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讀緣緣堂隨筆有感最新大全2020【3篇】
你們是不是在找關(guān)于緣緣堂隨筆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寒假讀緣緣堂隨筆有感最新大全2020.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緣緣堂隨筆有感<一>
《憶兒時》一章講述了作者豐子愷兒時的吃、玩。雖只寫了豐子愷本人的童年,卻讓人回憶起自己的兒時。
文章分為三個部分,也同樣講述了三件最令人歡喜的兒時趣事:養(yǎng)蠶、賞月、釣魚。每件事都給作者留下了美好回憶與歡聲笑語,以及更多的夾雜在其中的是深深的懺悔與永遠的神往。
養(yǎng)蠶向人們敘述了豐子愷一家養(yǎng)蠶,鋪在地板上,夜間似乎都聽到如拆房子般的“沙沙”,而白天,作者卻愛在桑葉間走來走去,甚至踩死蠶,到了最后去放生時,全家靜默守候,作者不免沉悶,而到了去采蠶繭、抽蠶絲時,空氣仿佛活了過來,讓作者再次渲染在無限的快樂中。還將蠶蛹取出放進油中炒一炒,作者愛蠶卻不愛吃蠶蛹。兒童的天性是自然給的,天生的,奇怪的,無邪的!
賞月卻不同,著重描寫了作者一家人圍坐在月光下吃蟹的故事,吃蟹本身便是一種享受,而在文中看來,顯得猶為優(yōu)雅與美麗:先折蟹腳,后開蟹斗,關(guān)節(jié)里的肉如何吃干凈,肚臍里的肉如何剔……作者父親顯得十分內(nèi)行,吃完的蟹只剩蟹殼,不由得讓作者與親戚們心生敬佩,便也學起父親般吃蟹,抬頭望一望月亮,如蟹螯般圓,作者與大家便都一同笑了。
釣魚也更寫出作者兒時天性好玩,熱愛大自然的情景。作者與同村的朋友去找米蟲、打蒼蠅、挖蚯蚓,再用鉤子從后竅穿進腦,等浮珠一動,等一等,立馬提起,鉤子便卡住魚的喉部,一天能釣十幾條,作者也由衷得熱愛起釣魚,有時候可以省下家中的買菜錢,炸著吃,味道很好。
這三件事的回憶是作者兒時的黃金時代,最自由、最快樂的時候,但作者也懺悔了,因為這一切都幸而是殺生取樂,作者的兒時殺蠶、殺蟹、殺魚,扼殺了許多生靈,但換來了永不泯滅的笑,究竟是對?或錯?
緣緣堂隨筆有感<二>
這本書的作者是我國現(xiàn)代畫家、散文家、漫畫家和翻譯家,豐子愷先生?!熬壘壧谩北緸樽髡咴瓉砑业姆孔?,這里便當做書名來用。
本書是一本散文集,每篇佳作都可以獨立成章,令人深思。這本書原為好友送我,實在難得,所以倍加珍惜。豐子愷先生的寫作,沒有魯迅、老舍般的溢于言表的嘲諷,而有同樣令人深思,同樣使人們在黑暗中覺醒,看到光明。他的語言親近隨和、易懂言簡,猶如無所不懂的知己。正是因為上述原因,每當我翻開此書,總是輕輕地、一頁頁地認真看。
還記得看的第一篇文章是《憶兒時》。作者通過舉兒時養(yǎng)蠶、吃蟹、釣魚三件有趣的事情,一方面說明了自己童年的快樂、豐富,但著重于通過使用間接反復“因此這回憶一面使我永遠身神往,一面又使我永遠懺悔”等修辭手法,來表達對自然萬物的同情和熱愛生命的呼吁。緊接著的一篇《私塾生活》,是通過寫自己在小時候進私塾讀書的生活,來道出教育的封建落后,扼殺了無數(shù)代中國孩子,以及私塾先生的腐敗、殘酷、和貪婪,因為先生們大都吸食鴉片,并且對待孩子都很嚴厲,所以將下學歸家的孩子們比作牢獄中釋放的犯人,也就理所應(yīng)當了。在給小朋友解釋鴉片時,豐子愷先生字里行間顯出隨和、溫柔,而且意思簡單易懂。本書主要是寫自己兒時和給孩子們的,于是就不得不提到自己對孩子們的看法。《給我的孩子們》、《兒戲》、《送阿寶出黃金時代》就是代表作。作者認為,兒童是最淳樸、天真的,他們沒有掩飾自己,而是將全部想法說出,并喜歡通過自己的方式方法解決問題。正是因為此,作者最喜歡的是孩子,最不希望他們長大,變成另一種讓人失望、厭惡的人。在文章《漸》中,作者明白了為什么人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衰老、成長、發(fā)展……是因為“漸”,讓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使得作者感慨人生短暫“一剎那便是永劫”?!渡鷻C》中,作者通過借物喻人,借水仙花三次垂危,最后綻放花朵,比喻人要生機不滅,才能重新帶來生機。作者還從車廂中看到了人的自私自利,社會的黑暗……
太多經(jīng)典的故事在豐子愷筆下寫出,太多深刻的感悟在文章中蘊含,令人難以忘懷。
緣緣堂隨筆有感<三>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讀時累,讀后輕松;而它,《緣緣堂隨筆》,讀時輕松,讀后,更是心中暢快。
一。筆是質(zhì)樸的筆
豐子愷的散文大多通過質(zhì)樸的語言表達率真的情感。他一向反對“做”文章,反對用生僻,晦澀的詞語。他的散文和他的漫畫一樣,純粹自然。在《藝術(shù)漫談》中他曾形象地把藝術(shù)比作米、麥,認為藝術(shù)應(yīng)該大眾化,為大眾所欣賞和接受,如同家家戶戶每天能吃到的米和麥一樣普及,而不應(yīng)該成為只供少數(shù)人享用的山珍海味。用筆如此質(zhì)樸無華,容易讀懂,忙中抽出兩三個小時即可讀完,為此我也推薦給了我的初一學生。
二、事是純粹的事,理是說不完的理
豐子愷常常能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寫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暗示現(xiàn)實社會種.種較深入的問題?!段业哪赣H》是一個例子,從母親的座位,坐姿這一特定的角度,姿態(tài),他看到那承擔了嚴父慈母雙重任務(wù)的母親形象;《從孩子得到的啟示》中,兩個孩子在他眼前力爭自己好,別人不好,他慚愧自己比孩子還“蒙”、“昏”:孩子常是成心而言的,誠實的,而大人則難得有一日不犯“言不由衷”的惡德。豐子愷愛寫兒童,顯然是要用大人之間的隔膜與孩童的天真相對照。就是吃瓜子這樣一件小事也逃不過豐先生的法眼,《吃瓜子》一文中他例舉了各種吃瓜子的方法,從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閑談中點出主旨:而能盡量地享用瓜子的中國人,在消閑一道上真是了不起的積極的實行家!試看店中瓜子的暢銷,試看茶樓、家中滿地瓜子殼,便可想到中國人在“咯、呸、的”的聲音中消磨時間……
此種平凡小事見哲理的寫法,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余音”。
三、魂是純潔的魂
巴金先生曾說:我的腦子里有一個“豐先生”的形象:與世無爭、無所不愛、一顆純潔無垢的孩子的心。而豐子愷先生的這本《緣緣堂隨筆》便將巴金腦子里的這個“豐先生”形象表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豐先生之所以能看到這純粹的小事,用好這支質(zhì)樸的筆,說著世間人都讀的明白的理,大概都因他純潔的靈魂了。像這樣一個人,就算被禁錮在一個房間也能找到他的快樂罷。這一點在他《閑居》這篇散文中可以得到證實。
《華嚴經(jīng)》中有這樣的四個字,叫做“不忘初心”。這樣斷章取義的一句話在網(wǎng)上有諸多解釋,然而我還是傾向于理解為“不要忘記最初時候的本心,就是人之初那一顆與生俱來的善良、真誠、無邪、博愛、進取之心”。讀到豐子愷的散文集《緣緣堂隨筆》,我真正看到了一個不忘本心的人。
如今我講此書置于枕邊,每每捧而讀之,腦海和心靈都如冬日清空一般歷歷分明。離開校園將近兩年,前途已不如當初清晰。但不管時間如何流逝,前途如何迷茫,都不要忘了最初那顆善良、真誠、博愛、進取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