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400字讀后感5篇范文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羅貫中。小編為大家?guī)韼灼度龂萘x》讀后感供大家閱讀。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你們整理的內(nèi)容,希望你們喜歡。
《三國演義》讀后感一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边@個寒假,我又重溫了一遍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東漢末年,由于漢靈帝昏庸無能,社會黑暗,以張角為首的黃巾軍起義,諸侯割據(jù)。曹操、劉備、孫權(quán)三方勢力逐漸崛起,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之勢,最后三國歸晉的歷史故事。
書中塑造的謀臣武將各具特色,性格鮮明。謀臣既足智多謀又人格完美,如諸葛亮、荀彧、郭嘉;武將雖勇冠三軍,卻有明顯的缺點,如無情無義的呂布、性格暴躁的張飛等。
我最欣賞的人物是劉備。他雖然沒有諸葛亮那樣“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過人才華,也沒有關(guān)羽、張飛那樣“以一敵百”的高超武藝,但是他弘毅寬厚,知人待士,攬得天下英雄豪杰——關(guān)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等大將抵死相擁,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畢生相助,終于成就了蜀漢大業(yè),稱帝成為三國鼎立之一足。
為了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完成統(tǒng)一天下的大業(yè),他兩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都沒有見著。但是劉備卻沒有放棄,不顧張飛、關(guān)羽的反對,決定第三次到隆中去拜訪諸葛亮。劉備恭恭敬敬地等待諸葛亮醒來。終于,他的誠心打動了諸葛亮,諸葛亮將他的畢生才華都獻給了劉備。在劉備臨終之時,又將自己的兒子托付給諸葛亮。諸葛亮鞠躬盡瘁,輔佐后主劉嬋,統(tǒng)一大業(yè)卻未能成功,劉備和諸葛亮的故事卻成為了流傳千古的一段佳話。
通過劉備的故事,我懂得了:一個人成功與否,最重要的不是他的才能有多高,而是他的胸懷有多寬廣,人品有多正直,待人有多寬厚。否則,就會像呂布那樣,雖為“三國第一猛將”,卻輕率狡猾,反復(fù)無常,唯利是圖,最后卻落得走投無路的悲慘下場。
合上書,我還沉浸在三國人物的精彩故事中,其中蘊含的人生道理值得我慢慢去體會,細細去品味……
《三國演義》讀后感二
《三國演義》真是一部百看不厭的經(jīng)典小說,我覺得小說最吸收人的是關(guān)于魏國、蜀國、吳國英雄人物間棋逢對手的描寫。三個國度中都有各自出色的謀略家、軍事將領(lǐng)和治國能手,在人才方面到達了均衡。
在智謀人才方面,魏國有郭嘉、荀?、賈詡、程昱、司馬懿等人,蜀國有諸葛亮、龐統(tǒng)、法正,吳國有周瑜、魯肅、陸遜,這些人都能夠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他們之間的才能都是勢均力敵,是當(dāng)時出色的人才。
武將方面,由于《三國演義》的描寫,我們熟知了蜀國的關(guān)羽、張飛、趙云、馬超、黃忠等五虎上將。實踐上,魏國的武將也不遜于蜀國,夏侯淵、徐晃等將領(lǐng)也都是智勇雙全,張遼在逍遙津之戰(zhàn)中顯現(xiàn)了超強的作戰(zhàn)才能,張合也在對蜀國作戰(zhàn)中屢立奇功。只不過《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以蜀國為正統(tǒng),才著重描寫了關(guān)羽、張飛等蜀國人物。吳國方面,呂蒙、甘寧、太史慈等人也是一時的俊杰,還有吳國老將軍黃蓋,赤壁大戰(zhàn)曾向周瑜獻火攻之策,以苦肉計詐降,率船火燒曹操水軍。
三國的人才旗鼓相當(dāng),才讓三國如此富有魅力。
三國后期,魏蜀吳三國間人才比照不再平衡,魏國由于地域?qū)拸V,政治上實行好的人才制度,呈現(xiàn)了鄧艾、鐘會等人才,但蜀國和吳國的人才制度比擬落后,優(yōu)秀的文臣武將少于魏國,這也是蜀國和吳國走向衰落的緣由之一。
《三國演義》讀后感三
明代大學(xué)者了楊升庵有一首詞膾炙人口,蕩氣回腸,用在《三國演義》的開篇,恰到好處——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羅貫中在三國故事的開頭,就給我們描繪了東漢末年動蕩不安的社會亂象。戰(zhàn)塵滾滾,狼煙四起。各路豪杰打著為了天下蒼生的旗號,搶占地盤,稱王稱霸。黎民百姓生靈涂炭,掙扎在水深火熱之中。故事雖然作文http://Www.ZuoWenWang.Net/精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但是,我實在看不出來那些所謂的英雄好漢,誰是正義的?誰是邪惡的?哪個是君子?哪個是小人?
說曹操是亂臣賊子,可是他至死都恪守著承諾,一直沒有稱帝。說劉備是為了匡復(fù)漢室江山,可他卻第一個自立為皇帝。是是非非,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繚亂。
當(dāng)我們試圖用好人與壞人的標(biāo)準(zhǔn),來判斷和分析三國人物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無所適從,茫然無措,以至于大跌眼鏡。也許,要讀懂《三國演義》,還真的需要從楊升庵的那首詞開始……
《三國演義》讀后感四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題記
這個寒假,懷著對悠悠歷史的向往,我翻開了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主要講述公元三世紀(jì)以曹操、劉備、孫權(quán)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讀完這本書,我被曹操這個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大家一定覺得很奇怪吧!曹操詭計多端、多疑,歷史多以“奸雄”而論之,為何我不愛“英雄”而獨愛“奸雄”呢?“奸雄”顧名思義奸而雄者。曹操最被大家所詬病的無非兩點:一是誤殺呂伯奢一家后說“寧教我負(fù)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fù)我”,二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以敝之拙見:第一點可從史書找反駁,第二點曹操之所以那么做是時事所迫,不得已而為之。而且在董卓進京后群雄都無動于衷,只有曹操挺身而出,難道這不是英雄所為嗎?曹操為人誠實、親民、從不陽奉陰違,這樣的人在現(xiàn)代也是值得尊敬和學(xué)習(xí)的。
看到曹操的這些品質(zhì),聯(lián)想到生活中,我們還好意思說他“奸”嗎?馬路上老人摔倒了,圍擁而觀、拍視頻、發(fā)朋友圈已成常態(tài),扶與不扶早已不是重點,甚至連報警都不愿動動手指。如果我們都能像曹操一樣挺身而出,那么社會的負(fù)面新聞會少之又少。工作中領(lǐng)導(dǎo)提出一個并不完善的方案,拍馬屁、阿諛奉承聲聲不斷。如果我們能像曹操一樣直言進諫,那么公司的業(yè)績會是蒸蒸日上。說到我自己,每次都是能言善辯,卻總是不屑于去實踐,結(jié)果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
讀懂了曹操,就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爭做一個現(xiàn)代“英雄”?!爸问乐艹?,亂世之奸雄”,我們正值治世,讓我們做能臣吧!
《三國演義》讀后感五
歷史上的三國,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在烽火連天的世界,卻引發(fā)了一個又一個百讀不厭的故事,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筆下舉世之作《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內(nèi)容豐富,典故眾多,雖然讀起來,可能會比較累,但是能讓我真正體會三國歷史,在三國中曹操被評為“亂世之能人”,這些都是帶有諷刺意義的,但我不認(rèn)為曹操是奸雄。他是三國時代,優(yōu)秀的軍事家、政治家,同時還是一位豪邁的詩人,所謂建安風(fēng)骨,便是他那樣勇于開闊、積極進取的向上精神,雖然在文學(xué)戲劇里,曹操被加工成白臉奸臣,但在真正的歷史中他招賢納士,重用能人,為魏晉統(tǒng)一天下,結(jié)束亂世奠定了基石。
曹操的功勞很多,在士大夫的年代,祖上宦官出身的曹操,雄心漸起,破黃巾、斬劉辟、誅呂布,特別是官渡之戰(zhàn)中,他以區(qū)區(qū)不過1萬人的兵力打敗了袁紹,他的勝利是僥幸嗎?不是。這說明了他的過人的軍事才能,還有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人認(rèn)為,這很卑鄙,但我認(rèn)為,這是高明的政治手段。而曹操敢這么做,他胸有成竹!是因為他是個梟雄。只有這樣才能獲得世家大族支持,取得軍閥間合縱連橫成功。
在此,我再一次推薦三國演義,在不同年段有不同的體驗,今天讀它,發(fā)現(xiàn)這個,明天又發(fā)現(xiàn)那個,每天都有全新的體驗。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