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孩子學習國學
如何教孩子學習國學
“國學”又稱“漢學”或“中國學”,泛指傳統(tǒng)的中華文化與學術。如何教孩子學習國學呢?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如何教孩子學習國學的方法,供你參考。
怎樣教孩子學習國學
一是讀書認字。這一般多指學齡前到一、二年級這個階段的孩子,重點在認字識詞。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在誦讀中,家長要重點考察孩子的讀字認字的準確性。對于孩子是不是理解經(jīng)典中的意思,不必做過多的強求。有些家長常問:“經(jīng)典里的意思,是不是要和孩子講啊?”這個問題,想來就有了答案。要不要講,關鍵看孩子在哪個階段,如果字還不認識呢,那就以認字為主,不必講什么經(jīng)典的意思。我們這里講的一、二年級,也只是一個參考,核心的標準還是孩子的認字、識字水平,如果孩子大體的字認識了,見過了不少的“豬”了,那就可以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二是斷文釋意。這一般是在三年級到六年級。隨著孩子認字能力越來越高,識字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水平后。這個時候的重點,可以轉換到對經(jīng)典語言的解釋上來。對于這一個階段的孩子,講孩子能理解的意思,讓她把句子讀順是必要的。這一個階段,就是我們平時上課講的,扶上馬,送一程。(我們講什么叫
經(jīng)典的書?經(jīng)典的書。就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而不是在馬桶蓋上讀的書,在馬桶蓋上讀的書,那是娛樂與消遣。)這個時間過了,就是第三個階段。
三領悟境界。如果對經(jīng)典的大致意思理解的差不多了,就可以把重點放在對經(jīng)典的深意的領悟上 比如“欲速則不達”——句意是講求快了,就達不到目的,有拔苗助長之意。很多人讀到這個欲速則不達了,知道速度快了不好,但怎么才是好呢,是不是停下來了呢?現(xiàn)實中,很多人在講這句話,大都是不能著急,要停下來的意思。但這樣理解還是不到家,那么更深的解釋是什么呢?是堅持,是恒心。要講耕耘,不求收獲,一步一個腳印。
說一個實例,前不久,就是年前左右,我們在群里講《孟子》有一位朋友就讓孩子跟著學,一天半個小時,把孩子搞的除了恨孟子之外還恨我,恨我為什么要講孟子!我跟這位媽媽講,一天十分鐘、五分鐘就行,結果媽媽聽話,回頭照做,每天十分鐘,孩子學得輕松,每天聽孟子聽得哈哈大笑,不時還要讓媽媽多講一點。大約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候,自己都嚇了一跳,為什么?因為打印出來的講義就一百多頁,
全講完了。講這個意思,就是領悟這個學習的過程,它是一個持久的過程,每天十分鐘、五分鐘,都可以,重要的是堅持。說得務實一點,現(xiàn)在國學熱,大家頭腦不能熱,不能把國學當飯吃。看到大家去搶鹽,我們也跟著搶,這是頭腦過熱。同樣的,看到別人學國學,自己也頭腦不清。
當然,這三個階段,是一條主線,就具體的實踐而言,這三個階段是相互交差、互為補充的。不是整齊劃一、一刀切下來的。作為媽媽,家長,我們的任務是俯下身、彎下腰,聽孩子的聲音,說孩子聽得懂的話。
為什么要讓孩子學國學
國學經(jīng)典,蘊涵常理常道、教導人生常則常行,是人類最有價值、最高哲學的書。像《易經(jīng)》、《黃帝內(nèi)經(jīng)》、《詩經(jīng)》、《道德經(jīng)》、《孝經(jīng)》、《論語》、《大學》、《中庸》等這些經(jīng)典之經(jīng)典,凝聚了我國數(shù)千年的文明史和傳統(tǒng)文化,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暢,氣勢磅礴,辭藻華麗,前后連貫,朗朗上口;內(nèi)容豐富,包含有諸如天文、地理、歷史、治國、修身、道德、倫理等豐富知識,古往今來,無數(shù)少年兒童從中汲取知識,陶冶情操,提高修養(yǎng)。 讓孩子從小誦讀這些最有價值的書,就如同師從賢哲,從人生的第一步就站在文化巨人的肩膀上,從高起點展開人生。從小教導兒童誦讀經(jīng)典,不僅符合兒童學習的天性,而且自幼就開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奠定一生儒雅人格的基礎。讀古之人,與圣賢為伍,是一個人精神境界高尚的表現(xiàn)。
【從國學中汲取什么營養(yǎng)?】
學國學可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孩子儒雅、淳靜的氣質,儲蓄豐富的語言知識。從小接受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點一滴積累在腦海里,漸漸成為潛移默化的"常識";運用時,便可以任意支取、對答如流。古人提倡的"厚積薄發(fā)",就是這個道理。
【名家眼中的國學】
從孔夫子到孫中山,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有它的許多珍貴質量,許多人性和民主性的好東西。比如,強調(diào)仁愛,強調(diào)群體,強調(diào)和而不同,強調(diào)天下為公。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美德,世代相傳。所有這些,對家庭、國家和社會起到了巨大的維系與調(diào)節(jié)作用。
學習國學的好處
1、能增強記憶力;
2、能提高語言文字表達能力;
3、能擴大知識面;
4、能培養(yǎng)學習興趣;
5、能提高審美能力;
6、能增強自信心;
7、能培養(yǎng)耐性和長性;
8、能加強家長和孩子的交流;
9、能提高道德修養(yǎng);
10、能培養(yǎng)愛國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