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課《云南的歌會》教案設計
《云南的歌會》為沈從文的描寫云南的歌會風俗的文章,那么《云南的歌會》的公開課的教案是怎么樣的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公開課《云南的歌會》的教案設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云南的歌會》教案設計一
【教學目標】
1.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框架,使學生能夠準確地說出文中三個歌唱場面的內容與特點。
2.反復誦讀課文,欣賞品味文中語言片段。
3.在認真研讀文章的前提下適當進行小型的研討交流活動,用音樂構件的平臺,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教學重難點】
本文是一片極富情趣的散文。在“歌會”的大標題下,描繪了三個場面中的唱歌的情景,三個場面的內容各是什么,寫作手法上的不同特點是本文的教學重點的。
教學的難點是環(huán)境描寫的對表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沈從文從遙遠的湘西走來,他的《邊城》、《長河》、《蕭蕭》像一塊塊的冰清玉潔的翡翠帶著中國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清新自然的展現在人們面前。沈從文想一座通往鄉(xiāng)土古寨的橋梁,湖南四川貴州交界的偏遠地帶的民俗風情,隨著他的文學作品的流傳,一天天被人們所了解。今天這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沈從文的《云南的歌會》,一齊來領略云南少數民族的風俗。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在掌握以下字詞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應掌握的字詞:蹲踞酬和熹微譬喻淳樸即物起興(xìng) 引經據典悠游自在龍吟鳳噦(huì)
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思考:
1.課文中描寫了在的大的哪三種不同場所聽到的民歌演唱,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2.說說與你通過電視和其它途徑聽到過的演唱會、音樂會相比,云南的歌會有哪些特色,作者為什么會對云南的歌會感興趣?
要點提示:
1.第一部分:山野對歌。
第二部分:山路漫歌。
第三部分:村寨傳歌。
2.云南的歌會淳樸自然、氣勢壯觀。對歌具有對抗賽性質,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是急性的自由歌唱,發(fā)乎性情,自然成趣;是民歌的課堂,場面宏偉。
第二課時
一、研讀探究。
1.再次默讀課文畫出你文章中的所欣賞的語段,說說你喜歡它們的原因,注意分析這些語段的作用和寫法。(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要點提示:
2.重點分析:第二小節(jié)的結合課后練習二比較兩種人物描寫在寫法上的不同。說說你更喜歡哪一種,及其原因。
文中的二小節(jié),以工筆描繪為主,刻畫細膩真實,作者的態(tài)度隱藏在字里行間。這段文字用一系列短句,如同一幅人物肖像:寫面容、寫牙齒、寫衣飾,筆筆如在眼前,著色濃重、艷麗。
《邊城》中對主人公翠翠的描寫,中在描寫人物的神韻氣度,流露出作者強烈的情感傾向。為了寫出人物內在的精神風貌,作者運用了比喻、擬人等手法,意在寫出人物空靈動人的精神之美。因此這段文字顯得飄忽靈秀。
這兩段人物描寫各有千秋,文中的二小節(jié)以寫實為主,寫出了人物的面目神態(tài);課后練習二中的第二段側重寫虛,寫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
第四段用很多筆墨寫進城一路的景色,想一想路上的景色、小鳥的歌唱和“趕馬女孩子的歌唱”有什么關系呢,你覺得作者這樣寫有什么意圖?
“趕馬女孩子的歌唱”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但是作者并沒有直奔主題來寫這些內容。首先是一種寫實:云南確實有著如此美麗的風光,也有如此動人的趕馬女孩,作者此時所做的只是據實而錄——慢慢描繪,為讀者畫出了一幅充滿自然情趣的山野風光,然后再在自然地寫到女孩的歌唱。其次為“趕馬女孩子的歌唱”創(chuàng)設了一個動人的場景。生花爛漫,山鳥齊唱,這又是何等的生機活潑,而生活在其間的女孩兒日日領略,潛移默化,在性格氣質上早已漸漸沾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第三,山鳥或悠揚或樸質的鳴唱與干“趕馬女孩的歌唱”交相應和,互為呼應,交織成一片動人的田園交響曲。
通過第五段學習場面描寫。文章中的場面,一般是指情節(jié)發(fā)展過程中的某一時間和環(huán)境中,人物同人物相互發(fā)生關系而構成的生活畫面,即“一個或多個人物,在某一境界中,占若干連續(xù)的時間而有所活動”。因此,場面描寫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的描寫。它往往是敘述描寫等方法的綜合運用,是自然景色、社會環(huán)境等描寫手段的集中表現。它要求通過人物的活動寫出全場的氣氛。它既有全場的鳥瞰也穿插有個別人或事的特寫。
找出第五小節(jié)中所寫的人物及人物活動,區(qū)分哪些世對全場的鳥瞰,哪些是對個別人或事的特寫。
二、拓展延伸:
課外收集一些民歌民謠在小組進行交流,看看哪些屬于“見景生情,即物起興”,哪些屬于“用提問題方法,等待對方解答”,哪些屬于“唱其他故事,貫穿古今,引經據典”。
收集有關民歌的音像資料,學習課文中三種不同寫作方法,把課堂上播放有關音像資料把聽到的民歌及其場景,結合聯想和想象,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作業(yè):
課外收集其他文學作品中有關描寫民歌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