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權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夫妻離婚后,不直接撫養(yǎng)子女的一方,有權以適當?shù)姆绞皆谶m當?shù)臅r間探望子女。但是有些情況下可以中止探望權,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介紹中止探望權的情形的內容。
探望權中止的情形
1、探望權人成為限制行為能力人或無行為能力人的。
2、探望權人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宜與他人接觸或有傳染可能的疾病。
3、探望權人對子女有違法行為的,包括民事侵權和犯罪,或者教唆挑撥子女與直接撫養(yǎng)人的關系,而影響子女身心健康和直接撫養(yǎng)人的撫養(yǎng)權的。
探望權中止的法定理由是“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
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親或母親直接撫養(yǎng),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各方仍要承擔和享有對子女撫養(yǎng)、教育、關心成長、探望的權利和義務,不直接撫養(yǎng)子女的一方,以適當?shù)姆绞皆谶m當?shù)臅r間探望子女,是行使其依法享有的探望子女權利的法定行為,受法律的保護。
行使探望權的一方并非僅僅是對子女的看望,還應包括對子女的愛護、保護、教育等各方面,表現(xiàn)在對子女生活上的照顧以及學習、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一旦發(fā)生探望權利糾紛時,首先的救濟方式應當是相互協(xié)商,以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為目的。
探望權的消失有下列三種情況
一、被探望人死亡
二、探望權人死亡
三、被探望人已經成年。
探望權的特征
(一)探望權的權利主體為離婚后不直接撫養(yǎng)子女的父親或母親一方,而探望權的義務主體為離婚后直接撫養(yǎng)子女的一方。
(二)探望權是離婚后父親或母親對子女的一項法定權利。將探望權作為一項權利在法律上加以規(guī)定,是因為這不僅是親屬法上的權利,更是一種基本人權,父母子女之間基于血統(tǒng)關系而形成的情感,不會因為父母離婚而變化。離婚后不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通過探望子女,與子女交流,和子女短暫生活等多種形式行使探望權,從而達到繼續(xù)教育子女的目的,對子女的價值觀的形成起到積極作用。探望權不應是“權利的最小化”,它不僅是權利,還必然成為“權利之外的東西”。
(三)探望權產生的時間是離婚后。離婚前,父母存在著有效的婚姻關系,與孩子共同生活,共同教育孩子,形式探望權的問題還不存在。離婚后,由于父親或母親一方不能與孩子共同生活,因此產生了行使探望權的必要。
(四)探望權的行使必須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探望權中止的情形有哪些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探望權能否強制執(zh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