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表感受100字
陳情表感受100字(精選8篇)
陳情表感受100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guī)范?根據(jù)多年的文秘寫作經(jīng)驗,參考優(yōu)秀的陳情表感受100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陳情表感受100字(精選8篇)】,供你選擇借鑒。
陳情表感受100字篇1
有些感動,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有些心情,我不知道該如何訴說。讀《陳情表》,給我的便是這樣一種感受。
讀第一自然段,他命運如何坎坷,我不同情;讀第二自然段,他選擇如何艱難,我不同情;而讀到第三、四自然段,我卻無法不為之動容!“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致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qū)區(qū)不能費遠?!弊x到這里,我知道,作者早已把自己生命與祖母生命融合一體,祖母生命一點一點消逝,他自己的一部分生命也在一點一點離開?!俺济芙衲晁氖兴?,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jié)于陛下之日長,報養(yǎng)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待此,我明白,作者已是在用自己生命換取一次報恩的機會。
親情之所以震撼人心,是因為它常始于相依為命,而終于傾力報恩。《陳情表》,便是最典型地體現(xiàn)了這種偉大的、深刻的感情。
相濡以沫,不曾相忘于江湖。
陳情表感受100字篇2
本文以孝道觀念為中心結構全文。忠孝觀念是中國封建宗法社會中一組對立統(tǒng)一而居核心地位的倫理意識。李密作為亡國賤俘,在得到新朝任命詔書后,如不應征,就有眷顧舊朝的嫌疑,甚至有殺身之禍。李密在文中以孝親之情為依據(jù),并標舉“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旗號,反復訴說自己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化被動為主動,使晉武帝答應了他的請求。
本文主要申說作者辭不赴命的理由,但作者沒有過多地陳說道理,而是以敘事為主,在敘事中以情感人。本文首先陳說祖母對作者早年的養(yǎng)育之恩和祖母晚年對作者的依賴,其次表明作者對州郡、朝廷屢下征舉的感激之情和眼前進退兩難的處境,再次表明心跡,不奉詔出并非別有希冀,反復申說“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最后申明所說一切都是實情,希望晉武帝予以體察。文章極力渲染自己的不幸和家庭的悲苦,反復陳述祖母年老多病、危在旦夕的情景,讀來不禁油然而生同情之心。據(jù)說晉武帝讀后曾動情地說:“士之有名,不虛然哉!”(《晉書》卷八十八)
“大抵表文以簡潔精致為先,用事忌深僻,造語忌纖巧,鋪敘忌繁冗?!?吳訥《文章辨體序說》)《陳情表》洵為書表類文章的典范之作,語言質樸淳厚,語氣謙恭,語意委婉,辭氣怊悵,音韻和諧。在句式上以四字句為主,對偶句迭出,間以長短參差的句子,整齊中有變化。語言朗朗上口,極具抒情色彩,有強烈的感染力。有些四字句,簡明練達,生動形象,已凝練為后世常用的成語或習語。
陳情表感受100字篇3
《陳情表》對我來說既陌生又熟悉。
說陌生,是因為此前從未閱讀過;說熟悉,是因為一讀它,便有某些記憶和聯(lián)想,與之產(chǎn)生了共鳴。
表,是中國古代臣子向皇帝奏事陳情的一種文體,歷來為文人墨客稱頌的有兩篇:諸葛亮的《出師表》,李密的《陳情表》。古時才子大多浮沉于宦海,所呈奏表理應不少,為何只這兩篇為眾人推崇呢?究其原因,我以為是二者緊扣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恒久不變地推崇的兩種品格:《出師表》之忠,《陳情表》之孝。
忠之古義與今義已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人們對孝的定義與理解卻大致未改。因而,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陳情表》無疑是當?shù)闷稹叭f表之首”的稱號的。
古時許多朝代規(guī)定官員要守孝,即雙親逝世,官員必須辭官歸家,著素服守孝三年。明朝時對內閣學士給予“奪情”之權,即在皇帝允許的情景下,因公事繁忙可不辭官守孝??墒钦麄€明朝,將其付諸行動者不足十人,士大夫們對孝道之重視可見一斑。
李密所處的時代,孝道作為一種文化傳統(tǒng)已經(jīng)被高度弘揚,可在三國那樣一個兵荒馬亂、人命如草菅的亂世,李密這種安于貧窮、辭官不仕、躬親侍祖的行為就顯得獨特而令人稱道了。
古代臣僚最看重忠義二字,李密少時仕于蜀漢,再效力于晉,棄暗投明也好,隨波逐流也罷,對飽讀經(jīng)書、熟習古賢之語的李密來說?忠義不能兩全,內心的抑郁和痛苦定是不少的,可他為照顧祖母,不惜放棄名節(jié),忍辱負重,即便可能前途盡失也要向皇帝“陳情”。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他將血濃于水的親情始終擺在最重要的地位上;也所以,他與他的《陳情表》,在歷代文人的贊嘆品讀下得以升華,成為中國至孝的化身。
反觀此刻,物質條件優(yōu)越,可當人們在重視享受時,孝道與親情被丟到了何處?暫不提大批蛀蟲般的.“啃老族”,只看敬老院里孤苦無依的老人,低保房里獨居的白發(fā),當年他們將子女撫養(yǎng)成人、教導成才,可時至今日卻只能在寂寞和孤獨中走完生命的最終階段。
物欲橫流的社會,還有多少人記得兩千年前李密在《陳情表》中“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的希冀?
當往昔游子們守孝返鄉(xiāng)的官道被鋼筋水泥覆蓋,人心不應失去它濡養(yǎng)千年的光澤。那些碌碌于紅塵的人們,請別丟失了孝親的傳統(tǒng)美德,讓“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成為這個時代普遍的悲哀。
陳情表感受100字篇4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既為忠臣,不得為孝子,既為孝子,不得為忠臣?!?/p>
在北?;脑止?jié)守志十九年凜然不屈的蘇武在得知父兄皆被皇帝所殺后依舊忠于漢朝。在忠和孝之間,蘇武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忠。“單于壯其節(jié)”、“匈奴以為神”,但在后人眼里蘇武卻被扣上了愚忠的帽子。究竟是百行孝為先,還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無論舍去哪種似乎都有悖于君子道德準則。
而李密的做法卻是少有的忠孝兩全的典例。《陳情表》中李密在極短的篇幅里,巧妙又恰到其份地流露出對自我處境狼狽而產(chǎn)生的憂懼之情與對晉武帝“詔書切峻,責臣逋慢”的不滿情緒,并濃墨重彩地渲染自我對祖母劉的一片孝心。孝恰恰是晉武帝對外打出的招牌,來顯示自我的清正廉明,同時用孝來維持君臣關系,維持社會的安定秩序。李密恰恰利用了晉武帝對孝的推崇來到達自我供養(yǎng)祖母、辭不就職的目的。
可是李密純粹只是為了盡孝而辭不就職嗎?
我認為有三點應當研究:其一,李密確實有供養(yǎng)祖母劉的問題,像文章中說的“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逼涠蠲苁鞘駶h舊臣,他既然不被后人認為是一個罪孽深重的惡人,那么必定擁有對舊主的依戀。況且李密認為漢主劉禪是能夠“次齊恒”的人,對于晉滅蜀漢,李密心里是有些不服氣的。其三,古人講:做官如履薄冰,皇帝高興時,臣為君之心腹;皇帝不高興時,臣為君之土芥。出于前車之鑒,李密不能沒有后顧之憂。況且李密并不了解晉武帝,盲目做官安知禍福。李密可能認為此時不宜做官。
如果以上三點原因真的都是正確的,那么我們能夠看出李密處事之圓滑、周到,既有深謀遠慮,又能明辨當下時局。李密的孝,從陳情表來看是不可否認的,所以對于李密這一人物的褒貶評判,定然是褒獎占據(jù)上風,可是在陳情表中意圖明顯想要打動晉武帝的抒情之詞難免讓后人眉頭微蹙、心中有些不快。有人說“讀諸葛亮《出師表》不流淚不忠,讀李密《陳情表》不流淚不孝”,但在我看來,讀《陳情表》時,隱隱有一種笑里藏刀、感人至深的措辭背后藏著的是讓晉武帝不得不答應的合法合理的威脅。
而晉武帝執(zhí)意要召李密為洗馬的動機也令人疑惑。正面原因有兩點:其一,當時東吳尚據(jù)江左,為了減少滅吳的阻力,收攏東吳民心,晉武帝對亡國之臣實行懷柔政策,以顯示其寬厚胸懷。其二,李密當時以孝聞名于世,晉武帝繼承漢代以來孝治天下的政策,實行孝道來維持社會的安定秩序。正因如此,李密履被征召。文中說道“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說明李密已經(jīng)說明自我的苦衷,晉武帝想必有所耳聞,為何還要屢次下詔呢?是非要逼得李密作出《陳情表》如此一文來幫忙他弘揚孝道,還是要逼得李密舍孝取忠、前來任職?但這似乎又違背了征召李密的主要初衷?;蛘哒f晉武帝根本不明白李密的苦衷,本段僅為猜想。
在浩浩歷史長河里,為忠孝而夙夜憂嘆肝腸寸斷的文人義士數(shù)不勝數(shù)。但能擁有李密這樣忠孝兩全的圓滿結局的人卻是少之又少。李密的結局并不僅僅由個人來決定,更是時局的必然結果。在蘇武的處境下,忠孝兩全是絕不可能的。那么蘇武難道就該被扣上愚忠的帽子嗎?我認為是不公的,每一位為忠孝而痛苦抉擇或是舍忠盡孝、或是舍孝盡忠的人都值得被同情、被歌頌、被贊揚。不是所有人都能忠孝兩全,有時兩者取其一亦為英雄。
陳情表感受100字篇5
古人常說讀書必有感,必會落淚。其一《出師表》,落淚者是忠,其二是《陳情表》,落淚者是孝;后者是《記十二郎文》,落淚者是美。
自讀《陳情表》后,我頗受感動。講述的是李密向晉武帝申述自己不能應召出世的奏章,描述的自己不能勝任的理由之一“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以及自己的與祖母的關系“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將作者步步緊逼至“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但在忠孝兩難全時,作者毅然而然的選擇了孝。
不論是古時還是今日?我們中華民族宣揚的不正是以孝治國嗎?世間萬物皆有情,小到野馬塵埃,大到宇宙星辰,無一不是展示著情的存在。古時早就明白“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兒對頭土壤的感恩,只同時也是為自己明年的綻放的鋪墊。
如今我們處在和平安詳?shù)纳鐣?,不窮,我們如圖古人般生當有隕首,死當結草。我們?yōu)楹尾荒苋绻湃四菢右孕橄?讓我們懷著一顆孝心融入這個大千社會吧!子女孝順父母,這是法定贍養(yǎng)的義務,是我們身為子女必做的一件事情。不僅彰顯了我們自己,同時也反映了這個社會的制度。一個國家的政治,文化。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標簽。無論你曾經(jīng)做得如何?物質贍養(yǎng)的如何?已成過往。
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人世沉浮如電火石光,盛衰起伏,變幻莫測。不可能事事經(jīng)歷,也不可能事事洞察。因此,以史為什么榜,我們展示“孝”,并讓“孝”落到實處,懷著孝心去感受。
陳情表感受100字篇6
其實仔細想想,人這一生當中最悲哀的事莫過于“子欲孝而親不在”了吧!李密是幸運的,畢竟在他想一盡孝道的時候,還有一個祖母可以讓他去孝順。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辈煌荆瑘蟠鹩H情。不禁讓我深思,我?guī)е改傅年P心、愛護走過了16個春夏秋冬,在帶走父母愛意的時候,我是不是該留下一份孝心?
《陳情表》陳什么情,你要明白,不只是盡孝之情,還有凄苦之情、感激之情、恐懼之情、狼狽之情、報效之情。而這眾多糾結在一起的情感,又真假難辨。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作真來真亦假,真作假來假亦真。
當我讀到'所以你們要像花生,它雖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時候,我體會到了雖然花生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樸實無華、默默奉獻、不求名利的精神。
陳情表感受100字篇7
讀完李密的《陳情表》我感觸頗深。李密從小境遇不佳,出生6個月就死了父親,4歲時母親改嫁。他是在祖母劉氏的撫養(yǎng)下長大成人的。幼時體弱多病,求知好學,博覽五經(jīng),以文學見長。李密于祖母感情甚深,孝心可表。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左右。膳食、湯藥,必親自口嘗后進獻。秦始三年晉武帝下詔征密為太子洗馬。詔書累下,郡縣不斷催促,這時。李密的祖母已經(jīng)96歲,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晉武帝上表,陳述自己無法應詔的原因。
在表中,一方面感激朝廷的知遇之恩,一方面又要為病重的祖母床前盡孝。進退兩難,實為忠孝兩難。他說道“我是敗亡之過的俘虜,身分卑微低賤,受到朝廷的'提拔和委命,哪里還敢遲疑徘徊,有更高的希求呢”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于祖母相依為命,在她年高體弱的時候,實在不能棄她離家遠行。在最后,他乞求陛下憐恤苦心,成全其愿,準允他為祖母養(yǎng)老送終。那樣的話,生愿以生命奉獻,死后也要結草圖報。忠君之情于一片孝心,令人感動涕零。這種樸素、深沉、知恩圖報的情感,放射出恒久而溫情的人性美。
李密是懂得感恩的,他為了報答祖母的養(yǎng)育之恩,而放棄做官顯達的機會;他又為了回報朝廷的知遇之恩,許下了“生當隕首,死當結草”的報國之心。最終晉武帝為其孝心所感動,不僅同意暫不赴詔,還賞賜奴婢二人,并發(fā)給他贍養(yǎng)祖母的費用。
人,應該常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陳情表感受100字篇8
一邊是氣息奄奄的祖母,一邊是憤怒嚴厲的帝王。李密困窘兩難,只得用兩行辛酸淚寫下一張《陳情表》。
常臥病榻的祖母老淚縱橫,被疾病折磨得痛苦呻吟。李密只能在一旁忍淚,端藥送水,恨不能為祖母分擔一些病痛。他還記得自我年幼喪父,生母改嫁,是瘦弱的的祖母為他撐起一方天空;他還記得自我年幼多病,九歲不會行走時,祖母的關切與辛勞;他還記得自我煢煢獨立,形影相吊時,祖母的呵護與陪伴。
他是無論如何也割舍不下他那年邁祖母的??墒牵⑻叵略t書,一次一次授予李密顯赫的官職。古代讀書人一心只想踏上仕途,誰會能擔任太子洗馬卻絲毫不動心?但朝廷三授官職,李密卻三次推辭??たh長官似乎比他還著急,三番兩次登門催促。他哪里不怕惹怒了皇上,只是他一心想盡烏鳥私情,讓祖母安度晚年。耳邊似乎回想著帝王嚴厲憤怒的敦促,而眼前又躺著日薄西山的祖母,他內心的矛盾讓憂愁緊緊鎖住了他的眉頭,帝王的呵斥又讓躊躇徘徊的他不禁顫抖。他在《陳情表》中吐露心聲:“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是當孝子,還是忠臣?這恐怕是個極難抉擇的問題。他在表中說蜀國以孝治天下,又一再證明了自我的忠心。只是他可憐的老祖母沒了他就無法安度殘年,他的心更是不愿廢止奉養(yǎng)而遠離祖母。他無可奈何,又不得不做決定。于是他提出先孝后仕來換取心靈的一片寧靜。他的孝,恐怕會讓那位陰險多疑的君主也流下感動熱淚、讓許多人汗顏吧!他在功名利祿和親情之間選擇了后者,這是現(xiàn)代人也難到達的境界啊。
李密未留下多少文章,但僅這一篇《陳情表》就足以讓他在歷史的河流中閃閃發(fā)光。倒不是他文采斐然,辭藻華麗,只是他樸實而難得的真情打動了所有人。
他的這份真情,或許正是我們正在丟失的、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