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讀后感 >

高一學生讀《巴黎圣母院》有感1100字

時間: 若木623 分享

  導(dǎo)語: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或一段視頻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yīng)用文體,也是應(yīng)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說就是看完書后的感觸。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優(yōu)秀讀后感,希望您喜歡閱讀:

  雨果是19世紀法國浪漫主義詩人,《巴黎圣母院》是其代表作之一,其作品將歷史與現(xiàn)實聯(lián)接的十分完美,小說中豐富的想象,濃烈的色彩,宏大畫面,雄渾的氣勢,久久令人難以忘懷。

  雨果的創(chuàng)作時期分為三個階段,《巴黎圣母院》是其在第二個階段即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時期寫的,小說以其巨大的思想力量與藝術(shù)感染力,為法國浪漫主義文化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同時也贏得了海內(nèi)外廣大讀者的喜愛。

  從我讀的來看,顯而易見的可以看出其具有強烈的反封建反教會主義的精神,文中封建主義的代表人是路易十一,其為了封建統(tǒng)治的需要而采取的殘忍措施顯示出它的反動本質(zhì)與殘忍的特性,生活在他統(tǒng)治的廣大下層勞動人民無疑是痛苦的,他統(tǒng)治下的人間,其實是披著羊皮的人間,其本質(zhì)是地獄,充滿血雨腥風,到處充滿被剝削人民的呻吟,愛斯梅拉達便是一個無辜者;在古洛德副主教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教會禁欲主義是多麼的殘忍,他雖然喜歡愛斯梅達拉,但受到種種戒規(guī)的束縛,從而戴上虛偽、殘忍的面罩,他作為宗教勢力的代表迫害愛斯梅達拉等下層人名固然可恨,但他又是何其可憐,他很不辛,從下就受到教會教會禁欲主義的迫害,從而將他心中本善的火焰給熄滅了。

  本書著力描寫下層人民的反抗,畢竟哪有壓迫,那就有反抗,他們反抗巴黎圣母院實質(zhì)就是向封建與教會主義的吶喊,雖然起義在作者筆下是以失敗而告終的,但其為的是透漏出流浪漢的反抗是偉大的,它喚起人民心中對于自由權(quán)利的向往,他暗示著在光明與黑暗的較量中,在正義與邪惡的對決中,黑暗最終將逝去,光明終會到來,邪不勝正,落后的封建主義將被打倒。

  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兩人,即卡西莫多與愛斯梅拉達,愛斯梅拉達善良、富有同情心、有在遇到困難絕不低頭堅強性格,他是下層人民美與善化身,她生在黑暗的中世紀,如此善良美好的一個人卻被折磨成那樣,怎不叫人心疼,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世界是多麼的黑暗,卡西莫多是個丑八怪形象,他本來這世界失去了信心,直到看到了愛斯梅拉達,他的心中便燃起了一堆火,重燃了希望,正如人類,一旦沉睡的美好的心靈被喚醒,便可激化出強大的無窮無盡的力量,阿西莫多美好心靈一旦喚醒,就標志著人類內(nèi)心善良的復(fù)蘇,這是一種美好的力量,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是可以用來拯救世界的力量。

  善良的阿西莫多與道貌岸然的腓比斯與可洛德相比,讓我們記住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奇跡王朝本來就是一個奇跡,他是勞苦的下層人民的天堂,這里沒有欺騙、沒有傷害、沒有殘暴,充滿著自由與平等的氣息,讓其與外強中干、充滿危險的波旁王朝做對比,使我們明白為什么封建主義必將滅亡。

  讀這本書,似乎讓我們經(jīng)歷了許多,讓我們在在美與惡中穿梭,是一場心靈的冒險,在感慨人性罪惡的時候,又讓我們對那偉大的善而賞心悅目,真是一本好書。

73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