇擁著,主峰潛伏隱藏著讓人不得輕易相見,因此,天柱山又叫作“潛山”。潛山縣隸屬于安慶市,57萬人口,面積1686平方公里,是一個“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區(qū)縣??h境西北部是大別山余脈,多高山峻嶺,幽壑深澗,自然環(huán)境險惡造就了自然風(fēng)光綺麗。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米,雄偉峭拔如“擎天一柱”。天柱風(fēng)光,雄奇靈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山。自然風(fēng)光迤邐,人文景觀豐富,主景區(qū)面積82.46平方公里,保護區(qū)面積333平方公里。1982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首批國家重點風(fēng)景名勝區(qū)之一,1992年列為國家森林公園,2000年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區(qū)和全國文明森林公園。2003年在最受網(wǎng)友推崇的“中華十大名山”評選活動中,天柱山名列“中華十大名山”第六位。縣境內(nèi)還有比天柱峰更高的金紫山,海拔 1539米,是大別山第三高峰。山高水長、景美境幽是潛山縣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寫照。這里的水質(zhì)和空氣質(zhì)量都是一流的,游客朋友們,到了潛山,就到了綠色植物庫,進了天然大氧吧!
潛山無處不是風(fēng)景,無處不是文化。這里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名震世界,已被考證為“古脊椎動物化石的寶地,亞洲哺乳類的發(fā)源地”,也是古人類的起源地之一。人類祖先在這里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明。有一年高考就有兩道試題考到了潛山縣歷史文化——一是被稱為“ 長詩之圣”的我國漢樂府?dāng)⑹略姟犊兹笘|南飛》,大家都熟誦這首千古絕唱,但有著東方“羅米歐與朱麗葉”之譽的凄美動人的愛情故事誕生地在潛山縣卻鮮為人知;另一道題是新石器時代的“薛家崗文化遺址”,這個著名的遺址就在潛山縣王河鎮(zhèn),距離縣城不足10公里,是國務(wù)院批準公布的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出土的兩千多件珍貴文物,包含著別具一格的文化內(nèi)涵,代表著獨樹一幟的文化類型,被中科院命名為“薛家崗文化”。大家試想一下,一張全國高考的試卷就有兩道題的內(nèi)容與潛山相關(guān),這不能不讓大家驚嘆潛山的歷史源遠流長,文化積淀深厚,影響之大。歷代名人雅士、達官顯貴鐘情天柱山水,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楊萬里等大家都曾游歷天柱,飽覽勝境,唱懷詠誦,刻石勒名,留下了許多傳世詩文和人文景觀。天柱靈氣也孕育了一代代的潛山人,自古這里人才輩出。東漢大魔術(shù)家、中國煉丹術(shù)創(chuàng)始人左慈,三國時著名數(shù)學(xué)家、天文學(xué)家王蕃,晚唐著名詩人曹松,宋代宰相、文學(xué)家王珪……在近現(xiàn)代,有“徽班領(lǐng)袖 ”、“京劇鼻祖”程長庚,有通俗文學(xué)大師張恨水,還有當(dāng)代的“雜技皇后”夏菊花,黃梅戲新秀韓再芬。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就是地靈人杰吧!
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開發(fā)建設(shè),天柱山八大景區(qū)現(xiàn)已開發(fā)、開放六大景區(qū),旅游服務(wù)設(shè)施有了極大改善,天柱山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越來越高,到天柱山的游客人數(shù)逐年遞增,現(xiàn)年接待游客量約80萬人次。天柱山已不再是余秋雨先生筆下《寂寞的天柱山》,旅游經(jīng)濟成為我們潛山縣富民興縣的支柱產(chǎn)業(yè)。
第二篇三祖寺景區(qū)
導(dǎo)游內(nèi)容:野人寨→三祖寺概述(佛道爭山)→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三祖洞→摩圍泉→觀音殿→升谷文錢→立化塔→三高亭→寶公洞→覺寂塔→祖師殿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石牛古洞→唐刻→王安石題刻→涪翁亭→石牛→秋興崖→元刻
車過旌駕橋,我們就進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區(qū)。
三祖寺景區(qū)是天柱山人文景點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個文化精品景區(qū)。我們將在這里感受到天柱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觀賞到具有歷代書法藝術(shù)長廊之稱的國家重點文保單位摩崖石刻群。
野人寨
漢武帝當(dāng)年駕臨天柱山拜岳,至今還留下許多與拜岳有關(guān)的地名和遺跡。這一片山體環(huán)抱的港灣,就是漢武帝的船隊自長江溯潛河而上,在此舍舟登陸之地,稱為谷口?;始臆嚁f鳳駕穿過谷口的一座橋,后人稱為旌駕橋?,F(xiàn)在這座橋改建成公路橋,仍沿用旌駕橋之名。這一片港灣,已被河沙淤塞,現(xiàn)正在規(guī)劃建設(shè)旌駕橋休閑渡假村。
前面就是野寨中學(xué),是安徽省示范中學(xué),創(chuàng)建于1943年。這所中學(xué)是為紀念國民黨48軍176師抗日陣亡將士而建的,原名“景忠中學(xué)”,取“景仰忠烈”之意。野寨中學(xué)后身就是白鹿崗,漢武帝就在那里設(shè)壇祭岳,至今還可辨認祭壇遺址。祭岳臺也是我縣規(guī)劃恢復(fù)中的一處重要人文景觀。
這一帶沿河布局的半邊街叫野寨街。野寨是“野人寨”的簡稱。這樣依山傍水、風(fēng)景如畫的地方怎么取名“野人寨”呢?這里有兩個動人的傳說:一說是很早以前,這一帶常有野人出沒,傷害人畜。當(dāng)時的一位縣令決心犧牲自己,解救民眾。他帶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鐵水將洞口凝住,和野人同歸于盡。其二,說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劉源率十萬義兵在天柱山抗元。他自號“劉野人 ”,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劉源抗元前后十八年,最后被內(nèi)奸出賣壯烈犧牲。后人為紀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三祖寺概述(佛道爭山)
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三祖寺前的廣場。舉目望去,紅墻黛瓦的寺院建筑掩映在綠樹翠竹之中。整個山形宛如一只振翅欲飛的彩鳳,覺寂塔就建在鳳冠上,東西兩側(cè)逶迤的山崗呈環(huán)圍合抱之勢,恰如鳳翼護衛(wèi)著莊嚴佛地。常言道:“遠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
三祖寺,全稱“三祖山谷乾元禪寺”,是中國禪宗三祖?zhèn)鹘?jīng)布法的場所,在中國佛教發(fā)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3年,國務(wù)院批準公布為全國漢族地區(qū)重點開放寺廟。
追溯三祖寺的歷史,要向諸位介紹一下天柱山的宗教文化。天柱山靈絕山水加上歷代帝王的加封,使之成為仙山寶地。《道經(jīng)》說司命真君居住天柱山,山中有司命洞府。天下名山分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列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因此,歷代佛道兩教都視天柱山為寶山,爭相據(jù)為己有。在三祖鳳形山,就有佛道爭山斗法的故事。
公元505年,梁武帝的國師寶志和尚與江南云游方士白鶴道人都奏請梁武帝,將鳳形山賜之于己,建觀造剎,傳經(jīng)布道。武帝知道他們都有很高的法術(shù),都不得罪,命他們各顯靈通,以物為記,得者而居。這寶志和尚就是我們民間流傳的濟公活佛,他是建康(今南京)道林寺的高僧,有名的瘋和尚,手持錫杖,他說:“貧僧以錫杖卓地為記。”白鶴道人手持拂塵,他的拂塵可以化為白鶴,他說:“貧道以鶴止處為記。”說畢,白鶴道人將手中拂塵拋向空中,頓時化為一只白鶴,振翅飛向鳳形山。寶志見狀,將手中錫杖擲向空中,頓時化為一條銀色巨龍,尾隨白鶴而去。白鶴飛到鳳形山上空,正要斂翅落地,忽見身后巨龍飛來,嚇得掉頭向東飛去,落在白鹿崗上,寶志的錫杖深深卓入鳳形山。當(dāng)他收起錫杖,卓土處立刻涌出一股甘泉,這就是位于寺后的卓錫泉,又名“卓錫井”。寶志便在鳳形山開山建寺,梁武帝賜名為“山谷寺”。白鶴道人在白鹿崗上建起白鶴觀,宋徽宗賜名“真源萬壽宮”。唐宋時期,天柱山佛道兩教盛極一時,寺觀達百余座,房屋3600余間,史稱“三千道人八百僧”。從寶志和尚開山算起,三祖山谷寺到2005年已歷時 1500周年。
山門
三祖寺的建筑群,沿著鳳形山的山勢自下而上依次架造。從山門一直通向祖師殿,全都處在一道中軸線上。燒香禮佛,應(yīng)從山門進入。三祖寺的山門,也叫三門殿。正門名“般若門”,即“智慧之門”;東邊門名“解脫門 ”,意為擺脫煩惱業(yè)障的束縛而獲得自由,也稱“自由之門”;西邊門名“精進門”,意指在去染濾凈的修行過程中,要不懈地努力,也稱“勤修之門”。門楣上,懸掛著全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題寫的“乾元禪寺”匾額。
進了山門,大家看到殿堂兩邊,站立著5.5米高的“金剛力士”各一尊。佛教漢化后,這兩尊像按《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將的形象來塑造的。
穿過山門殿,步上“通天階”。三祖寺因山勢陡峭,一路上去,有360級臺階。大家不妨從現(xiàn)在開始數(shù)一數(shù),“通天階”高差15米(60級)。
天王殿
迎面就是天王殿,是供奉彌勒佛和四大天王以及韋馱塑像的殿堂,是中國漢族地區(qū)佛教寺院的重殿之一。天王殿是純磚無梁結(jié)構(gòu),尖頂六角,也稱“六角無梁殿 ”。殿內(nèi)兩邊,供奉著四大天王塑像。他們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掌管風(fēng)調(diào)雨順之職,是佛教的護法神。殿正中,供奉著彌勒的銅像,是按照五代后梁時的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
彌勒的背后,是韋馱菩薩銅像,手持金剛杵,注視著每一個行人。他是守護釋迦牟尼的神將。三祖寺的韋馱是金剛杵駐地的,表示不接待,凡游方僧到寺應(yīng)斟酌而行。如果是韋馱合掌捧杵的,則表示接待,凡游方僧到寺皆蒙供養(yǎng)。
出了天王殿,我們向東面看,大池內(nèi)有一個大龜,名叫黿鼉。它本是龍王的太子,善于負重,《西游記》里載唐僧四人過河的就是它。
大雄寶殿
現(xiàn)在我們來到大雄寶殿,這是一座歇山式殿宇,朱檐紅墻,琉璃黃瓦。殿門楣上,懸掛著趙樸初題書的“大雄寶殿”匾額。大雄寶殿是佛教寺院的主殿、正殿。“ 大雄”為佛的德號,意謂佛有大力,能降四魔。這座大殿是在明清兩代大雄寶殿舊址上新建的,朱柱紅墻,琉璃黃瓦,飛檐翹角,氣勢巍峨。大殿正中,供奉一尊漢白玉釋迦牟尼佛像,高達5.5米,兩旁是其弟子迦葉和阿難。這三尊塑像計重11噸,為安徽省境內(nèi)寺廟所罕見。釋迦牟尼塑像前,是釋迦太子像。大殿兩廂,供置十八羅漢塑像。在印度是十六羅漢,在中國作十六羅漢傳記的慶友為十七羅漢,翻譯十六羅漢傳記的陳玄奘為十八羅漢。他們有的怒目、有的微笑;有的降龍、有的伏虎。奇形怪狀、栩栩如生。大殿后側(cè),東西分別供奉文殊騎獅、普賢坐象的塑像。文殊騎獅,表示智慧威猛;持劍,表示智慧銳利。普賢的白象為六牙,原為菩薩所化,表示威靈。他們的道場分別是山西五臺山和四川峨眉山。他們是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中的二位,另兩位菩薩是觀世音和地藏,他們的道場分別在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華山。
釋迦牟尼的塑像背后,是“海島觀音”大型立體浮雕,這是一幅濃縮中國佛教諸佛菩薩的全圖。請看,正中是觀音站在龍背上的塑像。她的背后,最上一層,是“三世佛”。這是以空間劃分的,即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中間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和他兩大弟子迦葉、阿難;西天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兩邊是藥師佛兩大弟子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中間一層,正中一尊是地藏菩薩和他的兩大弟子道明和尚、閔長者,兩邊是觀音的兩大弟子善財童子和龍女。還有四大天王,海鬼夜叉,海中擺渡人等。他們普渡眾生,脫離苦海。
現(xiàn)在我們來到法堂。按佛教規(guī)制,法堂應(yīng)建在大雄寶殿的后面。三祖寺由于山勢所阻,就把法堂建在禪堂的位置上。法堂是供僧人講經(jīng)說法和舉行戒行的場所。法堂內(nèi),供奉著緬甸仰光妙明法師贈送的一尊高40厘米玉石釋迦牟尼佛像。法堂四壁,懸掛著省內(nèi)外,海內(nèi)外許多名家書、畫、聯(lián),供游人品賞。
三祖洞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三祖洞”。三祖洞內(nèi)有一方石雕三祖畫像。他身材板實,肩披袈裟,雙手捻珠。他那寬闊飽滿的前額,慈祥和藹的雙目、微微佝僂的身軀,表明他學(xué)識淵博,睿智非凡,且又飽經(jīng)風(fēng)霜,歷盡艱難。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下僧璨這位佛教發(fā)展史上的偉大人物。
僧璨,出生于公元510年,汴州陳留(今河南省開封市)人,一說徐州人。四十多歲時,他全身瘡疾。在河南光福寺,他拜謁二祖慧可,說:“弟子身纏風(fēng)恙,求和尚為我懺罪。”慧可說:“把你的罪對我說說,我來為你懺悔。”僧璨想了片刻:“我實在說不出我的罪過究竟在什么地方。”慧可說:“我已為你懺過罪了。你最好要皈依佛法,出家僧住。”僧璨說:“今日見到和尚,已知自己是一個僧人了,但還不知何謂佛法。”慧可說:“是心即是佛,是心即是法,法佛本無二,僧寶也是這個道理。”僧璨徹悟,對慧可說:“今日始知人的罪性不在內(nèi),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在于其心,佛法也是如此。”慧可聞言,心中十分器重,當(dāng)即為他剃發(fā),連說:“是吾寶也!”取名僧璨。從此以后,僧璨的瘡疾漸愈。兩年后,慧可對僧璨說:“往昔菩提達摩自竺乾東來,以正法眼藏并信衣密付于我,我今授受于你,你要好好護持,無令斷絕。”慧可將衣法交僧璨后,又對僧璨說:“你受衣法后,宜處深山,不可行化,因有國難。”僧璨說:“師既已預(yù)知,愿師明示。”慧可說:“不是我能預(yù)知,而是達摩祖師的《般若多羅懸記》中的‘心中雖吉外頭兇’這句偈語就要應(yīng)驗。我校算了一下年代,這場災(zāi)難正好應(yīng)在你的身上。你要謹思前輩祖師的誨訓(xùn),千萬不要罹此世難。”果然幾年以后,武帝宇文邕滅佛,僧璨遵從師囑,只身南徙隱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省天柱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往來于司空山(今安徽省岳西縣境)與皖公山之間,居住無常,隱姓埋名,行化山野,前后10余年,竟無人知曉。隋文帝開皇十年(590年),才正式駐錫山谷寺,公開傳經(jīng)布法,教化四眾。他在隱居天柱山期間,常在這座崖下面壁,因此,這座崖被稱為“達摩崖”。
看,這塊石上刻有“解縛”兩個大字,這就是當(dāng)年四祖道信求三祖僧璨給他“解縛”的地方。隋開皇十二年(592年),13歲的沙彌道信來山谷寺拜謁三祖僧璨,當(dāng)時僧璨正在洞里參禪。道信說:“求大和尚為我解縛。”三祖問他:“誰縛你了?”道信回答:“沒有人縛我。”三祖說:“我已經(jīng)給你解了縛。”道信聞言大悟。從此,在三祖身邊侍奉九載。601年,三祖?zhèn)饕路ńo道信,成為中國禪宗四祖。
中國佛教禪宗,由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傳入。達摩居嵩山少林,謂之祖師。神光在達摩洞前求師大法,斷臂立雪,達摩傳之衣法,取名慧可,為禪宗二祖。僧璨、道信是禪宗的三祖、四祖,四祖道場在黃梅。禪宗五祖弘忍居黃梅東山,教眾云集,史稱“東山法門”。慧能來自廣東,密受弘忍衣法南歸,為禪宗六祖,開創(chuàng)“頓悟”宗風(fēng)。從此,禪宗興盛于世,遍布全國,遠及海外。我們從禪宗發(fā)展史上可以看出,僧璨承上啟下,受命于危難之際,為傳承禪宗做出了巨大貢獻。他還創(chuàng)新了禪宗“以心相傳,不立文字”的規(guī)制,以其畢生心得終成《信心銘》,奠定了中國禪宗的理論基礎(chǔ)。僧璨在這里開山建寺,傳承衣法,著述《信心銘》,因此,三祖寺的地位和影響也非常顯著。在我們皖西南這一帶,天柱山、司空山、黃梅東山,構(gòu)成了禪宗“金三角”地帶。三祖寺是最具影響的禪宗圣地,受到歷代帝王的封賜,是海內(nèi)外信眾的朝圣之地。
摩圍泉
“解縛”石往西,有個“摩圍泉”,北宋詩人黃庭堅寓居舒州時,最愛飲此泉水,于山谷處筑室讀書。他不但親筆為摩圍泉勒石題名,而且還以“山谷道人”、“摩圍老人”自號。后人為紀念他,就在石牛古洞處建造了“涪翁亭”。
民間有一個關(guān)于摩圍泉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三祖寺下居住著一對農(nóng)家夫婦。他們祈禱三祖,將摩圍泉變成了香醇可口的酒。由于酒味香醇,來喝酒的人特別多。幾年一過,發(fā)了財??赡莻€女人還不滿足,埋怨泉水只能變酒,不能出糟,他們沒有酒糟喂豬。最后三祖又將摩圍泉的酒水復(fù)變成了原來的泉水,并在摩圍泉的石壁上留下了一首偈語:
天高不為高,人心最為高,
泉水當(dāng)酒賣,還嫌豬無糟。
觀音殿
大雄寶殿的西側(cè),是尊客堂,也叫客堂??吞檬墙哟姾唾e客的地方,也是禪宗叢林寺院管理組織的四大堂口之一。在客堂內(nèi),供奉著觀世音菩薩塑像。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觀音殿。殿內(nèi)供奉一尊千手觀音銅像,兩邊有善財童子和龍女的銅像。觀音殿內(nèi)可求簽。據(jù)說三祖寺的簽很靈,哪位不妨試一試。
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過“朝圣門”。“朝圣”就是上塔院朝覲三祖圣像。
升谷文錢
左邊的這幅“山谷”碑刻是明代嘉靖初年安慶知府胡纘宗的題刻。這里有一長方形的小石宕,旁邊刻有“升谷文錢”四字。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相傳唐武宗滅佛時,那年冬天下大雪,有一個小沙彌餓倒在這雪窩里。他醒過來后,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的積雪融化了,石宕里盛滿了白米,白米上還有一紋銅錢。他將米取回去食用了,剛好是一天的食糧。用銅錢買了香在三祖墓前供奉。以后天天如此,小沙彌靠了這升谷文錢度過了一個殘冬??伤舆@石宕小了,便偷偷地將石宕鑿大,以為能得到更多的米和錢。第二天,小沙彌到石宕一看,石宕仍縮小到原來那么大。從此,這里不再出米和錢了。
這幅“香嵓”碑刻,是康熙末年安慶知府張楷的題刻,“嵓”是“巖”的異體字。這棵古松,叫立鶴松,看它蒼勁挺拔,枝葉如蓋,形如立鶴。據(jù)專家考證,這株古松樹齡在500 年以上。立鶴松還有一層意義,是說當(dāng)年白鶴雖然沒有得到鳳形山,可三祖寺還是歡迎它常來做客,象征釋道二家,和睦共處。
沿石級而上,左邊是“解縛亭”,紀念三祖為四祖解縛而建。再上行跨路而建的“信心亭”是為紀念僧璨著述《信心銘》而建的。《信心銘》以詩體寫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這是中國人著述的第一部禪宗經(jīng)典,為禪宗以文字總結(jié)其修習(xí)經(jīng)驗開創(chuàng)了理論先河。
立化塔
路旁這座3米高的圓形磚塔叫立化塔。公元606年,僧璨在寺前法會大樹下為信眾傳經(jīng)講法時,合掌立化,這塔就是為紀念僧璨說法立化而建的。這座塔的建筑風(fēng)格很別致,圓身尖頂,竹節(jié)底座,近似蒙古喇嘛塔,在漢地很少見,大概是元代所建。塔身外圓中空,內(nèi)供佛像,供人憑吊。
三高亭
這座石亭,是明代潛懷兩縣的何氏后裔為紀念他們的先人何氏三兄弟而建的“三高亭”。何氏三兄弟名何求、何點、何胤,是南梁時潛山的隱士。他們授官不做,終身不仕,歸隱天柱,著書講學(xué)。鳳形山是他們家的私宅。他們把鳳形山獻與寶志,供他建剎。后人為紀念他們的高風(fēng)亮節(jié),在此建“三高亭”。另建有“三高門 ”、“三高書院”,后毀。亭子石柱上這幅聯(lián)是清光緒舉人何雯所題:
長揖傲夷齊看山外白云招隱共詩崖酒島
所居在廉讓訪洞中丹灶編書續(xù)高士神仙
該亭高3.5米,東西跨度3米,南北距2米,全部采用塊石架造。亭頂部是以平薄石板鋪成,亭脊兩端飾以石雕魚尾狀翹角,脊中有一石塑佛像。南北亭檐下,立有重修的兩方碑記。此亭是頗有特色的建筑。
寶公洞
穿過三高亭,向右前往寶公殿。這是為紀念當(dāng)年寶志開山而建的,殿的正中供奉著寶志肩扛錫杖的立身銅像。再沿石級而上,右前方的翠竹林中,就是當(dāng)年寶志棲身習(xí)靜的“寶公洞”,洞內(nèi)立有明代弘治年間的“寶公開山之記”的石碑一方。現(xiàn)于寶公洞前新建“寶公亭”,供游人憑吊和小憩。
我們再上60余級石階,便到了三祖寺的塔院門,門楣上的“山谷寺”匾額是趙樸初先生題寫的。穿過門樓,迎面便是千佛殿。殿匾和楹聯(lián)都是樸老手書:
三祖道場重現(xiàn),千花滿載而歸。
殿內(nèi)居中供奉的是“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的意思是光明普照萬方。四壁小龕中,供置一千余尊陶質(zhì)鎏銅小佛像,謂之“千佛朝毗盧”。這千尊小佛像,你怎么數(shù)也數(shù)不清,等你數(shù)清了,你也就徹悟了。
覺寂塔
千佛殿后身就是覺寂塔。唐天寶四年,即公元745年,舒州別駕李常取三祖遺骨火化,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其中百粒塑三祖像,并出己俸建造一座三祖舍利塔,置三祖塑像于塔底層。公元758年,唐肅宗李亨賜山谷寺名為“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公元772年,唐代宗李豫賜三祖舍利塔名“覺寂塔”,賜三祖僧璨名 “鑒智禪師”。后來,寺院和塔多次被毀和重修?,F(xiàn)在的塔,塔宮里珍藏有三祖百顆舍利子,唐代的塔基、宋代的塔剎、明代的塔身。寶塔為樓閣式塔體,磚木結(jié)構(gòu),飛檐翹角,斗拱相乘。塔高米,五層,外旋中空,螺旋而上。每層四門相對,兩虛兩實。游人登塔,常被虛實所迷。塔頂置有相輪,由8條碗口粗的鐵鏈牽制,鏈上系有400余只風(fēng)鈴。風(fēng)吹鈴動,叮當(dāng)悅耳。登上高層,北可見天柱群峰疊嶂,南邊是城市田疇,盡收眼底,遠可眺大江東流,近看是潛水橫陳,山谷流泉,茂林修竹,滿目青翠。九井西風(fēng)輕拂,晨鐘暮鼓相聞,好一派古寺風(fēng)光,僧家幽境。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覺寂塔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院東寮房有前任三祖寺住持宏行的紀念堂。宏行和尚二000年圓寂,火化后,有五色舍利子三百多粒,這與三祖僧璨真是不謀而合,是當(dāng)代和尚中的一個奇跡。我們可前去參觀圖片和實物,以飽眼福。
塔院西寮房辟有“地藏殿”,殿內(nèi)供奉有地藏菩薩銅像,這是一個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菩薩。他的兩邊,是他的兩大助手道明和尚、閔長者。這位閔長者原是道明和尚的父親,他看自己的兒子跟地藏出了家,修成了正果,他也修行了。不過,他沒有落發(fā),還是布帽布衣。
祖師殿
塔院的北端,是祖師殿。殿內(nèi)正中供奉禪宗一祖菩提達摩,東邊是二祖慧可,西邊是三祖僧璨三尊銅像。三位祖師同受香火,實為三祖寺一大壯舉。
祖師殿的樓上,便是藏經(jīng)閣。閣內(nèi)也供奉著三位祖師的木塑裝金像,珍藏有《大藏經(jīng)》等佛教經(jīng)典。《大藏經(jīng)》,是臺灣佛教協(xié)會通過趙樸初會長轉(zhuǎn)贈給三祖寺的。
出了祖師殿,我們便可以沿著東寮房的內(nèi)走廊到后面去看看宏行和尚墓塔,整個墓壙和塔都是精細花崗石砌成。墓塔的南邊是“海會堂”,“海會”,同墓之名,海眾同會一穴之意,是安放佛教徒骨灰的地方。
現(xiàn)在我們來到“圓通門”。“圓通”是指修行者對事理精了無礙,融會貫通之意。過圓通門,來到延壽園,可到當(dāng)年寶志和尚卓錫時留下的“卓錫井”。井水清泓碧沏、久雨不盈、久旱不涸,堪稱一絕。
東邊的山崗便是當(dāng)年白鶴道人止鶴處的白鹿崗,崗上建有白鶴觀,宋徽宗賜名“真源萬壽宮”。漢武帝駕臨天柱時的祭岳壇也設(shè)在此崗上,只可惜,真源宮和祭岳壇都被毀,只剩下漢磚繩瓦。目前,潛山縣已將這兩大景觀列入建筑規(guī)劃,正待恢復(fù)。游客朋友們下次來,定能一睹這兩大莊嚴景觀。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概述
步出三祖寺,我們接下來游覽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在這之前呢,我要向大家提個醒,在欣賞石刻的時候,請不要用手去摳石刻,也不要踐踏石刻,保護文物,人人有責(zé)。
穿過竹林,前面就可以看到古“潛陽十景”中的兩景“石牛古洞”和“山谷流泉”。它位于三祖寺西邊的山谷間,這里,有一股清泉沿石壁潺潺而下,清冽明亮,泠泠有聲,常年不枯,兩岸野花閑草相伴,環(huán)境十分幽雅。唐宋以來,達官名士來游者摩肩接踵絡(luò)繹不絕,或撰文刻于石上,或賦詩鐫于山崖,留下不少名篇佳作。
“山谷流泉”流經(jīng)石牛洞,上段名“潺潺溪”;中段名“石牛溪”,傍青牛石而過;下段是具體的“山谷流泉”,經(jīng)西林橋下出谷口,注入潛河。在這全長近400米,寬約17米,總面積不過630平方米的河谷中及其東面崖壁上,刻滿了自唐代以來1200余年間的摩崖石刻300多方,至今尚能辨認的有280多方。石刻詩、文、題、記齊全,行、楷、隸、篆、草俱備。這是考證1200多年間有關(guān)歷史的天然檔案館,又是直接瞻仰、欣賞歷代名家文采、書法的天然博物館。
石牛古洞
我們沿著竹林小道而下,就到了石牛古洞。所謂“石牛古洞”,因有巨石狀如臥牛飲水,并有天然石印酷似牛蹄腳印,稱為石牛;古洞是指這里石崖嵯峨,藤蘿纏繞,松竹掩映,一弘清泉潺潺流出,幽深如洞。我們來看看這個碩大的牛蹄印痕,旁邊有“牛蹄”二字石刻。在石牛古洞這一片,是整個摩崖石刻最集中最精華的部分,其中唐人石刻三塊。請看,“不信青牛曾入洞,分明石上印雙蹄。”由此,大家更可信就是石牛洞了。
唐刻
這一處是唐代呂渭的題名刻,但未留年款。這方石刻可能是他在任舒州刺史時的留刻,這是山谷流泉已發(fā)現(xiàn)的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幅。呂渭于786年出任舒州刺史,喜愛舒州山水,曾結(jié)伴游覽山谷林泉之勝。這是唐代文學(xué)家、名宦李翱的題刻。李翱,字習(xí)之,年少時師從韓愈,文辭渾厚,名重當(dāng)時,曾任舒州刺史,于長慶二年(822年)游石牛古洞,題刻于石壁。只可惜此刻于民國初年被古董商盜賣,成為一幅殘刻,此刻被“大理李元陽”之刻疊壓。還有一幅唐刻是歷任舒、湖、楚三州刺史的李德修的題刻。李德修是唐憲宗宰相李吉甫的兒子,文宗宰相李德裕的哥哥,在舒州任職時,于寶歷二年(826年)率12個官場好友暢游石牛古洞。請看這幅石刻都是同游者的籍貫和姓名,字體正楷,遒勁有力,是不可多得的書法藝術(shù)珍品。這是北宋神宗尚書右司郎中李師中被貶職任舒州知州游石牛古洞時,見其先祖李德修在245年前留下的題刻,大為感慨,于是勒字李德修題刻之下,這段石刻自左直讀長達100多字,“師中十一世祖唐御史大夫諱棲筠生丞相諱吉甫……”詳述了李氏家史,告誡后世子孫要好好保護祖上石刻,這段題刻為研究李氏家譜提供了可靠的實物資料,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李氏家族在唐宋時期顯赫的政治地位。李氏祖孫先后任職舒州,而又同崖勒字,令人稱奇,這在名勝區(qū)摩崖石刻中極為罕見。
王安石題刻
在琳瑯滿目的石刻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宋代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和文壇巨子黃庭堅的名篇大作了。宋皇祐三年(1051年)九月十六日,王安石抵舒州任通判,夜宿三祖寺。當(dāng)晚,他和其弟王安國在住持文銑和尚帶領(lǐng)下,迫不及待地舉著火把夜游石牛古洞,見石壁李翱留名石刻,非常敬佩,并“坐石聽泉久之”,第二天再次游覽并留下題刻記其事。不久,王安石寫下“水泠泠而北出,山靡靡而傍圍,欲窮源而不得,竟悵望以空歸”一詩,抒發(fā)他夜游的心境,后來他入相得志,將原詩改成“水無心而宛轉(zhuǎn),山有色而環(huán)圍,窮幽深而不盡,坐石上以忘歸”。大家看,改詩也刻在石牛洞石壁上,十分醒目。由于入相前后心緒不同,造成作者對石牛洞的山水景物不同的主觀感受。古人石刻大多是自右向左的,王安石這幅石刻自左至右,與水流方向一致。南宋魏國公留正,看到荊公等名篇以后,深有感觸,也寫下一首詩刻于谷底,“先生仙去幾經(jīng)年,流水青山不改遷,拂拭懸崖觀古字,塵心病眼兩醒然”。字里行間滲透出深邃的哲理。此刻旁有“東坡”二字,也有一說該詩系蘇軾題刻。
涪翁亭
在山谷流泉石刻中,數(shù)宋刻最多,達100余幅。宋代名人雅士達官顯貴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李柬之、留正、張同之等都酷愛天柱山水。在舒州任團練副使的蘇東坡曾想定居潛山,他給友人寫道:“平生愛舒州風(fēng)土,欲卜居為終老之計。”黃庭堅更是把自己當(dāng)成潛山人,他特別喜愛石牛古洞的林泉之勝,自號山谷道人,常坐在石牛上讀書,宋代第一畫家李公麟曾畫“黃山谷坐牛圖”。他在潛山寫下十幾首詩,其中在《題潛山》詩小序中寫道:“余家潛山,實為名山福地”,作潛山詩,長達92句。涪翁亭就是為紀念黃庭堅而建。黃庭堅別號“涪翁”,他在山谷筑室讀書,后人在他讀書處建涪翁亭,原亭在石牛溪東側(cè),與石牛相對,這座亭子現(xiàn)移址到山谷之西,是1984年新建的仿宋建筑,亭檐下邊配有“美人靠”,我們可在此小憩片刻。
石牛
順著這條石板幽徑而下,就看到栩栩如生的大石牛了。所惜在上世紀70年代“農(nóng)業(yè)學(xué)大寨”造田運動中,石牛背被炸開,石牛上的石刻也受到嚴重破壞。黃庭堅作有《青牛篇》一詩,原刻于牛背上,惜已剝落。石牛背上鐫有明代安慶知府胡纘宗篆書“石牛”、楷書“天下奇觀”等寫景紀游題刻。歷代狀寫石牛的詩作極多,明代安慶知府胡纘宗有題《石牛》詩寫道:“耕時云已紅,臥處月猶白。上為河邊星,下為溪邊石。”清代詩人丁珠在《石牛古洞》詩贊美石牛是“一品神仙”:“ 古洞悠然小洞天,石牛得此本天全。誰迎紫氣誰能杖,不糞黃金不受鞭。齒潔無勞臨水漱,心閑惟愛枕云眠。千秋山谷真知己,信是煙霞一品仙。”
秋興崖
我們順著水流而下,石牛古洞左側(cè)摩崖上的一幅石刻格外引人注目。這是已故臺灣著名書法家謝宗安先生手書杜甫《秋興八首》,于1995年刻竣。杜甫當(dāng)時身在夔州卻心系長安,這首詩體現(xiàn)這位現(xiàn)實主義大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此刻長達12米,寬3米,面積達36平方米,字方約七八寸,字體遒勁古拙,運用分隸合體或漢魏合體,很有藝術(shù)價值,它是天柱山幅面最大的題刻,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幅陽刻,詩文書藝皆精,珠聯(lián)璧合,堪稱“雙絕”,此處取名秋興崖,崖旁建有秋興亭,為游人增添一景。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有眾多的是寫景,如南宋著名愛國詩人張孝祥的兒子張同之任舒州知州時,曾題五言律詩刻于石上,“石龕擎古木,山谷臥青牛,半夜朝風(fēng)起,長年澗水流。”20個字就將周圍山川形勝畫龍點睛的描繪出來,游人讀來瑯瑯上口,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元刻
這里特別提醒游客朋友們觀看兩幅元代題刻。元人題刻在全國都比較少見,而我們這條小山谷里卻有兩幅。一幅是當(dāng)時的安慶路判官叫八兒思不花,和副職及學(xué)生的記游題名刻,請看:“安慶路判官八兒思不花偕掾王景瞻、學(xué)生汪大本來游。時至正九年己丑九月日李巡檢命工刻。”安慶路是元初廢安慶府改為淮西江北道安慶路,轄五個縣。偕掾,就是與副職一起的意思。至正九年,即1349年。這幅石刻從側(cè)面反映了元代的行政區(qū)劃、變遷和官職設(shè)置情況。
下邊西林橋頭東側(cè)石壁上有元代詩人吳伋的一幅詩刻:“旌駕橋連拜岳壇,神仙何處留空山,石牛洞里詩無數(shù),盡在煙云飄緲間。”吳伋的生卒和經(jīng)歷現(xiàn)已無從查考,但從自稱“武林山人愛閑子”以及詩的內(nèi)容來看,像是一位閑適詩人,詩句雖明白如話,卻意境深遠,同時也反映了天柱山悠久豐厚的道教文化。
山谷流泉的詩文題刻,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多、大、名、秀”的特點。有的字大如斗,有的字小如盅,有的鐫鑿于百尺峭壁之上,有的雕刻于幽邃洞巖之中。從體裁上看,詩詞歌賦記銘,文體齊備;字形上真草隸篆行五體俱全,顏、柳、歐、米、趙各流派應(yīng)有盡有;刻石方法陰陽兼有,方圓相濟;從石刻年代上看,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唐、宋、元、明、清、民國、直到現(xiàn)當(dāng)代,每個朝代都有,沒有斷代,真是一溪系千秋。所以,它是一條書法藝術(shù)的長廊,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了我國書法藝術(shù)發(fā)展的基本脈絡(luò),同時它也是研究潛山縣歷史人物和社會發(fā)展的珍貴實物史料。因此,它能夠在全省乃至全國眾多的摩崖石刻當(dāng)中脫穎而出,一枝獨秀,號稱“安徽第一刻”。
“詩崖石刻藏幽谷,水咽泉聲如漱玉。”每每游人至此,都對如此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嘆為觀止。
薛家崗遺址簡介
在天柱山麓,潛水之濱,有一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薛家崗遺址。遺址距離潛山縣城僅7公里,位于王河鎮(zhèn)永崗、利華兩自然村的交界處,總面積6萬多平方米。遺址四周溪流回紆,松竹蒼秀,景色優(yōu)美,最適宜于人類生息繁衍。1979年以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州中山大學(xué)人類學(xué)系先后對薛家崗遺址進行了6次發(fā)掘,揭露面積2千多平方米,出土文物近3千件。為探尋薛家崗文化分布情況,考古工作者先后在皖鄂交界及江淮之間又發(fā)現(xiàn)多處薛家崗文化同類型遺址。因薛家崗遺址延續(xù)時間長,分布范圍廣,文化層堆積厚,遺跡遺物豐富和文化內(nèi)涵深邃,成為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遠古文化——薛家崗文化的典型代表。
薛家崗文化的時代約在距今5000-6000年之間。其早期處在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轉(zhuǎn)變時期,這時的生活用具多,生產(chǎn)工具少,石器制作工藝粗劣,鉆孔技術(shù)不發(fā)達,說明這時期社會生產(chǎn)力非常低下,人們除維持較低的生活水平外,不可能有多少剩余,氏族成員之間社會地位還是平等的,他們過著集體勞動的公有制生活。到了薛家崗文化的中、晚期,已經(jīng)顯露出階級社會的萌芽:一是生產(chǎn)力水平的提高,生產(chǎn)工具、生活用具數(shù)量增多,種類齊全且制作精美。質(zhì)料堅硬的石質(zhì)生產(chǎn)工具的改進與提高,必然推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大發(fā)展,這時的“薛家崗人”除維持較低生活水平之外,可能有所剩余,他們過著以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為主的定居生活。二是出現(xiàn)了貧富分化。石質(zhì)生產(chǎn)工具和玉飾切割工藝達到成熟階段,陶器手輪兼制,器形規(guī)整,厚薄均勻;小件玉器鉆孔精細,這就需要有熟練的手工業(yè)勞動者才能完成。因此,我們認為這時的“薛家崗人”有一部分已脫離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而專門從事手工業(yè)生產(chǎn)。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有了分工,商品交換和氏族內(nèi)部的貧富分化可能開始出現(xiàn)。所以,“薛家崗人”早期公有制生活,這時已逐步為私有制所取代。三是“薛家崗人”有著較高的審美欣賞水平,如陶器造型優(yōu)美,紋飾圖案形式多樣;石器尤以石鏟和奇數(shù)多孔石刀最具特色,穿孔周圍繪有規(guī)整的花果形圖案,這是目前國內(nèi)外絕無僅有的。另外,他們還有意識地制作了玉石、骨料及象牙品以作為頭飾、頸式和肢飾等,說明這時期“薛家崗人”佩帶玉飾風(fēng)氣盛行。
薛家崗文化上受黃河下游諸多文化影響,晚期又綜合了長江下游地區(qū)各文化因素,通過交流、發(fā)展,終成為安徽唯一自成系統(tǒng)的一支重要部族文化,在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考古研究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被學(xué)術(shù)界廣泛關(guān)注。作為薛家崗文化典型代表的薛家崗遺址所在地的黨委、政府及文物部門,認真遵循“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對遺址的保護;另一方面,潛山縣旅游局、文物部門正在將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開辟成為新興的旅游景點,薛家崗遺址已規(guī)劃為遺址公園,恢復(fù)模擬一部分原始社會的人類生存、生活實景,以向世人展現(xiàn)“薛家崗人”的原貌。目前,潛山縣博物館已辟園地,利用薛家崗遺址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直觀形象的展示了薛家崗文化面貌。
張恨水故居——黃土?xí)?
尋訪黃土?xí)?,感受一代文豪青少年時代的生活環(huán)境,領(lǐng)略哺育名人成長的山水靈氣和民情風(fēng)俗。
黃土?xí)菔乾F(xiàn)代通俗文學(xué)大師、著名小說家張恨水先生的故居。坐落在潛山縣嶺頭鄉(xiāng)黃嶺村,距離縣城15公里,現(xiàn)已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黃土?xí)菔菑埡匏嗌倌陼r代生活、讀書和寫作的地方。這里周圍環(huán)境幽美秀麗,天柱群峰,云霧繚繞;田園阡陌,縱橫交錯;溪流環(huán)繞,松竹掩映。
張家原有一幢四水歸堂式八間瓦屋,現(xiàn)僅剩下四間了。門前一口半畝方塘,岸柳碧綠,池水清幽。小院內(nèi)的圍墻仍屬原貌,全是用鵝卵石砌成,墻上纏滿“爬墻虎 ”,青青的藤蔓顯示著頑強的生命力。當(dāng)年張先生親手種下的牡丹、芍藥、核桃、棗、柚和那株老桂樹已不復(fù)存在,獨有幾棵棕櫚依然蒼勁挺拔。由于歷史變遷,來訪者只能靠想象去領(lǐng)略當(dāng)年這農(nóng)家小院之芳香與幽靜,回味張先生高雅的情趣了。
祖輩未給張恨水留下什么遺產(chǎn),唯一值得炫耀的是簡陋的藏書樓上三五箱書。在他12歲至23歲這段青春年華里,父亡母孀,弟妹眾多,家境貧寒。他牢記父輩“窮莫丟書”的古訓(xùn),刻苦攻讀。媽媽怕他累壞身子,不讓他夜讀,他便悄悄放下蚊帳,躲在帳內(nèi)就著一盞豆油燈默誦。有好幾次不小心碰倒油燈,弄得床上沾滿油漬,他怕被媽媽發(fā)現(xiàn)這一秘密,于是偷偷地洗床單,媽媽曾懷疑這大小伙子“尿床”呢!
張恨水以“書呆子”聞名鄉(xiāng)里。他在這座老書房里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寫下了《舊新娘》、《桃花劫》、《青衫淚》等稚嫩作品,雖未能發(fā)表,卻使他踏上了文學(xué)創(chuàng)作的道路。他在晚年回憶道:“由于我在這里自修自學(xué),奠定了我畢生的職業(yè)”,“種下了終身潦倒的根苗”。
張恨水成人后,母親給他包辦了一個媳婦,是源潭鋪徐家樓的徐文淑,張先生感到十分失望。洞房之夜不見他的蹤影,家人急得團團轉(zhuǎn),終于在五六里外的天明山找到了他。他決定逃婚,毅然離開黃土嶺,從此過上飄泊流離的生活。他曾嘆曰:“十年湖海,問舊囊,除卻一肩風(fēng)月……”
張先生眷戀著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少年時代他常常到天柱山和皖河岸邊游玩。他以“我亦潛山人”、“天柱山下人”、“天柱峰舊客”等具有“鄉(xiāng)土風(fēng)味”的名字自作雅號。在成名之作《啼笑因緣》序中他還特地落款“潛山張恨水”。他的不少創(chuàng)作素材取材于故鄉(xiāng)黃土地上的人和事,如他以故鄉(xiāng)潛山、故居背后的天明寨以及天柱山神秘谷為題寫下了《潛山血》、《天明寨》、《秘密谷》。他晚年行動不便,經(jīng)常把保存多年的一套黃梅戲《天仙配》唱片拿出來放,重溫鄉(xiāng)音,抒發(fā)鄉(xiāng)情,可見他對故鄉(xiāng)情深意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