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廂記讀書筆記
西廂記讀書筆記
西廂記語言靈動,使抽象的感情具體化,概念的意思形象化,內(nèi)在的東西外物化。那關(guān)于西廂記的筆記是怎么寫的?來看看學(xué)習(xí)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西廂記讀書筆記,希望你有所收獲。
西廂記讀書筆記篇一
《西廂記》是根據(jù)《鶯鶯傳》改編,講述的是窮困書生張君瑞與相國小姐崔鶯鶯的圓滿愛情故事,而不同的是,《鶯鶯傳》講述張君瑞始亂終棄崔鶯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晚風(fēng)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歌詞——送別)
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作者透過人物外形寫其內(nèi)心,一種是實寫的方法。到了長亭之上,鶯鶯見張生在西風(fēng)黃葉、寒煙衰草的背景下,“酒席上斜簽著坐的,蹙愁眉死臨侵地”,淚眼汪汪不敢垂,鶯鶯說她“猛然見了把頭低,長吁氣,推整素羅衣”。這一傳神的細節(jié),亮出了鶯鶯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猛然見了把頭低”,臨別之際,她多么想再看看他呵,可是只見他在那里強抑悲愁,更加心如刀割,她又不敢在老夫人和僧人面前表露感情,只得趕忙低下頭,在那里“長吁氣,推整素羅衣”。佯為整衣,借以掩飾。一個大家閨秀矜持之態(tài)活現(xiàn)了出來。當(dāng)張生即將跨馬登程時,因為老夫人與長老已不在身邊,她也就沒有了顧忌,“見據(jù)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也就讓強烈的感情盡情地流露于形色了。寫其外形,作者還大量運用夸張的手法,顯示她的形銷體損。送行途中,鶯鶯說:“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跡此恨誰知?”才聽到一聲“去”,手鐲也就松了,才望見將分手之處,也就消瘦了,夸張地表現(xiàn)了鶯鶯聽說張生將走,內(nèi)心是如何的如煎如焚,長亭之上,鶯鶯想到雖然久后成佳配,可是要苦度一段時間,她說:“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腰肢變得瘦小了,刻骨相思.不言而喻。不管是寫實還是夸張,都由于抓住了人物外形特征,因而就避免了空洞的講怎么愁怎么痛,使人緣形而知情。
一是借景言情。在送往長亭的路上,鶯鶯說“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她“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就覺得“柳絲長玉聰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她想請它掛住夕陽不西沉,這樣可以和張生多待一會兒。她與張生話別,說分別之后,“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以所見荒涼落寞的景象,顯示內(nèi)心的憂郁悲傷。二是以景托情,臨分手時,鶯鶯在“四道無人語,禾黍秋風(fēng)聽馬嘶”,隱隱青山隔斷了人影,層層樹林遮住了人形,沉沉暮靄掩沒了人跡。夕陽古道上聽不見情人的溫存話語,只聽得秋風(fēng)中禾黍颯颯作響,自己車上的馬兒嘶鳴蕭蕭,這衰瑟悲涼的景象,把鶯鶯柔腸寸斷的心情烘托得催人淚下。頓時就有“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的畫面
西廂記讀書筆記篇二
初讀《西廂記》時,只因一個虛名,元雜劇壓軸之作。讀了之后我便后悔了,覺的枯燥無味無心再讀,于是我就把它棄擲一旁。后來我收拾書本時發(fā)現(xiàn)了它,一時興起便有讀了起來。讀完之后,我得出一個真理——什么是好書,就是耐讀的書。
該書辭藻華麗,情節(jié)生動,文筆精湛,令人愛不釋手。長亭送別這一出是我最最喜歡的,該曲曲情凄婉纏綿,辭句清麗俊秀,聲調(diào)婉轉(zhuǎn)秀美。將鶯鶯的離愁別恨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使全文彌漫著一種淡淡的和無法言說的哀愁。
該折主要描寫鶯鶯為張生送別時的情景,以及分手后鶯鶯的傷別后憂慮的感受。該折不僅詞句優(yōu)美,還借用了大量的曲調(diào)。“碧云天,黃花地,西風(fēng)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堪稱為當(dāng)中的壓卷之作。.
前四句一句一景,巧妙的利用秋景來營造一種凄涼的氣氛,側(cè)面烘托了鶯鶯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后兩句一問一答,使得景物深含離人的主觀色彩,經(jīng)霜樹葉如癡如醉,其實那是離人的血染就的。這兩句不僅說明時間季節(jié),更是繪出鶯鶯的淚眼之情態(tài),將離別之情描繪的更為凄切,從而表現(xiàn)出一個多情女子的形象。
古往今來又何止一個崔鶯鶯,大家所熟知的梁山伯祝英臺至死不渝的愛情,以及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故事。她們不畏封建勢力的迫害,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因為要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她們這種執(zhí)著的信念,堅持不懈的精神,為自己的夢想抱負而奮斗。至于感情,我們還沒有到享受它的年齡。
西廂記讀書筆記篇三
幾百年的歲月,足以將王侯將相的顯赫,沖洗的黯然無色,然而有元一代雜劇大家王實甫的《西廂記》卻在幾百年洶涌的歲月里熠熠生輝,正印證了“時間方能檢驗經(jīng)典”這一說法。
有關(guān)愛情的字眼永遠都充滿詩情與畫意,《西廂記》也是這般,詩意盎然,塑造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屬”的這樣一個美好愛情故事。主人公張生與崔瑩瑩之間一見鐘情卻又經(jīng)過百般曲折才最終幸福的走到一起,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人讀罷口齒生香。
張生初見崔瑩瑩便驚為天人,直道“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沒有懸念,兩個青春激情的年輕人一見鐘情,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義無反顧地張揚著對自由愛情的追求。如果說封建禮教是他們通往愛情路上最大的boss,那么矢志不渝的信念就是他們一路所向披靡最有力的法寶。這告訴我們這么一個道理:對于愛情,不僅要敢于愛,更要敢于堅持愛。
這一段“有情人終成眷屬”美好的愛情故事,令人為之向往,為之沉淪,幾百年來,多少青年男女對美好愛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都藏在這西廂中。
西廂記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1.讀書筆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