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讀后感 >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7篇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7篇

時間: 馬紹4595 分享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7篇(通用)

你們知道怎么寫讀后感嗎?《安娜卡列尼娜》講述貴族婦女安娜追求愛情幸福,卻在卡列寧的虛偽、渥倫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最終落得臥軌自殺、陳尸車站的下場。今天的小編給大家分享了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7篇(通用),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7篇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篇1)

六年級伊始,李老師推薦了《安娜卡列尼娜》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買了一本。

這本書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寫的,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之一。這本書構(gòu)思精巧,條理清晰,引人入勝。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書中的故事發(fā)生在戰(zhàn)爭年代。我們從未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年代,這本書很好地反映了戰(zhàn)爭年代的不和平和殘酷。

書中我最了解的人是安娜卡列尼娜夫人,她是個很有錢的人,但她從不快樂,從不為自己著想。她總是關(guān)心別人,即使是一個陌生人發(fā)生了什么事,她的心情也會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她靠自己的努力開創(chuàng)了一番事業(yè),她很少需要別人的施舍,她憑著百折不撓的毅力不斷取得進步,她的事業(yè)終于越來越好,這也是我非常敬佩她的地方。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安娜卡列尼娜也有缺點,但她的優(yōu)點是常人無法比擬的。她有很多姐妹,當她摔倒的時候,她們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從來不在乎別人的眼神。她也很少評論別人,這一優(yōu)勢使她在后來的事業(yè)中加倍成功。我們也不應(yīng)該評判別人,要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

那是一個充滿戰(zhàn)爭和混亂的時代,窮窮人家吃了上頓沒下頓,而現(xiàn)在的我們在吃穿方面沒有什么好擔心的。這本書與我們現(xiàn)在的時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不應(yīng)該隨意浪費我們的生命或金錢,而應(yīng)該以適當?shù)姆绞交ㄙM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明白了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篇2)

《安娜·卡列尼娜》是通過女主人公安娜的追求愛情悲劇,和列文在農(nóng)村面臨危機而進行的改革與探索這兩條線索,描繪了俄國從莫斯科到外省鄉(xiāng)村廣闊而豐富多彩的圖景,先后描寫了150多個人物,是一部社會百科全書式的作品。

安娜是個悲劇人物,她是個文化修養(yǎng)極高的貴族女子,在當時上流社會中以她驚人美麗高貴聰慧在任何場合出類拔萃,美麗迷人。雖然生活舒適無憂無慮,可是身處虛偽的列子和虛偽社交場合社會環(huán)境。使她疲憊不堪,同時又極力想擺脫一切。當遇到渥倫斯基愛后,她毅然勇敢離開列子甚至犧牲自己家庭和愛子,追求自己幸福,可是當她放棄一切后,讓她意想不到是渥倫斯基是個偽君子,又無情拋棄她,迫使她墜入痛苦深淵,最后導致安娜臥軌自殺悲劇,現(xiàn)實生活中,愛情不能解決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縱使愛情一直存在,沒有保障的愛情讓人恐慌讓人累。

我欣賞安娜的勇氣和勇敢。她活的很真,很純粹,我喜歡她的真。渥倫斯基愛安娜,而且他的愛并不膚淺,也許剛開始他對安娜的愛戀有著虛榮的成分,但安娜患上產(chǎn)褥熱即將死去時,“他在她患病期間真正認識了她,了解了她的心靈,所以他覺得以前就好像從來沒有愛過她,現(xiàn)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愛上她的時候,他卻在她面前顯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為她傾倒,因為“她除了聰明、文雅、美麗之外,她還非常誠實…”我愛安娜,她是一個“仿佛有一種過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個的身心,違反她的意志,時而在她的眼睛的閃光里,時而在她的微笑中顯現(xiàn)出來”的生氣勃勃的女人。

無奈,生活就是這樣,我們只能壓抑我們的真。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篇3)

在看電視劇《父母愛情》中安杰和她女兒的對話,引起了我對安娜的想象,因為我也想要領(lǐng)略書中安娜的美。于是便翻開書,讀了起來。

初讀時,很不理解安娜的做法,明明己為人婦,卻還要有婚外情。雖然安娜是極其的美麗,高雅,但我在心中仍不免對她產(chǎn)生一絲絲的同情。但隨著安娜愛情悲劇的發(fā)生,這時的我在細細品味安娜這一路來的心路變化,不由得對她產(chǎn)生敬仰之情。反顧安娜生活的時代,婦女根本無法支配自己的命運。于是乎安娜的滿懷熱情之心一點點地被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給撲滅。碰巧這時,沃論斯基的不顧-切的追求,使之無比熱烈地燃燒起來了。此時的她,渴望擺脫精神奴役,過獨立平等的生活,她勇敢地離開了卡列寧,但不得不忍受與兒子的分離、想要離婚就意味著身敗名裂,不離婚則需要承受流言蜚語

但她仍然選擇自己的堅持,她蔑視世俗成見,卻被社會冷酷拋棄。她勇敢地追求愛情,卻引來了貴族社會的反感。但這些并沒有擊垮她,與沃論斯基的結(jié)合剛開始是幸福的,但激情過后的冷淡卻為她帶來了致命一擊,對她來說,她白已所堅持的信仰已陷入無盡的黑夜之中,。于是她以臥軌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

安娜的一生猶如曇花一現(xiàn),雖然短暫,卻無比燦爛,因為她勇敢地追求。反觀歷史,這樣的例子并不少見,雖然追求的理想、信念有所不同,但精神卻大同小異,在當時可能不被理解、接納。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后人不得不對這些人豎起敬意。因為,這些人的存在,使得茫茫黑夜布滿了點點繁星。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篇4)

一直很喜歡這本書,原來看過多次,今天禁不住又開始翻閱,并在網(wǎng)上看了這部小說拍成的電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在我們普通人看來,她就是一個出軌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給安娜列舉的四個罪狀??删瓦@樣一個墮落的女人卻非常豐滿,我依然很喜愛她,假如是現(xiàn)實中的人,我一定會和她成為朋友,她舉止優(yōu)雅,她性情溫和,最重要的一點是,她很真,愛了就是愛了,一直沒有違了自己的心去做事,顯然她也知道自己的舉動是為

社會所不容的。她其實是個非常聰,悟性很高的女人??伤男袨閰s無法為主流社會所接受,最后臥軌自殺。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現(xiàn)實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難相處,并不太受大家歡迎,可在文學上的價值卻非常高。當然年代不一樣了,現(xiàn)在的女權(quán)主義,為女人的獨立豎起了一面旗幟,現(xiàn)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業(yè),可那個時候的她們就不一樣,她們的生活空間還是很狹隘的。就拿安娜來說,她開始是依附于一個沒有感情的丈夫,后來,為了愛情,又依附于另一個男人,把愛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為社會中的人,愛情不能解決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雖然愛情一直存在,但她總是無端的猜疑,恐懼。這讓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標,需要一種東西支撐著你走下去,讓她的生活Moveon。為了愛情,她離開了自己的兒子,這也是她心中永遠的痛,可她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找回自己的兒子。一個沒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會唾棄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吶?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篇5)

終于看完了號稱世界名著的托爾斯泰的小說《安娜卡列尼娜》,看后沒有特別的感觸,與我的期望值相差太遠。

唯一的感觸就是:女人都差不多,男人都一樣。或者再進一步說:世界上的女人都差不多,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樣。為愛燃盡熱情甚至毀掉生命,憚精竭慮,不管不顧,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可是卻忘記了人是社會人,需要交往需要親情,親情是融入血液中,難以割舍更割舍不了的,人間沒有世外桃源,沒有純粹的脫離現(xiàn)實的純潔情感,不管當時怎樣火熱,怎樣一見鐘情,現(xiàn)實的寒冷溫暖不了愛情的溫度,特別是不符合道德規(guī)范的愛情,也只有這種愛情才配稱作愛情吧,加入太多元素的只能叫婚姻,于是愛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恒,這也就是悲劇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喜劇讓人在一笑之余心酸的原因吧。

也許我悟性太低,我不想去弄明白在那種大的環(huán)境下俄國的政治、人文等諸如時代背景之類的東西,我只看到一個女人一個母親為情所困為情癡狂最后為情毀滅的心路歷程,她只有死才能最終徹底解脫,即使她離婚成功與沃隆斯基結(jié)婚又如何?只不過是人間又多一具行尸走肉,打著愛情的幌子,背負著婚姻的沉重責任與義務(wù),為別人活著,只為對得起母親這個人世間最偉大的稱呼的怨婦。這樣的怨婦已太多,少一個反而是女人的幸事。敬佩她臥軌自殺的勇氣,只為這種勇氣,也該向她敬禮!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篇6)

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都各不相同,所以,每個人的思想都不同,閱讀所理解的程度不同,所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對于眾所熟知的安娜,自然也有不同的見解。列夫托爾斯泰,不惜濃墨,用大量的篇幅和文辭修飾貌美如花的安娜。對于熱愛生活,把愛情看做人間最美麗的花朵的托爾斯泰,自然在其筆端傾注對安娜狂熱的熱愛和無盡的愛戀。

伏倫斯基,第一次看到安娜臉上那種親切溫柔的神態(tài),被壓抑的生氣,過剩的青春無不一一在字里行間流露。于是這位花花公子,萍水相逢立即被安娜所傾倒,放棄功名,隱居鄉(xiāng)村。不怕輿論,攜安娜離開親愛的祖國。得不到安娜之時,不惜開槍自殺。

吉娣一見安娜,就為她傾倒,她周身散發(fā)的魅力,優(yōu)雅的舉止,落落大方的談吐,無一不吸引著她的眼神。于是乎,短暫的會晤,吉娣立刻被安娜所征服。

大地主——列文,應(yīng)邀到安娜與伏倫斯基的鄉(xiāng)下別墅,看到安娜的畫像也忍不住著迷,每一個角度,每一處線條都令人神魂顛倒。一頭烏黑的卷發(fā),光滑的臂膀,嘴唇上若隱若現(xiàn)的迷人微笑,令人銷魂的眼神,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而當真正的安娜出場時,列文喜不自勝,禁不住贊嘆造物主的神奇,那種令人心醉的豐韻美,使其徹夜難眠。

就連鐵路工人,看到安娜之時,也忘卻前行的路,亦步亦趨不知如何行進。

國色天香的安娜,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身處俄國上流社會,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然不忍年長二十歲的卡列寧呆板的說教,官僚主義的丑惡嘴臉。偶遇伏倫斯基之后,身上那被控制許久的生命之火終于熊熊燃燒,且一發(fā)不可收拾。

于是熱戀中的安娜不顧世俗的偏見,沖破道德的藩籬,歷經(jīng)重重磨難,即便拋棄心愛的謝遼查,冒天下之大不韙,決意和伏倫斯基走在一起。這在當時十九世紀的俄國,為上層社會所不容。經(jīng)歷短暫的幸福之后,生活重歸于現(xiàn)實,一切以荷爾蒙為代價的沖動,只是一時的情感寄托,終不能長相廝守。而安娜在經(jīng)歷諸多寂寞失落之后,一連串的猜疑出現(xiàn),自認為完美的幸福,只是曇花一現(xiàn),終于在忍無可忍之際,斷然離家出走,依然選擇臥軌自殺。自古紅顏多薄命,在各種各樣的文學作品中大抵都以此種形式收場,安娜也無一幸免。

安娜的出現(xiàn),徹底擊碎伏倫斯基那顆躁動不安的心,為安娜放棄所有功名,遠離上流社會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生活,把全部感情獻給了她。不惜離開親愛的祖國,鄉(xiāng)村隱居,為博紅顏一笑,在鄉(xiāng)村建立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產(chǎn)地,建立設(shè)施完善的醫(yī)院,解決當?shù)厝说木歪t(yī)問題???,人畢竟是群居動物,任何離群獨居的行為只能填充一時的快感,卻不能彌補內(nèi)心寂寞的空缺。

伏倫斯基可以為安娜放棄功名,改變生活方式,但不能把自己的生活長期局限在同安娜在一起的二人世界,他需要社會活動,需要培養(yǎng)之間正常的交往,而無法做到向安娜想象的那般。初相見的美好,終被凌厲的現(xiàn)實所代替。長時間的審美疲勞,致使二人相互猜疑,精神上的壓抑,長期得不到釋放的苦痛,困擾著他們,終于迫使安娜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一切都是虛假,一切都是謊言,一切都是欺騙,一切都是罪惡!”這是安娜臨終前的嘆息,也是她對生活的控訴,更是俄國十九世紀新舊交替之時人們對社會的鞭笞。而托爾斯泰在安娜身上無不寄予深切厚望,無論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美艷,還是對壓抑生活不得釋放的痛楚,通過大量篇目一一再現(xiàn),既有對其無限的同情,也有對其無限的憐憫和熱愛。

安娜,這個美麗而又孤獨的靈魂,在無盡的遺憾之中香消玉殞。人都是為希望而活,因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氣。而愛情,最絢爛的花朵,人生最美好的禮物,最大的快樂和最大的幸福最終將安娜帶入了痛苦的深淵。如同飛蛾撲向烈火,注定這場愛情要將她毀滅。

安娜因為羨慕光明,愛上了外表俊美,內(nèi)心空虛的伏倫斯基。對愛情,對幸福的無限渴望是她忘卻了一切煩惱和恐懼,在幻想之中只為了愛情而活。

虛妄的狂熱也籠罩了伏倫斯基,他對安娜一見鐘情,沉迷于她的美麗和獨特氣質(zhì),但更為重要的是,他與安娜的特殊關(guān)系帶給他有一種征服感,榮辱感。這種虛榮之心決定了他對安娜的愛情十分膚淺。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倫斯基對她來說,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這種純潔無暇的愛使伏倫斯基自慚形穢,推動著他不得不重新認識與安娜的關(guān)系,對自己的膚淺和輕率表示自責,并在精神上強迫自己進一步愛這個女人。

被愛是一種多么了不起的幸福,,快樂始終贈與那些無私的愛者。可是,“水滿則溢,說盈則虧”,這個世界從來只有更美,而沒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時刻。始終靠幻想活著的人終會有幻滅的一天。

當迎面撲來的火車碾過安娜輕柔弱的身軀,突然發(fā)現(xiàn),原來人是如此脆弱。人真正脆弱的不是肉體,而是人的靈魂。當被寄托所有的愛情消失不見,若愛最后只是單行,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閱讀《安娜卡列尼娜》有感心得(篇7)

列夫·托爾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這個給予我深刻感受的作品,以悲劇結(jié)局,讓人震憾回味?!栋材取た心崮取吩诹蟹颉ね袪査固┑乃凶髌分?,是寫得最好的。《戰(zhàn)爭與和平》也許更波瀾壯闊、更雄偉、更有氣勢,但它不如《安娜·卡列尼娜》那么純粹、那么完美。

一個曾經(jīng)賢惠的貴族婦女安娜,帶著她那熄滅的虛無,曾不顧一切癡迷追求的夢幻,奔走在絕望、孤獨、褪去美好的末路,最終倒向奔馳而來的火車。她那美麗的面龐、天真的愛情煙滅在呼嘯而去的火車鐵軌間,消逝在貴族們的唏噓聲中。

這樣讓人痛心的結(jié)局,讓我為安娜的天真、美麗、善良感到痛惜不值,為花花公子渥倫斯基對安娜態(tài)度由癡情、討好到欺騙、另尋新歡感到憤慨、厭惡。

《安娜·卡列尼娜》體現(xiàn)的主題是復(fù)雜多元的,列夫·托爾斯泰作為一代文學巨匠,他筆下矛盾集中的體現(xiàn)、情感的沖擊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以深刻表達。大多數(shù)人們剖析安娜的死是貴族社會死板、禁錮的思想制度造成的結(jié)果,而在我看來,她個人的情欲是錯誤的根源,她那禁不住誘惑的輕信與不經(jīng)深思熟慮隨自己的欲望行事的個性,一步步葬送了自己,可以說,她的天真也叫愚昧。

《安娜·卡列尼娜》引發(fā)了我的思考:面對誘惑,理智需要臨駕于情感之前,光是松懈、漏洞迭出的抵御是無法讓人免于走入歧途的,唯有徹底的、堅定的理智才能讓一個人根基牢固,不被情感、欲望的洪流沖走,也不隨波逐流。一般來說,一時的快感、暫時的欲望滿足往往是招致不幸結(jié)局的導火索,《安娜·卡列尼娜》中泛濫的情欲讓獲得短暫快樂的安娜最終對生活失去信心而葬送生命,在走出書本的現(xiàn)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相繼墜入欲望的陷阱,為了追求那一時的光輝而抹黑未來的人生路呢…看來,理智的完備是一人條漫長的征程,需要人們博覽群書,洞悉事物本質(zhì),豐富人生閱歷,從而達到應(yīng)對世事安之若素、穩(wěn)若泰山的人生境界。

我曾想:假如安娜擁有牢固的理智,完全屏蔽掉花花公子的殷情,抵抗世俗的誘惑,結(jié)局必會是另一番風景。這樣也許不能解放天性、不叫自由、不叫愛情,但是,安娜也能在原有的人生軌道里過她正常愜意的人生。然而,書中也許會有假如,但人生中絕無假如,一個人一旦失足,那便是必然…

以此讀后感警示自己在以后人生路上理智慎行。

166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