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讀后感高二
《傾城之戀》主要寫了白流蘇和范柳原之間的愛情故事。女主人公白流蘇,是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在家族中的地位低下,常遭到家人的唾罵及冷眼歧視。后來在妹妹寶絡的相親宴山遇到并愛上花花公子范柳原。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于傾城之戀讀后感高二,歡迎查閱。
傾城之戀讀后感高二1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流蘇并不覺得她在歷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點。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來,將蚊煙香盤踢到桌子底下去”。
——《傾城之戀》
這是在這篇文章甚至說在張愛玲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仿佛有無盡的宿命在里面,是不是只有在這樣的一種無奈的情況下,白流蘇與范柳原的愛情才有她們的安身立命的地方呢?這種相依相偎是不是又是真正的愛情呢?也許愛情在他們之間,更像一場游戲,兩個人的交易。
流蘇是一個堅強的女子,在壓抑,畸形的生活環(huán)境里,選擇了出逃。她大膽地頂著眾人的唾棄與前夫離婚,這是她的勇氣??赏瑫r,她始終是一個在經濟上柔弱、無助的女子,逃離的方式只能是依靠男人來尋找自己的棲息之地,于是她必須妥協(xié)。現(xiàn)實與性格間的矛盾,讓她不得不學會算計。不幸的命運讓她學會保護自己,卻又讓她這份簡單、真摯的情感徘徊在疑慮、猜忌、金錢、責任、虛榮之上了。但這又怎能怪她呢?她承認柳原是可愛的,給了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經濟上的安全。說到柳原,他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青年時期同樣有著一段不愉快回憶的他性格怪癖,無意于家庭。對于愛情他根本無法駕馭,無法給予對方承諾和信心。 也許或者說一定,他曾經只是把流蘇看作是那很多個里面的一個,新鮮過后,各拍兩散,責任不需要,愛情只是調劑,而流蘇也自然知道這一點, “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著呢!”流蘇的心中,自然是知道柳原的,她也明白只有這場關于這個城市的劫難才成全了她們。 戰(zhàn)爭帶來的是殘缺,可為流蘇和柳原帶來的卻是一場“圓滿”。偶然的傾城,讓他們拋卻了所有,讓他們從捉迷藏式的精明走到沖破一切的結合——流蘇得了名份,柳原也甘愿擔起了責任。戰(zhàn)爭讓人變得真實。死亡下,忽然感覺瞬間的變化即是煙消云散、陰陽相隔,容不得你有半點猶疑,因為生死只在頃刻,金錢、權利、美色等等都不重要了,能抓住的只有現(xiàn)在,只有身邊尚存氣息的他(她)。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眻?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是這樣的選擇。
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還是清醒的,“現(xiàn)在你可該相信了:‘死生契闊’,我們自己哪做得了主?……”一個善于低頭的女人,也許終會成為一個安分的妻。讓他在勞累和放縱之余有一個去處。男人的歸宿最終只是一個女人。
喜歡小說中的一段話:“流蘇到了這個地步,反而懊悔她有柳原在身旁,一個人仿佛有了兩個身體,也就蒙了雙重危險。一顆子彈打不中她,還許打中他。他若是死了,若是殘廢了,她的處境更是不堪設想。她若是受了傷,為了怕拖累他,也只有橫了心求死。就是死了,也沒有孤身一個人死得干凈爽利。她料著柳原也是這般想。別的她不知道,在這一剎那,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
兩個人之間那一絲絲的溫情,在一瞬間,讓時間成為永恒。這一刻交織的情感該是幸福存在的道理吧。如果這可以叫做愛情,那么就算是吧。可我更覺得這是一種悲涼。假如沒有戰(zhàn)爭,兩人將依然活在自己背負的殼中慢慢前行,誰也不會為對方付出真心。他們會按自定的生活軌跡走下去,看似豐盛,卻是蒼白悲哀。
初讀時,總覺得悲劇是女人的。現(xiàn)在方覺得,悲劇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
一個大變故改變了一切,但如果是為了成就這樣一段戀情,代價未免太大了,而且這樣的偶然性幾近為零。
這樣的愛情,或許只能童話中存在。
一個有著圓滿結局但透著悲涼的成人童話,體味生存于人世的艱辛和命運的荒謬無常。
傾城之戀讀后感高二2
愛情似乎離我們很遙遠,但有種愛可以讓我們死心塌地,有種愛可以讓我們備受折磨。雖然愛,雖然痛,但我們無法不愛,無法不痛,這就是“傾城之戀”。
張愛玲的小說總是縈繞著一種淡淡的哀愁之感,字里行間回蕩著凄美?;蛟S每一段故事都是她的寫實,每一個字都是她哀婉的血淚!那個年代,女子終究是女子,文筆再好又如何?她所愛的人個個離他遠去。晚年的她,如同凋零的花兒,讓人心碎。但依舊暗香殘留,每每打開她的書,我總能嗅到這股淡雅的香氣,纏繞鼻尖,久久不肯離去……
愛情總是難為女子,愛情總是折磨女子,愛情總是傷害女子。這是我看到“第一香爐”這個故事的唯一感受。呵,是因為女子之淚太輕?是因為女子之心太卑微?
故事的女主人公叫葛微龍,長著一張白白的瓜子臉,眼睛水靈水靈的。但在殖民地香港里,被陽光烤曬過的小麥色仿佛更合群。薇龍從香港來上海念大學,投靠了繼承了前夫一大筆遺產,同時是當地有名的交際花的姑姑。薇龍何嘗不明白投靠姑姑的結果?但她別無選擇……看著滿滿一衣柜的漂亮衣服,薇龍的心里卻仿佛有幾萬只小蟲啃咬一般,不知滋味。就這樣薇龍被迫見了許多的“上流紳士”,卻總是沒有姑姑稱心的。日子就這么一天天過去了,微龍男主人公喬斯。他們是在一場舞會上遇到的,當時喬斯還輕薄了她。本以為只是一場戲,但那次舞會后,薇龍的心開始日夜思念起喬斯,沉穩(wěn)有序的心臟開始撲通撲通亂跳。愛情悄悄降臨,殊不知悲劇緊隨其后。喬斯本是富家子弟,薇龍以為嫁給他后不必再作“交際花”,可喬斯卻說:“我希望有個女人可以養(yǎng)我”。呵,多么荒繆。薇龍卻又因為愛放棄了掙扎,墮落黑暗中,可她是否了解,對于姑姑和喬斯而言,她只是一棵搖錢樹罷了!
我該為薇龍哀?還是該為薇龍哭?都不是。因為她只是一個被愛捆住手腳的傻女子。
我無法理解那個時代的親情為何全部拜倒在利益與金錢的面前,無法理解那個時代女人的愛為何如此卑微,我已痛徹心扉,更以淚流滿面!
愛情在張愛玲的筆下化繭成蝶無比凄美!悠悠長河中那一張張風華絕代的面孔已模糊不清,但那份傾城之戀卻刻骨銘心!
傾城之戀讀后感高二3
那些女子穿起華美的袍子,站在舊時光的影子里輕輕地畫起一道濃眉。綠色和紅色交錯的燈光,暗暗地灑落,幻美的生活之后,人去樓空。--題記
有人說,張愛玲小說的底色是:荒涼。
她喜歡寫那些舊上海的故事。紅男綠女,他們以為生活會變得很好,于是做著凄苦的事情。慢慢的,時間只是成為了一種虛幻,女人開始習慣把眉毛濃黑,涂上朱紅的唇膏,深色的胭脂,以為那樣,就可以把眼淚掩藏。
讀張愛玲的小說,就像在聽一個很近很靈動的故事,她自己是說,我的作品,舊派的人看了覺得還輕松,可是嫌它不夠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覺得還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夠嚴肅。她總是喜歡在作品里提到胡琴,只是某個也許只出場一次的人物,在某個角落嘶啞嘶啞地拉著它,在某個需要他的時候。就像故事的調子,沒有什么起伏,卻是兩個相愛的人慢慢地靠近或者慢慢地疏遠,回到人本身的寂寞,然后又回到模式化的生活中。
張愛玲曾經說過:回憶總是令人惆悵的,過去的美好只會使人感到一切都已經完了,而過去的煩惱,只會使人再度煩惱。記得我在看《半生緣》的時候,故事的開始就是,“……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載都好象是指顧間的事??墒菍τ谀贻p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她的小說總是一份感情從不能自己到慢慢沉淀的過程,讓人覺得有些微微的苦澀,而其實那些人還在我們的生活中,他們只是更換了名字,卻重復著相同的故事。
荒涼是因為繁華之后的落空,正如寂寞的女子內心總是一片為開墾的荒蕪,而張愛玲正是把它拿捏得很恰當。我們總聽見人們稱贊她有才華而不是偉大,大概也正因為她只是把故事講給愛聽的人。因為張愛玲也說過,生活是一件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虱子。所以她的小說女主角總是穿著不同的旗袍出場,也暗示她們隱隱相同的人生和命運,外表的美麗內心的空虛。她的作品總是看上去很華麗卻是很安靜的調子在講述一個很普通的故事,讀完之后才會恍然,原來張愛玲是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女子。
泛黃的照片中,那個女子很安靜地望向遠方或者只是平靜地看著。原來所謂的才華也不過是比平常人更多一份恬靜,更多一些對命運的追問。喜歡在小說里開始把眼淚掩藏,慢慢的,眼淚就像手里的沙子,慢慢地滑落,然后是肆無忌憚的崩潰。我們就被她輕易地被帶回到舊時光中,或許快樂或許悲傷。
愛上張愛玲的文字,如同傾城之戀,只是那一剎那的時間。而她的故事,正如一首安靜悠長的歌,不會落空,因為任何時候都需要這樣一首歌。不同的人,唱出不同的味道。
也正如李碧華所說,文壇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這樣的女子。
傾城之戀讀后感高二4
《傾城之戀》早被香港人拍成了電影,我沒有看過,這是值得慶幸的好事:倘若之前先看了電影,看書時腦子里就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閱讀的興趣便減了大半。
《傾城之戀》是張愛玲較早期的一個中篇,也算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一個二十八歲的離過婚的沒落大戶人家的女兒——白流蘇,回到娘家,慘遭哥嫂排擠,卻意外地將其七妹的相親對象——范柳原奪了過來。流蘇和柳原都是精明的人,他們在感情上錙銖必較,不肯輸對方半步,最后由于香港戰(zhàn)爭的爆發(fā),戰(zhàn)世的混亂才使兩個相對無趣的人成就了婚姻。
白流蘇是相當渴望這場婚姻的,正象蘇青所說:一個離過婚的女人,求歸宿的心態(tài)總比求愛情的心來的更切,雖然“取悅柳原是太吃力的事”,但她還是“笑吟吟”的。
相對于白流蘇,我本人更喜歡范柳原,他在某些方面還是表現(xiàn)了較天真的一面的,最使我難忘的他在一天深夜給流蘇打了四次電話,前兩個電話是爭吵的,最后一個電話柳原這樣說:“流蘇,你的窗子里看得見月亮嗎?我這邊,窗子上面吊下一支藤花,擋住了一半,也許是玫瑰,也許不是?!?/p>
這在整篇小說里,是難能可貴的浪漫。小說的尾部很耐人尋味?!八哪棠虥Q定和四爺離婚,眾人都派流蘇的不是,流蘇離了婚再嫁,竟有這樣驚人的成就,難怪旁人要學她的榜樣?!绷钊溯笭?。
掩卷之余,我更驚嘆作者的成熟與事故。寫這部小說時,張愛玲只有二十三歲,難以置信!何以一個二十三歲的女子,竟有著如此老辣和冷酷的筆觸!難怪有人說,張愛玲是一個天才,是一個空前絕后的女作家。
不難看出,張愛玲的小說充滿著小資情調和危險意味,王安憶曾說:張愛玲是虛無的。我在讀張的小說時,更多的體會是現(xiàn)實的蒼涼和生命的疑問。
一個浪漫主義者讀張愛玲的小說,將會是一種極其痛苦的折磨:因為要承受從夢想的巔峰跌落至現(xiàn)實底谷的打擊。
于是張愛玲說:“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虱子。”
傾城之戀讀后感高二5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除了《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悲劇的結尾。在我看來,《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fā)比悲劇更像悲劇。
白流蘇,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在那個曖昧的時代和同樣曖昧的舊上海,離婚是要受道德譴責的。而白公館無疑屬于守舊的那一派,“他們家用的是老鐘,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彪x了婚的白流蘇,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應錢財盤剝凈盡之后,她的存在無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個男人的懷抱以外,恐怕再無其他了。
范柳原,一個海外歸來的浪子,本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飄搖。加上生活的紙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腳底下的泥”。愛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內心深處是渴望安穩(wěn)的。
愛情總是發(fā)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間。就這樣,兩個各懷鬼胎的人遇到一處,展開了一場相互試探的愛情攻防戰(zhàn)。白流蘇的目的顯而易見,她希望他能承諾她一紙婚姻。一個男人。而柳指望的是那個安穩(wěn)于是兩人各自為了捍衛(wèi)那一點自由或者追逐物質上的算計,相互不妥協(xié)。當終于有一天,精神上追求再尋不到現(xiàn)實的依托時,兩個人方始彼此親近。
在連續(xù)的試探之后,流蘇沒有尋到半點進展,可見她不惜為爭取婚姻冒了極大的險。此時,心跡更是表露無疑,思忖再尋個職業(yè),也怕自貶了身價,被柳原瞧不起,“否則他更有了借口。拒絕和她結婚了。”權衡的結果是:“無論如何得忍些時”。這是在和自己打賭。她并不見得有多大勝算的把握。如果柳原還再來找她,就算贏了一步,這是她此時的底線。果然,過了些時日,香港來了電報。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許多,也將自己放開了些,同他上了床,雖然不見得是主動,但也并沒有拒絕。然而,此時,“他們還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兩個世界的人”。
人說“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個女人,心里必定會沉潛下來很多東西”,也許這就是白流蘇期翼的那一點點“真”。
在《傾城之戀》中白流蘇只是一個生長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她離了婚,在一個特定的機會下結識了范柳原。我一直很喜歡這段話:“在日常世界里,他們間存在一場征服的戰(zhàn)爭,他們內心明爭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她只喜歡他用更優(yōu)厚的條件前來議和。但是在這個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誰知道是什么因,什么果?誰知道呢,也許就是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也許流蘇是幸運的,一場陷落讓她等到了一個男人,一段婚姻。然而這終究是偶然的,正如張愛玲所說“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一個女人,把命運當作賭注,想來沒有什么比這更可悲的了。
傾城之戀讀后感高二相關文章:
傾城之戀讀后感高二
上一篇:青銅葵花讀后感初中5篇
下一篇:朝花夕拾的讀后感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