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通用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指導>

計算機網絡學習方法

時間: 欣怡1112 分享

  學習計算機網絡,應該結合日常應用來學習,這樣可以提高學習興趣,也能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更好地學好計算機網絡課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計算機網絡學習方法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計算機網絡學習方法

  1.建立局域網

  現(xiàn)在的家庭,或者學生宿舍配有多臺計算機的情況已經很普遍,這樣經常涉及到,可能要把計算機連網,以便共享資源,包括打印機資源,文件資源,信息資源等。比如,多臺計算機共用一臺打印機,共享Internet接入等。

  2.學習接入Internet

  我們的計算機,或者家庭,以及宿舍的局域網一般都要接入Internet,了解接入技術,或者在網絡接入發(fā)生問題的時候能夠排除故障,對于學習計算機的人來說都是必須具備的基本能力。

  3.筆記本無線網連接

  如果宿舍里有多臺筆記本電腦,當需要共享資源時,可以考慮采用無線方式進行聯(lián)網,因為,現(xiàn)在的筆記本都具有無線連網功能,不用任何傳輸導線,就可以把這些計算機連接起來,非常方便,并且可以共享上網。

  4.藍牙通信

  筆記本,或者手機,一般都具備藍牙通信功能,當要把數碼相機,或者手機里的照片等上傳到筆記本的時候,可以考慮采用藍牙技術,以便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

  5.手機上網

  手機與PC正在不斷融合,手機越來越成為一種網絡終端,通過手機上網,可以非常方便,包括流量網頁,上QQ等,還可以考慮通過手機上微博等。

  6.博客,微博

  現(xiàn)代社會,應該學會在Internet上發(fā)布信息,因為,Internet已經進入了所謂Web 2.0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在Internet上發(fā)布信息,可以采用論壇BBS,博客或者微博。尤其是微博,是一種具備個人性,移動性,即時性發(fā)布信息的最好平臺,一定要充分利用,才能在現(xiàn)代社會,快速獲取信息和發(fā)布信息。通過上博客和圍脖,也可以更深入了解和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

  條理性的問題解決了,能夠整體上認識知識體系了,知識要點掌握了,教材的架構了解了,網絡的名詞概念弄懂了,又知道了網絡如何應用,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就是一件輕松自如的事情了,就可以建立起學習的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可以自覺地學習,刻苦地學習,鉆研到計算機網絡的知識體系中去,相信,只要有了這樣的專研精神,就一定可以學習并掌握好計算機網絡課程。

  計算機網絡學習的難點

  1.內容比較亂

  如果把《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看做是一本計算機網絡導論方面的教材,就不會認為亂了,因為導論就是為了解決知識凌亂問題而設置的課程,比如計算機導論,因此也應該有計算機網絡導論的課程。這里一般都要介紹基礎,包括通信基礎,網絡體系結構,局域網協(xié)議,TCP/IP協(xié)議等章節(jié)。還包括局域網的內容,包括網絡操作系統(tǒng),網絡組建基礎,Wi-Fi無線局域網也可以算作局域網的內容,特別是網絡設備及設置,也基本上屬于局域網的內容。

  然后是廣域網,雖然一般只有1章的內容,但也是計算機網絡組成的重要部分,而且還需要指出,一般廣域網涉及到通信基礎知識的內容比較多,所以,只要講廣域網,就一定要學習數據通信基礎知識。

  然后是Internet,是采用網絡互連技術的計算機網絡,主要向人們提供信息,是學生們非常喜愛,非常了解的計算機網絡,主要包括信息訪問、信息發(fā)布和網絡接入。Internet是互聯(lián)網,采用的網絡協(xié)議是TCP/IP,因此,本章與TCP/IP協(xié)議有密切聯(lián)系,可以認為是TCP/IP協(xié)議內容在應用層上的繼續(xù),可以把這2章聯(lián)系起來學習。

  可見,雖然內容多,比較亂,但基本上還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這里的順序是網絡基礎-局域網-廣域網-Internet-信息網絡安全,期間,各部分又有幾條分支,這樣,教材的內容就不會顯得亂了。當然,教材內容的組成,還可以以另外的順序,即網絡協(xié)議,可以是TCP/IP協(xié)議,那么,以TCP/IP協(xié)議為中心,向下,有廣域網、局域網和無線網作為底層協(xié)議,向上有Internet作為應用,而有的章節(jié)可以作為其他章節(jié)的分支。

  2.條理性比較差

  前面已經以網絡類型作為條理進行了梳理,然后,又以TCP/IP作為條理進行了梳理,因此,條理性差的問題是否就迎刃而解了呢?

  3.理論性比較強

  理論性比較強的章節(jié)包括數據通信基礎、網絡體系結構、局域網、TCP/IP協(xié)議、廣域網等章節(jié),基本上是以理論為主。后面的部分章節(jié),既包括應用,也包括一些理論知識,這樣的章節(jié)包括信息網絡安全、無線網以及Internet,后2者只簡單介紹了很少的理論知識,包括C/S模式以及無線局域網協(xié)議等。

  雖然感覺理論性比較強,但也貫穿著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就是網絡協(xié)議,如果把協(xié)議的基本概念在第3章了解和掌握清楚了,這個問題也就基本上迎刃而解了。從協(xié)議理論上,主要包括:數據通信-通信協(xié)議-協(xié)議分層-協(xié)議體系結構-協(xié)議標準-OSI網絡各層協(xié)議-局域網協(xié)議-以太網協(xié)議-廣域網協(xié)議-TCP/IP協(xié)議-無線協(xié)議-網絡安全協(xié)議等。

  協(xié)議的核心是TCP/IP協(xié)議,是統(tǒng)領全局的,是整本書的主線,別的協(xié)議都可以作為這個協(xié)議的子協(xié)議。廣域網協(xié)議、局域網協(xié)議以及無線網協(xié)議作為TCP/IP協(xié)議的底層協(xié)議,即網絡接口協(xié)議;TCP/IP協(xié)議章節(jié)中的應用層,以及Internet是TCP/IP協(xié)議的應用層協(xié)議,在信息網絡安全一章中也討論了協(xié)議,是從安全協(xié)議的角度討論協(xié)議;在網絡組建基礎一章,針對不同的網絡設備,也討論了不同的協(xié)議分層,比如集線器是網絡層設備,交換機是鏈路層設備,路由器是網絡層設備等。

  4.涉及復雜的通信技術

  通信本身就是一門復雜的技術,有專門的專業(yè)進行研究和學習,本來計算機網絡技術就比較復雜,再加上復雜的通信技術,因此,很多讀者都感覺,計算機網絡技術很難學習。其實,可以這樣來理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確需要學習和了解通信技術,通信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但是,如果不需要學習廣域網技術,或者只需對廣域網有一般的了解,并不需要學習更多的通信技術,只要對通信技術有一般的了解,尤其是對數據通信有一般的了解即可,比如數據傳輸基本概念,交換的概念,多路復用基本概念和差錯控制等。

  5.解決網絡學習困難的方法

  由此可見,分類、協(xié)議可以解決知識凌亂的問題,可以解決條理性的問題,而這些,正是教材中的主要內容,掌握這些內容,按照這樣的內容進行學習,問題就可以得到解決。

  學好計算機網絡的注意事項

  1.理解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計算機網絡是計算機與通信技術的結合,軟件與硬件的結合,通信子網與資源子網的結合,這樣來理解,可以減少網絡課程學習的難度。這也是網絡協(xié)議分層的基本知識原點,即網絡為什么要分為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因為計算機網絡是由通信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分為2個子網后,問題變簡單了。進一步,還可以繼續(xù)分層,把通信子網分為2層或者3層,即物理層、鏈路層和網絡層;再把資源子網分為2層,即傳輸層和應用層。

  網絡硬件與軟件的結合,這樣的概念理解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互聯(lián)網,是由路由器和IP協(xié)議相結合產生的,路由器是其硬件,而IP協(xié)議是其軟件。

  網絡的組成還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網絡,有不同的組成方式,包括局域網、廣域網和互聯(lián)網,因此,要分別介紹網絡的組成,不能籠統(tǒng)地談計算機網絡的組成。網絡應用也有類似情況,局域網,廣域網和互聯(lián)網的應用范圍和模式都是不同的。

  2.如何學習網絡協(xié)議

  分層理論,把協(xié)議分層,可以減少分析的難度,分層,以及模塊化是計算機技術的重要分析方法。計算機網絡首先分為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2層,進一步再把通信子網和資源子網繼續(xù)分層。事實上,網絡設備與層有關,比如集線器、以太網交換機和路由器都是不同層的網絡設備。TCP/IP與層有關,比如IP層,傳輸層和應用層。網絡安全與層有關,比如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和鏈路層都有相應的安全協(xié)議。

  3.了解網絡分類的重要性

  可以更好地幫助讀者理清思路,不至于在頭腦中如同一團漿糊。如按照地域分類,包括局域網、廣域網;按照介質分類,包括銅網、光纖網、無線網;按照應用分類,包括局域網應用和互聯(lián)網應用。

  4.一定要學習好TCP/IP協(xié)議

  底層是局域網,廣域網或者無線網,然后是IP層,用于組成邏輯的,完整的網絡,上述完成了通信子網的功能。TCP完成應用進程間的通信,應用層完成應用。學習計算機網絡的實質是學習TCP/IP協(xié)議,因為只有采用了TCP/IP這個完整協(xié)議的網絡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計算機網絡,因此,學習好TCP/IP協(xié)議,理解了TCP/IP協(xié)議的內涵,也就真正地理解了計算機網絡,學會了計算機網絡。

  計算機網絡技術中常用的術語

  1.廣播方式

  傳統(tǒng)局域網采用廣播方式,這樣才能理解共享介質訪問控制,理解以太網的沖突域,理解用集線器組網性能比較差,正被逐漸淘汰,理解以太網交換機對于局域網發(fā)展的重要性,因為廣播方式屬于傳統(tǒng)局域網,交換機組網屬于交換型局域網,是以太網發(fā)展的里程碑,分水嶺。除此之外,在MAC層或者在IP協(xié)議中,還經常強調廣播,因為,廣播方式簡單,適合于分發(fā)信息,比如多媒體廣播,會議電視信息分發(fā)等。

  2.交換

  廣域網采用交換,分組交換是計算機網絡技術中非常重要的技術,是核心技術,是代表性的技術。局域網開始采用廣播,后來,也采用交換,但是與廣域網的交換不同,廣域網是在網絡層,對于分組進行交換,局域網是在MAC層,對MAC幀進行交換。實際上,互聯(lián)網也要交換,分組在路由器不同端口間進行轉發(fā),也可以看做是交換,只不過人們習慣稱為分組的存儲轉發(fā)。可見,交換的概念對于計算機網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計算機網絡技術離不開交換。

  3.點對點和端到端

  點對點有2個含義,一是相對于廣播來說的,數據傳輸只針對某個結點的通信,廣域網一般采用點對點方式,路由后,選中一條鏈路,然后數據傳往地址所指出的目的結點(不傳往別的結點)。另外一個是相對于端到端來說的,這里的點對點是指,數據傳輸是逐點進行傳輸的,端到端則是指,數據傳輸一般不通過中間結點(不是逐點),或者中間結點不進行處理,比如傳輸層的數據傳輸就是在應用程序之間,通過端到端的方式進行傳輸,因為中間結點沒有傳輸層,不能進行處理,也沒有必要進行處理。而網絡層,鏈路層的數據傳輸均是點對點傳輸。

  4.網絡應用模式

  網絡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應用離不開網絡通信的雙方,那么通信雙方是什么關系?他們之間如何相互作用?在TCP/IP協(xié)議中指出,他們的關系是客戶/服務器(C/S)模式,C/S模式是用來描述通信雙方間相互作用方式的。認為,C與S之間是通信雙方的關系,在通信中,雙方不可能同時發(fā)起通信,總有一方首先發(fā)起通信,另外一方響應通信,規(guī)定,發(fā)起通信的一方為客戶C,發(fā)起通信后,響應通信的一方為服務器。由此,C/S模式也成了編寫涉及通信的軟件的模式,還有一種模式是B/S模式,其中的B是瀏覽器,S是WEB服務器,這種模式是目前軟件編程的基本常用模式。

  5.自底向上與自頂向下

  網絡協(xié)議是分層的,在對分層的協(xié)議進行分析時,可以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自頂向下的方式。自底向上是從物理層開始進行分析,一直到應用層;而自頂向下是從應用層開始分析,一直到物理層。過去,人們經常采用自底向上的方法,而現(xiàn)在采用自頂向下的方法比較多。

  6.什么才是真正的計算機網絡?

  只有采用了TCP/IP完整協(xié)議的網絡才能稱為計算機網絡,比如Internet,而局域網,廣域網等都屬于計算機通信網,屬于通信子網,是用來進行數據傳輸的,尤其是廣域網,主要功能是用于數據傳輸,局域網的概念則可以包含通信子網,也可能某種網絡的應用就是采用局域網模式,但這樣的模式,高層目前也都采用TCP/IP協(xié)議,并且如果要上網,也必須采用TCP/IP協(xié)議,即屬于互聯(lián)網,因此,一般所說的計算機網絡均是指采用TCP/IP協(xié)議的互聯(lián)網,比如Internet。

  計算機網絡學習的建議

  1.通讀教材

  學習計算機網絡的時候,切記不要太注重細節(jié),要從整體上認識和了解計算機網絡,這樣就要通讀教材,看看教材是如何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章節(jié)的順序為什么是這樣而非那樣,作者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2.常看目錄

  整體了解教材,學習目標要明確,??茨夸洠梢粤私饨滩牡膬热?,網絡課程的知識體系,教材的結構,教材的主要內容,做到整體上,全面了解和認識計算機網絡技術。??茨夸?,可以使讀者不至于陷入某些具體的,局部內容中去,可以跳出圈子,冷眼看計算機網絡的課程。目錄體現(xiàn)了作者的思路,作者的目的,知道作者究竟要告訴讀者什么,使讀者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才能更好地學好計算機網絡課程。

  3.協(xié)議的層次

  一般的教材基本上按照協(xié)議層次寫,可以理解為按照TCP/IP協(xié)議的層次寫,局域網、無線網和廣域網都是底層協(xié)議,Internet是應用層協(xié)議,第5章再詳細、具體地討論IP層協(xié)議和傳輸層協(xié)議,這不是在按照TCP/IP的協(xié)議層次嗎?但也有分類的因素,一般是按照地域文類,即局域網、廣域網和互聯(lián)網,這樣的、按照地域分類也可以理解為按照應用,即按照局域網應用來分類,和按照互聯(lián)網應用來分類。

  4.教材的寫法與網絡的學習

  教材的寫法與學習網絡是兩回事,不一定非要按照教材的順序學習網絡。先學習一些計算機網絡應用知識,提高感性認識,然后再學習網絡理論,學起來的效果就會好些。

  (1)比如體系結構在第3章,但是可以靠后些學習。

  (2)局域網組建雖然比較靠后,但可以放在前面來學習,比如網線制作。學會網線制作以后,就可以練習把2臺計算機通過一根交叉的雙絞線連接起來,然后用Ping命令測試網絡連接是否通暢,如果不通暢,即是網線沒有制作好。這里既了解了如何建設一個最簡單的局域網,又學習了IP協(xié)議的概念,學習使用了命令,知道了命令提示符。

  (3)操作系統(tǒng)也是這樣,可以在最開始的時候學習,因為學生對于操作系統(tǒng)是比較了解的,起碼對于Windows XP和Windows 7是非常熟悉的,以此為基礎,可以很容易學會Windows Server 2003。

  (4)Internet也如此,因為學生對Internet是再熟悉不過的,過去一般都上過網,上過QQ空間,上過校內,對于網站的概念都比較熟悉,這樣,在學習Internet的時候就會感覺很親切,能夠提起學習的興趣,尤其在學習Internet信息發(fā)布的時候,對于基本概念可以不必做太多的介紹。

  緊接著可以討論WWW技術,介紹WEB技術,介紹網頁的概念,介紹HTML語言,介紹C/S客戶與服務器模式,介紹端口,介紹HTTP協(xié)議以及URL統(tǒng)一資源定位器。事實上,此時已經涉及到了TCP/IP協(xié)議的基本概念,涉及到了應用層,為進一步學習TCP/IP協(xié)議,學習網絡體系結構打下了基礎。

  5.整個教材的架構

  教材的架構是:底層協(xié)議,包括廣域網、局域網和無線網,TCP/IP協(xié)議,局域網知識體系,包括協(xié)議原理,操作系統(tǒng)管理和網絡組建,最后是信息網絡安全。架構如此,但章節(jié)的順序并不需要必須如此,這是需要注意的。

3666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