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柴靜看見讀后感3篇心得體會
讀柴靜看見 讀后感1
我很喜歡柴靜,她知性優(yōu)雅,她的文字渾厚大氣,讓人悠然神往,加上朋友推薦,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看見》。一本424頁的《看見》,引發(fā)了絕對不止424頁的深思。在《看見》中,我讀到了一名記者從早期的懵懂、青澀到后來的自省、觀察和沉淀。她的文字樸實無華,令人感動,同時透過文字又展示了她作為一名記者的職業(yè)素養(yǎng)。我雖不是“柴迷”,但從內心尊敬她,也渴望像她一樣,有自己的原則,又在不斷經歷中完善自己,變得獨立自主。
十四五歲的小女孩,正處于愛美的階段,關注的是青春時尚流行,“深度”對她們來說,更像“偏門”。但看看李凱京是怎樣評價柴靜的吧——知性優(yōu)雅、渾厚大氣、獨立自主……尤其是她說:“一本424頁的《看見》,引發(fā)了絕對不止424頁的深思”,這讓記者甚是吃驚,一個孩子的思想竟如此成熟!
記者的評價,也得到了語文老師的確認:有想法,勤奮踏實,從不認輸。李凱京說:“喜歡讀書,最喜歡契訶夫的作品,還有最近看的柴靜的書,這些書都有深度有思想……”
這,是一種成長,就像一株小草獲得了額外的陽光,優(yōu)秀于同伴。
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了這樣一本書,遇到了這樣一個人。我們無法判斷,一本書、一個靈魂、一個思想對孩子是否有影響,如果有影響是大是小。但我們堅信,當你說出“渴望像她一樣”,渴望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人時,這種影響一定是良性的,也是有益的。青春年少,壯懷激烈,想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很重要。對于一個人來說,遇見一本好書,無疑是在迷茫的時候,一個最好的指引。
或許,她會成為第二個柴靜,成為一名思想深厚的記者,即便不能成為和柴靜一樣的人,這樣深邃的浸潤,也一定會使她成為一個自立而堅強的人。
一本書的厚度真的無法量度,但書的厚度可以決定一個人的深度,所以書讀得越多,眼界越寬闊,看得越高遠。
讀書,讓稚嫩的心智逐漸豐盈,也讓成熟的心性有所扶正和升華。雨果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這個工具,無形也無價。
讀柴靜看見 讀后感2
工作整十年,不知道該怎樣對過去的十年進行定義、歸位以及新的籌劃。那天書城里偶遇柴靜的《看見》,不薄的書本,細細密密的字句,吸引我走了進去,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是有好多東西讓我去想,去理解,裹挾著我這十年里的困惑和迷茫、驕傲和失落,身上流淌出好多感悟和體會,是成長道路上共有的一些小小感悟吧。
大概五年前,輾轉得到一位學妹左林的消息,那是個極有個性的優(yōu)秀女孩,得知在北京成了一名記者,看到她博客里的那句話“不知道記者的未來在哪里”,也許是她職業(yè)生涯中對自己的一點小小拷問,其實這個問題也是之前一直困擾著我,并在之后讓我時時糾結的問題“我的未來在哪里”,該怎么做?該如何做?如何讓自己在道路上不迷失前進的心?
《看見》這本書記錄了柴靜的成長足跡,讓我們一起見證了初為記者的她曾有的茫然和徘徊,讓我們體會到她經歷失敗時的低落和成功時的雀躍,也讓我們目睹了一名記者褪去青澀,逐漸豐盈,走向成熟的歷程,閱畢這些對我解答長久淤積心中的人生質問多少有些啟發(fā)。柴靜的表達總是很理性,包括她的用詞,包括她的語速,但這種字里行間的平實卻讓人很深地感受到她克制的感性和柔情。對非典的采訪,她在書里描述了她直面死神的戰(zhàn)栗,通過柴靜的眼,我們看到了彼種環(huán)境下面對死、眼神里透露出的空白,這種貌似對死的理解,以及包括那場對于十年前的記憶,多少能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些警醒。非典的采訪讓柴靜躍入大家的視線,很多人記住她的勇敢和作為,我總感覺柴靜此舉不管是出于她對職業(yè)的責任感還是對歷史的認真態(tài)度,都是源于她內心最質樸的力量驅使,這應該才是柴靜打動我們的最主要原因。如果說非典的采訪讓我們看到柴靜的職業(yè)“堅硬”,那么雙城的采訪讓我們看到柴靜的另面“柔軟”。那個叫雙城的小村莊發(fā)生了7名孩子集體自殺事件,柴靜不經意間以母性的觸角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但輕輕的,不去觸疼,不去打開,不去完全坦露,因為孩子的世界真的是神話世界里的潘多拉盒子。在我們不懂孩子的標準和定位時,在我們不能判定誰對誰錯的當下,我想尊重和理解是最好的平衡,柴靜并沒有為堅持記者的職責而去生硬地傷害那幫孩子,誤導人們對孩子的理解,哪怕是一點點。是的,柴靜讓我看到“剛柔相濟”,而奧運會瞬間這期節(jié)目,又讓我看到了柴靜視角的獨特,真的讓人拍案。對于奧運,柴靜的視角并沒有停留在金牌的獲取者,她拍攝的瞬間讓我們看到了奧運的另面,也讓我們體會到了奧運更強烈的人文沖擊:訓練的路途要穿過“槍林彈雨”的伊拉克短跑選手達娜、比賽前因為左膝傷痛只能單腳站立的臺北跆拳道選手蘇麗文、一手舉金牌、一手握亡妻照片的德國舉重選手施泰納,她或他們也許是奧運會邊緣化的案例,或者說是殊例,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精神沒有背離,反而是更突顯了奧運精神,這些有血有肉的奧運故事,不僅是吸引我,更是打動我,打動我更深刻地工作和生活,努力將生命的精彩演繹至極致??陀^是《看見》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包括柴靜看同性戀的視覺,嘗試以理解、感知的角度去看他們、寫他們、報道他們,而不是反之,讓社會去唾棄他們。柴靜的客觀也包括了她看瑞典志愿者盧安克,他對自由的追求,對人生的價值評定,以及他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教山區(qū)孩子,甚至于在盧安克有了自己妻子和家庭后,改變了人生走向之后,柴靜作為一名記者或者是老朋友,繼續(xù)以客觀和理解的態(tài)度去想,去看,去完成她對他的報道。
也許這就是柴靜,全面、客觀,這就是《看見》給我們的感觸和感悟。是的,十幾歲的時候,我的眼里只有好人和壞人,二十幾歲的時候,我的眼里只有對和錯,而今的我終于明白其實“正”不是一個立方體,方方正正,棱角凸立,真正的“正”應該是圓潤的,這個理解讓我醒悟了這十年的路,不是我心中價值標準不對,不是我心中堅持的“正”不對,只是方式和呈現(xiàn)的模式有時會誤導了最初的標準模式,生活不可能調整,但我們需要微調。
《看見》也解決了這些年一直縈繞心間的問題“我的未來在哪里”,《看見》讓我想起了左林,一開始提到的女孩,還讓我想到了法琳,另外一個萍水相逢的優(yōu)秀導游,也許僅是幾日相處,卻能讓人想起,眼前是明亮的。是的,包括她們,包括柴靜,之所以優(yōu)秀不是因為她們完美,而是因為她們一直在調整,努力朝好的方向調整,之所以優(yōu)秀,是因為她們懂生活,愛工作,把感性和真性情同時賦予工作中,把突破和激情也賦予了生活。真的很好,柴靜讓記者看到未來,看到可以努力的方向,也讓我們不是記者的人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更確切地說,柴靜的《看見》是面鏡子,讓我看見了自己,更理智地看待十年間走過的路和遇見的人??磿g歇的這個元旦,下了一場好大的雪,走在雪地里,能聽到感覺到踩下去“咯吱”的聲音,路燈下,雪花飛舞灑在揚起的臉……也許這就是我、是我們想要的、有質地的生活,生活原本就是這樣,美好從未消失,只是在于你有沒有去用心感受。路還在延伸,與書中陳虻老師的那句話共勉,“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yōu)槭裁闯霭l(fā)”。
讀柴靜看見 讀后感3
作為一個新聞人,柴靜一直在用她獨特的視角來審視這個世界。在她剛進《新聞觀察》欄目時,是一個帶著點桀驁不馴的氣息的年輕女孩,不懂得察言觀色,不善于拉攏關系,貌似一心沉溺在如何表達自己上面,她每一次反駁,每一次質疑,每一次叛逆,都像是鮮活地宣示著她作為個體所需要的來自于周圍的承認。當她被輕視,甚至面臨被拋棄的境地渾然不知的時候,仍然倔強地想要守護自己對于新聞的看法,想要盡自己微博的力量去改變這個社會所持有的負面因素。03年的非典,她工作在第一戰(zhàn)線,走進隔離區(qū),和患者親密接觸,讓她認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不是新聞直播時的作秀,而是事實基礎上的深度挖掘。山西的煤礦事件,讓她在欣喜老家經濟騰飛的同時,看到了老百姓在面對生存時的無奈,尤其當她父親吵著要回山西落葉生根的時候,她內心對此的隱忍像是要爆發(fā),當她看到那些只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顧百姓死活的高官擺出一副“你算個什么東西”的態(tài)度時,她堅定了自己作為新聞人的初衷。這樣的柴靜,充滿了無法抵擋的魅力。
直到她一次次站在丑惡面前,直面妓女、毒販、殺人犯,跟他們進行交談,理解包容他們,甚至走入他們的內心,去體會,去感悟,我看到這個柴靜并不是懵懂無知的少女,而是在用心生活著的那個專注于剖析社會,試圖引起社會人強烈的公德心和判斷力的新聞人。她說“做不到”只是技術問題,而“不必做”卻是一個以暴制暴的思維模式。所以柴靜永遠都不會“做不到”,在她看來,新聞就是挖掘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她總是在探索:妓女的背后可能不堪,但這不堪來自于社會的輿論眼光,來自于這個社會只是幸運者的避難所;殺人犯可能冷血無情,但他們的背后又隱藏了多少辛酸,長期家暴,對生命的與生俱來的恐懼讓他們不得不選擇這樣的結局。突然想起來一句話,痛苦就是痛苦。毫無緣由的,每個人心中都藏著那么多無法言語的痛苦,你并不知道它來源于何處,但是當你沉靜下來的時候,你能看到的畫面都是這種痛苦的源泉。而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它不是財富,對痛苦的思考才是財富。所以,當柴靜在用她的心觀察著這個社會的時候,她一直處在內心糾結的痛苦當中,她思考的是如何改變,而不是如何順承。
她總是一遍遍問自己:你的自主性在哪里?那么我們的自主性又在哪里?你首先是你自己。只有當你承認你就是你自己,并努力做你自己的時候,你才具備了獨立的個體性。一旦如此,你就堅定了自己的價值觀,可能世界在變,你需要左右逢源,但是內心始終有一個聲音在拉扯著你,不要走偏,不要走偏。這個時候,你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快樂與否,幸福與否,都是最心底切實的感受,而無法改變的,就是這享受自己內心的靈魂。其次,你是一個社會人。處在這個社會中,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面對不同的現(xiàn)實,需要立刻導出不同的自己,用你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最原始的心去感受。面對困境不是退縮,面對丑惡不是無視,面對非議不是逃避,而是選擇一種折衷的方式去解決,去正視,去改變。在這個社會的大蛋糕中,餓死是常見的,那么你想要做那個被餓死的人還是那個吃的飽飽的想辦法挽救餓著的人?兩者只能其一。后者,需要勇氣,更需要決心,最需要的是胸懷天下無畏不懼的心。而我,正努力地維護自己的自主性??匆娛裁淳妥哌^去,以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氣勢,直到看不見,直到走不過去,用最瀟灑的姿態(tài)維護自己。維護自己不是扼殺別人,所有一律性的判斷需要自己去辨別,要保持對不同論述的警惕性,在尊重別人發(fā)言權的基礎上讓自己不處于被動的任人宰割的境地,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高大地站立在別人面前。
如此個性直率,雷厲風行到令人汗顏的女性,在新聞里的犀利問話,不饒人的氣勢足以讓人為之一怔,這個中央臺的記者,真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么?在我理解,她的力量來自于對老百姓最真的關懷。每一次外出采訪的艱辛旁人難以想象,而這遠遠不止,撰稿,修改,剪輯,審片這些都親力親為,每一個夜晚她是如何度過的,至少我知道我沒有那樣的精力,所以我沒有那樣的成績。她的目的是為這個社會的改變做一點點努力,讓最基層的最讓人輕視的人有機會站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控訴社會的不公。
她說每一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沒錯,作為個體的人,要尊重自己的權利,維護自己的權利。這是她作為新聞人的初衷,如今成了我作為教師的原則,讓每一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權利,表達孩子天性該有的童心,尊重他們的意見,維護他們的單純。