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暑假讀后感
勤于學習才能樂于施教。每當我們看到一本好書的時候,內(nèi)心總是會忍不住記錄內(nèi)心的啟發(fā)和感想,那些從著作中所冥思震撼人心的話語,那些從著作中所觸摸感動靈魂的文字,我們都能通讀后感傳遞出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關于培根隨筆暑假讀后感,歡迎大家來閱讀。
培根隨筆暑假讀后感1
在《培根隨筆集》這本書語言簡潔,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讓人受益匪淺,最適合我這種不喜歡讀長篇大論而又想得到多點東西的人看了。雖然只是論說談,但是我讀起來卻覺得有好多地方都不懂啊!可能因為寫的都是人生的哲學。所以要很高的悟性吧!但是我還是覺得無論是什么時候都可以讀這本書。因為《培根隨筆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據(jù)說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這本書的熏陶。即使在多元化的社會生活中,自己沒有錢,沒有權,只要有文化,有能力,有健康,遭點厄運也無妨。因為厄運當中也蘊含著一份讓人亢奮的幸福啊!培根的話語既使人們開闊了眼界,也能使人們頓悟
我挑一篇來說吧!"談讀書"這篇講的是讀書有三個用處:一為怡神曠心,二為增趣添雅,三為長才益智。又說了有些書可以前嘗輒止,有些可以囫圇吞棗,但是少量書則須細細品嘗,慢慢消化。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shù)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精細,倫理使人莊重,邏輯推理使人善辯,正如古人所說的學皆成性!不僅如此,連心智的各種障礙都可以解開。身體健康之百病皆有相宜的調(diào)養(yǎng)運動。
我覺得這本書就是要細細品嘗,慢慢消化的茶。要讀透了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要喝到最后了,才可以嘗到甜頭。雖然這只是一本隨筆集!但是好比一本史書、詩、數(shù)學、物理、倫理、邏輯推理般讓你明智、靈透、精細、精細、莊重、善辯。
培根隨筆暑假讀后感2
常言道:“世界洞明皆學問,人情煉達即文章”培根在此書中談及的倫理觸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語言簡潔,說理透徹,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談,而這本書里包含著的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我特別喜歡他在《論友誼》一章中的一句話:“語言猶如展開的掛毯,心象意念都顯示在其圖案之中,而思想猶如為打開的掛毯,。心象意念只是裹在里面”他談到,正是友誼開啟理智,正是友誼讓人們可以亮出自己思想,友誼可將感情風暴驟雨變成麗日和風,亦可把理智之混沌暗夜變成朗朗白晝。他寫道“一個人的理解力和判斷力總是浸泡在自己的偏好和習慣之中。所以朋友的建議和自己的主張有著極大的差異,所以以人為鏡有時候難免不合實情,所以最好的藥物便是朋友的藥石之言”真正的朋友往往會提出公正而客觀的建議,幫助你更好的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
他在《談讀書》中也說道:“讀書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不可盡信書中之論,亦不可為己言掠辭奪句,而應應該斟酌推敲,鉤深致遠。有些書可以淺嘗輒止,有些書可以囫圇吞棗,但有少量書必須細細咀嚼,慢慢消化。換言之,有些書可以只讀其章節(jié),有些書可大致瀏覽,有少量書須通篇細讀并認真領悟。”古人說“學皆成性”即“凡有所學,皆成性格?!痹谏钪校覀冏x的書就像吃的飯,會長成我們的血和肉,成為我們的一部分,這個時候,就需要練就一雙慧眼,多讀書,讀好書,在書中,在學習中,培養(yǎng)自己的性格,提升自己的修養(yǎng)。
他在《論愛情》中談到的一句話讓我記憶頗深,他寫道“如果有人不得不接受愛,但卻能將其擺在適當?shù)奈恢?,使之與人生的重要使命截然分開,那這人就算把愛情處理的最為妥當?!边@不禁讓我想起了楊貴妃的美麗,是那樣動人,牽人心弦,唐玄宗也同樣這樣覺得,沉迷于熱戀之中怎能治理好國家?最后安史之亂爆發(fā),唐朝由盛而衰,和楊貴妃的受寵不無關系。其實不只是愛情,生活中還有太多和愛情占據(jù)著同樣地位誘惑人的東西,有時候如果我們不得不接受它,也要學會將它共處,和自己的本職分開,切忌不可因情而枉費時間。
在《論習慣和教育》中,他談到“人的思維多取決于性格上的傾向,其言論都取決于被灌輸?shù)内厔莺椭鲝?,但其行為卻多取決于他們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習慣可主宰人的生活,那世人必須努力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毋庸置疑,形成于青少年時期的習慣最為良好,我們把這種習慣成為教育?!毕窨鬃右苍劦剑骸吧俪扇籼煨?,習慣如自然?!边@不僅讓我深刻反思,我們在學校,在家里,老師,父母要求我們做的事不就是要我們養(yǎng)成習慣嗎?這也就是所談到的教育。有一句話說“選最佳的生活道路,習慣會使那條路走起來輕松愉快?!绷晳T,就是通向成功的快車,而教育,是在告訴我們?nèi)绾蔚巧线@輛車。
簡潔、干練、精致,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感觸,有讓人拍手稱快的絕句,又有讓人深深反思的警句。這就是培根先生的作風,一個智者的筆觸。
培根隨筆暑假讀后感3
說到培根,誰都會想起他那句遐邇傳揚的名言:“知識就是力量”,的確,當今社會,知識才是最寶貴的財富.在這個暑假,趁著閑暇時間,我有幸拜讀了他的著作――《培根隨筆全集》.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猶如當頭棒喝,擊醒了不知多少夢中人。
培根,他是命運多舛的一個人,生在官宦之家的他,年幼時就受盡了功名利祿的熏陶,長大后也就順理成章的走上了仕途之路,然而,在經(jīng)歷浮沉的宮廷政變后,他最終被罷去官職.在滄桑的歲月里,他的人生受盡了苦難的歷練,也就越顯得芬芳.讀他的文章,就像在聽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賜教,須耐心傾聽,反復揣摩.《培根隨筆全集》就是一個例子。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美德如同名貴的香料,焚燒碾碎時最顯芬芳……而厄運則最能發(fā)現(xiàn)美德.”信手拈來的一句話,甚是耐讀,索性將它摘下來.細細咀嚼一番后,竟被我品出幾分味道來,我想不僅厄運能發(fā)現(xiàn)美德,它還能使自己更透徹的看待自身缺點。
今年八下期末考試的結果已塵埃落定,自己馬失前蹄了.在聽到消息的那一刻,如晴天霹靂,本還抱有一絲渴望,但在那一通電話之后,便都無處尋覓了.等自己反應過來,頃刻間淚水翻涌而出,像泄了堤的洪水,再也止不住.我哭了,自記事起自己是很少哭的,因為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太委屈了,可沒人容我傾訴.那好幾個日日夜夜只有我最清楚,“我努力了!”我敢說.而其也得到了收獲,模擬考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八上那次我也失利了,我多想打個咸魚翻身仗呀!對這次的勝利,我已經(jīng)“蓄謀“很久了,可事與愿違.在那幾日,我極度消沉,墮落,不敢和同學通電話,上網(wǎng)也常隱身.悶悶不樂幾日后,父親終于發(fā)話了,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我懂,誰都懂.但必須有個前提,那就是找“錯因”,正如諸葛亮所說:欲思其成,必慮其敗.不然再多的失敗也不足為奇,同時也是徒勞的.經(jīng)過這一次的慘訓,我悟出了兩個對自己而言的真理:
一、在考試前必須調(diào)整心態(tài),不能沉迷于昔日的成就。
二、在今后考試中必須注意的一點,匯成一句話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意思是說能做到的人一定是“說到做到“的人,但說得到的人不一定做得到.我屬于后者.考試前,我刻意的去復習了英語,做足了表面功夫,看似勤奮,卻不然,我還未深入的去復習,那時有太多的“柱子“擋在我面前。
相通這些后,我便不足為奇會得此結果了.再說,經(jīng)過這一番深思,尚且也對得住那“八二”二字(英語考試得了八十二分)。
現(xiàn)在回眸這件事,心中還為有些遺憾和委屈.但豁達些看待這件事,縱觀歷史,誰無遇到過點小挫折呢?本書的主人公培根不就是嗎?只要我們在犯錯中得到進步,不也是好事,也就應了那句話:“吃一塹,長一智?!?/p>
培根隨筆暑假讀后感4
隨筆,亦稱雜文,為散文之分支,為議論文之變體,兼議論抒情之特性;篇幅短小、形式多樣,常借各種修辭手法曲折傳達自己之見解情感,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歐美隨筆,自法國蒙田始,情感生活、天地萬物,談笑之中,無不涉及。然十七世紀英國思想家、政治家、哲學家培根,位高權重、目標宏遠,其《隨筆集》雖名從蒙田,而寫法卻與傳統(tǒng)迥然不同,凸顯縝密思維、大家風范。
作為大政治家與唯物哲學的先驅(qū),在培根的隨筆里你找不到抒情的內(nèi)容,更多的是更具實用性的議論文。文題清一色的“談……”“談……”整齊劃一。文章的起承轉(zhuǎn)合也頗為規(guī)整,如第一篇《談真理》,先用《圣經(jīng)》人物的話“真理為何物”開篇,到當下人們偏愛虛假的現(xiàn)狀,由古至今,再引用幾條古人精辟的論述說明追求真理是“自身的唯一仲裁”。最后,用分析與對比,揭露了謊言的丑陋,總結全文。一篇議論文,名言做血液、排比做肌肉;骨架則是自己精妙的概括:“歷史使人明智;詩詞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談學養(yǎng)》“德行猶如寶石,鑲嵌在素凈處最佳”《談美》:“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論友誼》……這些句子多用對仗和排比,多放在文章開頭或結尾,信手掂來幾句,都不失為精妙格言。這樣一篇論文,在千字的篇幅內(nèi),便被塑造的有理有據(jù)、有血有肉。其他隨筆,大抵如此,更體現(xiàn)了培根文字的深刻老練、道理明白,
所以讀完他的隨筆,我聽不到他靈魂深處的絮語,也不想再和作者猶如朋友般談心,到好像是在聽一名高人賜教、一名法官判案。
培根隨筆的題材,既沒有“論悲傷”、“論口才”這種個人化的色彩,也沒有“論宇宙萬物”、“論靈魂永生”這種飄渺唯心的色彩,他熱衷的是人、社會、國家的利害關系。工作之余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隨筆,談談國家真正強大的方法,談談宗教統(tǒng)一的利弊……隨筆竟成為了他抒發(fā)個人建樹的平臺。培根,一位文藝復興時期的新興貴族,一個才華橫溢的政客,對治國處世都思考出了一套體系與說法??上У氖?,在文章中宣揚節(jié)儉的他,卻過著連母親都看不過去的闊綽生活,又因受賄從大法官權力頂峰跌落,這個理性的人還是擺脫不了世俗的糾纏?;蛘哒f,他其實是一面論述,一面提倡利己主義,大有中國古代法家的氣息。因此,讀他的隨筆,我也讀出了不少對底層人民一貫的冷漠,以及一個政客有些令人討厭的圓滑。
正如培根所說:“人類智慧和知識的形象將在書中永存;它們能免遭時間的磨損,并可永遠得到翻新?!睂τ谝槐緯?,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們不得不感謝培根,他的集子展現(xiàn)了一個真實的培根,分享了他來之不易的人生智慧,并在無數(shù)人的理想中傳承。
培根隨筆暑假讀后感5
很多人都喜歡這個偉大的哲學家——培根,但我卻不??!我討厭這個站在貴族立場與男權視角的培根,我討厭這個工于心計、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討厭這個擁有著功利主義思想、深諳于官場運作的培根!
不過,前兩天讀了《培根隨筆》后,我才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與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對哲學的執(zhí)著,對政治的熱衷,對生活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與對困難決不輕言放棄、自強不息的精神和態(tài)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來還有這樣一個培根!"
在這數(shù)十篇隨筆中,《論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開這文章中寫的都是美、德兼?zhèn)涞哪行缘弁醪徽f,這則是一篇關于"美"的經(jīng)典之作。它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nèi)在美的問題展開評述。"善猶如寶石,以鑲嵌自然為美;而善附于美者無疑最美,不過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須氣度端莊,儀態(tài)宜人。"不錯,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而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內(nèi)涵,光有外表,只是一個軀殼,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麗呢?所以,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而不是因為美麗而可愛。
讀完這書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沒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個人的理想與信念不同,當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夢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來評判他人。況且人是有兩面的嘛!應多看看別人的優(yōu)點,吸取精華之處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為將來漫漫人生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根隨筆暑假讀后感相關文章:
★ 培根隨筆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